正文

《風流寡婦》及簡介

(2007-06-06 08:48:50) 下一個
芭蕾版





簡介 轉帖
20世紀初的輕歌劇代表作是雷哈爾的《風流寡婦》。弗蘭茲·雷哈爾也因此成為了維也納輕歌劇世界的最後一位大師。
弗蘭茲·雷哈爾(Franz Lehar,1870-1948)出生於奧匈帝國的科馬諾(在今天的斯洛伐克共和國),雷哈爾從小受過良好的音樂教育,就讀於布拉格音樂學校。1905年12月30日首演於維也納劇院的《風流寡婦》使雷哈爾名利雙收,成為因寫歌劇而變成千萬富翁的第一人,也給維也納輕歌劇在小約翰·施特勞斯死後,注入了新的活力。雷哈爾創造了一種維也納輕歌劇的新風格,包括華爾茲舞曲、巴黎的坎坎舞曲以及諷刺元素等。
《快樂寡婦》取材於法國亨利·梅爾漢克(Henri Meihac)的戲劇。原故事發生地為德國駐法國大使館,在輕歌劇腳本改編中,編劇將德國使館改為巴爾幹半島的一個小公國的使館。馬朔比亞美麗富有的寡婦桑妮亞擁有全國52%的資產,當她決定到巴黎散心時,引起了舉國上下的恐慌,害怕她將被外國人俘獲芳心,然後將大筆資產移走,馬朔比亞國將要宣告破產,為了避免這場災難,國王決定派出舉國聞名的大情人丹尼諾伯爵出馬,丹尼諾並不想違心地去充當愛情騙子,不過後來當他發現令他一見鍾情的姑娘菲菲就是寡婦桑妮亞時,不甚驚喜!不過卻引起桑妮亞的氣憤,也因此險些遭到軍法處置。不過,愛情的力量仍然占了上風,桑妮亞將自己名下的財產都轉到了國家的名下,不再富有的桑妮亞使丹尼諾消除了疑慮,從而獲得了真正的愛情。圓滿結局,皆大歡喜!
《風流寡婦》中的那些優美動聽的主題曲如:《風流寡婦圓舞曲》、《古時有一對王子和公主》、《維麗亞之歌》、《女人進行曲》、《研究女人是一門很難的學問》,至今仍在世界各地被人們廣為傳唱。
《風流寡婦》在美國的成功使該劇名聲遐邇,還掀起了一股歐洲大陸小歌劇的風潮,在該劇上演了156場後,就出現了一部拙劣的名為《快樂寡婦的滑稽戲》的效顰之作,而且當時這部音樂劇還被允許使用雷哈爾的音樂,該劇上演了3個月。之後百老匯舞台上湧現出了大批像《快樂寡婦》一般歐陸風格的音樂劇,這樣的局麵持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其中較為有名的有:奧斯卡·斯圖爾斯的《圓舞曲之夢》、裏歐·馮的《金錢王子》、奧斯卡·斯圖爾斯的《巧克力士兵》、海瑞契·雷哈茲的《春之少女》、約翰·斯特勞斯的《快樂的伯爵夫人》或叫《蝙蝠》、弗蘭茲·雷哈爾的《盧森堡伯爵》、埃蒙瑞茲·卡爾曼的《莎麗》、埃德茫德·埃斯勒和希格茫德·羅姆伯格的《憂鬱的天堂》。尤以根據1908年維也納的同名劇目改編的《巧克力士兵》最受歡迎,該劇是蕭伯納的戲劇《武器和男人》的翻版。
1906年《風流寡婦》在倫敦達利劇院上演了778場,1907年在紐約新阿姆斯特丹劇院上演了一年以上。之後米高梅公司也相中了“風流寡婦”,於1925年將“寡婦”搬上了默片的銀幕。30年代的著名歌舞片導演之一恩斯特·劉別謙(Ernst Lubitsch)也在1934年拍攝了《風流寡婦》,這是劉別謙的最後一部歌舞片。由著名的詹尼特·麥克唐納(Jeanette MacDonald)和法國影星馬裏斯·切維裏爾(Maurice Chevalier)主演。1952年還有一個電影版本,由拉娜·透娜和費爾蘭多·拉姆斯主演。
1964年該劇被林肯戲劇中心音樂劇院搬上舞台;1978年又由紐約城市歌劇院上演。《風流寡婦》在百老匯複排過5次,最後一次是在1943年,由小說家希德尼·希爾頓修改了歌詞,成功地上演了322場。各種業餘和專業的演出版本更是不計其數。《風流寡婦》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在商業上最成功的輕歌劇作品。
雖然雷哈爾的喜劇價值並不屬於我們這個時代,但是人們依然饒有興趣地去體會百年前的笑話,去感受祖輩們的喜怒哀樂,去欣賞雷哈爾精心編織的旋律。如今該劇已經被翻譯成25種語言在全球上演了25萬場次。
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的新版本中,主演丹尼諾的是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哥,《紐約時代周刊》的評論家伯納德·霍蘭德(Bernard Holland)給予了這個長達三個半小時的版本很高的評價:華麗的舞會、奢侈的晚宴、優雅的女士、帥氣的單身漢、使人陶醉的19世紀的生活情調都驅使著現代人去追尋風流公子丹尼諾和漂亮寡婦那遙遠的生活。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