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1942年:美國記者福爾曼眼中的桂林鏡像(續)

(2011-07-06 18:05:09) 下一個


1942
年:美國記者福爾曼眼中的桂林鏡像()

戰時桂林民眾的生活,也是福爾曼的鏡頭所極力關注的。

首先,桂林臨水,有漓江之便,放排,便是當地人的一項生計。福爾曼對漓江的竹排極感興趣,拍了下列一組照片:

停靠在桂林漓江東岸——東江邊的竹排。


船上也是滿載竹子。

竹排和艇家之一。

竹排和艇家之二。

東江的竹排和艇家之一。

東江的竹排和艇家之二。

其次,桂林市喀斯特地貌,四處都是石灰岩,人們燒石灰的也就多。本人當年在桂林郊區上山下鄉出的第一天工,就是進石灰窯出石灰,可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說法,並非空談。福爾曼的鏡頭,自然用下列一組照片,也記錄下了桂林的這一特色。

一位男人正在院子裏化石灰。


一位男人在房前化石灰。

當街化石灰。

在街上擺賣石灰——嘿嘿,不用擔心城管,那時候沒有這種人。如果有,就可能會被左翼傳媒稱之為“黑狗子”。


一些農民正在挑運混有石灰的基肥。

這位農民挑著基肥,見有拍照,坦然對之。

下麵的照片,反映的則是桂林民眾的生活百態。

幾個孩子正在一起聚精會神地翻看連環畫冊。


在一段河岸邊,坐著一位男孩,看樣子是在讀書。不遠處有房舍。

一位男孩,手拿課本,看來正在學習,看到有人拍照,微笑對著鏡頭。


在街上挑著籮筐賣薑的男孩。

跟著父親在街上做補臉盆生意的男孩。

正在專心致誌做雕刻的男孩。

正在聚精會神雕刻的青年。

在街上為人治印的男人。

商販在街上一邊擺攤,一邊手工卷煙。

小煙攤,兼賣其它小玩意。

幾個男孩在街上的水井打水,準備挑回去——那時候還沒有自來水,一般都是到井邊打水,或去到漓江邊挑水回家喝。

在街邊賣柴火的男孩。

這是捆紮好準備出售的木柴。

棺材。


街上拉貨的夫婦。

坐在店鋪裏的婦女和她的孩子。

街邊的婦女正在彎腰將漂流地上的紙撿起來。

二位婦女正在建房——男人的活,女人也能做!

渡河的船戶——女人掌舵,還是強!

一群人正在分汽油。從背景上看,顯然這裏是秧塘機場。很有可能,這油是從機場的美國第
14航空隊那裏弄來的。

有士兵在一旁看著,估計這是配給的油,不是什麽人都能分到的。

桂林街上賣臘味和幹貨的攤檔,有臘鴨、臘肉等等。

街上正規的煙鋪,顧客正在買煙,門旁有士兵執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鬼穀雄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如煙往事的評論:
沒錯。我1970年代在桂林郊區上山下鄉,第一次出工掙工分,幹的就是出石灰的活兒。此外,建房子也幹過,因為我們知青住的那棟房子,就是貧下中農和我們一起幹建的。前二年回村子裏看看,嘿嘿,那棟房子還在。至於拉板車,是常有的事,我們還和農民一起用板車拉菜去城裏賣過。挑籮筐、擔柴,也都是那個時候要常做的事。
如煙往事 回複 悄悄話 "街上拉貨的夫婦"那一張,80年代,甚至90年代,還能看到類似的情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