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黔西南剿匪記 / 王巨勝

(2009-09-07 18:03:12) 下一個

黔西南剿匪記

王巨勝


        195027日,我十七軍四十九師奉命帶領所屬的一四五團、一四七團及師直屬隊由安順出發,進駐興仁地區並建立興仁分區。所屬的一四六團留駐安順,歸軍部直接指揮。
       
興仁地區共轄貴州西南10縣,扼滇黔、滇桂公路要衝。當我軍解放貴陽時,貴州的國民黨軍隊大部分都逃來這一帶,以後又迫於形勢,聯合起義,興仁地區也隨之和平解放。我們到達興仁時,這個小城的周圍,就駐有起義的原國民黨八十九軍.保安二七二師、獨立第三師及原興仁專員公署警衛營和民衛總隊等。我們到興仁不幾天就過春節,原興仁專員公署專員和起義部隊的人員還設宴招待我們,以示歡迎。當時,雖已有個別起義部隊的部分連隊叛變,但整個社會秩序還較安定,廣大人民群眾也都在歡度解放後的第一個春節。可是,過了不久,一部分起義部隊又相繼叛變,興仁地區和全省一樣,匪風突起,人心浮動。土匪時常攻打縣城,攔劫軍車,殺害我工作人員,伏擊我征糧隊和工作隊,氣焰極為囂張。
       
為了平息匪患,保衛革命勝利成果和人民生命財產,我興仁分區遵照貴州軍區指示,廣泛開展了剿匪鬥爭。一四五團分散在盤縣、普安、晴隆一線,保證滇黔公路的暢通;一四七團在安龍、貞豐駐剿。除此以外,還有原活動於盤縣、興義一帶的我遊擊隊四處活動,圍剿土匪。3月,西南軍區又派四兵團四十五師的一部來配合我區剿匪,大大改變了當時匪眾我寡的形勢。我當時任興仁分區偵察科長,負責了解敵情,向首長報告,並多次帶領部隊作為分區直接掌握的機動力量,來往於全區除關嶺、望謨以外8個縣的山嶽叢林之間,進行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鬥。現在,時隔多年,回顧這段艱苦的曆程,深感今天的勝利多麽來之不易,有多少革命同誌為了貴州人民的解放流盡了自己的最後一滴血,創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業績,為我軍的戰史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餘啟佑叛變,獨三師整編

        19502月,起義的八十九軍調往黔東後,在興仁地區留下的起義部隊主要還有駐普安青山的原國民黨保安二七二師和駐貞豐的保安獨立第三師。原國民黨保安二七二師共轄3個團,均為貴州國民黨保安部隊中反動曆史較久的團隊,裝備精良,有相當的戰鬥力。師長餘啟佑,浙江人,年僅41歲。此人思想極為反動,嗜殺成性,人稱餘屠戶。我軍解放貴陽後,北盤江以西的國民黨部隊聯席商討起義事宜,餘啟佑不表態。後迫於形勢,他才不得不表示同意起義,但起義通電卻遲遲不向所屬部隊傳達。我們到達興仁以後,餘啟佑表麵上對我軍表示歡迎,暗地裏卻在搞陰謀活動,伺機叛亂。該部駐在青山以來,電台一直與台灣保持聯係,我分區曾多次令其上交,他都拒不執行,還將大批武器賣給當地惡霸地主李景文、鄧雲凱,組織反動武裝。我分區派到該部去的20多名軍代表都被他派人監視起來。他還多次派出小股部隊,伏擊我軍外出小分隊,被我們抓住後,餘還詭稱發生了誤會
        3
3日,我四兵團四十五師奉命從雲南來貴州,師長崔建功同誌專程來到興仁,向分區司令員汪家道反映,說他們路過青山時,餘啟佑已將部隊拉出去,占領了周圍的製高點,控製了水源,不讓我軍飲用,情緒非常對立,氣氛極為緊張,我四十五師還有兩個同誌為此負傷。
       
對於餘啟佑準備叛變的情況,我們還從另一個渠道得到情報。原國民黨興仁專署警衛營有個營長,在興仁的舊軍政界中接觸很廣,地理人情都比較熟。起義後,經我們做了工作,他表現得不錯,並和我建立了直接聯係。有一天晚上,他來到我的住處報告說,二七二師有人來約他一道參與叛變,要他設法把部隊拉出去。我及時向分區汪司令員作了報告。但是,由於當時全國剛剛解放,幹部戰士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和平麻痹思想,總覺得蔣介石幾百萬軍隊都被消滅了,這幾條小魚不敢興風作浪,因而,對餘啟佑部的這些叛變征候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3
9日,貴州軍區發來電報,命令餘啟佑率部到盤縣附近整訓,同時命令我駐盤縣的一四五團由滇黔公路南移,注意餘啟佑之動態。這時,餘啟佑已接到原國民黨盤縣縣政府秘書長毛鶴秋密電:盤縣不能來,並說:在盤北已組織好3000餘武裝等候。餘啟佑見叛變時機已到,便以開赴盤縣整訓為名,束裝北進。311日,隊伍行至中途,餘啟佑將我20幾名軍代表捆綁起來,並將部分同誌殺害。然後率部改變行進方向,從盤縣東部越過滇黔公路,竄入盤北地區發起叛亂。313日,該部在楊鬆一帶把我一四五團籌糧隊的43位同誌包圍起來全部殺害。從此,餘匪便糾合當地地主惡霸的反動武裝,共約4000餘人,編為12個縱隊,打出了滇桂黔反共抗俄同盟軍的旗號,餘匪自任總司令,公開與我為敵。
       
餘啟佑公開叛變以後,分區汪司令員立即帶領一四五團、一四七團各一部到盤普以北追剿,該匪又竄入盤南,以後又到興義南部黔桂交界處,與興義的大地主、參議長劉範吾,廣西慣匪羅爾福匪部合股,組成滇桂黔邊區,妄圖建立反革命根據地,成了興仁地區危害最大的一股土匪。
       
二七二師的叛變,對當時駐貞豐的原國民黨起義的保安獨立第三師產生了極壞的影響。這支保安部隊是臨近貴州解放才拚湊起來的,人員複雜,基礎較差。該部起義後,集中在貞豐整訓前,已有少數連隊叛變。移駐貞豐後,他們懾於貞豐駐有我一四七團一個營的威力,未敢輕舉妄動。二七二師叛變以後,該部的一部分軍官也在密謀策劃,蠢蠢欲動。4月初,該部派了1名軍官帶著一個排到我分區領取夏季服裝及食鹽。後這個軍官又偷偷來到原國民黨興仁專署警衛營營長家裏,透露他們已作好了準備,隻等把夏季服裝和食鹽領回去後即行叛變,並勸該警衛營長和他們一起行動。這個營長又把這一情況如實報告了我,我立即向分區首長報告,分區立即電報軍區,並建議立即對原國民黨保安獨立三師收繳武器,進行徒手整訓。
        4
13日,軍區複電同意對該部收繳武器。分區首長帶著師文工隊趕到貞豐,於當日下午由該部師長程奎朗召集營、團以上軍官講話,宣布收繳武器,進行徒手整訓。然後,部隊集合看文工隊演出節目。演出前,由分區政治部主任呂洪宣布了收繳武器的命令,此後,該部經過一段時間的徒手整訓後,於528日進行整編。從此,這支起義部隊才真正成了我軍的有機組成部分,廣大官兵在以後的剿匪鬥爭及部隊正規化訓練中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掃街穩民心,保衛興仁城

        19504月,正是春耕生產大忙季節。可是由於人民群眾遭到土匪的騷擾,在興仁城外的田野山坡上,卻看不到犁田、種地的人。據我們偵察得知,距興仁城郊僅15公裏到35公裏的地區內,就有曾明輝、何仁普,魏其亮、岑育弟、龍雲光、舒移安、龍治華等幾股土匪在活動,約計3500多人。其中尤以曾明輝更為猖狂。曾匪原為國民黨興仁高午鄉鄉長,現自稱為中國反共救民軍師長,並多次揚言要攻打興仁縣城。那時,我軍小分隊已不能外出,政令隻及於城區。我興仁專署專員夏德義到興義去工作,分區派了一個偵察排護送。剛走出城外15公裏,即遭土匪伏擊,夏專員還負了傷。當時,我軍在城內隻駐有分區機關和直屬的3個連隊。城裏的群眾看見土匪眾多,擔心我寡不敵眾,心裏都惶惑不安。土匪的騷擾,嚴重地影響了社會秩序的安定和群眾的生產與生活。
        4
12日,我們得到情報,說約有2000名土匪於次日要來攻打興仁縣城。分區首長立即主持召開作戰會議。我們分析研究了匪情:土匪人數雖多,但係烏合之眾,缺乏完整的戰鬥組織。隻要我們沉著應戰,堅守城外的幾個碉堡,封鎖通往城內的道路,土匪是進不了城的。最主要的,是要穩定民心,保持城內秩序安定,防止內亂,不給土匪以可乘之機。於是確定,司政後機關組織幹部戰士分工守好城外的幾個碉堡,三個直屬連隊作為機動力量待機出擊。為了穩定城內居民群眾的情緒,還決定把縣城的幾個城門全部敞開,組織部隊上街打掃衛生。晚上,楊昆參謀長又召集司令部的幾個科長詳細研究了作戰計劃。開完會,已是深夜了,我們才回去休息。
       
第二天清早,房東謝老板慌慌張張地叫醒我,說城外打槍了。
       
我見他害怕得很,寬慰他說,不要緊,他打他的,又說,幾個毛毛匪,他們不敢進城。我這樣一說,她才安靜下來。這時,在城裏的幾條主要街道上,戰土們大都背著槍,按照劃分的區域在打掃衛生,城門也都大開著。老鄉們一開門,都看見解放軍在街上不慌不忙清掃街道,心裏也都安定下來,沒有出現動亂。我心想,我們這一套內緊外鬆的辦法也還真靈哩!
       
這時,城外槍聲已經很緊,特別是城西南方向,乒乒乓乓地響個不停。這是從泥堡方向來的土匪,人數較多,比較猖狂。守衛城外西南角碉堡的是分區政治部的同誌,他們正全力阻擊土匪。正在城裏指揮的楊參謀長接到了他們從碉堡裏打來的電話,說他們已有一人負傷,要求增援。楊參謀長指示他們堅守碉堡,不要出擊。
       
大約打到上午9時左右,土匪還是進不了城。我們便決定集中消滅南麵最猖狂的那股土匪。由作訓股長陳端祥帶通訊連出南門正麵迎敵,我帶特務連出北門向西南迂回,卡住敵人的退路。當我們快要接近敵人時,城裏打了幾發追擊炮彈,都落在敵人頭上,土匪頓時亂作一團,四處逃散。我們追了上去,共俘虜了64名,擊傷25名。城西南的土匪一跑,其它方向的股匪見勢不妙,隻得紛紛龜縮回老巢去了。
       
我們出擊歸來,興仁城裏秩序井然,商店的門都打開恢複了營業;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似乎比往常還要熱鬧一些。人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看見我們押著俘虜走來,無不拍手稱快,我們的心裏真有說不出的高興。抓來的俘虜,經過審問,知道很多是被欺騙來搶鹽巴的群眾,我們對他們進行了一番教育,他們也表示一定回家為民,搞好生產,很快就都釋放了。

奔襲興義城,打通滇桂路

        我們剛打完興仁保衛戰,第二天,分區就下達了《對興義城失守後組織力量進攻之命令》。
       
興義城失守的經過,據當時從興義逃來的群眾反映,43日,國民黨興義縣參議長、幫會頭子、下五屯的大地主劉範吾策動起義的興義縣民衛隊叛變為內應,配合從興義泥氹南竄的土匪頭子何紹斌、何紹義帶著兩千餘名匪徒,乘我駐興義遊擊團部隊下鄉工作之機,搶占了興義縣城。劉範吾自任為滇桂黔邊區自救軍總司令,何紹斌、何紹義任副司令。土匪入城後,就把整個興義城洗劫一空。我政府工作人員除少數逃出外,大部分都被關進了監獄。特別是興義地處滇桂黔交通要道,我四十五師來往車輛都必須經過此地,自被土匪盤踞後,交通為之斷絕,這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對我極為不利。分區命令指出;為挽回政治影響和打擊匪風,恢複四兵團滇桂黔交通,決定由貴州和雲南各組織一支力量,於18日晨對興義城實行遠距離奔襲。當時的戰鬥部署為:我四十五師一二三團一營由安龍出發,經鄭屯占領興義城東;我滇邊縱隊從西南麵的七舍、烏沙進攻;分區直屬通訊連、特務連和遊擊二十一團分兩個梯隊經雨樟,頂效過馬嶺橋,從北麵直搗興義縣城。
        4
17日,我和政治部宣傳科長寧奇帶領通訊連、特務連和遊擊二十一團從興仁出發,行軍90多裏路來到頂效。部隊吃了飯天就黑了,我們又立即動身向馬嶺進發。行軍途中,一陣電閃雷鳴過後,下起了瓢潑大雨,戰士們冒著大雨,沿著公路,高一腳低一腳地在泥濘的路上疾走。走了30來裏路後,來到馬嶺橋頭,隻見有一個班的土匪守衛。戰士們衝了上去,一下就把這個班報銷了,我們順利地過了橋,直奔興義城。
       
馬嶺橋到興義雖然還有30多裏路,但我們不知不覺就到了。奇怪的是,除了在城外遇上零星的土匪外,沒有遇到大股敵人。部隊進到城裏,隻見街道上靜悄悄地,我們四處搜索,都未發現敵人。這時已是下半夜了,戰士們經過一天150多裏路的遠程奔襲,已很疲勞了,衣服也被雨水淋得透濕。我便布置各連暫時找個地方休息一下。通訊連長庫殿安帶著連隊來到街上一所房子裏,正準備燒火烤衣服,忽然聽到樓上發出一陣的聲音。上樓一搜,捉到了2個土匪。經過審問,才知在我們進城的時候,大股土匪都已撤出城外,一部分殘匪則隱藏在城裏,準備拂曉時裏應外合消滅我們。我即刻通知各連注意搜索,放出警戒崗哨,占領街口要道。次日拂曉,果然發現有一支30多人的便衣土匪,提著短槍,從街頭向我們警戒位置走了過來,戰士們一躍而起,未費一槍一彈,就把這幫匪徒全部繳械。
       
不一會,城外槍聲大作,土匪從城南的山上向城裏撲了過來。我和寧奇同誌按照分工:他帶政工組和通訊連押著俘虜到原國民黨縣參議院,我們抓來的俘虜交由他們審問,我和參謀潘光恩帶著特務連和遊擊團朝著槍響的方向迎了上去。敵人開頭不知道城裏隱藏的土匪已被我生俘,一股勁地往裏衝,我特務連的戰士們就頂著敵人打,土匪一個個倒了下去。遊擊團的同誌對地形較熟,行動也快,他們搶先占領了製高點,幾次打退了土匪的反撲。這時,四十五師一二三團一營也從鄭屯趕來了,從側麵壓過去,火力很強,土匪挨了一頓痛打,隻得倉皇向西南方向逃竄。
       
戰鬥持續到中午才結束。我們回到城裏時,監獄裏被關的同誌們已放出來了,原國民黨縣參議院裏共集中了170多名俘虜,百貨公司和我軍的軍械倉庫,被匪徒搞得亂七八糟不成樣子。
       
興義收複以後,各參戰部隊又按照分區命令的第二步作戰行動計劃,分片清剿逃竄的殘匪。我和寧奇同誌仍帶著通訊連,特務連和遊擊團在舊營一帶駐剿,直到剿滅股匪,我們才返回興仁。匪司令劉範吾被我追擊後,逃往興義南部,於19516月捉拿歸案。匪副司令何紹斌、何紹義二人都在戰鬥中先後被我軍擊斃。

野黑遭遇戰,痛殲嚴繼斌

        19508月,餘啟佑叛匪之一部被我在盤北追殲後,逃竄到普安南部。軍分區首長即命我帶領部隊到這一帶去清剿。
       
出發時,首長劃歸我指揮的共有11個連隊,但這些連隊都分散在各地,一下子集中不起來。我從興仁城裏出發的時候,實際上隻帶有情報班的12個同誌,他們都是老戰土,富有戰鬥經驗。他們每人都背了一支美製卡賓槍,整整齊齊,威風凜凜。我帶著他們來到離縣城30裏的龍場,這裏住著我一四七團二連。我便叫連長帶兩個排跟著我。又走了30裏路來到青山,這裏是青山區人民政府所在地,一四五團九連的駐地。我又向連長交代,留下一個排駐防,帶兩個排和我一道出發。這樣,我們這支清剿部隊就有四個排和一個班了。出發時,我們不知道逃來這一帶的土匪有多少,但我們有了這100多人,不管碰上多少土匪,我們都可以對付了。
       
從青山出發,向東北又走了20裏,沒有遇上股匪。到天黑時,我們來到歹蘇的一個小村子裏,向老鄉買了些嫩包穀煮了吃,戰士們就休息了。出發時,我匆匆忙忙未及帶背包,隻得向老鄉借了一床秧被。我從來不懂得秧被是啥東西,經老鄉一說,才知是用於稻秧編成的被子。我感到很新奇,但往身上一蓋,刺得身上又痛又癢。這天夜裏,我心裏十分難受,想到貴州人民過著這樣窮苦的生活,連棉被都買不起,我們隻有盡快消滅殘害人民的土匪,群眾才能安居樂業,發展生產,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
       
第二天一早,我們沒吃早飯就去搜剿土匪。大約走了20多裏,來到野黑。突然,我們發現山下村子裏有好幾百土匪正在集合,對麵山上也有不少土匪正往村子裏走。我指揮部隊立即進行隱蔽,又和兩個連長商量了一下,決定先發製人,趁敵人還未發覺,打他個措手不及。我派二連連長帶著兩個排占領村後山上的製高點,我和九連連長帶著其餘部隊往村子裏發起攻擊。敵人還未發覺我們,我們的槍就響了。土匪們摸不著頭腦,頓時就亂了套。我們趁勢把一股敵人壓縮到一幢石板房裏,土匪集中火力,固守頑抗。我偵察員桂希孔靈活機動,不顧髒臭,從一道陰溝裏鑽了過去,端起卡賓槍,把正從窗子裏往外射擊的敵機槍手擊斃。戰士們趁機接近石板房,爬上房頂,掀開房上的石板,扔進了兩顆手榴彈,炸得土匪血肉橫飛。匪徒們在房子裏哭爹叫娘亂成一團,僥幸沒有被炸死的,都不得不繳槍投降。僅在這所房子裏,我們就繳獲了輕機槍4挺,衝鋒槍1支,步槍49支。
       
當我指揮隊伍向這幢房子衝擊的時候,敵人的一顆子彈從我後背穿過,從腰間出來,身上血流不止,和我同時負傷的還有3個戰士。衛生員一邊給我包紮,我一邊把兩個連長叫來,命令他們繼續戰鬥,集中消滅村子裏的敵人。山上的敵人聽見槍響,扭頭就跑,戰士們來不及追殲,便集中火力打擊村子裏的土匪,戰鬥進行了整整一個上午,村子裏的敵人被我們全部消滅。這一仗,除了打死打傷的匪眾而外,還俘虜了200多名。聽俘虜說,他們在村子裏集合起來的是保十八團第三營,全被我們吃掉了。我們也有17個同誌負了傷,另有2個同誌因流血過多而犧牲了。
       
戰鬥結束後,我們審問俘虜,才知道這股土匪就是起義後又叛變的國民黨保安十八團,匪首是嚴繼斌。嚴繼斌原是國民黨保安十八團的一個營長,起義前夕才當上團長。他夥同餘啟佑發動叛亂以後,餘啟佑當了匪司令,他也打出了二七三師的牌子,搖身一變成了師長。他當時才31歲,餘啟佑糾夥發動叛亂時,他就是為首的一個。在我軍的幾次圍剿戰鬥中,他都逃脫了。昨天晚上,他偵察到我們進駐歹蘇,人數也不多,便集中全部人馬,妄圖把我們吃掉,不料在此遭遇,被我痛殲,消滅了他的一個營。
       
部隊在返回興仁的路上,同誌們用擔架抬著我,其他負傷的同誌由俘虜抬著。我躺在擔架上,看著押著的這一大群俘虜,心想可惜我們的兵力少了一點,未能全殲,讓敵人跑掉了一部分。
       
當天,我們住在潘家莊,第二天中午才回到興仁縣城。分區首長和機關的同誌都來歡迎我們,祝賀戰鬥勝利。偵察員桂希孔因為戰鬥勇敢,分區給他記了一等功。
       
我們回到城裏不幾天,抓到一個送信的土匪,他帶著嚴繼斌寫給餘啟佑的報功信,吹噓他們在野黑把我四十九師師長打死了。我們看後都不由捧腹大笑,土匪大概是把我這個王科長當成汪師長了吧。我經過個把多月的休息治療,傷口逐漸痊愈了,分區首長又派我到興義和安龍南部繼續追剿土匪。

合圍搗匪巢,千裏捉匪首

        經過我軍幾次圍剿,匪餘啟佑殘部隻剩600來人,被我雲南友鄰部隊追擊,逃到盤縣響水地區。1950102日,我即跟隨分區楊昆參謀長帶領的分區直屬隊和新編的獨立團進行追剿。幾經周旋,打了幾次小仗,這股匪又逃到黔桂交界的興義南部地區。至此,整個興仁地區的中心區域,大股土匪已被清除。群眾普遍發動起來,各級地方政府已能開展正常工作,我們也能夠抽出大量部隊來集中清剿盤踞在邊沿地區的土匪了。我們按照貴州軍區在黔東集中兵力組織鐵壁合圍的經驗,先後組織了幾次大的合圍,搗毀了土匪老巢,打了幾個殲滅仗。這幾次合圍是:
        1951
25日至25日,我們集中了20個連隊並配屬千餘名民兵(當時稱為人民自衛武裝”),對興義南部14個鄉的劉範吾、蔣無識、馮正義、何少武、周朝龍等股匪進行合圍,計殲匪880名,其中有匪首138名。
        3
15日至31日,我們抽調了17個連的兵力,配屬1400名民兵,對安龍南部四鄉的劉庭璧、張耀智、陸美芝等股匪進行合圍。計殲匪1625名,其中匪首242名。
        4
14日至29日,我區派出兩個營的兵力配合廣西兄弟部隊合剿廣西西隆、西林地區慣匪羅爾福部,共殲匪1303名,其中匪首159名。
        5
12日至75日,我分區調集四個營兵力,配屬1500名民兵,會同獨山軍分區五十一師一五一團,對冊亨、望謨兩縣進行合圍,殲匪5945名,其中鄉保長以上匪首1340名。
       
這些合圍點,都是土匪長期盤踞,苦心經營的老巢。內地清剿時漏網的匪首大都逃來這些地區。在合圍中,我們認真貫徹了軍事清剿、政治攻勢、發動群眾三者相結合的方針:首先用大批兵力形成合圍圈,組成封鎖線,然後派出若幹小分隊,深入合圍圈內,發動群眾,清查土匪,發現股匪就立即跟蹤追擊,直到殲滅,以期清剿一地,淨化一地,鞏固一地。
       
現將冊亨望謨的合圍情況簡述如下:
       
冊亨、望謨兩縣於1949年底和平解放以後,我軍又於1950初主動放棄,因此,兩縣的各級國民黨政權都原封不動的保存著。這裏地處黔桂兩省交界處。山大林密,交通很不方便,有80%左右的人口是少數民族,經濟文化都比較落後。我軍撤走後,蔣介石派遣特務來到冊亨和望謨,將各地逃來之匪糾合一起,實行軍政一體,縣長兼司令,鄉長兼營長,保長兼中隊長,地主惡霸就當師、團長。他們征糧派款,買槍買炮,脅迫群眾入夥為匪,妄圖與我長期頑抗。望謨以國民黨縣長王丹洲為司令,新編5個保安團及5個匪直屬營。冊亨以包祖輝、賀永欽、羅壽山為正副司令,組成15個土匪大隊。當我對之進行合圍清剿時,這些股匪多次突圍,但都被我擊退,以後,即分散隱蔽,有的改名換姓,化裝為民;有的潛逃深山,隱藏躲避。我們就深入村寨,發動群眾,提供線索,清查匪情。在廣大群眾協助下,把隱藏的土匪清了出來。望漠縣土匪司令王丹洲躲在距城北4裏的山上,被我軍在搜山時擊斃。匪副縣長楊子厚化裝成苗族婦女,被我軍從隱蔽的山洞中捕獲。反共救國軍二縱隊縱隊長劉藝華被我追得走投無路,自斃身亡。匪十四兵團二縱隊獨三團副團長熊玉才被迫至南盤江邊,從山上滾下,摔死在江畔。還有的匪首被困死在山洞裏,凍死在森林中。我們在冊亨南麵山上的一個洞裏,就找到了六具凍餓而死的匪徒屍體。到合圍清剿後期,部隊組成若幹飛行隊,不限區域,指名捕捉匪首,不完成任務不罷休。一四五團八連一排長王玉成同誌帶領由十一個同誌組成的飛行隊跟蹤追擊,曆時半個月,終將匪三師師長羅萬民、四師師長周建民俘獲,打死參謀長黃伯武。緊接著他又帶領飛行隊跟蹤追至昆明,在當地公安機關配合下,捕獲匪師長陳大朋,匪三縱隊司令許培舟,晴隆縣的特務頭子、國民黨縣長曾毓嵩,興義逃亡地主戴之靜等。
       
我一四五團二連五班長楊永生接受追捕匪十四兵團二縱隊參謀長賀壽民的任務後,了解到賀匪帶著10多人逃往廣西。楊永生同誌帶著飛行隊追蹤到廣西,曆時13天,行程千餘裏,終於在巧馬將賀匪擊斃。
       
經過以上幾次合圍清剿以後,全區成股土匪已被消滅,部隊在興仁地委領導下,投入到轟轟烈烈的五大任務中。

貴陽文史雜誌2007年第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