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裏有最剛毅的山,這裏有最溫柔的水,這裏,是西藏”(組圖/曲)

(2007-07-31 12:04:02) 下一個















2007年5月進藏遊路線




這個帖子寫了很久,改了很多,直到認為還原了當時最原始的心態和言語後還是語感蒼白,也許經曆和回憶本身就是錯位的,就象現場與照片的差距,隻能盡量反樸歸真,盡量讓閱讀的您猶如身臨其境。真正開始懷念西藏這段日子,不是離開後,而是返程的前三天,在納木錯(4718)回拉薩(3650)的路上。





念青唐古拉山(7111)[地理名(米海拔)]



從納木錯(4718)下來後,一路疾馳返回拉薩(3650),直到羊八井(4300)才停下。達桑去交路管費了,坐在車中發呆的我突然看見了後視鏡中的念青唐古拉(7111)東主峰。離別的距離感陡然而生,不知要過多久才能回來。




歸程:林芝(2700)地區喜瑪拉雅山脈東段雪山、寶石湖


在拉薩(3650)又呆了兩天後,終於踏上了歸程,直到在進入登機口前還在做思想鬥爭,看看左邊的停機坪,右邊的候機大廳想:“走不走,不走就留下,現在還有機會,大不了多請幾天假。”


可能是我的不舍感動了吉祥天,在我無奈登機後,他把我所有的拖運行李全留在了拉薩(3650)又多住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三天淩晨才七轉八轉從成都(540)運回了昆明(1891)---飛機壓力不對,隻裝人回來,貨物都卸了。


歸程:林芝(2700)地區喜瑪拉雅山脈東段雪山、寶石湖


回程時的風景也很好,可不如來時那樣明媚。



雲南香格裏拉(3280)機場


昆明(1891)往返拉薩(3650)的高原航班會在此停留半小時做航檢,距兩站航程分別為50分鍾。


候機樓中聽到一個售貨員在與乘客打趣:“要援藏來我們這裏啊,我們也算藏區嘛。”聽到她這麽一說,心裏有幾分欣慰,仿佛還沒有出藏,仿佛時間也可以放慢腳步。



麗江(2400)西邊的滇藏線---214國道。


半個多月盡情的奔放與酣暢、十多天無憂的豪飲與歌舞、交的新朋友、聽的舊故事,又一次靈魂的淨化與苦難的解脫,藏域的“聖”與“潔”,帶給我的不僅是即時的歡樂與笑聲,更有點化人生道路與快樂根本的善念、包容與祥和;太多太多的難以割舍,此時化做思緒一團,與目光一起沿著這條天路曲折向上,一路向西逶迤而去。心情正如進藏人所述:還沒離開,就已開始懷念;還沒走過,就已注定要回來,跟隨著嶄新的腳印,輪回到永恒的昨天。。。。。。






我回來了



因諸多因素,從06年9月開始準備的攀登珠峰北坳計劃最終被放棄。確認國內戶外團隊解散後,我決定仍按計劃進藏,將行程縮短為17天。由於4.25珠峰大本營事件影響,提前一星期就申請的入藏函到國內後兩天才拿到。遂於第三天一早搭乘東航MU5837班機起程進藏。有朋友建議去坐坐青藏鐵路,可我想把全部時間都盡可能多地留在藏區,就決定了快進快出。




川藏邊境


從香格裏拉(3280)起飛沿著一條大江飛行十多分鍾後,就到了這裏,當時琢磨不出遠處那個是什麽湖。這麽大的湖旁邊又有這麽大一條江,應該很有名。湖心兩個大島也是很好的參照物。



川藏邊境


喜瑪拉雅特有的雪山群,感覺西藏已近在咫尺。



芒康(3800) - 莽錯(4310)


回來才在地圖上找到位置。藏、滇、川三省交界處,西藏最東部的芒康縣(3800),湖是當地神湖“莽錯”(4310)。



大江


在翻到下一圖前,您再猜猜這是什麽江?照片右上角雪山白雲後麵有片藍,就是莽錯(4310)。



金沙江


我也是翻地圖才找到答案的,嗬。下麵還有張照片再對比一下。



金沙江


航線一直沿江北上,在這裏90度轉向西,瞬間便跨過川藏界。




中國十五大名山之首


進入西藏30分鍾後,始終在雲上飛行。突然發現左舷有一頂峰直出雲霄,周圍沒有一座山峰能與之爭雄。算算30分鍾。。應該在林芝(2700)雅魯讚布江大拐彎上空。那。。。這附近隻有一座山能有如此氣勢。



南迦巴瓦峰(7782)


直到回來後用地圖才確認,這就是連GOOGLE IMAGE上都找不出幾張好照片的南迦巴瓦峰(7782),中國最美的山、世界第十五高峰,因為前十四座都是八千米以上的。《格薩爾王傳》中稱南峰為“直刺藍天的戰矛”,藏語“南迦巴瓦”,並由此得名。這個角度不是最佳的,南峰的“戰矛”需要在晴天時到山那邊才能看見。如下圖。因為攀登難度大,這座山直到1992年10月才由中日聯合登山隊登頂。珠峰還要高出1100米,將是何等氣勢。



南峰戰矛


幸運的話,在十月份可以從林芝(2700)色季拉山口(4728)遠眺南峰,如果想走進了看,需要花一兩天時間進山。因常年籠罩在雲中,真正見識過南峰的遊客很少。



雅魯讚布江河穀


快到拉薩(3650)時,雲就散開了,群山明顯地比川藏邊界進入雲層前看見的要高得多了,山體規模也大了許多,潛意識中的度量比例概念都不靈了。天邊是連綿不絕的絮狀白色,分不清是雪山還是雲,近處的白雲朵朵悠然地浮在山上,雲下有一湛藍湖泊與周圍土黃的山色涇渭分明,不遠處又有一雪山拔地而起,與頂峰幾乎等高的水平山脊綿延橫列在半空中,這就是念青唐古拉山(7111),這就是天上的西藏。


快到拉薩(3650)了,飛機正下方為拉薩河穀,照片中間為雅江河穀中的拉薩機場、山南地區貢嘎縣(3750)。飛機沿著眼前的山崖向前飛到山口,u-turn 回來降落,山口就是雅魯讚布江和拉薩河交匯處。



雅魯讚布江河穀


正在 u-turn,極目楚天舒!拉薩,我回來了!


看著晶瑩翠綠的拉薩河、如注入了羊奶一般乳藍色的雅江、筆直的貢嘎山隧道橋、成片的柳林、廣闊無垠的藍天白雲,艙內時不時傳來幾個老外的唏噓聲和掌聲。而我則靜靜等待著飛機的降落,好讓飄泊已久的軀體和早已等候在這片土地上的靈魂匯合。


出機艙時,看見了兩個已經走不動的乘客,身材魁梧卻低頭靠著連接艙壁一動不動,其中一個嘴裏念叨著“壞了,壞了”。我心想怎麽這麽快就有反應了。走進大廳前回頭看了一眼,機場工作人員已經過去扶他們了。



雅魯讚布江


出機場後把長袖全換了下來,太熱了,臨降落前居然報12攝氏度,就說紫外線強溫感有偏差,也沒差這麽多的,感覺跟30度差不多了。導遊獻了哈達,介紹了即將拉我去林芝(2700)的格桑師傅,就驅車進城了。一出機場就趕快借導遊手機給老爸老媽打通了電話,報個平安,確認一下要買的藏藥。又給一直在西藏的朋友ZW打了電話,問這兩天的安排,他將陪我去後藏和珠峰。



拉薩河


“拉薩的河水緩緩流淌,遙望遠方的高高雪山。。嘎啦羊卓啦。。拉薩河水笑臉向你獻哈達”---《拉薩祝福你》



摩崖石刻尼塘大佛


從機場到拉薩(3650)的路上,肯定會經過這裏。大佛的具體雕刻日期已無從考證,大致是在印度傳教大師阿底峽在拉薩(3650)周圍弘法的11世紀。而作為推斷其勒石年代的另一個依據,卻是遠在千裏之外的杭州飛來峰(200)元代藏式佛造,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根據雕刻精度和布局結構,可大致判斷出尼塘大佛造成於內地南宋年間。



到賓館後,趕緊把登山裝備、攝像機、照相機和吃的穿的都打開攤在了桌子上,檢查有沒有爆掉的,還好所有密封食品都隻是漲了起來,沒爆炸。換好衣服後,直奔大昭寺廣場,暴搓一碗加洲牛肉麵一盤拌金針菇,飛機過南迦巴瓦(7782)時正是發飯的檔口,我光忙著攝像了。現在餓得連街景都來不及仔細看。又喝了一壺淡茶後才舒坦些,清晰地聽到旁邊一桌藏民正用藏語快速地交談著,透過櫥窗看到八廓街的綠色香布、布唐卡、房頂的犛牛幡、來往的喇嘛和手持轉經筒的教民,這才更深切意識到:回到拉薩,回到了布達拉。。










拉薩的夜已不再寧靜,南城的太陽島娛樂區和來自全國各地的長途貨車不斷撥動著夜晚本已趨於平直的音軌。然而出國十一年,我卻仍舊習慣於在這種喧囂的路邊房間中安然入睡。比在美國那種空洞的寂靜中睡得更實在更沉穩。早上,一陣誇張而稚嫩的童聲合唱把我叫醒,“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朦朧中看見天花板上的紮西達傑圖案。回到解放區的感覺真好。陽光已從厚重的絨窗簾間中找到一個缺口照了進來,我一把敞開簾子,又見那久違的色彩分明:紅白相間的宮殿,宮前翠綠的柳樹,湛藍的天,暗黃的山,幾朵低矮的白雲整齊地列浮在山尖上方,投下褐色的陰影,仿佛刻意在與山頂保持著一定距離。“休巴德勒,拉薩!”。樓下,幾個小隊的紅領巾小黃帽正在小心翼翼過馬路,對麵是城關區的一所小學。我試圖在那些孩子們的背影中尋找我自己,他們卻總是在我能確認的前一刻消失在校門中。直到目送完所有沒遲到的孩子、他們上課鈴聲響後,我才離開窗邊去洗漱。在餐廳吃完早點,見到了我的團友,三個香港學生。



布達拉宮


現在已經限時限人了,提前一天買票、證件登記劃時,連上帶下共一小時參觀時間。如果到時候不見人,最多過5分鍾票就作廢,超過一小時,導遊就是背也得給你背下來。布宮內部結構已經很脆弱,可還沒有找到最有效的加固方法。



大昭寺、覺康、祖拉康


“覺”為釋迦牟尼像專用尊稱,“康”為殿堂舍宇,意為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的殿堂。寺外圍城內有“唐蕃會盟碑”與文成公主所栽唐柳,古樹已枯,卻緊矮著又長出一棵新樹。全西藏所有柳樹皆源於這棵“公主柳”,每到拉薩(3650)乃至全藏柳絮分飛的季節,人們便會想到文成公主和她對西藏的莫大貢獻。寺外還有一碑為清駐藏大臣和琳於乾隆五十九年立的“勸人種痘碑”,西藏那時鬧天花。




佛祖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


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按照其本人形象塑造等身像,並由佛祖親自開光加持三尊。其中兩尊由文成公主帶來西藏,另一尊八歲等身像供於小昭寺。這尊佛像與佛堂,是全西藏和全世界藏文化從心靈到地理概念的正中心,是磕千裏長頭的目的地。除去我們說的曆史價值和文物價值,藏族人認為最重要的是見到這尊佛和見到2500年前的佛祖沒有區別。在這裏仰望一眼,添上自家帶來的燈油,可洗清今生罪孽,免下輪回最苦境界,也就是地獄。佛尊周身裝飾自不必敷言,皆是至尊至珍,尤以佛冠下部中間大鑽石的左、上、右三顆九眼天珠為貴,這三顆九眼天珠就是“藏族之寶”。




祖拉康


大昭寺內還供奉其它眾多各佛尊金像、度母像,您在這裏可以發現眾多與內地顯宗同號不同像的密宗佛尊,如彌樂佛(未來佛)、歡喜佛、觀音、文殊、普賢菩薩等等,隻能通過法器來辨認。寺內還供有西藏聖人如雙頭法王鬆讚幹布、祿東讚、文成公主、尼泊爾尺尊公主、藏文創始人吞彌·桑布紮及眾多高僧,每尊背後都有一段精彩的典故讓您回味。除此之外,更吸引我的是那些用車蕖、海螺、珍珠、瑪瑙、丹沙粉末拌動物膽汁描繪出的千餘米曆史壁畫,有文成公主進藏的輝煌全景,玄奘師徒的取經凱旋,釋迦牟尼從降生、創教到涅槃的全過程等等。



大昭寺、祖拉康


大昭寺在建設時,拉薩(3650)多沼澤地。傳說文成公主推算出這片濕地猶如一個魔女橫臥,便在建寺時在殿內立起20根大樁,供上佛尊,將魔女永遠釘在了地上。拉薩(3650)城外的摩崖石刻尼塘大佛,也是正對著拉薩(3650)市中心的。寺內還存有從元代至民國的大量供品、賞賜、經卷、法器、匾額、封冊、畫卷等,其中一盞稀世大銀燈是由成吉思汗孫、拖雷之子、忽必列弟弟旭列兀贈給大昭寺的。旭列兀在中東創立蒙古四大汗國之一伊爾汗國,邊境直達埃及。



大昭寺廣場、八廓街、布達拉宮。


可能您已經注意到這兩個經柱幡了。這標誌著大昭寺不是一般的寺廟,同時它也是一所講經堂,也就是正規的佛學院。最上端是星火無字幡,由上至下分別為藍、白、紅、綠、黃,按照自然界的分部模式,代表了藍天、白雲、火種、江河、土地。




布達拉宮


白宮是達賴喇嘛的冬宮,嘎廈政府辦公地,內藏傳世唐卡、壇城模型、順、康、乾三帝冊封金卷、扁額、排位等。紅宮主要是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和各類佛殿,內有高十數米的大藏經閣和許多絕版佛像。五世達賴的靈塔最為豪華,高14米,寬8米,菩提塔樣,使用黃金3800公斤,鑲嵌珍珠近4000顆、直徑1.5厘米的寶珠500顆,另有近百顆大綠鬆石,塔身鑲嵌藍寶石、紅寶石、鑽石、右旋海螺、瑪瑙、羊脂玉、珊瑚、水晶和鬆耳石等。靈塔內安放著達賴法體,隨葬有鬆讚幹布遺詔、貝葉經一部、蓮花生大師與妃子益西措傑及法王赤鬆德讚三人用鼻血寫成的《般若經》一部、手寫本《五部遺教》、《甘珠爾》、《丹珠爾》大藏經,另有宗喀巴的牙齒和釋迦牟尼的大拇指骨舍利一枚,均為無價之寶。另外還可見塔尖上高懸一顆雞蛋大的白珠,相傳是一頭白象腦中生長出來的。



天宮羅列


凝目注視那些如波浪般隨風緩浮的香布,恍若人間天上。布宮入口處不遠就有五世達賴的金汁手掌印,掌紋分別如經卷和蓮花。在白宮廣場上看到了“打阿嘎”的,藏族婦女唱著歌在用腳和木樁砸石灰地。



布達拉宮


一口氣爬上來了,有點兒喘,這會兒在樓梯頂端聽到最多的聲音就是“啊,還要爬啊?”,因為裏麵還有樓梯。同團港胞臉色慘白,其中一個一到講解地就趴在保護欄杆上一動不動,我遞給他四粒青海產的紅景天,吃下後10分鍾就沒事了,導遊對他們說“怎麽樣,這真是靈丹妙藥了吧。”



拉薩北城






瑪尼石


各家刻的經文。



五彩經幡


多印有護法、座騎、佛像等。



轉經筒


下山後出了部達拉宮大門,就可以看見這裏了。



夜色布達拉


看到最多的布達拉宮標準照都是在其西側的藥王山上拍的,早上九點到晚上六點開門。我去時已經太晚了,還碰上個穿著光明日報采訪服的兄弟在那兒轉悠,也是上不去正犯愁的。



夜色布達拉


每到這時,攝影點周圍少則5,6個多則10幾個攝影愛好者,三角架一字排開。



唐古拉風演藝廳


本來想在外麵隨便走走,可ZW說座位都給我訂好了是前排正中間,不去不合適,去聽聽天賴之音。結果快開演時趕到了那兒,一看ZW的朋友--好象是經理還是導演--正拿著對講機在外麵等我,看我下車快速把我拉了進去,門口左邊五個盛裝大姑娘右邊五個盛裝小夥子都捧著哈達不知如何是好,獻也不是不獻也不是,就那匆忙樣子趕上來獻一條也跟套牛差不多了,我這個悲憤哪,進去後滿場子人都帶著哈達就我光著脖子坐正中間現眼,感覺裸奔倒在其次,人家不定以為我怎麽得罪藏胞了,燈光暗下來時我甚至想到了去洗手間拉一條擦手巾出來掛上。



唐古拉風演藝廳---《牧羊女》。


節目是沒得說了,都是非常美的藏族歌舞,新歌老歌都有,還有在07年央視春晚表演的日喀則舞蹈隊。唱歌時可以上去獻哈達,合影。有一個節目是藏式拔和,冠軍可以通過簡化的藏式婚禮在台上當回新郎(洞房前),全套藏裝,互換信物,不過也少不了被主持人調侃和台上的“媳婦娘家人”圍攻,嗬。



唐古拉風演藝廳


最後是全藏區各類民族服飾表演,結束後觀眾和演員一起在台上挽起胳膊圍成裏外三圈,隨著高昂的《格桑美朵》、《日喀則人》、《阿拉家園》跳起鍋莊舞,盡情笑吧!唱吧!跳吧!拉薩歡迎您,西藏歡迎您!









林芝第一部分在這裏,請您點擊:

從天堂到天堂:咱一起去看看西藏的另一半(一)(組圖)



早晨六點就起來了,拉開簾子一看,還在下著綿綿細雨,四周的山頂都被罩在低矮的雲中,雪頂看不見了,隻有些如瀑布般細長的雪舌沿山澗而下。 離吃早飯的時間還早。洗漱完畢便套上軟殼衝鋒衣下樓跑步。先是繞著武警大院,後來沿著街道向城裏跑去。八一鎮(2900)清晨的濕潤空氣,讓人無法體會到2700米的海拔,倒象是在5月的杭州(20)晨練。跑過“福建園”公園時,看見裏麵有座寶塔,不知是否與福建有關。往回跑的路上遇見了上學的孩子、買早點的父母親、一棟棟新蓋的公寓樓,又不免設想如果自己在這小鎮生活,會是什麽樣子。跑回賓館,格桑師傅和廈門、香港隊友已經在食堂吃早飯了,看我渾身是水有些驚訝,格桑師傅隔著幾張桌子喊:哎呀你不累啊,今天還有500多公裏哪,注意休息。我說隻要您休息好我們就都沒事了,嗬嗬。




318國道


出了林芝(2700),繼續向東北方向行使,一路雲遮霧罩,完全是華東景色,直到開始盤山、看見雲杉才有些藏東味道。



尼洋風光


在這裏拍照時要注意安全,前麵是懸崖,後麵有318線的轉彎處。



尼洋風光






318國道


上了雪線繼續東行,直奔色季拉山(4728)口。



色季拉山口(4728)


氣溫非常低,我在外麵照了一圈相回到車上時,發現格桑師傅已經打開暖氣,3個港胞也在後排縮成一團。兩個福建朋友跑到了照片中的雪地裏,看著也就能漫過腳麵的雪層,一腳踩下去一直陷到膝蓋以上,回到車上還驚魂未定。這就是為什麽浮雪層比裸露冰川還要危險,因為根本看不出下麵是什麽。



色季拉山口(4728)


秋高氣爽時,這個方向應該能看到南迦巴瓦峰(7782)的尖頂。



魯郎林海


過了色季拉山(4728)不多遠就是。



魯郎林海


“一嶺四季,十裏九景”



魯郎林海






魯郎林海






魯郎林海






格桑美朵


“啊。。卓瑪啊卓瑪,草原上的格桑花。”---《卓瑪》



林芝莊園


從魯郎林海回來後,我們來到林芝舊縣城,在林芝軍分區大院外拐上60公裏鄉村土路,到雅魯讚布江大拐彎的入口處去看一看。



雅魯讚布江大拐彎


沿著我標識的數字,您就可以勾勒出雅江第一彎的地理輪廓了。



林芝經幡


林芝(2700)地區多雲杉,林木參天,各類植被色彩濃鬱,所以經幡也由草木貧乏地區的五彩方片變化成了白色長條,布麵印滿經文,密密麻麻立於河穀山尖,遠遠望去,於青山雪頂間翠素相生。風起時仿若幡林旗海,讓人稱奇不已。全藏區隻有林芝(2700)一域如此。



雅魯讚布江


水草豐美,民生富足。



林芝莊園






紮西德勒


發現有幾個孩子在舊觀景台附近,便讓格桑師傅把車停了下來,給了他們每人兩隻鉛筆和兩塊橡皮。這些孩子都很有禮貌,笑著用生硬的漢語連說謝謝。最前排的小阿普很可愛,樂個不停,我給他抱起來轉了一圈兒又一圈兒,可能抓到他癢肉了,咯咯吱吱在我胳膊和肩膀上樂得扭成一團,後麵的兩個高個男孩不過8,9歲,可舉止語態看上去已經很成熟了,時時刻刻照顧著幾個弟弟。



雅魯讚布江大峽穀


從這裏可以坐船一直上到雅江大拐彎附近,看見真正的大峽穀,不過得提前預訂。



世界第一古柏


2500年樹齡,高近60米。



世界第一古柏


園內共有參天古柏900餘株



藏族村落


回到八一鎮(2900),天色已經完全放開。吃完午飯後原路返回拉薩(3650),還有460多公裏的路程。



318國道






米拉山口(5030)



車正在吃力地爬上米拉山口(5030),草被植物又現匱乏。下麵的黑點點是犛牛群。


是夜11店才回到拉薩(3650)。到北京東路的玉包子連鎖店吃了些小菜,喝了幾碗粥。玉包子現在服務也不如以前了,剛開張那會兒24-7營業還賓至如歸,主要是針對拉薩(3650)周圍跑夜車的司機,生意非常火,現在進去是客人被服務員吆來喝去的,入夜後除了小菜連饅頭都沒有,不扛餓。在拉薩(3650)的最後幾天,早飯改到朵森格北路的永和豆漿(麵對布達拉宮站在朵路、北京中路交口,右手是朵北路,左手就是八廓街、大昭寺,超市店鋪繁多),中晚飯有幾個選擇:十點以前開門的有北京中路西藏電視台正對麵的雲南麗江餐廳,園林路西藏旅遊局對麵的全國連鎖巴國布衣,十點以後都在德吉中路沿線,大多是川菜,味道很正宗,但死死抱住你褲腳要錢的小阿普也多了些,做好心理準備。其他內地菜如杭州小籠包、陝西涼皮、天津狗不理、北京烤鴨等拉薩(3650)都有。









林芝回來後轉天就動身去後藏,格桑司機去跑青海了,陪伴我的將是老朋友ZW兄和他的年輕搭檔司機達桑。ZW陝西人,來西藏五年了,據他以前口述,他來這裏的原因很簡單:幾年前是陝西一所民族學院的學生,有一年藏曆新年被一群從樓裏衝出來的藏族姑娘抓住喝酒跳舞狂歡,一連被抓了三個晚上,就徹底被那種質樸與熱情征服了,一畢業就尾隨藏族女朋友來到了拉薩(3650),在沙家浜一紮就是5年。達桑是個山南貢嘎(3750)來的精壯漢子,26歲卻有8年駕齡,我問他去過內地沒,他和格桑師傅一樣憨憨一笑說:去過成都(500)。8年駕駛經驗已經把西藏、新疆、甘肅、青藏線、滇藏線、川藏線全部跑完了。
因為大家年齡相近又熟悉,一路上天南海北無所不侃,從拉薩(3650)房價到達賴問題,從 ZW 追求第二個女朋友到被第四個女朋友狂甩,氣氛比去林芝(2700)時活躍了許多,而且得知這兩年藏南墨脫(1225)附近的門巴族人下蠱事件又有所增加,就是在黃酒裏下毒,留下被毒者的好運、智慧、美貌,好多都是夫妻蠱,幾例案發都是跑川藏的司機,喝了他們的黃酒才知道不能離開當地了,隻能留下做女婿。




雅魯讚布江與拉薩河交匯處


拉薩(3650)以南40公裏左右就是曲水(3700),這裏有個曾經的水葬台。



曲水大橋


前、後藏核心交通樞紐。基於國防安全考慮,這座橋上是絕對不可以拍照的,夜間行使車輛不許開高光。



寧金抗沙峰(7206)、羊卓雍錯(4441)


因大多景色隱藏在山口後,西藏的景色總是能給遊者帶來驚喜。如珠峰(8844)的錯拉山口(5100)、羊卓雍錯(4441)的岡巴拉山口(4852)都這樣。曆經艱辛爬上4、50公裏的山路、穿過一個十來米寬的掛滿經幡的小山口後,眼前會突然毫無保留地展現出方圓數百公裏的神山、聖湖、藍天、白雲,讓你措手不及得隻能用本能的感慨與讚歎來麵對。



羊卓雍錯(4441)


五月份的草甸還沒有綠。記得山穀兄的大作裏有一張這個角度的光角,非常漂亮。



羊卓雍錯(4441)


明明說下麵在修路,可還是能看見車。



羊卓雍錯(4441)


下麵路修好後,可以一直下到湖濱野炊。


被強迫與混血藏獒合影後,立刻動身下山,直驅後藏日喀則(3836)。途中在藏文創始人吞彌·桑布紮的故鄉木縣(4000)吃了午飯。餐館矮得幾乎貼著頭頂,自己到廚房看了看菜樣,點了青椒肉絲、青椒土豆、一盆米飯、一壺茶。外麵已經停滿了豪華大巴,屋裏擠得也隻能拚桌。精細的四川老板正站在門口向一個北京團的老太太和黑漢子苦口婆心解釋這飯為什麽這麽夾生---沒人的時候都八分熟何況這不到一個小時冒出來近百張嘴。黑哥得高出他兩頭半,叼著牙簽攥著拳,漫不經心地邊捶著那本已鬆動的門框子邊用裱褙胡同的口音勸他:以後這情況就得提前蒸200斤饅頭預備著,都上歲數兒了胃口不好,呆會兒這一車四十來口子都進了山了再約齊了找我要馬桶我不好辦,您說是不是?從老板的眼神看得出來他很心疼那門框子,可話一直沒出口。


茶足飯飽,絕塵而去。下午三點多就到了日喀則(3836)。這同樣是個令人著迷的小城,日光充足,柳軟風和,一到周末街上就沒什麽人了。我把東西扔在房間後就去上海路、珠峰路交口的上海廣場泡吧了,正趕上budwiser在當地的什麽啤酒活動,免費喝了些,後來就一直喝青稞酒了。天黑前又趕到日喀則大藥房,幫爸媽和爺爺挑了些藏藥後就回賓館休息了。一連在日喀則(3836)玩了三天,每天在四方超市買吃的時還碰上不少來采購的外國登山隊員。









藏語發音“喜格孜”,原來漢語也是這樣直譯的。藏義為“水草豐美土質優良的莊原”。這裏是後藏的中心城市,後藏主要為農耕,前藏為放牧。



中尼公路旁的雅魯讚布江小峽穀






雅魯讚布江


出了峽穀,天高水闊。



雅魯讚布江






紮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傑瓦林


班禪駐錫之地---紮什倫布寺,全名:“紮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傑瓦林”。藏義“吉祥須彌山”。因後麵的尼色日山很象小須彌山。供奉強巴大佛殿;甲納拉康佛堂,即全藏區唯一的“漢佛堂”;五至九世班禪靈塔殿“紮什南捷”;十世班禪靈塔殿“釋頌南捷;最右側為展佛台。



紮什倫布寺


白塔



紮什倫布寺


身著日喀則(3836)地區服飾的後藏百姓。快到薩葛達瓦節了,越來越多的藏民會聚集到當地寺廟和拉薩(3650)的布達拉宮,喝酥油吃糌粑,把酒當歌預祝農牧雙收。旁邊兩位同誌可有點兒過了,就算好奇也沒這樣觀察的啊。



紮什倫布寺






紮什倫布寺






紮什倫布寺






紮什倫布寺


這條走道也很有名,最完美時應該有個喇嘛的背影。我前麵空無一人,後麵卻是7、8台長槍短炮,想照這裏都是排隊的。



紮什南捷殿外寶石萬字。


與達賴靈寢不同,班禪靈塔所用剩餘寶物,大多會公開裝裱在殿周圍。
以四世班禪靈塔為例,黃金3000兩、白銀33000兩、紫銅4000公斤、綢緞近10000尺,周身鑲嵌琥珀、水晶、貓眼、鬆石、隕石、珍珠、瑪瑙、貝殼、翡翠、珊瑚不低於5000顆。這還不算塔內供奉的傳世唐卡、唐、元、清各類佛像、金汁大藏經等等等等。



釋頌南捷殿外寶石圖案。


十世班禪靈塔,釋頌南捷意為“天上、人間、地下三界聖者的靈塔祀殿”。黃金620公斤、白銀275公斤、寶石870公斤;大鑽石4顆、金綠貓眼石587顆、綠鬆石1627顆、紅珊瑚1760個、白珊瑚587個、翡翠746個,琥珀445個、大隕石一塊、金製版“嘎吳”13個、石榴石320個,共有寶石6000多顆。陵塔周身佛教金雕圖案及設計,不是能用金錢來估算價值的。班禪靈塔與達賴的另一個不同就是靈塔中部都建有天梯,從底座直達塔中班禪等身像。



紮什倫布寺






紮什倫布寺






紮什倫布寺


法-輪兩邊為度母象。最下麵的藍色香布印有諸位菩薩和他們的寶器。



紮什倫布寺






“嘿咖哢嚦銀吧,啊咖喜格孜吧,嘿嗦嘿嗦瑪尼啦,啊咖喜格孜吧”---《日喀則人》






“嘿嗦嘿嗦嘿哩呀啦嗦,嘎咓啦,啊喜咓啦”---《日喀則人》


日喀則(3836)地區婦女的藏袍沒有袖子,前係五彩寬條紋“邦典”,外套一般是由“邦典”料製成的“當紮”坎肩,頭戴“巴廓”,腳踩棉履。



吉祥須彌山


全部轉過一次需要多久呢?



展佛台


每年藏曆四月十六至十八日,陰曆六月左右,這裏分別展出迦葉佛、釋迦牟尼佛和未來佛(彌樂佛)的巨型唐卡



班禪寢殿正門






“和諧四瑞圖”、“四獸互敬喻”


這是一個流傳很久的佛教故事,在西藏很多寺廟、宮殿內地的石窟中都可以看到。根據敦煌藏經洞《四獸因緣》記載譯文如下:

鳥問大象:“你最先來到這棵大樹邊的時候,這棵大樹當時有多麽大?”

白象回答說:“我來到這棵大樹邊的時候,用我龐大的身體,依靠著大樹磨擦搔癢,大樹已經能經受住我身體的重量。”

鳥問獼猴:“你最先來到這棵大樹的時候,這棵大樹當時有多麽大?”

獼猴回答說:“我最早來到這棵大樹旁的時候,爬在樹上,攀著樹枝,騰來躍去,這棵樹已經能經得起我的力量。”

鳥問兔子:“你最先見到這棵大樹的時候,這棵大樹當時有多麽大?”

兔子回答說:“我到樹邊找吃樹葉時,這棵大樹的樹頂,剛到我的嘴邊,我已能吃到樹枝花葉了。”

鳥最後說:“我很早以前,在山林中采食這種樹的果子,把果核丟到了這塊地方,後來才生長出了這棵大樹。”

這棵大樹所以能生長的原故,像上麵四獸所說的那樣:鳥是種樹的,看見樹最早;兔子是第二,獼猴是第三,白象見到樹最遲。如像這四個禽獸,由於能識得大體,禮讓先後,知恩達義。所以它們死後,全都轉生天上。天帝和諸天神異口同聲地稱頌讚歎它們。

此時,如來世尊告訴諸位弟子大眾:“那時的迦毗羅鳥,就是我的前世之身,兔子就是舍利弗的前世之身,獼猴就是大目乾連的前世之身,大象就是現今的阿難陀。四獸互敬,能知恩義,尚能感得如此廣大功德,何況世人,難道沒有此種恩義嗎?”


另有說法是鳥銜來種子,兔子刨了坑,猴子埋進去,白象來澆水。最終寓意都是告訴人們和諧共處、互敬互愛。



藏族吉祥八寶“紮西達傑”。


被藏人完美地結合到了一起。久居靈山秀水間,藏民族與生俱來的美感。







在日喀則(3836)三天玩兒的有點兒瘋,外加最後一天我吃了添加劑嚴重超標的刨冰,結果大家都起晚了,拖到9點多才出發。到四方超市補充好水、食品後,滿懷信心地向著珠峰進發了。結果開出100多公裏才發現,ZW的山包居然沒帶,他衝鋒衣褲、墨鏡全在裏麵,現在就幹套著一T恤一牛仔褲。我說一會兒把我衝鋒衣夾層卸下來給你得了,他還死要麵子,說沒事。




中尼公路


中尼公路一出日喀則(3836),路兩邊民宅院牆時常可以看到“感謝上海人民無私的奉獻”,日喀則(3836)地區主要是上海(5)援建。



中尼公路


這就是。。“珠穆郎瑪,是那古海的巨浪,我為你神奇的傳說歌唱”。中尼公路時起時伏,遠山近隴也隨之上下奔騰。



中尼公路


躲在山脊後的雪峰。這是一片凹地,周圍環繞的雪山都慢慢隱藏了起來。這也是中尼公路與珠峰百公裏土路分道揚鑣前的最後一段柏油路。不過明年土路就該消失了,因為要迎奧運火種。



珠峰之路


又要領略“天上的西藏”了,開著開著就上山頂了。路邊山崖有非常明顯的海底地殼運動痕跡,這裏有很多海生物化石。在定日(4300)和珠峰(8844)兜售化石的藏民全是在這附近挖的。



珠峰之路


無名雪峰,景色獨絕



錯拉山口(5100)與卓奧友峰(8201)


風非常大,吹起來都帶哨。回程時在稍微靠下一點的山路上下車照相,開車門時我沒留神,結果連照相機帶攝像機裹著衝峰衣一起被風卷下了車,不到半米外就是懸崖。回頭再看咱ZW兄,如久未拋光的蠟像一般佇立在山巔被迅速風化著,仍舊大手一擺拒絕穿衣服,硬扛著和旁邊兩輛“京A”上下來的司機套近乎。得瑟的結果是以後的10小時內他隻說了不到20句話,還包括幾句胡話---生讓風給拍成38度5了。



遠眺珠峰(8844)、卓奧友峰(8201)


這個山口很有名,可以觀賞4座8000米級山峰。從左至右應該分別為馬卡魯峰(8463 世界第五)、洛子峰(8516 世界第四)、珠穆郎瑪峰(8844 世界第一)、卓奧友峰(8201 世界第六),這張隻取了右邊兩座。也許是因為山基跨度的不同,我始終覺得卓奧友(8201)比珠峰(8844)更為磅礴,登頂會更有成就感,雖然不止一次聽到西藏登協的人說:在珠峰(8844)頂上看卓奧友(8201),她是那麽的渺小,低矮(卓奧友頂峰是個大平台)。


極目遠望,風小的時候仿佛時空已經靜止,方圓數百公裏靜謐無聲,在天邊依次拔地而起的四座超級山峰如寶相莊嚴,愈靜愈威,偶爾一陣風哨吹過,猶如天聽降諭般使你對眼前的一切不得有絲毫小覷,這就是大自然的威懾力吧。在文化出現以前,就是這種力量左右著人類的生存概念;文化出現後,不安和敬畏逐漸被藝術的美感代替,卻仍舊讓人們無言以賦,章愧句乏。天堂向來都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奇偉的峰姿和山體已使平地上一切常規的度量意識變得模糊,因為這種規模的參照物,全世界也隻有十四個。



卓奧友峰(8201)


兩輛“京A”疾馳而下,西藏大多是LAND CRUISER 4500。




珠峰之路


又一輛“京A”在off-road,不過3分鍾後就看見他們又往回開了。前麵一條小河把路基攔住,根本上不來。



馬卡魯(8463)西北山脊。






初露崢嶸






世界第三極與太陽係第三行星風向標---珠穆郎瑪旗雲






珠峰(8844)(後)與章子峰(7543)(前)的大雪坡


若有朋友喜歡攀冰,那章子山腳和絨布冰川絕對是個好去處。以照片中央章子峰(7543)為界,左邊就是東絨布冰川,右邊為西絨布。攀登冰塔林大都在東絨布冰川,冰塔多為垂直冰壁攀,而章子峰(7543)冰攀則沿西絨布冰川左側一直向上走到山腳下,就是照片的右下腳,那裏多為冰坡攀,夾雜碎石區。從大本營宿營區算起,兩條路線距離都在12公裏左右,每天走六公裏,從5200上升到5500再上升到6300-6500米。6500就是 ABC 前進營地了(Advance Base Camp),如果 ABC 算C1的話,5500過度營地一般稱為 C0.5,攀冰的也大多在此宿營。 我知道腳力最好的一位大姐10個小時走上6500,她在大本營住了半個月。


女性對高原的適應能力大多強於男性,高原適應能力與耐力不同,機能適應主要決定於天生體質,後天鍛煉因素較少。每年也有不少人折戟6000米,印象最深的是05年的韓國隊,兩名隊員剛走過5500多的C0.5,就原地跪了下去不省人事,幸好有夏爾巴給他們抬了下來;另外一個卓奧友(8201)韓國隊就沒這麽幸運了,隊長在6500高反並發腦水種,20分鍾人就沒了。那年他們損失慘重。




珠峰(8844)路線地圖



涉及安全問題,我再多說兩句。在徒步穿越5200-6500這段山路上出事的,大多是對自身體能認識不足和輕視海拔環境的山友,想憑腳力往上衝,體能消耗非常大,往往走出幾百米就到了極限。頭暈目眩抬不起腿,陽光越發刺眼,很想睡覺,呼吸總覺得呼入的是刺激性氣體,這種情況下坐下來休息也沒用必須下撤,而且一坐一睡就可能再也醒不過來了,所以險情也多發生在旅遊淡季。事發時除了他自己身邊一個人也沒有。想走這段路的朋友,事先準備一定要充足,怎樣準備都不過分,如有重裝備交給夏爾巴或租犛牛,盡量不要獨自一個人進去。



紅教絨布寺


絨布寺為世界海拔最高寺廟。右側可看見一點光明峰(6485)山脊。下麵是一個絨布寺臨時營地,再往前兩公裏是大本營商業區,就是藏民搭的大帳,在山穀兄的大作中可以看到,然後再往上10幾裏路,就是大本營宿營區了。大本營的日子很輕閑,甚至有些慵懶,一半時間都在吃吃睡睡,帳主絕不會打擾你,要不就各帳篷亂竄亂侃,如果碰巧有夏爾巴在,能打聽不少登山隊的故事和攀登技術。帳篷中暖烘烘的爐子和門外刺眼的陽光,總是讓人想起以前越冬的時候,就是門口少了兩棵大白菜。麵向珠峰(8844),左側離珠峰(8844)最近的第一個帳篷,老板娘手上帶了一個非常光滑的右旋白色大海螺殼(紮西達傑八寶之一),是小時候就帶上去的,現在已緊緊繃在了手腕上。



絨布寺白塔


從這個角度不難看出,此時山上的高空風非常強。旗雲與東北山脊夾角越小風力越大,下午風力又比上午的要大。如果地麵以十二級風力計算的話,東山脊和北山脊的大風口風力可達到60級。這也是為什麽衝頂都在淩晨2點左右開始,8-10點登頂,最晚11點前一定下撤。



唵嘛呢叭哞吽唵嘛呢叭哞吽






絨布寺對麵雪山


左側雪線以上燦燦發光的,是幾百米長度的冰殼。您可以用 GOOGLE EARTH 很容易地找到這座山,山後就有一座藍色的高原湖。


離開大本營時,對麵駛過一輛“中國郵政”,車上一幫人爭相擠出腦袋和達桑打招呼,彼此搖下車窗聊了幾句。我說你這真是朋友遍天下了,從拉薩(3650)一路招呼到日喀則(3836)這都到了天邊了還這麽一滿罐子的人認識你。他嗬嗬一笑,用藏調兒唦啞著嗓子說:

“都是朋友嘛,常在一起跑,就熟了嘛,你下次回來我還帶你去阿裏,南線進北線出,那裏朋友更多。”

“南線進和田出呢?我沒去過南疆,走315回來得幾天?”

“嗯?!”坐在副駕上昏昏欲睡的ZW老兄夢囈了一聲說“不行不行,今天來不及去了”又開始胡話了。

“老大,就您這樣還監管呢是麽,我算知道你們怎麽總讓鬼子得逞了”---4.25珠峰大本營藏獨事件後,外籍去邊境必須有導遊“監督”,出事就全算導遊身上。425那個就是把遊客撒上去野,自己在十多公裏外等著,再下來時就發現自己已經有專機待遇了,從日喀則(3836)用軍機直接 FEDEX 北京。




絨布河


這裏也曾是蓮花生大師修行場所之一,照片左側路基下有一瑪尼堆和一眼至清泉水,冰冷刺骨,是蓮花生大師飲用過的聖水。我和達桑一人帶了一大塑料瓶回拉薩(3650),晚上把瓶子放在燈前,水中看不到一顆微粒雜質。



起雲了


我們要走了,漸行漸遠的同時,珠峰(8844)和卓奧友峰(8201)的雲也都壓了上來。達桑逗趣說,看你要走神女不高興了。ZW吃了兩片阿斯匹林,仍壓低帽沿昏睡。



卓奧友峰(8201)


在錯拉山口(5100)最後回望時,已經看不見珠峰(8844)了,完全被雲裹起來了。


從錯拉山口(5100)下來時碰見了6,7輛還在往上猛衝的land cruiser,都是趕上去過夜的,“京A”、“津A”、“渝B”各一輛,其他都是藏字。下到半山腰時居然看見一隊國際自行車隊!隊員間相隔至少都有一裏路,一個女隊員領先,位居第二的隊員低頭坐在路邊休息,隊尾也沒見協作隊和犛牛車。天黑前他們肯定上不到山口了,風越來越大,不知道會在哪裏宿營。


到了魯魯邊防站,把ZW拉下車進去簽字,沒他簽名我們都走不了。一進屋就差點兒被兩個正耍格鬥術的小武警戰士撞倒,小戰士看看他那樣,
問:“沒事吧?”。ZW呡著嘴搖搖頭。

我說:“有點兒燒,我們趕回日喀則去。”

他看了看窗外天色:“嗯,(發燒)正常現象。那得夜裏十一點到了。”

“你要不要在這兒吸點兒氧再走。”,我又問ZW。

“不用,車上睡一覺就好了。”

另一個小戰士正給我們填過境資料。“你們這兒俯臥撐要求多少個?”我趴在櫃台上問他。

“都是100個啊。”

“我在5500負重的也就能做20多個,過了30就有要吐血的感覺了。你看他”,我指指趴櫃台上努力支著眼皮兒瞄我們的ZW,“光著膀子做了一個就成這樣了。”

“嗬嗬,別拿生命開玩笑。”他把我們的入藏函、車照和護照都遞了回來。


出了邊防站,看見一個奔馳標誌的大型工程機械車停在路邊,方方正正的從沒見過,車體非常高,有點兒變形金剛的味道。站崗的小戰士和司機說:我們邊防站好久沒見奔馳了。


上車前發現一個放羊的小女孩坐在路邊向我們招手,與定日(4300)的孩子不一樣,她穿得很幹淨,粉色的小褂,深藍色的小花褲,也許是部隊家屬。我把剩下的幾根彩色鉛筆全翻出來給了她,她的笑和答謝聲又招來了周圍的幾個孩子,我回車上翻出了在Sam\'s買的袋裝杏仁和腰果,一人兩三包都分給了他們。小姑娘手裏攥著密封袋不知道怎麽撕開,我幫她打開後倒了一把在她手上,她卻轉身一把揪過一個正咬著手指東張西望的小弟弟,拿了兩顆先塞到了他嘴裏,看著他嚼完咽下,又塞了一顆。突然悔自己當初為什麽沒多買幾盒。我又回車上裏外全翻了一遍,再沒什麽能給她們留下的東西了。轉身發現幾個孩子正伸著脖子向車內張望著,看著我空手出來,水汪汪的眼中毫無掩飾地流露出失望和無助,看得心頭發緊。我抱起一個搓著小髒手無措地站在那裏的小阿普,他很聽話地伸手抱住我胳膊,輕輕顛了他兩下,不由自主地說了句:乖,叔叔明年還回來呢。不知他是否真的聽懂了,還是覺得我說漢語好玩,隻是用小鼻尖頂著我的鼻子,咪縫著小眼,咧嘴笑了。



告別了這群孩子,開出魯魯不久天就完全黑了,可我們還有幾公裏非常險峻的臨時山路需要翻越。放眼數十公裏看不到一個車燈,蒼茫黑夜、達桑愈來愈大的頌經聲、車頂上經幡有節奏的拍打聲、ZW沉重的呼吸聲,在我的腦海中混音、回響,漸漸地交織出一片西域的洪荒,用虔誠來滋潤與填補,讓我意識到自己也是那些孩子中的一員,已經將一切交給了天與佛、聖域中無法抗拒的力量。










回到拉薩(3650)後經過一夜休整,從珠峰(8844)回來後的疲憊已蕩然無存。多年來覺得,高原生活最難得的莫過兩樣:胃口好,睡眠足。給ZW打電話得知他已康複。到餐廳吃早飯時叫上了達桑,告訴他我需要在拉薩(3650)至少再呆兩天,所以今天去納木錯(4718)看看就不住了。正好他後天要去阿裏,明天也想好好休息一天。敲定後,收杖拎包登靴,又從餐廳順了個蘋果叼著上車了,才發現珠峰(8844)的一路征塵已被達桑擦拭得一幹二淨,這可是連夜刷出來的,想起學友《追男仔》裏那句話“收拾得這麽幹淨,這讓怎麽住啊”---不能放開性子四仰八叉了。出城後,我們沿著晨光中的109國道一路向北奔去。




青藏鐵路馬鄉站(3924)(--拉薩西站--拉薩站)



馬鄉(3924),這個堆龍德慶縣的小鎮名很是耳熟,來往數次卻是第一次駐足。看著自己踩在拉薩河邊的腳印,想起距上一次我的家人在此留下足跡,已經是整整48個年頭了。那是我的外公,1959年隨國家召集的珠寶文物鑒定團隊進藏搶救文物,將噶廈政府外逃時散落在八廓街及拉薩(3650)全城的無以計數的唐卡、金佛、法器、金汁經文、傳世藏典、貝殼鬆石瑪瑙天珠一一按文獻回歸各寺廟與布達拉宮。按佛語講,此舉功德無量。外公說,離開拉薩時,送行的藏民就是一直跟隨到了這裏才漸漸回返。
正望山發呆,達桑過來問我還有沒有在珠峰(8844)時給他的那個薄荷漿米含片(從Sam\'s買了一大盒回去,提神效果很好),我翻便了所有口袋也沒找著。到羊八井(4300)後,他出去搬了一箱Red Bull回來,看樣子他還沒有從前幾天的疲勞中徹底恢複。




念青唐古拉主峰(7111)


背後就是納木措(4718),您記住山脊最右端的輪廓,到湖邊就可以分辨出來了。要到開放的湖邊,起碼還得沿著山向西北跑100多公裏,穿過錯根拉山口後再折回來。山腳下就是青藏鐵路。



錯根拉山口(5190)


遙望納木錯,仿若天上飄下的一段絲錦覆於山間。



念青唐古拉主峰(7111)與納木錯(4718)相依


還記得那首歌嗎?“天上的湖啊納木措,把你頭頂的天空給我,我的太陽將永不沉落;把你頭頂的白雲給我,我的夢中將開滿花朵”



納木錯(4718)


“把你岸邊的雪峰給我,我的身軀將變得巍峨,把你水中的浪花給我,我的心裏將充滿歡樂”



納木錯(4718)


“天上的湖啊納木措,我等著你,你等著我;我等著你,你等著我。。”



納木錯(4718)


三三兩兩的背包客,在這岸邊一坐就是一天,一言不發。



瓊漿撫岸






枕海聽濤






堆靈聚秀






納木錯(4718)


這就是那對小有名氣的野鴨。在八廓街的藏吧裏,有個驢友把這對鴨和羊卓雍錯(4441)邊上那條用來強迫旅客合影的混血藏獒戲稱為“藏湖三絕”。因為他們總是不約而同地出現在各種版本的遊記當中。



納木錯(4718)


五月確實是西藏旅遊的最好季節,碧空如洗。



納木錯(4718)


它見了這般景致也是站著發呆。



納木錯(4718)


如果四月份來,正值納木錯(4718)冰融時節,冰塊破碎碰撞的巨響貫徹湖區,非常壯觀。



臧北草原


西藏(林芝、印占藏南除外)牛、馬、羊都很瘦。不到6月份地上連成片的草色都沒有。



青藏鐵路T-222次


算時間應該是6點左右到拉薩(3650),那就是重慶(300)過來的。這次比較幸運,與它並肩而行了5分鍾左右。



從納木錯回來後,又在拉薩街頭躑躇兩天,散步、逛超市、泡藏吧、盡情享受日照14個小時的日光城待遇。夜裏街上沒什麽人了才回賓館,早晨又迎著第一縷朝霞來到布達拉宮廣場,隨著成百的轉經人慢步,直到離開拉薩。




等著我吧,雪域;暫別了,高原。因你的存在,生活已成不朽的絕句,你為人們展現前世的輝煌,又讓我們渴盼來世的奇跡,當經幡的低吟在耳邊再次響起時


我們,在布達拉重聚









謝謝您的瀏覽。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23)
評論
freebird07 回複 悄悄話 How did you add up this song with your blog?
楓葉紅了嗎 回複 悄悄話 如果每個人自覺的管理好自己剩下的垃圾,不要關別人怎麽做,相信自覺的人會越來越多的。
山高我為峰 回複 悄悄話 謝大家樓下捧場.祝大家早日夢圓!

AOL兄說的不錯..但我想如果大家都能夠自覺有環保意識,這問題還是能得到控製的. 我有時心裏也很矛盾,有時看見景點的垃圾,就有要給旅遊局寫信的衝動幹脆關了景點,可又忍不住一次次回去,時刻約束自己.不到垃圾箱連一張廢紙都不扔.
風輕雲淡06 回複 悄悄話 I just come back from Tibet. I read again and again. I listen again and again.I cring again and again. Want keep your writing and picture always but do not know how. Thanks.
121121 回複 悄悄話 看得好像把我的肚腸子都清洗了一遍,配歌也很優美,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謝謝朋友,紮西德勒!
山君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精彩!
aol 回複 悄悄話 這麽多人去西藏會給西藏造成很大的生態壓力,大家放過西藏吧,不要學西方人極事行樂的生活方式。
pastade 回複 悄悄話 真的很love你的Blog!西藏真的很美很美。你的音樂是那麽的觸動我的心啊!我還有什麽理由說不去呢。
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去!
很感謝你的分享。
springrose 回複 悄悄話 你寫的太好了!非常感謝~

有一個請求不知道能否滿足:能否把你整個過程中所有的裝備給透漏一下,比如防紫外線的等等;以及旅途中要注意的一些細節!

謝謝!
鐵漢柔情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把我們大家帶到了天堂。你的工作為大家帶來美麗和壯觀,有無窮的樂趣和遐想。祝福你健康。
nksjj 回複 悄悄話 作者真是個有福的人!
tania 回複 悄悄話 Very Good! I love Tibet. I went to Lasha 12 years ago. I still have vivid memories. I nearly stayed lasha work for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 am sure that I will go back one day.
楓葉紅了嗎 回複 悄悄話 風景真美,謝謝。背景歌太美了,仿佛靈魂在西藏山巒之中飄遊。
tenluck 回複 悄悄話 震撼, 為你感到自豪!!!
tibetan1126 回複 悄悄話 Wow..beautiful picture. that's my old country. Thanks for your compliment. I wish my Buddha Bless your family.

tibetan.
玉骨西風 回複 悄悄話 期待了一些日子,真正等你貼出來的時候卻錯過了,現在才看到。對於這樣一篇明顯花費了很多時間精力,也融注了太多心血感情的遊記,任何讚美之辭都顯得貧乏。

世俗的人們向往、渴盼、流連的正是藏域的那種純淨、聖潔。再次感謝你的文字、圖片和音樂,將天堂的西藏展現在我們眼前。

PS:很喜歡這篇的文字,人性化又飽含深情,太棒了!
石澗小楓 回複 悄悄話 看完你的作品,心都在抖。
山高我為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bbgdf的評論:
背景歌曲是刀妹唱的藏語版《兩隻蝴蝶》,搜索一下就可以下載了。

回複ZZboy的評論:
謝謝,嗬。

回複多倫多秋色的評論:
對,終生不忘。:)。
山高我為峰 回複 悄悄話 剛發現個問題,不知為什麽被轉發到BLOG裏的好多圖片都自動變小了?如果看不清楚的朋友也可到"世界風情"論壇去看. 今年不少網友進藏,做了很多好帖在那裏.
多倫多秋色 回複 悄悄話 去過西藏,真的是有一種震撼人心的美。我去得哪一年剛好是羊年,很多藏民在納木錯湖轉湖,濃鬱的藏民風情,清澈通透純潔到心底的湖水讓我終生難忘。
ZZboy 回複 悄悄話 真得不錯啊!!!
bbgdf 回複 悄悄話 好貼,令我神往!
順便問一句,那個背景歌是誰唱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