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364)
2010 (272)
2011 (195)
2012 (205)
2013 (210)
2014 (155)
2015 (172)
2017 (152)
2018 (173)
2020 (549)
2021 (413)
2022 (545)
2023 (331)
來源:https://bbs.wenxuecity.com/bbs/mychina/1055081.html
By 心視角觀點
李雲迪嫖娼,就要取消音樂家身份、就要作品下架、本人社死、消失在公眾的視野中,那麽民國老司機瞎子阿炳呢?在歡場奉旨填詞的柳永呢?有多段不潔曖昧情史的李商隱呢?傷風敗俗的柴可夫斯基呢?婚內出軌的居裏夫人呢?…………李雲迪這事刷屏兩天,說實話,真煩。就這麽點事兒,至於嗎?
01何至於置之於死地?
如果是“某大齡未婚男青年在北京朝陽區涉嫌嫖娼被拘留”,別說熱搜了,恐怕連個輿論場上的小浪花都算不上。把“大齡未婚男青年”換成了李雲迪,多了個名人身份,可以算是個娛樂新聞,但是再怎麽放大也就是個治安事件。
紛紛擾擾、沸沸揚揚,大有李雲迪不即刻社死不罷休的架勢?是什麽人神共憤的嚴重罪行,有什麽深仇大恨,要把人置之於死地而後快?
最過分的是某消息靈通的新聞機構,連夜打電話騷擾李雲迪的老師但昭義老先生,去問人家有什麽“感想”。半夜11點半給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打電話,去問這種事,真不知道這位記者怎麽下得去手、開得了口?你要老人家說什麽?老人家又能說什麽?你無非逼著老人家跟你一起對著他的弟子吐口水,這是什麽髒心爛肺的操作?這是做新聞嗎?寫大字報、搞大批判也沒這麽搞的。
這不違法,可是肮髒程度比嫖娼嚴重多了。藝人失德事件是臭肉,這種記者就是蒼蠅。
還有上海某名校中文係的名教授,社交媒體三連發。把2015年李雲迪某場表演彈錯音發出來,以示“我早就知道他不行”。再加了一條李雲迪當評委,為了參加朋友婚禮請假離開的“劣跡”。最後還推薦另一位鋼琴演奏家。這樣幸災樂禍式的捧場,還有一點體麵嗎?
人一出事,就成了牆倒眾人推的大型鞭屍現場,這是什麽輿論風氣?昨天還是音樂才子、鋼琴王子,今天就成了業務不行、人品很差。行業協會第一時間出來割袍斷義,昔日同行、圈裏人出來站隊討伐。連累老恩師也要被裹挾著表態。這是什麽世道人心?
02以道德為名殺人,是極不道德的行為
嫖娼,不是禍害粉絲,不是強奸幼女,何至於此?李雲迪有他該受的處罰,付出相應的代價,但是由此引發的種種醜態、滿滿的戾氣,又該誰負責呢?
以道德為名殺人,是極不道德的行為。這對社會風氣的敗壞,比嫖娼行為嚴重的多。
正常社會總有些灰色地帶,嫖娼就是一種。不正常的社會反而看上去很純潔,這種純潔的代價是世風苛烈、人人自危的荒蕪。而且,那種純潔也隻是表麵上的,男盜女娼的齷齪事一樣不少,隻不過人人自顧不暇,就看不到了,看到了也要裝看不到。
名人當然應該更加道德自律,但是不等於普通人就不要。藝人失德有輕有重,難免受到輿論的道德評判。但是,評判者也要有道德的自律。到底是“嫉惡如仇”,還是借題發揮的宣泄惡意,需要評論者的道德自律去分辨和約束。
在娛樂圈最近的一係列事件中,輿論場的道德自律不斷在滑坡。不分輕重、不問情實,一概戾氣滿滿的喊打喊殺、置人於死地。
霍尊的社死,死於一場不愉快的情侶分手。基本事實都還沒搞清楚,人已經“社死”了。
宋冬野的社死,死於一場被舉報的演唱會。封殺期滿後的複出,卻成了算舊賬的再死一次。
這是講道德嗎?不分青紅皂白置人於死地,不是嫉惡如仇,而是獸性大發的傷害欲。在這些罪不至死、甚至連罪也談不上的社死事件,是大型群毆的現場。這種戾氣滿盈、不寬容、不理性的輿論氛圍,非常可怕。
03無人幸免,殷鑒不遠
娛樂圈名人之所以會成為惡意宣泄的靶子,自身的不檢點隻是一方麵,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比他們不檢點、行為更惡劣、社會危害更嚴重的大有人在。
隻是娛樂圈在所謂精英圈裏是最沒有“武裝”的,他們甚至算不上什麽真正的精英,隻不過是精英圈裏的擺件、裝飾品。因此,娛樂圈名人一旦露出了破綻,就成了毫無招架之力的群毆對象。這看上去很安全,其實不然。
把李雲迪當吳亦凡打,那麽下一個又會繼續滑坡。嫖娼十惡不赦了,隨地吐痰、闖個紅燈也算九惡、八惡呢?“名人要注意公眾影響”被無限放大,接下去不那麽出名的、壓根不出名的也會加速卷進旋渦。
暴戾和苛刻成為普遍的社會風氣,無人可以幸免。這樣的曆史教訓要多少有多少,殷鑒不遠。
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做錯了就要付出代價。但是,代價和責任要對等。法律有“罪刑相當原則”,重罪重判,輕罪輕判,這是基本常識。偷超市的和搶銀行的一樣判,起不到震懾和規範作用,製造更多的不公。分辨事件性質,給予不同的評價,是社會正常運轉的基本理性。理性沒了,人性也就沒了,隻剩下獸性。
不管是吳亦凡還是李雲迪,是強奸還是嫖娼,統統打殺,這顯然不是理性。
歸根結底,藝人也罷,名人也罷,都是人。對待人,都要有同理心。該負責的要負責,但是該寬容的要寬容,可以原諒的要原諒。不寬容的社會不是純潔的,而是冰封千裏的荒蕪。
不要找不寬容的借口,道德潔癖會毀滅一切。李雲迪嫖娼,就要取消音樂家身份、就要作品下架、本人社死、消失在公眾的視野中,那麽民國老司機瞎子阿炳呢?在歡場奉旨填詞的柳永呢?有多段不潔曖昧情史的李商隱呢?傷風敗俗的柴可夫斯基呢?婚內出軌的居裏夫人呢?……
高度苛刻標準之下,教科書都沒法編,博物館至少要關掉一大半。B站抖音之流,更要全滅。還追什麽番、看什麽劇?能留三五部蒸餾水萃取過的戲看看就不錯了。
施暴的惡意,始於害人,終於害己。
總之,為“李雲迪不是吳亦凡”熬夜碼字洋洋灑灑,我都覺得有點對不起自己。常識成為話題、需要普及,分外荒唐,更需要警醒。
來源網絡
1: 沒有人把李雲迪當做神,他隻是一個公眾人物,他是有成就的藝術家, 這點不能否認,重要的是他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是有情有欲的自然人, 他花錢找一個仔細看的順眼的年輕女人解決臨時生理問題, 而且還是實名付款的, 他的行為對社會沒有危害。 你不要把聖人的標準要求李雲迪。
2: 李雲迪以前給社會奉獻不少, 他應該做過慈善事業, 可是中國國內環境就那樣一錘子打死他的節奏, 往死裏整, 有意思嗎? 隻會傷害人家的心!他還年輕, 路還長的很。
3: 人類其實最娘西皮的虛偽!!! 中國的官員幾乎人人都有幾個女人, 甚至幾十上百的女人, 為啥李雲迪買春就這樣不能被中國韭菜原諒呢?? 還有一點就是: 人類對男男同性戀亂搞, 女女同性戀亂搞都能認可, 為啥對付款買春不能認可呢?
但同時也就必然被網絡民意製約,因此是fair game。從媒體看他又不是第一次因為嫖娼被抓,隻不過這次趕上“嚴打”,藝人在資本操縱下利用流量控製社會興趣,進而把藝人弄成明星,這是正反饋,最終會讓這些明星走向腐化。人們可以看到的不過就是冰山一角,真實發生的遠比吃瓜群眾更不堪,這是不難想象的,隻取決於你是否把當事人看作是人還是神。
1: ”沒有想到李雲迪連女朋友都找不到“ 哈哈, 你是不是腦袋被門夾了?? 李雲迪根本不願意找固定女盆友也不願意早結婚, 他要是找女盆友的話, 估計無數中國女人要跟他, 你看看中國藝術大學每年有烏泱烏泱的女生報名就知道了, 找個業內人士撐腰是多少藝術女生夢寐以求的事情。
2: 在美國大學疼校裏麵,耶魯大學是最左, 而且左的無恥! 看看耶魯的法學院學生2年前是怎麽阻止大法官Brett M. Kavanaugh的任命就知道那些學生是多麽沒有道德和修養, 何況大法官Brett M. Kavanaugh還是他們耶魯的校友和教師。不要把耶魯大學想的多好一樣!
3;“李雲迪根本不是什麽鋼琴大師,他連國際鋼琴演奏家都不是” 看來你腦子真的被門夾了! 讓人鄙視你! 李雲迪獲得無數國際鋼琴表演大獎, In October 2000, at the urging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i participated in the XIV 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 in Warsaw. He was awarded First Prize after 15 years in which no one won the competition since Stanislav Bunin in 1985. 15年空缺的國際大獎被李雲迪斬獲, 而被你說成他不是什麽鋼琴演奏大師。。。。
4: 李雲迪事情一定是被人陷害的!娛樂圈有幾個人沒有出軌婚外情?? 國內國外都一樣! 你自己道貌岸然,偽君子一個! 隻怪你的思維太左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