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政治文化的誤區和論壇裏的騷動

(2004-12-01 17:13:49) 下一個

  
        
首先解釋騷動這個詞,這是一個術語,表示眾人在情境不明的狀態下,焦急,緊張,互相探聽,交換信息準備采取行動甚至已經有了一部分的試探性的行動,這麽一種狀態,是一個中性詞,絕無貶意。這兩天詩壇出現了騷動,原因中所周之,這是一個事實,無所謂好壞,隻知道不可避免。

要停息這種騷動,需要有開釋的辦法,轉移騷動到意見區是值得嚐試的,但是未必奏效。但是如果指出引起騷動的思想存在一些誤區,可能有所幫助。中國政治文化裏至少有三個誤區與此相關:

1。中國政治文化對於公私領域的劃分是混亂的,因為國家力量長期滲透到所有領域,最典型的是中國在幾十年間所有企業都被納入公共領域,所以公營企業。民主是用於公共領域裏的概念,不合適用於私人領域,因為私人領域比如企業,本質上是一個等級結構,權力自上而下,當然董事會的選舉有民主的成分,但是那是擁有資財的富人的民主,小的股東也很難說上話。

        論壇裏的騷動指向常常是網站,希望以這種方式導致網站的作為。 網站不是公眾領域,而是企業,很多所謂的民主原則並不能使用。網站當然會聽取網友的意見,但是它並不要按照多數原則來采取行動,它可以作為也可以不作為,一切要按照網站的利益和既定政策來行動。

2。中國文化裏麵還有一個誤區就是過度相信群眾運動,騷動本身是群眾運動的前兆,但是,除非革命,群眾運動是沒有效率的,甚至是不奏效的,最糟糕的是,群眾運動是以破壞秩序為代價的,所以本質上是革命的工具,不是改良需要借助的手段。 壇子裏人聲鼎沸,並不比冷靜地,個別地提意見更奏效。因為任何外部力量不可能要求網站革命,沒有這種法理支持。網站可以不搭理任何人,因為網站不屬於美國公眾或者美國政府。

至於以全體退出BBS,其實也是無效的idea,因為BBS的特征是一個人退出,會有十個人進入,幾個月之間就物是人非,要想借助幾個人退出,讓一個壇子垮掉是典型的自我安慰。

3。中國文化裏麵缺乏妥協,其實妥協是任何對抗的最後結果,也是最具藝術的手段。沒有妥協就沒有互利。壇友表達觀點,保留一段時間之後被刪除,本來是一種妥協,因為抗議的帖子不符合論壇的宗旨,既然沒有立即被刪除,也就是意見得到了表達。其實已經達成妥協,就不要曠日持久地對抗,那是無謂的重複。

說了這三個誤區,相信參與其中的人多少會想一想更合理的做法。今天的社會強調現實的獲得,而不是過癮。論壇最好的狀態是,版主超脫,一視同仁,那樣網管也就沒有幹預的必要。幫助保持網管甚至版主的非人格化,才是論壇保持公平,開放,自由,包容的根本前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