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答LTG:李白既已成仙去,就讓他去吧。

(2004-11-20 23:20:19) 下一個
文章來源: 饒舌 於 2004-11-20 22:44:53 0 開頭的話 剛看LTG的文章時候覺得特別有興趣參加討論,可是當時不能打漢字,回來在看一遍突然覺得一下不知道討論從哪裏開始。討論基本上有兩種,讚同或者反駁,對我來說讚同的討論不提氣,任何讚同都是一種重複,盡管你可能做了補充。真正拓展理解的是反駁,因為兩種相反的觀點相撞擊或者相互對照,可以幫助讀者判斷和取舍。任何人都有聽什麽信什麽的傾向,尤其那個觀點正好對它(=他或者她)的胃口的時候,知道相反的觀點出現才會猛然醒悟,原來不如此。這就是反駁或者討論的真正意義。這麽理解討論會不會造成“為了反駁而反駁呢”?就像大專辯論賽,我不知道那種遊戲怎麽也能設計出來,隨機摸一個論題,比如我不喜歡年輕人寫古體詩詞,我卻碰巧抽到正方,結果我要論證年輕人應該大寫古體詩詞,痛苦到要自殺。好在BBS的討論是自由參與的,碰到讚同的時候不出聲就好了,或者簡單附和以示支持。 寫了這麽多其實是想說,我在LTG的文章裏看到了一些自己讚同的論點,對這些論點我隻好避開,我隻提供另一些論點相反的觀點,當然有的隻是部分相反。 1 窗前明月光-------偉大詩人的小品詩 而已 LTG 把李白的小品詩提高到不應該有的高度了,如果李白的詩作都是這種小品詩,李白就不會成仙了,這首明月光完全是沾了李白詩聖名號的光。如果把流傳下來的都當成不朽的,那麽有一首唐宋時候的兒歌 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輕波。是不是也要撐作不朽,那充其量不過是不朽的兒歌。其實這裏麵沒有什麽神秘的,這兩首詩就是簡單所以能被記住。說實話,唐詩宋詞有的是更好的篇章,我都記不住,就這兩首能記住,因為字數少。李白這首詩比起同樣簡單的 小樓昨夜又東風 那首 根本就很淺薄了。這首詩盛行還因為思鄉主題,從前人沒有email,沒有電話,想家的時候唯一能想的就是這首詩了,就像張學友的那首 祝福 成了點歌壇被點播次數最多的歌,不是因為它最好,是因為它最合適那種場景。所以用這首詩來說明詩歌語言是沒有什麽說服力的。 2 把新鮮和健康作為詩的標準需要做的約束 LTG的新鮮之說比較令人費解,新鮮跟創新有什麽區別嗎?一流的作品永遠是創新的作品,唯一的標準就是創新。當然創新本身還有不同程度的,有的是革命性的比如現代派詩歌對於舊詩,印象派繪畫對於古典寫實手法的繪畫,現代舞對芭蕾舞。還有的創新就沒有那麽震撼了,但是依然有價值,印象派之後有好多超現實的繪畫流派,但是都不如印象派對古典繪畫的顛覆來得影響深遠,它們不過是印象派引起的繪畫革命以後一個又一個的成果而已,雖然都是創新。最簡單的類比就是:裙子(圍兜)到褲子的演變是一種革命,自從褲子出現以後人類在褲子上的傳創新層出不窮,但是在也沒有革命發生,因為褲子總是兩條褲腿一個褲襠,這點沒有改變。所以我想LTG說的新鮮可能就是隻非革命性的創新,其實絕大多數詩人能做的也僅此而已。 健康可以是標準,但是不是一流作品的標準。健康就更費解了,不頹廢,不沒落?這是一個必須詳細解釋的標準。詩本身的頹廢和沒落是不健康的,不過我覺得沒有人這麽寫詩吧?至少這個壇子裏沒有人這麽寫詩。詩本身的頹廢和沒落是說對人生消極,並且要主張別人消極對待人生。我肯定這不是一個令人擔心的事情,沒人要這麽寫詩。但是如果詩寫了頹廢和沒落,很可能詩本身卻是不朽的。就像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寫了變態心理,她自己卻很健康,她的作品則是一個典範。我想強調的是,絕對不可以因為一首詩的內容是涉及頹廢,沒落,醜惡的現象,而把詩作稱作不健康的,不是說LTG這麽對待了別人的詩,確實有人這麽對待別人的詩,這是嚴重缺乏理解力的表現。我同意晦澀,做作屬於不健康一類,但是我覺得一個認真寫詩的人這種現象也不容易出現。做作是無須擔心的,隻有那些初級寫手愛幹那種事情,不是我眼裏的詩人。需要強調的是,詩難懂不能稱作晦澀,而且很多創新的作品開始的時候都不容易懂。今天印象派繪畫可以賣到天價,想當年,那些繪畫和畫家一起被人罵做垃圾,太多的評語就是晦澀,陰暗,不講章法了。我覺得寧願不提這樣的標準比較好。 有的時候一個沒有仔細描述和限定的標準會誤導好幾代人。記得小時候所有的語文老師都提到了一個寫作的標準,叫做短小精悍,古時候叫做惜墨如金,這兩個成語沒有現代的準確描述,卻成為幾代人寫作的標準之一。妨礙了不少人。比如短小精悍根本不能是一個標準,寫作要看需要,什麽時候表達到了自己預期的程度才可以停止。其實惜墨如金這樣的標準也隻有古人能說得出來。在國內讀研究生的時候到學校圖書館查閱資料,偶然發現竟保存著三十年代學生的畢業論文。仔細看,吃驚不小,一律用毛筆和毛邊紙書寫。這種書寫工具怎麽做現代的論文呢?現在的畢業寫作,大家用電腦還覺得寫字慢,今天的學生要掌握多少資料才可以做論文,拿毛筆和毛邊紙怎麽對付那麽多資料?所以,中國的語言文學教育,和後來的文學評論裏有太多的標準是誤導人的謬誤。需要我們重新思考。我同意詩人要用最少的文字表達,不能有贅語,但是不能從篇幅來判斷,古體詩詞千篇一律的結構和字數讓人以為現代詩也是差不多的篇幅,其實不是,長短都可以是好詩,關鍵是不能有贅語。 3。好詩作的最根本的條件是詩人富有思想 如果說上麵的觀點並沒有明顯地反對LTG的觀點,隻是提醒堅持LTG觀點的朋友們應該知道那些觀點的約束條件。但是對於 要先弄好語言才可以考慮思想 的論點我就肯定要反駁了。其實這涉及到一個人的成功的問題。如果你隻是把寫詩作為業餘愛好,不想在寫詩上有更大的誌向,怎麽都行。你從遙遠的唐詩和莎士比亞開始,一邊吟唱,一邊陶醉,一邊嚐試。最後你了解了詩的語言,詩的意境,意象等等跟作詩有關的所有事情,然後你隔三差五寫個很美的詩自己看,傳給朋友讀一讀。都沒問題。我不跟這種詩人說事,這基本上屬於詩匠一列。 一流的詩人決不走這條道路。對一流的思人而言詩是表達自己對世界看法的工具,他首先要思考,思考我所謂的人類生存狀態。比如:古代人類生存狀態跟今天是很不一樣的,古代的詩人要麵對交通通訊的困難,所以思鄉,落寞,孤寂,馬車,驛站等等不斷地進入詩作,或者戰爭,饑荒,家破國亡。北島時期的詩人則是對文革時期製度的黑暗---束縛,剝奪,政治壓迫,人性的醜惡-----欺騙,謊言,出賣有最痛切的體驗;而今天中國詩人的思考內容又很不一樣:自由,平等,多樣性,伴隨市場經濟的價值觀,性開放,拜金,同性戀,心理壓力和變態,華爾街,伊拉克或者阿富汗,雖然你在詩作裏未必表達所有的內容,但是這些是今天詩人思想之源。如果今天的詩人動不動還馬車,驛站的不如直接讀李白杜甫,要你做甚。一流的詩人必定在他很年輕甚至是年少的時候就對周圍的人和事有特別的理解和體驗。你說 你從來不思考我所謂的生存狀態,一樣能寫詩。我則說,你可以寫詩,但是你成不了好詩人,你錯過了很多人生體驗。所謂功夫在詩外就是這些思想之源。這也是汪國真,席慕蓉之流和北島,食指這樣的詩人的分水嶺,或者餘秋雨和王小波不同文人的分水嶺。 同意創新不是現代人的專利,但是作為現代人我們必須指向現代人的創新。這點很重要,去創新古體詩詞,就比創新現代詩意義小得多,而且也做不到,因為大多數人不願意做了,創新需要一個community來做,沒有community一起做,單槍匹馬做不起來。比如從前年代很多地方沒有煤氣,家家戶戶燒煤塊,那時候的工程師要琢磨燒煤的爐子如何省時省力,並且節約用煤。但是今天(假設隻考慮城市地區), 大家都用上了煤氣,再琢磨家用煤爐,這個課題就沒有價值。今天可以談論古人的創新,有一些人去研究古詩古詞有了什麽創新就可以了,大多數寫現代詩的不用琢磨那套。理由是你有沒有創作的能力跟你有沒有對古詩古詞創新的了解沒有關係,你懂很多未必能讓你更懂創作,你不懂也不妨礙你創作。我們的起點不能總是從唐詩宋詞,從莎士比亞開始,對那些有基本的了解就可以了。寫現代詩的直接從現代詩閱讀開始就可以了,世界各國文學史表明,作家詩人有個高中文化就可以了,至今這個現狀還沒有大的改變。從大學出現開始,也有幾個世紀了。作家詩人的平均文化程度不過從小學畢業提高到高中畢業最多到大學二年級就很好了。但是作家的思想水平,尤其那些偉大作家的思想水平絕對不是高中生所能比擬的。而跟那些偉大詩人同時期的人有多少在文言文或者拉丁文裏瞎轉悠,什麽像樣詩篇也寫不出來。簡單說教育程度不代表思想水平。 我肯定沒有哪個好詩人會把語言從詩裏麵抽出來,專門琢磨清楚了才開始寫詩,要掌握語言和寫詩的基本知識是很簡單的事情,重要的是要用腦子和心靈去寫詩,就像遊泳,基本的動作要領掌握了,然後就要下淺水練習,然後到大海裏搏擊風浪。 先語言後思想的寫詩的人叫作詩匠,語言和思想同時磨練,而主要磨礪思想的寫詩的人叫作詩人。 寫現代詩的人主要要閱讀現代詩人作品,要思考今天人的生活狀態。李白既已成仙去,就讓他去吧,不需要他再回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