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談之也說寬容
中國人講究以德報怨,盡管是被剪輯過的古言,似乎也成為街頭市井走卒販夫們潛意識裏一種寬容的大度。還有類似“吃虧是福”的說法,雖然這句話脫不了安慰還有略帶無奈。
想起來似乎有些關聯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都是來自現實中活生生的可考的故事。
首先是所謂的以德報怨――
一個美國人,是個記者,被派駐在阿富汗,結果後來被當地激進的伊斯蘭教徒綁架殺害。出人意料的是,這位殉職記者的女兒遠渡重洋從美國來到阿富汗,辭掉了原來的工作,告別了原來的生活。女兒花了幾年找到了殺害父親的凶手,然後她並沒有遵循著殺人償命的原則,而是開始教化凶手。女兒每天都去監獄跟凶手交談。過了一段時間,凶手被感化,當眾懺悔,痛哭流涕說後悔殺了記者。別的記者采訪女兒,女兒說她想化解仇恨,本來父親的工作就是來增進相互了解,弭除誤解。仇恨,往往是因為誤解產生的。父親雖然為此獻出了生命,即使是凶手以命償命,父親也不會複活。懲戒了凶手也無助於化解仇恨。我不願意在仇恨中繼續生活,也不希望凶手的親人們繼續活在仇恨中。
接著是相反的故事――
一個俄羅斯人,是個建築承包商。妻女在一次空難中死亡,而空難的原因是瑞士空管人員的工作失誤。失去妻女的他飛赴瑞士找空管理論,結果由於空管態度粗魯。他一怒之下幾刀捅死了空管。後被收監,幾年後經過外交斡旋釋放回國。據說在機場還收到了不少民眾的迎接,還有不少人稱讚他作為男人的血性和勇氣。
發生在中國的――
抗戰勝利後,日本不少戰爭孤兒留在了中國。善良的中國人掩埋了自己的親人,一手擦著血淚,一手把這些孤兒撫養成人。後來中日邦交正常化,便開始處理這些問題。於是從八十年代開始,陸續就開始有人回日本了,有些回去了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有些沒有。不過絕大部分還是沒有回來,留在日本,留在了給予自己奔湧著的血液的地方。有個老婦人(大概在青海,具體記不清了),收養了一個日本遺孤,老婦人含辛茹苦,視如己出的把他養大成人。後來他得知可以回日本了,竟然席卷了老人所有的錢財,偷偷跑掉了,然後便杳然了。老婦人不知道時事,隻是每天盼著養子回來,最後鬱鬱而終。有一個留下的,後來還被作為中日友好的典型宣傳。她在內蒙,是一名教師,回日本找到了自己的父母家人,不過後來還是牽掛那些曾經傾注了心血的學生們,後來終於隻身回來。
Treat people the way you want to be treated.
我把它翻譯成“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這是西方人的一個信條,他們的聖經裏還有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什麽時候需要寬容,什麽時候需要以牙還牙。
普遍來講,我們中國人太過善良太過寬容。因為能記住別人恩情的,最多是一輩子;而仇恨卻是能夠持續更久。
人們也往往習慣忘卻恩情,牢記仇恨。
夫子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夫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夫子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俺也喜歡魯迅的雜文,“讓他們記恨去吧,我是一個都不原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