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
說起大偵探福爾摩斯或波羅,大概是家喻戶曉(尤其前者),但說起科倫布,估計知道的人就寥寥無幾了。這大約是因為科倫布隻出現在美國電視劇《科倫布》Columbo(中文翻譯《神探科倫布》)中,而不像柯南·道爾和阿加莎 克裏斯蒂的文學作品那樣,通過翻譯傳播到世界各地。我知道《科倫布》是剛來美國讀書上英文課的時候,老師讓我們看一部早期德國電影Wings of Desire (中文翻譯《柏林蒼穹下》),然後寫評論。當時老師特別介紹到其中一個角色皮特·福爾克(Peter Falk)就是偵破電視劇《科倫布》的主演。然而,雖然我那時就知道了《科倫布》這個電視劇的存在,但很久之後才有機會找來看,之後深感該劇的非凡。
電視劇《科倫布》一共69集,每一集都是一個單獨的案件。經典傳統的偵探懸疑故事一般都是先是案件發生,然後開始偵破,最終發現凶手。這個模式叫 whodunit(誰幹的),其中由於罪犯的身份是一個謎,所以叫“懸疑”(mystery),讀者或觀眾也會自然產生想知道“謎底”急切心情。電視劇《科倫布》卻采納了一種稍後發展出的偵探懸疑小說結構 - howcatchem(如何抓住凶手)。這種故事情節是始於凶手作案,觀眾或讀者一開始就知道“誰幹的”,也知道“為什麽”-作案動機,所以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偵探如何抓住凶手的過程。在《科倫布》中科倫布和凶手之間的互動關係非常精彩,而最後科倫布如何讓凶手落網的方法和情景更是讓人拍案叫絕!
《科倫布》故事中的作案凶手一般都是上層社會的有錢人,他們很多都虛偽貪婪,且及其自負。相比之下,科倫布不修邊幅,開一輛破車,行為冒昧,大多數時候被誤認為是一個下層藍領工。優越感強盛的凶手更是對科倫布不屑一顧,態度及其傲慢。然而智力卓越的科倫布往往順水推舟,利用這些人的傲慢,巧妙地設下各種心理或物證圈套,請君入甕,最後把凶手逼入死胡同,讓其作繭自縛。
雖然該劇中大多數凶手都是虛偽傲慢的人,但也有不少作案者並非惡人科倫布對他們的處理最後也不一樣。在“Try and Catch Me”中科倫布甚至借一個演講的機會說他相信在每一個罪犯心底深處都有善的一麵。這種非黑白式的倫理態度給該劇的高智力特征和娛樂性上增添了一層人性化的深度。
和大多數其它優秀影視作品一樣,該劇之非凡大概首先應該歸功於編劇們。《科倫布》的編劇們總是能在關鍵時刻腦筋急轉彎,突破常規的思維模式,使結尾既出人意料又合於情理。
皮特·福爾克把科倫布演得出神入化。他性格熱情樸實,稟賦一種大智若愚的人生態度,似乎他本人就是為這個角色而生。雖然他還演過無數其它電影電視劇,但深入人心的角色非科倫布莫屬。
《科倫布》電視劇數量上然不算最多,但上演時間很長,從70年代一直到21世紀,前後30多年。榮獲各種大獎,也在電視劇和懸疑偵探電視中排名前茅(注),實在當之無愧。
注:筆者很欣慰地發現在IMDB的偵破電視劇排名中《科倫布》榮獲第一,BBC的《波羅》屈居第二)。https://www.imdb.com/list/ls050816390/
9/27/ 2021 Durham, NC
哈哈,就是。這個段子太經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