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波的另一位友人也表示,馮波是一個頭腦清楚的人,沒有任何不良嗜好。據他所知,這幾年馮波隻身創業,工作非常辛苦,半夜3、4點睡覺是經常的事情,飲食也不規律,常常有一頓沒一頓。在他看來,馮波最大可能是勞累過度而死。
最近幾年,加拿大發生了多起中國移民和留學生猝死案件。2005年4月,湖南長沙24歲的留學生蔣宇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家中餐館打工時昏倒後身亡。今年3月,來自北京的移民王軍也突然在加拿大家中病逝,年僅38歲。
這是一個新移民來加拿大後辛苦工作的一個縮影。
第一代移民都有自己的辛酸創業史。他們大都放棄國內優厚的待遇,穩定的工作,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度實現自己的夢想。
看到馮累死的消息,看到他年邁的雙親要在熱鬧的黃金周來異國他鄉為兒子料理後事,我的心在滴血,也在回憶我剛來時候的艱難。
其實我本不應該那麽辛苦,但是新移民都有這個過程,老是想辛苦拚命打工,積累更多的財富。前年冬天的時候,我一邊學語言,一邊打工,有過一周每天隻睡4個小時的記錄。那時我隻想嚐試一下,自己的身體到底有多大的承受極限。我每天隻睡幾個小時能不能行?那時我經常開玩笑說:我是鐵人。
可是鐵人也要吃飯,也要睡覺。一周後我放棄了。但是我依然拚命打工,隻是睡眠有了時間保證。拚命打工的換來的惡果是,我的語言依然沒提高,我的時薪依然很低。
更糟糕的是,拚命打工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一個家庭一小不小心成了高收入。於是,孩子的牛奶金減了,退稅也沒了,還要自己交醫療保險。成了名副其實的高收入家庭其實並不高。因為你原來可以享受的福利都沒有了。
順便講個笑話,是關於我自己的真實的笑話。去年我讀ESL。一個同學知道我們是老鄉後很興奮,又知道我是老記,就說他聽朋友說有這麽一對來自媒體的新移民,男的割草竟然買了大HOUSE。我當時就猜測到他說的一定是我。但是我糾正說,你說的這對移民夫妻一定是我們,因為來自這個城市的隻有我們夫妻是做媒體的,而那個割草的人也一定是我。但是事實上是:我沒有一直割草,家裏也不是大HOUSE。我隻割草一天,買小HOUSE一個。
昨天社長夫妻到我家做客,我又當笑話給大家講了。大家哈哈一笑。因為這裏流傳著很多新移民辛苦的故事,大家一傳再傳最後就變了樣。關於我割草一天的故事我在博客專門寫了感受。但是我還是願意讓新移民把我這個故事以走了樣的形式傳播,至少能給大家以鼓勵,好象一個新移民去割草就能買得起大別墅,開上好車,讓新移民有成功的期盼。但是就是擔心這樣會誤導新移民去打苦工,隻是希望新移民盡快調整能去上學,畢業後一般能拿到更高的薪水。一味打苦工會毀了自己。
也有不上學的常年打工買的起大別墅的。但是我不提倡。去年我住溫東,對麵的一廣東老人就常和我聊天說,兒子移民前在國內是教師,一來就在大統華賣肉,一賣就是很多年。房子從20多萬加幣開始,換了3次房子,去年蓋了一個大大的別墅。老人很自豪,想想看,一個在商場賣肉的,拿著這裏最低的工資竟然買了大別墅。也真佩服廣東人精明和勤奮。當時老人老是鼓動我們要去打工,知道我太太去上學,老頭說不要這樣了,太太也要去打工呀。但是事實說明,新移民來這裏一定要經曆打工後上學的過程。隻有這樣才能擺脫困境,過上好日子。
其實在這裏,新移民需要辛苦,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不能太超負荷。經曆了2年的辛苦,今年開始我重新調整,今天上半年一直上學不打工,下半年隻做半天工而不去做全職工。那樣不僅辛苦,也需要交更多的稅。
來這裏的每個人都是在追尋一個夢,然而這個夢想究竟是什麽,移民到底是為了什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為了自己的事業?為了孩子?還是為了環境,還是為了這裏養老和福利?我問過無數個人,也被無數人問個,究竟我到底為什麽要移民來這裏?
但是不論是為什麽來?還是來了幹什麽?生命和身體都是首要的。我度過了艱難期,也希望所有新移民來了後不要太玩命。因為每個人身體體製不一樣。我大學是體育專業,在北京冬天還到湖裏遊泳。在這裏即便是每天打工我總是想方法去遊泳和桑拿。可是很多新移民的體質不能和我相比。很多是知識分子來這裏更要注意身體。
希望不要再出現下一個新移民過勞死的的淒慘事件。
美麗的移民光環下,總會有個別淒慘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