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的世界

鏡頭隨我走,我在景中遊。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甘孜行(18):漂流大渡河 (圖)

(2007-10-08 19:45:55) 下一個

我們進藏區的時候為了看四姑娘山,走的是北線。從成都西行進藏區的時候跨越了大渡河上遊。為了不走回頭路,回成都的時候從南線東行,在康定一帶又跨越大渡河。汽車沿著大渡河行使了很長時間,才停下來在河邊的瀘定縣城吃午飯。

 

1. 驢友手繪的甘孜地圖

 

瀘定縣城是我們從荒蕪人煙的藏區出來後,見到的第一個熱鬧的地方。大家肚子裏一點油水都沒有,當天大家討論的話題一直是:中午應該吃傳統炒菜還是吃有當地特色的麻辣涼粉等小吃。一夥腐敗分子嫌吃普通飯菜不解饞,決定去吃有特色的,幾十元一斤的高原無鱗魚。

 

2.  大渡河

 

 
3. 瀘定橋正麵觀

在我的提議下,我們幾個對玩更有興趣的團友,決定利用午飯的時間去大渡河漂流,體驗一下極限運動以及征服大渡河的樂趣。從瀘定縣城瀘橋鎮的渾水溝到康巴大橋,全程漂流7公裏,要穿越包括瀘定鐵索橋在內的5座大橋。我們漂流7公裏隻用了二十幾分鍾的時間,可見速度之快。因為風險太大,有兩位男士在老婆的勸說下,在最後一分鍾打了退堂鼓,最後隻有兩女兩男成行。

 

4. 瀘定鐵索橋

 

出發前,船工仔細檢查了每一個人的救生衣,幫我們綁緊每一條索帶,以防不測。這種認真態度和航空小姐麵帶微笑,敷衍了事地表演飛機上應急措施的情況完全不同。我們也被籠罩在一種莫名的恐懼中,大家都聽從命令把手表、手機、相機、錢包等值錢東西統統留在了岸上。十萬元的生命保險已經包括在一百元的漂流費用中。在那種緊張氣氛下,連寫遺囑的心思都有了。在拍了最後的紀念照片以後,我們4人帶著幾分壯烈的心情跳上筏子,坐在前排,按照船工的吩咐,雙手用力抓緊筏子上的繩索,向下遊出發了。

 


5. 出發前的留影

 
大渡河在兩岸高山的挾持之下,順著巨大落差,在群山中咆哮著奔騰向前。渾黃的河水跌宕起伏好像是一匹不服駕馭的野馬。大渡河好像被我們的到來激怒了似的,破浪滾滾,咆哮不停,好象要掀翻我們的橡皮筏,把我們投入滾滾的波浪中。自從筏子離開岸邊的那一瞬間起,我們就被無數的驚濤駭浪和險灘旋渦嚇得魂不附體。 

筏子衝過浪頭的時候,我們會感到筏子底部重重的一震,隨著震動,船頭馬上會高高翹起,接著整個筏子就飛到半空中,然後在大家的驚呼聲中狠狠地跌入浪穀。遇到大浪頭的時候,筏子跳的高、跳的快,我們屁股都會離開筏子,身體出現瞬間的騰空。這時候,雙手要緊緊抓住筏子上的繩索,才不會被丟到水中去。但最可怕的不是這種大浪頭,而是接踵而至的兩個以上的排浪。剛剛從浪尖上被拋入低穀的時候,整個筏子都處於水平麵以下,如果你這時候向四周張望一下,滿視野都是混黃的河水,看不到河麵。這個時候,後邊一個浪頭從半空裏劈頭蓋臉地砸將下來,筏子也剛好從穀底往上衝,這就更加強了浪頭的衝擊力。繼續前進船頭有時候還會將浪頭攔腰截斷,把半空中的渾黃河水一點都不浪費地統統澆在我們身上。在第二個浪頭來臨之前,舵工怕我們為躲避河水的衝擊而放掉手中的繩子,往往會在船尾大聲喊叫,提醒我們寧可全身濕透,也千萬不要鬆手。在這種性命悠關的時刻,我們都服服貼貼地聽從舵工的指揮,死心塌地地接受命運的安排。 

我們四個不要命的團友騎坐在筏子的前排,在大渡河上高速向前。濁浪在四周翻騰,風在周圍呼呼的吹,耳邊充斥著同伴們聲嘶力竭的叫喊聲。身體隨著筏子的跳動而東倒西歪,身體所有感官都被最大限度的刺激著,每一跟神經都被繃得緊緊的,體能被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來以求生存。 

浪頭一個接著一個向我們打來,褲腿早已濕透,嘴裏也進了水。幸虧我早有準備,把衣服的領口和袖口都綁得緊緊的,才沒有灌進去河水。盡管頭發濕透,河水順著臉頰往下流,我們卻不敢為了抹一把臉而稍稍放鬆抓著繩子的手。兩岸的景色飛速向身後移動,頭頂上快速掠過一座座橋,但我這時候根本就顧不上欣賞岸邊景色,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從瀘定橋下經過的。求生的本能讓我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抓緊繩子的雙手上,隻希望不被下一次排浪衝入水中。

 


6. 衝浪筏子從瀘定橋下經過 

人類適應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是驚人的。很快地,我們適應並且習慣了這樣的挑戰,一有機會,還會忙裏偷閑地大叫一聲:爽啊!。在漂流的最後一段,我們甚至要求舵工不要躲避浪頭,而是直接向最大的排浪衝擊,以獲得最大的刺激性!自從下水我們的喊叫聲就沒有停過,但喊叫的內容卻在不斷地變化:從剛下水時候驚恐萬狀的求生嚎叫,到後來宣泄放縱的呼喊,最後成為勝利的狂笑。等雙腳踏上岸,回頭看看大渡河上的驚濤駭浪,想想剛才衝浪峰、躍波穀,有驚無險的漂流,一邊甩著被繩索勒得失去知覺的雙手,一邊再喊一次:爽啊! 

當年紅軍長征的時候,就是在這裏被蔣軍圍堵在大渡河西岸。一邊是滔滔的江水,一邊是陡峭的高山,紅軍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正是這座明代修建的瀘定古橋給了他們一線生還的希望。1935529日紅軍背水一戰,22個勇士奮勇當先,硬是從抽掉了木板的橋上,攀著光溜溜的鐵鏈子,冒著橋頭的大火和機關槍掃射,從對岸衝了過來。大渡河東岸,是瀘定縣城所在地,這裏物產豐富,商販雲集,地勢平坦,四通八達,紅軍過了河,進可攻,退可守,就徹底粉碎了蔣介石要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徹底殲滅在大渡河西岸的計劃。

原來我一直不理解,大渡河天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東岸橋頭堡駐有守軍的情況下,紅軍如何能攀援鐵索,冒著機關槍的掃射,能夠在不損失一兵一卒的情況下順利過河?最近聽人說,紅軍飛奪瀘定橋是斯諾最先報導的,這是他編的故事。其實紅軍過橋時候沒有正規軍把守,蔣介石故意要放紅軍一馬,早把守軍調走了。守橋的隻是少數民團。
 他們抽掉橋上木板後還不放心,又在東岸的橋頭堡燒了一堆大火,以此阻擋紅軍過橋。其實,一堆大火哪裏能擋住被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凶猛紅軍?熊熊大火卻擋住了守軍的的視線。後來,風向一轉,濃煙烈火反而燒向守軍一方,在濃煙烈火的熏烤下,守軍無心戀戰,讓紅軍鑽了空子。無論如何,紅軍沒有成為第二個石達開,他們從這裏衝破封鎖,渡過大渡河,死而後生,發展壯大,成為中國命運的主宰,翻開了中國曆史的嶄新的一頁。

 


7. 西施紅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1)
評論
77 回複 悄悄話 鞠躬回禮。
鬆蕃小築 回複 悄悄話 再一次鼓掌!為你們的勇敢喝彩!
7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戈壁小花的評論:
原來如此!今年這麽好的股市,我的回報率才剛剛夠20%。看來得向她學一學發財經。
戈壁小花 回複 悄悄話 昧名 ---才女一名
報個小秘密如果77要炒對衝基經找她是高手一個,嗬嗬,昧名別罵我-----因你太謙虛了
7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昧名的評論:
板凳還沒有做熱乎就要說咕的白了?
昧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77和戈壁小花:
唉!那好吧,我以後謹言慎行就是了。等忙過這陣,再仔細看一遍甘孜行。
7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戈壁小花的評論:
就是,這麽精彩的回帖,可不能刪。我不能濫用職權。
戈壁小花 回複 悄悄話 昧名你以為改了名就找不到你了? 哈哈我很喜歡看你的留言,堅決反對77大人把昧名的留言刪除!!!
昧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77的評論:
對不起,俺生性愚鈍,還是不明白你想證明什麽

請77大人筆下留情吧,我本來看著自己那些長貼,整個一話嘮就難為情的不行。隻是因為說漏了年少時怎麽用雕蟲小技忽悠老師來著,就讓您自稱愚鈍。我就更連貼子也不好意思發了。
能拜托大人把我的長貼都刪了麽?
7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人在北德的評論:
去一個地方留一份心,俺快成沒心沒肺的人了。


7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昧名的評論:
對不起,俺生性愚鈍,還是不明白你想證明什麽。
人在北德 回複 悄悄話 離開那裏了。心留在那裏了。
昧名 回複 悄悄話 剛才那個帖丟了一半,現補上:
其實就是用包括一根調皮搗蛋在內的十幾根輔助線借助定義定理“證明”了他們是全等的,數學不就是““鑽研理論”麽?比如1加1等於1啥的。
昧名 回複 悄悄話 回複77的評論:
哈,77大人真是處處留心啊。難怪學富五車。
不過才女可不敢當,“柴”女還差不多。
欲證“兩個任意三角形全等”豈可單用定義定理,規矩行事焉?
本“柴”女在那位世人皆醉他獨醒的數學係高材生係主任眼皮底下給那兩個可憐的三角形每個同時加了十幾條輔助線,每根線都是嚴絲合縫遵從定義定理並讓他點頭同意認可了的。
關鍵的Trick在於有一根線符合通過三個重要點的定義及定理,但隻能用“手”把他們連上,若用尺可就連不上了。
7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八樓的葉子的評論:
腳裹在硬硬的石膏裏麵,看不見,摸不著,又沒有感覺。上次換石膏的時候,我用手摸了一下跟腱的位置,原來軟軟空空的地方,現在又摸到硬硬的一根筋,大概在恢複。謝謝關心。
7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erdong的評論:
你可以到那裏去揚帆嗎?
77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昧名的評論:
謝謝幫助挑錯,已經改過了。
對“證明兩個任意三角形全等”有一個問題:全等的定義是什麽?內角和全等?邊長和麵積全等?這個問題折磨我一晚上了,非問不可了。先謝你了,才女。
八樓的葉子 回複 悄悄話 你的腳好點沒?
erdong 回複 悄悄話 感覺真是"不要命"呢!佩服佩服.
昧名 回複 悄悄話 77真是多產啊。我們大家有福嘍!
在下幫大人捉到一條小蟲:“我們卻不敢我了抹一把臉而稍稍放鬆抓著繩子的手”(還能否改成:為了抹一把臉?)
像穿越大渡河的勇士致敬!敬佩77行了早已不止萬裏路了。這個西施紅軍太搞笑了,也很可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