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中國英語怪象反思錄--尹文
(2008-03-01 14:11:09)
下一個
也說中國的英語情節(1)--由來以久
由尹文 張貼 @ 2007-09-09 21:17:18 開篇明示: 以受教育背景分,我並非英文專業人士。從中國的大學到變節移民美國,基本是自己跟自己較勁,才粗成這三腳貓的英文"功夫"。按說沒資格對中國的英文教育品頭論足。但感謝偉大的互聯網,使得網民百姓的言論自由大解放! 有了觀察有了感言,想說就說,想罵就罵。但罵的是現象,是"恨鐵不成鋼",是對中國的"英文興亡,匹夫有責"。 陰錯陽差地,我接觸過英法德西等各種皮毛。若幹年下來,學了又扔了,記過也忘過。雖未成正果,也攢下些許體會。單就以英語來說,中國的薄冰張道真許國璋,外國的靈格風新概念英語九百句,不能說個個滾瓜爛熟牢記於心,至少也是碰過摸過認真讀過,背過寫過玩命模仿過。 中國的外文情節由來以久,都是國家落後給鬧的。央央大國,對曆史上曾經的輝煌又有著強烈的記憶,恢複那往日的輝煌就成了仁人誌士乃至平頭百姓的一致期盼。因此,在國際上要擺脫落後實現超越也就成為中國有著世紀之久和舉國共識的國策。從李鴻章辦洋務開始,好像解救中國災難的救世主一定是在外國。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學了洋文,赴西洋下東洋,在中國以外的世界,上下求索,尋求真理。幾經失敗之後,中國人依然不屈不撓,始終認為學好外文是實現這種超越的途徑。在個人層麵,學外語也被當成是脫貧致富完成個人追求的有效手段。這一切按說都在情理之中,無可責備。但凡事都怕過。中國的外文情節發展至今,已是怪象叢生,亂象迭出。 據說毛澤東當年也是與蔡和生蔡暢等湖南革命青年一同前往北京參加法語補習班,準備去法國尋求革命真理。但他老人家沒考過,這才有了留北大圖書館,直至他領導中國人民取得全國勝利。老一輩革命家中當年參加法語補習班、後去法國尋找英特納雄先生的為數不少。隻是那位法國的英特納雄先生沒找著,才又補習俄文去俄國找布爾什維克先生。從此中國的俄文情節也就一發不可收拾,解放後緊跟蘇聯老大哥時期達到頂峰,直至文革才被截住。 文革階段外文倒也消停了十年,到"英明領袖華國鋒一舉粉碎四人幫"之後,外文情節才又得以複燃。改革開放必須走出去請進來,要交流就得有懂洋話的人才。但這回是不鬧俄文鬧英文,實現超越的口號也從尋找革命真理變成"學習西方資本社會讓部分人先富起來"。有意思的是,尋求馬克思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真理要學外文,科學救國要學外文,改革開放引進資本主義還得學外文。 也說中國的英語情節(2)--改革開放英語獲新生 由尹文 張貼 @2007-09-09 21:39:40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國類同於歐洲的"中世紀"末期,黑暗剛過曙光初見。那時,九百句剛被解禁為非海外特務手冊,但仍不容許在新華書店公開上架。那時的我,因拒絕"學英語隻讀Long Live Chairman Mao", 就從大學圖書館翻出了"史前"出版的許國璋教材。鬼使神差地一年之內也熟讀了一二,一不留神還有了些效果。從懷揣26個字母就敢上大學,到一年後挖出許國璋,這讓人有了飄飄然的感覺。 人一得意就忘形。當時對"掃盲"級的薄冰版英文語法居然已是"不屑一顧",但對舊版張道真的大部頭還真有點頂禮膜拜。為能使自己在任何時間任何課堂裏,無論是政治課還是業務課,都能讀到它而不受責備,我甚至將毛選五卷的封皮取下,裝進張版語法書(靈感得自另一同學將微積分裝進毛選書皮)。可見那時在我這位"革命青年"心中,張氏語法已具有與毛主席語錄同等的崇高地位。 外國版的靈格風新概念英語九百句,開頭那更是要托親戚走後門,找路子用關係,求爺爺告奶奶,想方設法才能到手,那架勢就好像隻要外國教材在手,流利英文自然口中遊。早先的聽音器材還隻有膠盤唱機和老式國產錄音機(那重量一般的壯漢一人難提兩台),後來逐漸有了個人用單板磚塊式錄音機,但價格昂貴,"凡人"問津不得。千辛萬難弄到錄音機後,放上膠盤或磁帶一聽,才發現這英美人士都不說人話,怎麽折騰他就是不讓你懂。他們說話的水準也可能偏近文盲,我們大學英語教材(自編)裏的內容他們一般都不會用。 那英文詞典,更是有點象是在異教徒國度賣的聖經,某家書店可能藏有存貨但輕易不能找到。而且價格不低,中國製造的"新英漢詞典"記得是人民幣6元一本,可當時一個學生的月夥食費才15元。外國的Longman和Webster更貴,而且隻在出售非法影印材料的外文書屋才有。那種外文書屋,一般隱藏於新華書店大號的後院秘室,進屋頓時就有那種到了地下黨接頭地點的感覺。當時如果你有一本這樣神秘而稀少的原版大部頭,很有可能有人就把你看成與英國軍情六處或美國CIA有所關聯。 不同的是那時人們已經開始希望,而不是懼怕這種與帝國主義反動派的關聯。根正苗紅的人,甚至會暗自埋怨自家清白的革命史中,怎麽也不留幾處裏通外國的汙點。逐漸地在社會上,懂英語讓人獨領風騷。在人們的心中,英語人才是鳳毛是麟角。如果年輕人會英語,手拿大部頭走在大街上,男的頓顯身材高大,女的一定是回頭率上升。 會英語還真讓有些在浩劫中殘存下來的反動家庭的孝子賢孫們率先昂起了頭,邁開了大步走出了國門。出國不再是遐想,而是可以夢想成真。有了榜樣的力量,英語熱潮就得到了進一步的激化。當時的晨練晚習,人們自發地聚散在操場空地以及校園內可以利用的各個嫻靜之處。那琅琅上口的英語聲,雖帶有各地方言的韻味,但蔚然成風的刻苦攻讀已成校園一景。 在改革開放初期,那時苦學英文的動力雖有其自身的時代特色,但大的方針目的與上世紀初革命前輩們留法時期和21世紀依始的今天仍然相似: 到歐美去,尋找個人和國家的出路。細微的差別隻是,革命時期是先國家後個人;改革開放後是先個人後國家。幾十年來,成千上萬的中國學子踏上了留學的路,其中許多人致富了,也為祖國做出貢獻了。祖國也從經濟崩潰的邊緣發展成為今天負責任的的國際大國。可是,中國的英語"苦"仍在繼續著,並有愈演愈烈之勢。 也說中國的英語情節(3)--亂像叢生 由尹文 張貼 @2007-09-09 21:57:47 可以說,中國的學英文浪潮與偉大祖國改革開放的進程是同步的。早先學英文的辛苦也反映出改革開放初期的艱難。三十年來祖國的改革開放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世界曆史前所未有的、帝國主義反動派想詆毀而又詆毀不了的偉大成就。但是,英語學習的方式方法卻仍然落後,低下的效率至今沒太大起色,學生學英文依舊苦不堪言。所不同於以前的是,騙錢的多了。材料內容基本老套,新概念三十年來依舊"新",倫敦英語在世界上早已跟隨著大英帝國一起被世界所拋棄,隻有中國還死抱著英國英語的小細腿不放。 先看一下目前中國的學英語亂象: 從小學到大學,從學生到家長,投入巨額錢財與時間到英語學習中去,說傾家蕩產也不為過。老師不分晝夜地給學生灌輸,學生夜以繼日的為考試苦讀,到頭來創造出來的盡是些中國英語的"優秀學生"。公共場所的"英文"標記指示牌、參觀旅遊地的"英語"文字,中國人不用看外國人看不懂。那些給中央領導國務院各部委當翻譯的中國英語界培養出來的驕驕者們,給國家級新聞發布會當翻譯時,台下各國記者"酣睡正香"早已是見怪不怪。更有趣的一幕是,台下說英語的記者用漢語發問,一屋人也沒人聽不懂中國話,可台上依然是先將問題翻成英語然後作答。 今年初夏之際,在新澤西州(NEW JERSEY)發生森林大火快要燒到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中央電視台報道說美國東岸新澤西州森林大火一下燒到了亞特蘭大(ATLANTA,在GEORGIA州)。讓人聽後毛骨悚然,這一燒數千裏,還有活物剩下嗎! 殊不知新澤西州的大西洋城與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市兩城相隔千裏,這種錯誤中央電視台還一天之內連續報道。 中央政府新聞發布要求雙語,是要提倡洋奴教育還是增添大國形象? 不會在不遠的將來英語也成為中國的官方語言吧? 如果這一切都代表著中央政府為大國形象而作的努力,這也還可以理解。可就是偏遠山區小鎮,那兒"與國際接軌"雖然和實現共產主義一樣遙遠,但也是政府機關、飯店旅遊、店鋪門牌,處處雙語,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實屬不假。從這些現象中可以看出,中國的英語熱潮,如火如荼,經久不衰。這樣的熱潮造就了在中國市場經濟中巨大的英文商業市場。 在追求私人利益驅使下,如今是學過幾天英文的都敢當教師爺,有個膽子的就敢成立英語學校。英語輔導班考試培訓班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各種各級英語證書像雪片一樣飛向人們。從新東方到瘋狂英語,從中小學英文老師做課外輔導到大學生們爭當英文家教......,整個社會都在無序無效地盲目地"努力學習英語"、熱抄英語。社會以及各人群團體,在向英語市場投入巨大資源的同時,也從英語市場中撈取超額財富。 以前的教材編寫者們都會在開篇前言加上"由於編者水平有限,錯誤之處在所難免,請各位讀者指正......";如今,各種教材都稱自己是世界一流,學英語非它不可;出版物數量浩如煙海,衝斥市場,讓讀者目不暇接。繁忙假象背後是追求私利的銅臭和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市場利潤的巨大,就連張道真薄冰這樣的國內頂級語法大師也都寫起了大本的中小學語法書籍。這英語國家的中小學學生都不怎麽讀的英語語法,中國學生卻在每日苦讀死啃。 兩年前回國見到在某醫學院校工作的堂妹,正在忙於醫生隊伍的晉升考核。從她那兒得知,醫生的考核指標第一是英文,第二是電腦,第三才是醫學業務。據說這樣的考核指標在其他領域也都類似。看來這英語在中國的重要性已經超出"與國際接軌"的要求,中國的現象也確實有些超呼外人想象。在中國的醫院裏中國的醫生不就是給中國病人看病的嗎? 難道醫生給病人看病現在已經不用先問尊姓大名貴庚幾何,而是改成"What's your name and how old are you"? 這兒還有中國高校的另一則見聞: 某人在美國一州立法院工作(legislature),回國拜訪國內一著名高校商學院院長,但某人要說明美國立法院工作性質時,這位院長禮貌地打斷某人說,我們學院國際交流頻繁,院內教授老師也都會英文,對美國的製度特色我們也都有深入研究,你們的立法院跟我們中國的法院(court)工作性質基本相同......。敢情,雖然美國向世界出口民主製度的熱情依然不減當年,但在中國"三權分立"這種概念早已是陳穀子爛芝麻了。 不久前文學城貼出了某位從事教書翻譯工作多年的英語專家的"亂侃兩句"(一侃就侃了六頁)。這專家先是高屋建瓴地指出中國"現在很少有不懂外語的,但絕大多數都是半瓶子醋,真正的高手少......",然後又做了英文水平的國際比較: "除英美等母語國家外,中國人的英語算是最好的了,其次是德國人"。既然是英美以外就數中國老大,怎麽又會是"真正高手少"了呢? 恐怕中國三十年的對外開放就是這位專家帶領眾弟子扛著半瓶子醋完成的,日理萬機的專家辛苦了。聽這位專家的口氣像是中國英文界的領軍人物,隻是行文有些前後矛盾,外加給人感覺他是來自夜郎國的高手。但我們還是為專家對"英美之外就數中國"的結論感到無比歡欣鼓舞。其實在世界英語界,這位專家要有也應該有"數風流人物,還看中國"的豪情,讓那波瀾壯闊的中國英語不僅往自己臉上貼金,也要有完成一統世界英語江湖的勇氣。 也說中國的英語情節(4)--中國英語誤人誤國 由 尹文 張貼 @ 2007-09-09 22:21:27 當看到中外人士在網上貼出的越來越多的中國英語,你一定有過笑得前仰後合的時候。但笑聲退卻之後,難道沒有思考過,這些中國英語如果不是出自國內那些受過英語正統教育"懂英語"的專業人士之手,難道它們是出自居委會奶奶大爺之手? 北京居委老太或許能帶著奧運熱情,說出個"Hello"、"Thank you"、"Bye-bye"等,但尚且寫不出如此"美妙"的中國英語。因此中國英語現象正是證明了中國英語教育的失敗。 現在為迎奧運,北京正在大規模清理那些中國英語垃圾。但如此巨大的門麵任務的領軍人物卻是老美而非中國的英語專家。在一個為了祖國榮譽人人舍得身家性命的國度,這也隻能說明,中國的英語教育者們不僅對此無能為力,而且多年來可能他們本身就是問題的始作俑者。 到此各位看官可能已經注意到,上麵幾篇話語中用了不少的文革語言。一是當前的中國英語現象實在到了讓人的不罵不爽的地步,二是想要提醒人們中國的英語教育者們已經把中國的英語教育辦成了"文革"運動。瘋狂已被注入了中國的英文教育,前兩天網上看到的成百上千的學生向大師李陽下跪的一幕,那"動人"場麵堪比"真善忍"眾弟子下拜大師李洪誌。英語李大師及其跟班們居然恬不知恥,認為學生向大師下跪實屬正常,是尊師的表現。英文李大師和法輪功李大師還真有些相似之處,不知這位"瘋狂英文"的大師是要教人英文還是教人瘋狂? 以前中國教育屆的motto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種極端的教育理念使得社會學科被嚴重偏廢,而數理化科目得到了宗教般的魔力。曾幾何時這邪性又從英語身上體現出來。中國的事情好像凡事必運動,革命運動半世紀,經濟運動三十年,難道說現在又到了大搞教育市場知識私有運動的新時代? 然而,教育不是運動,知識也不可能完全私有! 教育是教書育人,不能是騙人錢財的壟斷市場。 調侃之後,真正的問題該問還得問: 這麽一番全民英語幾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效果究竟如何? 這樣質問中國的英文教育,並非是要聳人聽聞,也不是滿眼狗屎隻看到滿目瘡痍。實在是幾十年來,中國的英文教育有了誤國誤民之嫌,不吐不快! 這樣的教學體製除了現有的教育當局和英語教育者們自己能從中撈取實利外,還會對哪個群體哪個社團有好處? 對它的改革是勢在必行。 有人可能會說你這麽罵罵咧咧是受刺激了還是怎麽著? You bet! 親友一: 家有女兒初長成,就是高中成績不靈。可老爹事業大成不在乎花錢給女兒找高手補習。因補習其他科目前途不如補英文來得光明,所以就專攻英文。在國內補效果不彰,就直接去加拿大語言學校補,一年花費約兩萬美元。國內老師雖然給她的英語基礎夯得很實,不巧加拿大英語和中國老師教的不是同一種英語,基礎雖實但用不上。在加補習已經一年多了,至今還是不能通過語言考試入大學就讀。從她的通信中看,在她通過考試之前,需要有長征的勇氣來堅持住。 親友二: 這家是兒子,在中國某大城市的高中不能高考金榜題名,走曲線去了澳大利亞,先語言學校後正規大學。孩子懂事知道讀書要用功,在澳生活學習都不錯,明年就要畢業,為他們高興。但他們帶有自豪地告訴我,在澳國的中國孩子不是人人像他那樣。現在孩子們去後,不讀書或不認真讀書的現象越來越多。這就使人聯想起中國大學的三加一或二加二的招生辦法。這三加一或二加二的前一位數代表在中國大學的就讀年限,後一位數則是去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和歐洲各國大學的就讀年限。而招生對象是那些高考落榜但家有"閑錢"萬貫的學生。如果說原來中國的留學選拔製度是首重學生成績,那這種三加一、二加二就形成了諷刺,因為他們是讓有錢的大爺走先。這種招生新辦法在中國還越來越火,也就是說這些學校向那些接受國輸送了越來越多的"次等生"。這些學生去國外後"不讀書或不認真讀書的現象越來越多"也就不難理解了。在報端和網絡看到的這些學生經曆的磨難這類報道已不新鮮。國是出了,但家長學生,國內國外,勞民傷財,個中的苦也隻能是自己"打掉門牙和血吞"。而這些中國大學畸形招生的走紅,究其原因,無非是錢。這次是中國的教育者們,夥同外國忽悠,一起坑騙中國的學生家長。 親友三: 假如說上麵兩位不能代表中國學生的先進分子。我們再看第三個家庭。這家的女兒從小善解人意,自覺用功讀書,上的高中是中國先進省份的先進省重點,明年就要高考入大學。按說,比起其他高中的學生來說,命運之神已對她有所眷顧。但最近,高考的壓力,學英語出國的壓力,一下子壓在了這一家人身上。原因是,那種三加一、二加二的中外聯合騙錢的模式已經延伸至中國的中學。有一所中澳聯合高中在當地辦了起來,辦學方式是收取有意願去外國上大學的中國高二或高三的學生,白天完全是英語強化訓練,晚上輔助其他科目,學費每年約一萬美元,結業時發給澳洲高中畢業文憑。中國的高考讓多少家長和學生神經脆弱,無風還起三尺浪,這所中澳雜牌高中的到來,一下就成了當地學生家長新的蘇解壓力的出口。這位女孩的同學去了,朋友去了,學校老師自己的子女去了,女孩自己也去了。他們都在自己高中的最後一年,放棄了省重點中學的畢業文憑,拿著一萬美金,投向了澳大利亞在中國合辦的高中。並且各自的家庭都為一年以後的國外大學費用作了多手準備: 新加坡國立大學,四年四十萬人民幣,去澳洲上大學四年人民幣七十到八十萬,去加拿大......,去英國......。 先是外國大學文憑,現在又是外國的中學文憑在中國的大地上橫行。一個教育先進省份的省重點高中的文憑不如一個來自澳洲的名不見經傳的某中學的文憑。中國教育當局、教育政策的製定者們、中國式教育質量的捍衛者們,這時你們都躲哪兒去了? 這等有辱國格的事態恐怕在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都不多見,更氣人的是,過去是外夷強行欺壓中國,現在則是內賊引來外鬼。 可憐的中國英語教育,但凡你能夠維持某種體製,正常教授中國學生有用的知識技能,中國的教育事業,也不致於成為外國野雞大學的提款機。 應該深思了,學校選學生首看成績,教育製度擇優錄取是不二法寶。錢,誰都愛,但辦學校收學生擇錢錄取,是一種短視的政策,最終唯利是圖,損害受教育者和整個社會的根本利益。中國錢多,家長對孩子做教育投資意願最高,這在歐洲美洲大洋州各國都知道。三加一能盈利二加二會賺錢,但請看清楚來中國辦學的都是些什麽樣的學校? 牛津劍橋也都要賺錢,可他們為什麽不來不跟你合辦? 為什麽美國的大學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