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國將帥之上將彭紹輝[圖文]

(2007-02-22 16:52:05) 下一個

彭紹輝(1906-1978)


彭紹輝(1906-1978)


  湖南湘潭人,中華人民共和國上將,1906年馬年7月18日(公元1906年09月06日)出生於湖南湘潭縣上七都瓦子坪(今屬湘潭市韶山區)一個貧農家庭,排行老七。著名早期紅軍將領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1906年
  馬年7月18日(公元1906年09月06日)出生於湖南湘潭縣上七都瓦子坪(今屬湘潭市韶山區)一個貧農家庭,排行老七。


1927年
  在農民運動的高潮中參加了農民自衛軍,當上了農民戰士。毛澤東考察湘潭農民運動時,彭紹輝曾向毛澤東講述農民協會的事,毛澤東親切地稱他為“放牛娃”。
  4月,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派背叛革命。
  5月21日,湖南軍閥許克祥在長沙發動了“馬日事變”,鎮壓農民革命運動。彭紹輝參加了圍攻長沙的鬥爭。失利後,他離開了家鄉,去找毛澤東,尋求革命出路。來到武漢時,報名參軍,被編到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五軍一師一團三營十二連。


1928年
  春,三十五軍一師改編為湘軍獨立第五師,彭德懷任該師第一團團長。第一團在彭德懷等共產黨人的領導下成立了秘密支部。彭紹輝曾被派到由共產黨人執教的隨營學校學習,從中學到了許多革命道理。
  7月,彭德懷等領導的平江起義爆發後,彭紹輝積極加入起義隊伍,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的一員。在紅五軍受敵人圍攻、傷亡過半的困難局勢下,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9年
  春,紅五軍主力開向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合,彭紹輝隨第二縱隊留湘贛北部堅持遊擊戰爭。這時他擔任二縱隊二大隊第六中隊隊長。一次,二大隊在轉移途中遭敵包圍,彭紹輝率部承擔了掩護主力撤退的任務。激戰中,他的右胯骨中彈,但他仍堅守陣地,保障了大隊主力安全轉移。當他回到宿營地時,因流血過多,已處於昏迷狀態。
  8月,彭紹輝擔任了紅五軍第二縱隊二大隊教導隊隊長,後來教導隊與隨營學校合並,任大隊長。


1930年
  7月,奉命帶領部分學員到紅五軍第一師第一團,任團長。
  9月,紅三軍團在方麵軍建製內第二次圍攻長沙,率部擔任攻擊烏梅嶺的任務。進攻受阻後,帶傷指揮戰鬥,最後隨軍主力撤至江西臨江中央革命根據地。
  在中央根據地第一、第二次反“圍剿”作戰中,彭紹輝率領部隊配合主力出色地完成了任務,被提升為第四師參謀長。


1931年
  7月,第三次反“圍剿”戰鬥打響了,代理三團團長,參加了蓮塘戰鬥和高興圩戰鬥,在右肩中彈和右手虎口負傷的情況下,忍痛作戰,直至戰鬥勝利。不久,又調到第三師十團任團長。
  10月,彭紹輝調到新成立的紅軍學校任二隊隊長。
  11月,出席了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32年
  3月,他調任紅三軍團第一師參謀長。
  6月,升任第一師師長。
  年底,蔣介石發動了第四次大規模“圍剿”。在反“圍剿”作戰中,率部先後參加了黃獅渡戰鬥、邵武戰鬥和滸灣豐山鋪戰鬥,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1933年
  2月,在宜黃南部進行的伏擊戰中,他率第一師殲國民黨軍五十九師1個旅,俘國民黨軍2000餘人,繳獲武器1400餘支。
  3月中旬,在霹靂山戰鬥中,帶頭衝向敵陣,率部占領了國民黨軍十一師陣地,重傷國民黨軍師長尚乾。在追擊殲敵的戰鬥中,他左臂中彈,臂骨被擊碎。因傷勢嚴重,醫生隻得鋸掉了他的左臂,從此成了獨臂將軍。他以驚人的毅力學會了獨臂打綁腿、騎馬等軍事行動,很快適應了戰鬥生活。


1933年
  由於在粉碎敵人第四次“圍剿”中立下了卓越戰功,中央軍委即授予彭紹輝紅星獎章。
  9月,第五次反“圍剿”鬥爭開始。彭紹輝奉命組建了興國模範師,並任師長。不久,他奉命回前方,擔任紅五軍團三十四師師長。


1934年
  年初,率部在建寧、將樂之間的光明山阻擊國民黨軍八十八師。戰鬥中,他下頷骨被打碎,但他帶傷完成了鉗製任務,受到了中央軍委的通令嘉獎。
  4月,參加了保衛建寧的戰鬥。


1935年
  6月,紅一方麵軍和紅四方麵軍在懋功會師。不久,遵照中央決定,到紅四方麵軍三十軍擔任參謀長(軍長程世才,政委李先念)。


1936年
  8月,任紅二方麵軍六軍團參謀長(軍團長陳伯鈞,政委王震,政治部主任張子意)。


1937年
  5月,彭紹輝調任二方麵軍教導團團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紅二方麵軍教導團改編為八路軍第一二0師教導團。教導團為敵後抗日遊擊戰爭的發展輸送了大批的幹部人才。


1939年
  3月,到晉西北任新組建的第三五八旅旅長。
  夏天,奉命率三五八旅護送“抗大”、“陝北公學”、“魯藝”等單位的7000多人,越同蒲鐵路,東遷敵後。這年冬天,他又率領七一四團向晉察晉護送了一批彈藥。
  彭紹輝指揮部隊在與日軍進行戰鬥的同時,還與國民黨頑固派展開了反“摩擦”鬥爭,從而鞏固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不久,三五八旅轉到北線,改為晉綏獨立第二旅,彭紹輝率獨二旅參加了夏季反“掃蕩”戰役,配合主力部隊粉碎了敵人的軍事行動。
  9月,率部參加“百團大戰”,殲敵3500餘人。
  11月,晉西北軍區成立,兼任晉西北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


1942年
  6月,彭紹輝調中央黨校學習。


1943年
  3月,出任抗大總校副校長。
  10月,參加了中共中央召開的高幹會議。
  年底,被調任抗大七分校校長。抗大七分校在他的領導下,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和各項工作,在生產上也取得重大收獲。


1945年
  彭紹輝出席了中共七大。


1946年
  5月,奉命調任晉綏呂梁軍區司令員。


1946年秋至1948年夏
  先後參加指揮了晉西南、汾孝、吉鄉、兌九峪、神堂底等戰役,戰鬥數十次,斃國民黨軍、俘國民黨軍數萬人,解放了永和、大寧、隰縣、交城、中陽等縣城及重鎮30餘座,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和物資。在他精心部署和果斷指揮下,創造了不少以較小代價換取較大勝利的成功戰例。


1948年
  8月,晉綏呂梁軍區的部隊改編為西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彭紹輝任縱隊司令員,率部參加了攻克太原的戰役。


1949年
  1月,七縱隊改稱西北人民解放軍第七軍,彭紹輝任軍長,指揮部隊轉戰西北戰場,屢建奇功。取得了扶眉戰役、追殲青海馬家匪幫、解放甘肅天水、進軍隴南及解放成都地區的作戰勝利。成都解放後,彭紹輝受命擔負整編、改造起義部隊的任務。


1952年
  任西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1954年
  10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並曾先後兼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部部長、條令部部長。


1955年
  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二、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


1957年
  參與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任副院長,後兼戰術研究部部長。


1960年
  1月複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


1969年
  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


1978年
  4月25日淩晨彭紹輝同誌病逝於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終年72歲。


  彭紹輝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一、二、三、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