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世界地圖

第一次經過上次經過之處……
個人資料
正文

於堅:讀書九劄

(2014-08-02 07:01:11) 下一個

微笑按:原以為老於頭隻是一愛寫先鋒詩的老憤青。今天早上讀到他的《讀書九劄》,不禁動容。觸發了對傳統和大地的鄉愁。錄其中二劄。


    2.《白虎通義》

  讀《白虎通義》,才知道我們距離中國傳統是多麽遙遠了。過去,我們千方百計要摧毀傳統,傳統日薄西山、傳統搖搖欲墜,傳統奄奄一息……追窮寇,痛打落 水狗。但我們不知道,傳統自又其五千年積累起來的高貴和傲慢。現在的問題是,傳統已經固若金湯,固若金湯地拋棄了我們,不要我們了,既然我們如此仇視這個 傳統,如此一味地要分道揚鑣,那就分道揚鑣吧!今日的局麵不是什麽反傳統,而是那個偉大的傳統我們回不去了,它已經成為一個我們隻能望其項背的彼岸。我內 心的悲涼是,當我談論傳統的時候,就像一個漢學家。

  3.《印度的發現》

  尼赫魯的《印度的發現》是在舊書店淘得。印度已經被遺忘了多年。印度對中國曆史有巨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總是善的,佛教是個證據。西方為我們帶來血 與火的經驗,印度卻不是。印度人來到中國,帶著經書。就像中國人當年出洋,鄭和帶去的是絲綢、大米、瓷器。都不是凶器。印度在中國興起的最後一次文化波 瀾,是上世紀泰戈爾的訪問,那次訪問激起中國思想界的一場激辯,泰戈爾勸告五四知識分子要尊重中國自己的傳統,不要沉迷於物質、西方文化。但聽不進去,泰 戈爾說的基本意思來自玄奘當年去印度聽來的那一套。玄奘們如獲至寶,中國文明於是豐厚。現在聽不進去了。泰戈爾言,西方“欲以自己之西方物質思想,征服東 方精神生活,致使中國印度之最高文化,皆受西方物質武力之壓迫,務使東方文化與西方文明所有相異之點,皆完全消失,統一於西方物質文明之下,然後快意,此 實為歐洲人共同所造之罪惡”。這種觀點在當時中國被奉行拿來主義的主流知識分子視為傳播腐朽有害的思想,泰戈爾被批判、冷落。在告別演說中,他很失落: “你們一部分的國人曾經擔著憂心,怕我印度帶來提倡精神生活的傳染毒症,怕我搖動你們崇拜金錢與物質主義的強悍的信仰。我現在可以告訴曾經擔憂的諸君,我 是絕對的不會存心與他們作對,我沒有力量來阻礙他們健旺與進步的前程,我沒有本領可以阻止你們奔赴貿利的鬧市。”泰戈爾過世,中國今日,已經成為拜物的、 以經濟為中心,講GDP的社會。泰戈爾那一套徹底失敗。但這樣一個中國又如何呢,五四那些反對泰戈爾的知識份子如果親曆今天,又會有怎樣的感想?

  讀尼赫魯的書,我發現印度思想在現代化開始之際就對它的異化有著高度警惕,印度堅持鄉村是印度的精神家園,尼赫魯在書中深情讚美大地。尼赫魯在《印度 的發現》經常使用“大地”一詞,他寫道:當我想到印度,我就想到下麵的許多東西,它的大地上遍布了數不清的小鄉村,……變幻無常的雨季,它把生命傾瀉於焦 幹的土地裏,忽然間把它轉變為閃耀的廣大美境和綠野,長江大河和流水,荒涼環境中的開伯爾隘口;印度的南端;個別的人或成群的人,尤其是巔峰積雪的喜馬拉 雅山或克什米爾的一些高山谿穀,其中春天開滿了鮮花並有一條溪流奔騰而汩汩的從中穿過……世界上恐怕少有政治家會如此抒情的筆調描述自己的祖國。這本書帶 有自傳性,相當於《我的奮鬥》。

  在中國曆史上,人們提到大地的時候,與印度一樣,乃是一種感激、讚美。比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比如屈原、李白、杜甫、蘇軾們那些千古流傳的大地詩 篇。中國山水詩、山水畫,那就是流傳了幾千年的大地之歌。但在二十世紀,大地一詞越來越隱沒於黑暗,人們以改天換地為重任,切斷與大地的關係似乎成為一種 曆史趨勢。我這時代的詩人與古代詩人最重要的區別就是,他們沒有大地,甚至蔑視大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拈花微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ng1984' 的評論 :

謝靈來讀。問夏天好~
ling1984 回複 悄悄話 原不知於堅何許人, 讀完這篇特好奇, 古狗後知道他的生平,佩服不已, 神州大地多奇人, 他是其中之一。 自學成才多不容易, 推想他是以大地為師, 草根的韌性不可小覷, 學習並謝謝微笑詩人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