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世界地圖

第一次經過上次經過之處……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100個世界第一發明

(2009-08-04 17:18:12) 下一個

很不錯的資料。收錄於此。

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對我國古代的科學和技術成就進行了深入地研究,撰寫出世界聞名的巨著《中國的科學與文化》(中譯文書名為《中國科學技術史》)。羅伯特•坦普爾在李約瑟博士指導下,於1986年出版了《中國――發現和發明的國度》一書,以簡明通俗的文字介紹了中國的一百個“世界第一”。下麵按發明先後順序介紹給大家。
  1、鼓:
  傳說公元前3500年中國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獸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達米亞的蘇默人製成了一人高的圓鼓,鼓身還繪有圖畫。後來有了小銅鼓和大銅鼓。15世紀騎兵用的大銅鼓,17世紀時開始為樂團采用。1692年蒲塞爾為“仙後”所作的配樂中就用上了。這種鼓現在叫定音鼓,19世紀有了低音大鼓。鼓聲可使節拍鮮明,粗獷有力。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定音鼓。
  2、二進位製:
  相傳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發明了二進位製。《周易》就是五經之一的《易經》,它是我國最古老的經典之一。《周易》相傳是由約公元前3000年的伏羲畫卦、周文王重卦、周公作爻(YAO)辭,並經過孔丘修訂而成為《易經》。當代的電子計算機用的不是十進製而是二進製。二進製是誰發明的?《周易》中的“易數”用的就是二進製。換句話說就是伏羲發明了二進製,伏羲就是神農。傳說神農嚐百草才有五穀,我國才有原始農業。伏羲對我國社會的進步可謂大矣!我國北京的先農壇就是為了祭奠神農(即伏羲)而建造的,這裏表達炎黃子孫對他的敬佩之情。
  3、繩索:
  公元前2800年,中國人已經掌握了創造麻繩的技術。我國人民開始用大麻纖維製繩。到公元紀元開始時,用大麻纖維已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主要製繩材料。1775年,英國發明家馬虛發明製繩機,結束了手工製繩的時代。從1950年開始用人造纖維製造繩索,直徑約2毫米的馬尼拉繩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會折斷,而同樣粗的尼龍繩則能承受13227公斤的拉力。
  4、指南針:
  相傳公元前2700年中國的軒轅黃帝發明了指南針。黃帝用指南針,在大霧中辨別方向,打敗了蚩尤。根據史書記載,中國人早在戰國時代已使用指南針。公元前3世紀的《韓非子》中說,戰國時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針)。宋代沈括《夢溪筆談》對此記載更詳。1090年,中國和阿拉伯航海家開始在船上裝設了指南針。作導航工具。歐洲在11世紀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針製成指南針。1250年左右,在地中海地區指南針的磁製已裝在有度的卡片上麵,並以中央旋軸保持平衡。
  16世紀時把指南針鑲在帶平架上,在船上發揮作用。19世紀鐵船用指南針要裝上一片弗林德斯頓鐵,以校正船的磁力所引起的誤差。20世紀製成的船和飛機用陀螺羅盤儀指南針。根據旋轉頂點穩定姿態與星體有關的原理,陀螺羅盤有兩大優點:既不因接近金屬而偏轉,雙指向真正北而不是磁北。1908年德國製成世界上第一台此類實用儀器。最優良的指南針是美國人斯波裏所製。1910年在“德拉威”號船上試驗成功,很快就被美國海軍采用。總之,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後來傳遍全世界為全球航海業等方麵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5、養魚法:
  公元前2500年中國人已經懂得養魚。那時我國人民能用人工孵化魚卵,把它養大食用。1960―1970年代,歐美才用人工養殖蛙魚等魚類。英國等西歐國家現在每年由養魚場生產淡水養魚約有10萬噸。
  6、赤道式天文儀:
  公元前2400年,中國人發明了赤道式天文儀。
  7、十進計數製:
  中國人於公元前14世紀,發明了十進計數製。在現代科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歐洲人正式采用它的最早時間的證據,是公元976年的一份西班牙手稿中發現的,而中國早在公元前14世紀的商朝,便已經采用了。在出土的公元前13世紀的甲骨文中,見有中國人用十進製記述了“547天”的實例。
  8、印刷術:
  公元前1324年,中國人已會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印刷術是世界上第一種傳播媒介,有了它才可把資料信息傳播出去。印刷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我們中國人從古時候起就使用印章,刻上人名或官銜。印章本來是官銜的標職,到公元
前1324年,又開始用來加蓋在文件上;最初是用墨水,到公元五、六世紀才開始用紅色印泥。中國印章大多用皂石、玉石、竹子甚至象牙雕刻而成。中國人認為,有印章為憑的文件書信和票據經簽字更可靠。現在的印刷書籍中,最古老的是《金剛經》,由中國人王
印刷,如今已成孤本。868年中國人發明了雕版印刷術,《金剛經》是凸版印刷,它是一幅5.25米的卷軸,用多塊長91厘米,寬36厘米的刻版印的。後來落在英國人手中,現藏於倫敦大英博物館。
  1040年代中國刻字工人畢升在北京曆年間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泥六麵體活字模,加熱變硬,按韻排在轉盤上。印時把活字鋪在有鬆脂、臘等粘合物的鐵板上,周圍用鐵框紮緊,放在火上加熱使粘合物熔化,冷卻後活字就粘在鐵板上了。印完後烤熱鐵板取出活字,以備日後再用。1403年朝鮮的李太宗創辦了最早的金屬鑄字工廠(當時朝鮮也用方塊字),又過了30年朝鮮參照古印度的梵文,創造了一套拚音字母以代替方塊字。現在的朝鮮文有40個字母,隻需要少量字母就可拚出所有的字。1438年在德國梅茵茲城古騰堡居住的根弗第謝(德國人)創造了一套澆濤金屬字母活字的模具。用硬金屬雕出凸模字,再用錘字把凸模字壓在軟銅上,製出凹模,用凹模排在框架上印刷。到15世紀時大概已開始采用鉛錫合金。他在1451年印出歐洲第一本用活字印刷的書――《多納托斯拉丁文法》。約在1453年開始印刷拉丁文聖經。他的印刷機是用普通的螺旋壓榨機改裝的。把一頁為一個印版麵上放在印刷的印台上,刷上油墨,鋪上紙張,用裝在螺旋下的壓印板加壓。一天才能排一頁,每小時隻能印16張左右。
  1457年,福斯特和舒奧佛發明了多色印刷,印出第一本雙色書――拉丁聖詩。1461年,班堡的靠士特把木刻版與活字印刷結合起來,印出第一本有插圖的書――德文的寓言,共有101張插圖。1470年法國人讓森在威尼斯設計出第一批羅馬活字。1477年托雷米繪製了《世界地圖》,用凹版印刷術印出,共26幅銅版印製。不易仿製,紙麵上的油墨稍微鼓起,特點較多,易辨真偽,所以仍用於印刷鈔票、郵票和有價證券等。1501年意大利人格裏福出了一套斜體字;1561年他把這些字縮小印出袖珍本書籍。(西方的斜體字主要用於強調字句。)1620年,荷蘭的伯靳奧發明了收字方便印刷術,每小時可印150份。1642年德國的賽根發明了鏤刻凹版印刷法,最適於印畫,首幅畫是德國伊利莎伯爵夫人的肖像。
  1107年,中國人還發明了彩色印刷術。600多年後,1719年,德國的勒布朗設計的彩色印刷機取得了專利權。印出第一部書是《油畫色彩之調和》。1727年英國蘇格蘭金匠格特發明了澆鑄鉛版法。1775年法國人迪多製訂了量度活字大小的單位。1798年德國的遜納菲爾德發明平版印刷法,最適於印插圖。1875年英國首先使用膠印法,把圖像印到橡皮布上,然後正式印到彈性所需的材料上。1800年,英國的斯坦賀製成第一台鐵架印刷機代替了木製印刷機。每小時可印250張。1810年德國
人在倫敦工作的哥尼格取得了蒸汽印刷機的專利權(機械化的手動印刷機),每小時可印400頁。1812年德國人哥尼格和鮑爾設計出滾筒式滾壓印刷機。《泰晤士報》賣了這台機器,每小時可印1100張。後來哥尼格還設計了每次能印兩麵的印刷機。
  1839年英、美、俄三國分別發明了電鑄版。用電鑄金屬板來代替木刻印板。1845年紐約的荷奧取得了第一架實用輪轉印刷機專利。費城的《紀事報》購買了這台機器。1848年倫敦《泰晤士報》的工程師阿普斯和考珀設計了一台輪轉印刷機,在此報運用,每小時能印8000張。1861年美國荷奧采用紙型製出的曲麵鉛版,從此有了完全圓形的印刷版麵。1852年,英國照相技術先驅塔爾博特發現了鋼線凸版印刷的原理,1880年首先采用這種辦法在紐約《畫報》上複印一張照片,標題是“紐約貧民窟一景”。1886年德國人默根索勒在美國工作發明了高速自動排字的策諾整排機,此機用於《紐約時報》。兩年後正式投產,每小時可排字模6000個左右,速度是最熟練工人的四倍。1887年英國公務員蘭斯頓發明了排字精良的莫諾鑄排機,此機於1897年正式投入生產。在此之前,1477年前人們就知道雕刻銅凹版印刷法;1895年奧地利人克利克發明了照相凹版法;1839年,許布約在美國發明了照相排字機。從此印刷商不要金屬活字,並改用平板印刷代替傳統的凸版印刷。此法是把字母相繼投射到照相紙上麵,然後衝洗出來,貼到一頁樣本上。這張拚好的版用照相機轉拍在金屬板的感光膜上,經過酸蝕,使這塊印版具有1798年遜納菲爾德發明的石印版的性能;油墨隻附著於版上有圖形的地方。現在,照相排字法已經取代了絕大多數傳統的排字方式。
  1965年德國發明了電子照相排字機之後,開始了用電腦控製排字時代。先進印刷廠是整頁版麵可在電腦屏幕上設計,設計者一頁版麵編排妥當之後,就用電腦記憶裝置把全部內容存貯起來,包括文字、標題、圖片位置等等。然後,由電腦控製的激光器在照相紙上掃描,把整個版麵的圖像印出來,再用照相法製成印版進行印刷,這叫激光照排法。當今世界上很多大型報刊都用先進方法進行排印,例如我國的《科技日報》、《中國電視報》和《北京晚報》等,都采用了此先進的印刷技術。
  9、漆――世界第一種塑料:
  中國人最遲在公元前13世紀已經發明使用了漆。1976年在河南省安陽市發掘出的“婦好”墓(葬於公元13世紀),她的上過漆的棺木就是證明。李約瑟說:“漆可能是人類所認識的最古老的工業塑料。”在古代中國,油漆業的組織和管理很有章法,有私人的油漆作坊,也有國家的製作中心。巴黎東方藝術博物館存有一隻油漆的木酒杯,杯上雕刻的銘文除說明該杯製作於公元四年外,還刻有參加製作的七名工匠和製作中心的五位官員的名字。這個木酒杯表現了中國人兩千年前就有對製造工藝的看法;另一方麵,這個杯子還表明當時的生產很可能已使用現代的工業生產的流水線那樣的工藝流程。早在公元前二世紀,中國人已發現了漆的重要化學性質,發現了通過漆的蒸發過程使其變質的方法,發現了通過在漆中放幾隻螃蟹殼,漆就會保持液狀,不會變幹。公元前120年的《淮南子》一書和公元12世紀的李氏都提到螃蟹殼能使漆保持液態的特殊功能。現代科學家化驗證實,甲殼體組織內確有抑製某些酶的活動的化學成份,其中一種酶就是漆變硬的酶。漆可以通過化學作用保持長久的液態,這使中國的這項生物化學工藝具有不衰的工業雛形模式。
  10、銅鏡:
  約公元前1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銅鏡。中國人於公元5世紀還發明了魔鏡;英國結晶學家威廉•布萊格到1932年,係統地闡明了魔鏡的理論,比中國晚了一千五百年左右。魔鏡是世界上最奇異的物品之一。魔鏡有何奇妙之處呢?在魔鏡的反麵鑄有青銅圖案――圖像或文字,或二者兼而有之。反射光線的一麵為凸狀,是由經拋光處理的青銅製成用作鏡麵。在大多數照明情況下,這種鏡子看上去與其它的普通鏡子無異。但是,在明亮的陽光下使用魔鏡時,它反光的一麵就能被“看透”。用鏡麵將陽光反射到暗色的牆上,人們就能從投在牆壁上的影像中看到鏡麵的圖案或文字。堅實的青銅製品變得透明了,這種令人感到神秘不解的現象使中國人給魔鏡取了透光鏡名稱。青銅是不透光的,然而實際使人感到透光,這是為什麽?這奧妙之深讓中外學者探討了幾百年,中國的科學家沈活和外國科學家威廉•布萊格爵士都發表過高見。威廉•布萊格爵士於1932年發現這一奧妙時說:“正是反射的放大作用使圖案清楚地顯現出來。”李約瑟正確地將這一切稱為“是在通向掌握金屬表現微細結構道路上邁出的第一步。”
11、傘:
  公元前1100年,中國人已經使用傘,那時已經用傘表示身份。傘骨用竹或檀香木製成,上麵覆以樹葉或羽毛做的傘麵。公元12世紀英語才出現“傘”這個詞。以前一直隻有陽傘,到1733年代,巴黎人用油布做傘麵,才製成雨傘。1750年,英國的漢威到外國旅行後帶了一把傘麵回倫敦,轟動一時。1874年雪靠耳附近迪卡地區的金屬拉絲工霍克斯取得弧形鋼質傘骨的專利權。有了此傘骨,傘可以收緊,從此成為英國紳士常用的雨具。1930年柏林人豪普特發明了伸縮傘。在學術界也有人說,公元4世紀三國時期中國人才發明了傘。
  12、風箏: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最先放風箏。早在信史之前,傳說中國人已會放風箏。相傳公元前四世紀,中國著名工匠魯班(即公輸班)做了一隻風箏,升空三日而不墜。還有一個故事說一名將軍包圍了王宮,利用風箏測量宮牆與己方軍隊的距離。風箏可用於送磚上屋或在風箏尾部係上魚鉤釣魚。公元1600年,東方的風箏(菱形)由荷蘭人傳到了歐洲。19世紀英國發明家克雷由風箏產生靈感而發明滑翔機。德克薩斯州演員科迪“上尉”,曾利用風箏拖動折疊式小艇,橫渡英倫海峽;1901年再接再勵,乘坐雙箱形風箏飛行,使英國陸軍部大感興趣。不久,飛機取代了軍用風箏,而科迪“上尉”也在1913年駕駛他的新雙翼飛機時失事遇難。1970年,美國太空計劃設計了各種“飛行翼”,使風箏再次成為成年人的玩意兒,例如羅格樂樂折疊飛行翼,本是專為水星號太空船倉安全著陸而設計的,後來被降落傘取代了;但這種折疊翼,結果成為今日懸掛式滑翔機的機翼。風箏飛上天空為飛機飛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靈感。
  13、米酒: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發明了米酒。
  14、弓箭:
  中國人於公元前8世紀發明了弓箭。公元前200年中國人已發明了弩弓。它主要用於打仗和狩獵,可臥射、立射、騎射,威力甚大。而歐洲的意大利在公元10世紀才使用弓,比我國晚了一千二百年。
  15、古代機器人: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東周時期,中國人就已發明了古代機器人。當今世間,隻要談及機器人,言必歐美、東洋;然而可曾知道世界上最早製出古代機器人的,是我們中國人。我國製出的古代機器人不僅精巧,而且用途也很廣泛,有各式各樣的機器人。會跳舞的機器人、會唱歌吹笙的機器人、持賺錢的機器人和會捉魚的機器人……等,應有盡有。
  會跳舞的機器人。我國唐朝的段安希說:西漢時期,漢武帝在平城、被匈奴單於冒頓圍困。漢軍陳平得知冒頓妻子閼氏所統的兵將,是國中最為精銳驃悍的隊伍,但閼氏具有妒忌別人的性格。於是陳平就命令工匠製作了一個精巧的木機器人。給木機器人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花枝招展,並把它的臉上擦上彩塗上胭脂,顯得更加俊俏。然後把它放在女牆(城牆上的短牆)上,發動機關(機械的發動部分),這個機器人就婀娜起舞,舞姿優美,招人喜愛。閼氏在城外對此情景看得十分真切,誤把這個會跳舞的機器人為真的人間美女,怕破城以後冒頓專寵這個中原美姬而冷落自己,因此閼氏就率領她的部隊棄城而去了。平城這才化險為夷。
  會唱歌吹笙的機器人。唐代的機器人更為精巧神奇,唐朝人張騖在《朝野全載》中說:洛州的殷文亮曾經當過縣令(相當於“縣長”),性格聰巧,喜好飲酒。他刻製了一個木機器人並且給它穿上用綾羅綢緞做成的衣服;讓這個機器人當女招待。這個“女招待”酌酒行觴,總是彬彬有禮。
  會賺錢的機器人。唐朝時,我國杭州有一個叫楊務廉的工匠,研製了一個僧人模樣的機器人,它手端化緣銅缽,能學和尚化緣,等到缽中錢滿,就自動收起錢。並且它還會向施主躬身行禮。杭州城中市民爭著向此缽中投錢,來觀看這種奇妙的表演。每日它竟能為主人撈到數千錢,真可稱為別出心裁,生財有道。
  會捉魚的機器人。唐代的機器人還用於生產實踐。唐朝的柳州史王據,研製了一個類似水獺的機器人。它能沉在河湖的水中,捉到魚以後,它的腦袋就露出水麵。它為什麽能捉魚呢?如果在這個機器人的口中放上魚餌,並安有發動的部件,用石頭縋著它就能沉入水中了。當魚吃了魚餌之後,這個部件就發動了,石頭就從它的口中掉到水中,當它的口合起來時,它銜在口中的魚就跑不了啦,它就從水中浮到水麵。這是世界上最早用於生產的機器人。
  此外,在《拾遺錄》等書中,還記載了古代機器人登台演戲、執燈伴瞎等機巧神妙。
  16、分行栽培與精細耕地法:
  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分行栽培與精細耕地法;歐洲人到1731年才使用此項技術,比中國晚了二千四百年左右。
  17、鐵犁:
  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鐵犁。歐洲人到17世紀才使用鐵犁,比中國晚了二千三百年左右。公元1050年,中國人還發明了犁鏡,給犁裝上犁鏡,便於翻土,從而提高了農業產量。大約公元前3500年,米索不達米亞平原農夫發明了牛拉犁具。犁是人類早期開始耕地的農具,中國人大約自商代起已使用耕牛拉犁,木身石鏵。公元前500年,歐洲農夫造出了鐵犁,犁前有二個輪了和一個犁刃(即犁鏵)。中國戰國時期在木犁鏵上套上了V形鐵刃,俗稱鐵口犁。犁架變小,輕便靈活,更可以調節深淺,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歐洲人於1700年代開始用先進的羅瑟蘭犁、蘭塞姆金鐵犁和播種機。1830年美國移民開始用迪爾銅犁,其他各大洲也開始用銅犁。總之,犁的發明、應用和發展,凝聚了中國人和世界其他各位發明家的心血,並顯現了他們的智慧。
  18、大定音鍾:
  中國人於公元前6世紀發明了大定音鍾;歐洲人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鍾,比中國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19、長明燈:
  大約在公元前589年,中國人發明了長明燈。燈蕊為石棉;燈油為海豹油或鯨油。
  20、算盤:
  公元前550年中國人發明了算盤,用於計算,也是自古以來商業上廣泛應用的計算工具,後來傳到世界各地,到12世紀才逐漸被現代阿拉伯數字所取代。到20世紀前蘇聯和遠東地區很多人仍然使用算盤,生塑算盤代替木竹算盤。目前世界上電子計算器和電子計算機有代替算盤的趨向,但因為算盤價格低廉,所以,用電子計算機在全世界完全代替算盤,至少還需要十年。  
21、地毯:

  公元前五百年地毯已在中國應用。已知最早的地毯起源於公元前五世紀的中國和伊朗。1606年,法國巴黎附近最早用上了織機編織的地毯。現在的地毯變為人造纖維和羊毛編織而成。

  22、雙動式活塞風箱:

  中國人於公元前5世紀發明了雙動式活塞風箱。西方於16世紀才用雙動式活塞風箱。比中國晚了二千一百年左右。

  23、水湧缽

  公元前5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水湧缽。

  24、空位表零法:

  中國人在公元四世紀以前就開始用空位表示零,中國的算盤就是這樣表示的。按照西方的傳統說法,用符號“0”來表示零,是印度人在公元九世紀發明的,它出現在公元870年瓜摩爾的碑文中。但是,實際上,符號“0”的出現要比這早得多。在公元683年柬埔寨和蘇門答臘的碑文中,以及在公元686年蘇門答臘附近的邦加島上的碑文中,均出現這一符號。一些專家認為,這些國家出現的零的符號,是由中國傳過去的,而他們又將這符號傳到印度。零非常重要,如果忽視了零,那麽現代技術就會瓦解。當然用空位表示零這是中國人的一項發明,然而我們並不是說使用“0”符號的絕對優先權屬於我國,因為直到1247年“0”符號才第一次在我國印刷品中出現,盡管我們確信至少在一個世紀以前就已經使用這個符號了,但沒有人知道,這個表示零的符號中國人在何時、何地首先使用的,這是需要進一步考證的。

  25、化學武器:

  利用毒氣進行化學戰的曆史,在中國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紀早期。在墨家早期著作中,就有關於利用風箱把在爐子內燃燒的芥末釋放出來的氣體,打入圍城敵軍隧道的記載。這比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利用塹壕芥子氣早2300年。中國人化學武器有下列幾種:“糞彈”,這是毒氣彈的雛形。“飛砂彈”,它是將一管火藥放在陶罐裏,火藥的成份是生石灰、鬆香、有毒植物的乙醇提取之。把這種武器從城牆上放下去,隨即炸開,致命毒物四散。“催淚彈”,公元二世紀中國人便使用催淚彈,它所產生的煙霧很快地使人淚如泉湧。海脈油、四川漆和海星等毒汁會使敵人聲音嘶啞。我國有的毒物能使敵人肌肉腐爛直至露出白骨。火矛包含著砒霜和一般的毒物。1540年貝林古西奧所著的《煙火藥學》一書中說,火矛被燃後,就吐出“熾熱地火舌,有兩三步遠,使人毛骨悚然”。在歐洲,直到1580年,砷才作為一種深受歡迎的東西,但在17世紀它被汞煙球所代替,這是當時中國奉獻給世界的禮物之一。

  26、馬胸帶換具:

  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馬胸帶換具。在此之前,西方在公元8世紀換馬的惟一手段是“項前肚帶換具”。這是一種不合理的方法,因為皮帶勒在喉部,意味著馬一旦使出最大力氣就會立即窒息死亡。我國發明的馬胸帶換具克服了這一缺點。我國的這項發明後來通過中亞傳到了歐洲。歐洲考古學家在公元7至10世紀的古墓中發現了胸帶換具遺物。

  27、石油照明法:

  大約於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了石油照明法和天然氣照明法。

  28、鑄鐵術:

  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鑄鐵術。

  29、馬肩套挽具:

  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前一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馬肩套換具。這比在歐洲出現胸帶具後一百年出現的肩套換具要早一千年。中國人還發現,肩套換具可以用另一種更簡單的方式:換繩可以拴在肩套(項圈的兩側,直接套在車上)。正是這種形式的肩套換具,今天仍在全世界普遍采用。

  30、硝石鑒別方法:

  中國人在公元前3世紀以前發現了硝。這比西方早2000年。在發明火藥之前,首先必須認識到並且獲得它的三種成分中最重要的成分,這就是硝石。西方在中世紀以前不知有此物,歐洲缺少此物,而中國資源豐富,並且可區別於其他礦物而予以提純。鑒別硝石是根據顏色反應。硝石燃燒發出紫色火焰可證實鉀的存在。中國人至少在公元前3世紀就會用此法鑒別硝石的存在。中國人發現硝石為後來發明火藥奠定了基礎。
31、世界上第一條等高運河―――靈渠。

  西方於公元13世紀才建了等高運河,比中國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32、立體地圖:

  中國人最遲在公元前3世紀就發明了立體地圖。在司馬遷寫的《史記》中,就記過了一張公元前210年繪製的秦始皇墓地圖。書上寫道:“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1985年6月《每日電訊》的一篇報導說:秦始皇墓地雖然還沒有打開,但是可能已經發現了。據說是墓入口處的地方發現了微量的水銀。考古學家猜測這可能就是上述立體地圖上所示的水銀。

  早在公元前3世紀,中國有名的蓬萊仙山的地圖就出現在罐子和香爐上。這對以後立體地圖繪製技巧的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公元32年將軍馬援講到的軍事立體地圖,河穀山脈的模型是用糯米製作的。此外,還出現了木刻的立體地形圖,大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記述了這種地圖。1130年黃裳也製作了一張木刻立體地圖。此圖後來引了哲學家朱熹的興趣,他千方百計地收集木刻地形圖,以便進行研究。他自己也有時用粘土,有時用木刻製作立體地形圖。黃裳在一部《鶴林玉露》裏,還講述了朱熹製作的一幅地形圖的情況:“(朱熹)嚐欲以木作華夷圖,刻山水凹凸之勢。合木八片為之。以雌雄榫鑲入,可以折。度一人之力可以負之。每出則以自隨,後竟未能成。”

  很可能立體地形圖的製作由中國傳到阿拉伯,後又傳到了歐洲。1510年,保羅•多克斯製作了歐洲最早的地形圖,繪出了奧地利的庫夫施泰因的鄰近地區。阿拉伯人伊貝•巴蒂塔(公元1304―1377年)敘述了他在直布羅陀看到一張立體地形圖。中國以外的國家有關立體地形圖的記載沒有比這更早了。

  33、吊橋:

  中國人李冰於公元前3世紀在四川省灌縣修建了安藍橋。這是世界最早修建的竹纜鏈橋。它總長為320米,有八個孔,整個結構中沒有一塊金屬材料。此吊橋上鋪了板便於人們行走。這種用竹了做的索橋是極有效的,整個纜索是以竹子為內芯,外邊包著從竹子外層劈下的竹條(蔑片)編成的“辮子”。編成辮子是因為蔑片把內芯纏得越緊,纜索的強度就越大,從而增加了安全因素。並且,中國人於公元1世紀又發明了鐵吊橋。這橋可用於通行車輛。1655年到中國訪問的西方人馬丁•馬蒂尼曾描述過貴州境內一條河上的鐵索橋,並編在那個時期有名的巨著《中國圖集新編》中。西方的第一座吊橋,即溫奇橋。是公元1741年建成的,跨於英格蘭的提茲河上,它隻有纜索而沒有橋麵供車輛通行。由於歐洲人於1809年才建成第一座可以通行車輛的吊橋,因此在這方麵中國人比西方要領先1800年以上。

  34、記譜法:

  公元前221年以前,中國人已發明了記譜法。二千多年前,中國的戰國時期已有管色譜,是中樂12律的簡號。約公元1200年科隆的弗蘭科在其著作中創造了一套節拍符號,把律音分為四種長短,逐漸演變成現代化的記譜法。

  35、造紙術:

  公元前200年左右,中國人發明了造紙術。公元105年東漢時期的蔡倫製出了蔡侯紙。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紙張發明以前,人類在石頭、粘土和木頭上刻字,還在樹葉和樹皮上寫字;有的在竹了、紙莎草結和羊皮上寫字。我國先秦時期,大臣向天子或皇帝交一封建議書,把其內容寫在竹子上,這一封建議書就需要兩人抬著它進獻給國家元首,實在太不方便。到公元200年左右中國人發明了造紙術。過去史稱105年東漢時期的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但從出土的時期紙來看有史料記載分析,中國人早在蔡倫之前已懂得造紙,蔡倫隻是總結了民間造紙的經驗,加以改進和提高,製出了較優質的蔡侯紙。蔡倫用樹皮、麻頭、魚網和破布作原料,製成的紙已適於書寫。紙的發明和普及,對促進文明有極大的作用。公元七世紀時,造紙法流傳到日本,到公元711年,阿拉伯人入侵西班牙時才傳入歐洲。他們稱此稱為布料紙。從中國陝西省一座古墓出土的紙張,是世界上最早的紙,這紙約在公元前200年?/FONT>100年製成。這是中國人發明造紙術的有力證明。

  36、降落傘:

  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降落傘。許多人都知道達•芬奇留下了降落傘的草圖,這標誌著歐洲人最初產生製造降落傘提法的時間。但是遠在達•芬奇1500年前,中國人已經發明了降落傘,並且在實際生活中極其成功地運用了它。何以為證?我們可以從中國最偉大的曆史學家司馬遷的名著《史記》中找到最早的文學記載,此書完成於公元前90年。他是把降落傘看作是很久以前的古物這一事實,證明了降落傘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

  中國人在中世紀使用降落傘的例子,敘述了1192年在廣州親眼目睹的一些事情。那時候雲集了不少阿拉伯人,他們曾親自看到過中國人使用降落傘。法國人西蒙在《曆史性的關係》一書中也說過,他曾親眼看到過中國人使用降落傘表演雜技。中國確實是發明降落傘的國家,用傘當作降落傘是其古老的傳統!西方人利諾曼德於1783年,多次從樹頂或房頂上跳下去,結果很成功,他把這叫降落傘;這比中國人發明降落傘晚了一千九百多年。

  37、焰火:

  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焰火。

  38、微型熱氣球:

  公元前二世紀中國人發明微型熱氣球。最早的微型熱氣球是用蛋殼製造的。在那個時期寫的《淮南萬畢術》一書裏提到,借助於燃燒著的引火物,蛋殼可以飛上天空。其作法是:用一個雞蛋,去掉蛋黃和蛋清,然後點燃放入其孔中的引火物艾蒿。蛋殼就可以自行升空飛走。

  熱氣球也有用紙做成的。一位於1939年僑居在中國雲南省麗江地區的名叫彼得•古拉特的外國人,他曾寫書說,他曾目睹過中國人放紙紮熱氣球的情景。

  39、墨水:

  公元前二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墨水。這時埃及人也製成墨水。古代中國人和埃及人用油燈的油煙和水跟明膠混合製成墨水,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墨水。1834年英國的史蒂芬斯開始在英國製造出書寫用的墨水,15年之後才大量生產。1860年代,英德發明了人造墨染料。墨水的發明促進了世界文化的發展。

  40、曲柄搖手:

  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曲柄搖手;西方於公元9世紀才使用曲柄搖手,比中國晚了七百年左右。
 41、耬:

  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耬,實際上就是一種多管播種機;而西方到1566年才製成條播機,比中國晚了一千八百年左右。

  42、旋轉式揚穀扇車:

  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旋轉式揚穀扇車。到18世紀初,西方才有了揚穀扇車,比中國晚了二千年左右。

  43、平衡環:

  公元前140年,中國人房風發明了平衡環,公元189年中國人丁緩又改進了平衡環,後來傳到了歐洲。到公元9世紀,著名科學家羅伯特•霍克等人應用該裝置的原理造出了萬向接頭。就是這項發明使汽車的自動能量傳輸成為可能。中國人發明的平衡環比西方領先700年左右。

  44、白蘭地與威士忌:

  公元前126年,中國人發明了白蘭地和威士忌,直到1570年這種製酒法才傳到歐洲,並引起歐洲人的轟動。製白蘭地酒歐洲人比中國人晚了一千四百年左右。

  45、豆腐:

  公元前125年,中國人劉安發明了豆腐。同年,中國人還發明了激素結晶體提取法,這比歐洲人領先了二千二百年。

  46、走馬燈:

  公元前121年中國人發明了走馬燈。約公元180年丁緩製出一個“九層博山爐”(走馬燈)。公元12世紀中國人還製出了“馬賽燈”。西方人約翰•巴特於1634年描述了走馬燈,比中國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47、百煉法――用生鐵煉鋼法:

  公元前120年,中國人發明擻蒙??陡址ǎ?渤啤鞍倭鬥ā薄6?鞣降?856年才開始用生鐵煉鋼,比中國晚了二千年左右。

  48、指南車:

  公元前100年左右西漢時期,中國發明了指南車(也有傳說黃帝時期中國人就發明了指南車)。

  49、曲柄:

  大約公元前100年中國人發明了曲柄。並在實踐中得到了應用。當時中國人把一根棍子彎成一個直角,類似搖轉手柄。曲柄應用很廣,如用於轉動石磨等。曲柄在機械上可用來把往複運動轉為旋轉運動。1400年有人把曲柄與連杆垂直相連,轉動曲柄,連杆便作往複運動,可用於水力機械、拉風箱和鋸木頭等等。曲柄和連杆是蒸汽機的主要組件,可以使活塞的往複運動轉為旋轉運動,驅動機器。如今的汽油和柴油引擎中,曲柄和連杆也起同樣的作用。

  50、獨輪車:

  公元前1世紀,中國人發明了獨輪手推車;而西方到公元11世紀才使用獨輪車,比中國晚了一千二百年。
51、密封實驗室:

  公元前1世紀,中國人發明並建造了密封實驗室。

  52、傳動帶:

  公元前15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傳動帶。歐洲人用傳動帶是1430年,比中國晚了一千四百多年。

  53、滑動測繪儀:

  中國人於公元5年發明了滑動測繪儀。而西方到1638年才使用滑動測繪儀,比中國晚了一千六百多年。同年,中國人還發明了十進位小數。隨著十進位製在中國的確立,十進位小數也出現在中國。公元5年劉歆在一標準量器所作的銘文中,提到了一個長度準確到9.5個單位。公元3世紀劉徽對《九章算術》注釋中,記述了一個1.355尺的直徑。在運用十進位小數中揚輝和秦九韶兩位卓越的數學家有很大貢獻。後來,十進位小數概念由我國逐漸傳給了西方。在這方麵歐洲要晚於中國1600年。

  54、水力風箱:

  公元31年中國人發明了水力風箱。《後漢書》記載了南陽太守杜詩發明以水為動力、用於鑄造鐵製農具的水力風箱(鼓風水排)的事情。並精辟評價說:它“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後來發明家杜預對這種風箱作了大量改進,鼓風水排代代流傳,越來越廣泛地傳遍了全中國。而歐洲直到公元13世紀,才開始使用鼓風水排,這比中國晚1200年。在大規模工業加工過程中,中國人利用水利的創舉是現代社會以前能源供給中最有意義的突破之一。它是朝工業革命邁出的重大步伐之一。

  55、龍骨水車:

  公元80年,中國人發明了龍骨水車;而歐洲第一架方形板葉的龍骨水車製於16世紀,是直接以中國的設計為模式而製作的,比中國晚了一千五百年左右。

  56、船尾舵:

  公元1世紀,發明了船尾舵;而西方到公元1180年才在教堂的雕刻上出現了舵,比中國晚了一千一百年左右。

  57、瓷器:

  中國人於公元1世紀發明了瓷器。西晉時期的人,用高嶺土、長石和石英為原料,燒製成潔白細密的飲食器皿。西方到18世紀才有瓷器,比中國晚了一千七百年左右。

  58、地動儀:

  公元132年中國人張衡發明了地震探測器――地動儀。張衡是一位東漢時期的皇家天文學家,他寫過很多書,其中一本是《渾儀》。他曾設想地球是與九個大陸一起是在無限空間的球。在中國他第一個介紹了地理上經線與緯線的交叉網絡。這時,張衡還發明了渾天儀。渾天儀顯示了宇宙中各主要星球的相對位,地動儀則可預測地震發生的地區,甚為精巧。外國人德拉•奧特弗耶於1703才設計出第一台現代地震儀。這比張衡發明的古代地震儀――地動儀要晚1571年。

  59、催淚彈:

  公元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催淚彈。

  60、船中水密艙:

  中國人於公元二世紀發明了船中水密艙。至少從公元2世紀以來,無論傳統的中國航船的船殼被碰破一個多麽大的洞,船也是不會沉沒的。這是何種絕技產生這樣良好效果?這是因為中國人運用艙壁原理建造船殼的結果。艙壁又稱隔壁,它是一種把船的底層艙分隔成若幹個水密的立式隔板。一般典型的中型船有16個水密艙,一旦出現了什麽意外情況,其中一個艙進了水,那麽其他艙是不會進水的,因為水密艙彼此是隔開的並密封著,因此這船是不會沉沒的。

  中國人這種造船絕技由客繆爾•本瑟姆爵士從中國傳到了歐洲。馬可•波羅在1295年也寫文章介紹過中國人的上述造船技術。但歐洲的造船者和水手非常保守,以致水密艙原理傳到西方500年之後才被普遍采用。中國人是從觀察竹杆的結構獲得啟示而首創艙壁理論的。艙壁的建造明顯地為船殼提供了許多堅固的橫木,這些橫木能夠承受的桅杆的重量,這也就是當時在航船上采用的多樣的桅杆的關鍵所在。在中世紀,這不僅使西方人感到驚奇,而且促使了歐洲人船體上多種多樣桅杆的出現。
61、平衡四角帆:

  公元2世紀中國人發明平衡四角帆。這時中國已經有了使用四角帆的縱向帆裝。公元2世紀萬震寫的《南州異物誌》中已經清楚地記載了使用這帆裝的船。例如有些船承載700人和200噸貨物,這真令人驚訝!這時中國已有四根桅杆的船。

  62、定量製圖法:

  中國古代著名的發明家張衡在公元2世紀發明了定量製圖法,從而使製圖科學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張衡最先把矩形網格座標的方法應用於地圖,這樣可以用一種更科學的方法去計算和研究方法、距離和路程。他寫的《算網論》一書中明顯地含有精確使用地圖座標的基本原理。張衡的矩形網絡座標成功地應用於縮小地圖的尺寸,在手法上類似於照相微縮技術。縱觀整個曆史,有無精確的地圖,是能否在政治和軍事上取勝之關鍵因素;由此可知中國人發明定量製圖法的意義是何等之大啊!然而西方直到15世紀才出現有相當價值的地圖,這比張衡發明定量製圖法晚了一千三百年左右。

  63、紡車:

  中國人於公元121年發明了紡車;而西方到公元1280年才用紡車,比中國晚了一千一百多年。

  64、純硫提煉法:

  中國人於公元2世紀發明了純硫提煉法。在《神農本草經》中提到了此事。在公元11世紀之前得到純硫的方法是通過焙燒硫鐵礦,用升華法收集硫晶體。因為硫和硝石都是製造火藥的重要原料,所以1067年皇帝發布聖旨禁止把硫和硝石賣給外國人,而且也禁止這種礦產品的私人交易。這個時期,中國名醫張仲景於公元200年還發明了營養缺乏症治療法。張仲景在其著作《金匱要略》中對營養缺乏症作了生動的記述,並提出了飲食療法,他推薦的具有豐富維生素食物,吃完之後對治療營養缺乏症確實有效。後來營養學家勿思瑟在其《飲膳正要》中,詳細地用開處方的方法,來說明治療因缺少維生素B,而患腳氣病的方法。他提出治“濕腳氣”的方法之一是“以馬齒莧洗淨取汁和粳米煮湯,空腹服之。”他並且還開了治“幹腳氣”處方。而西方醫務人員直到19世紀末,才認識到腳氣等缺乏症的方法。由此可知:中國人發明的營養缺乏症治療法比西方領先了一千七百年左右。

  65、七根桅杆船:

  公元260年中國人發明了七根桅杆船,泰康寫的書中記述這一事實。我們確信,早在公元2世紀,在廣州附近的南方地區,我們中國人已經知道避免船因無風而停止不動的最好辦法是在桅杆後麵再豎立一根桅杆。他們並不是簡單地沿著船心的縱長豎立一排桅杆,而是橫向交錯地在兩邊豎立桅杆。這一傑出的做法西方從來未采用過。

  66、車前橫木:

  公元3世紀中國人發明了車前橫木,最初用於兩頭牛拉的車上,後來應用於馬車。這時中國人還發明了用於騎士騎馬夜間行駛時照明用的馬燈(它不是玩具走馬燈)。

  67、馬蹬:

  公元3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馬蹬。西方到公元5世紀才製出馬蹬,比中國晚了二百年。

  68、自動控製機:

  中國人於公元前3世紀發明自動控製機。

  69、人造金:

  中國人葛洪於公元3世紀發明了人造金。

  70、初級砷提煉法:

  公元3世紀,中國著名煉丹家葛洪發明了初級砷提煉法。砷是製造火藥的原料之一,西方比我國得到提煉法砷晚了幾百年。
 71、卷線釣魚器:

  中國人於公元3世紀發明了卷線釣魚器,當時它叫做“釣車”,它在《列仙傳》書中所記載。而西方到1651年,才開始在魚杆上使用卷線輪,比中國晚了一千三百年左右。

  72、直升飛機水平旋翼和螺旋槳:

  公元4世紀中國人葛洪已談到關於直升飛機旋翼。那時中國有一種兒童玩具竹蜻蜓已如直升飛機的旋翼。它有一根軸,上麵繞著一條線,軸上裝著幾個葉片,定好角度,一拉線,旋翼就向空中飛升上去。這種玩具對歐洲航空先驅者影響甚大。現代航空之父喬治•克萊爵士在1809年研究了中國直升機旋翼,製做出中國式“竹片蜻蜓
”能飛上空中7米至8.33米之高。他又做了一個改進的旋翼,可以飛上天空30米高。在1400年以後,中國直升飛機水平旋翼和螺旋槳,對西方的影響,成了航空學和載人飛機誕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現代航空之父喬治•克萊於1853年畫出了他做的直升飛機旋翼,比中國晚了一千四百多年。

  73、槳輪船:

  中國人於公元418年發明了槳輪船,這在一份中國水軍行動的報告中已有記載。這次行動是劉宋的一位水軍將領王鎮惡指揮的。公元494―497年,祖衝之製造了一艘改進的船隻,被稱為“千裏船”,它不用風力,一天能行很遠。它代表了早期設計的將輪船。梁朝水軍將領徐世譜,公元552年跟侯漫作戰時使用了“水輪船”(即槳輪船)。另一位將軍黃法氍公元573年在黎陽的圍攻戰中製造並使用了“步艦”(用腳操作的槳輪船)。公元782―785年,杭州知府李皋改進了槳輪船。1168年,水軍將領史正誌製造成了一隻排水量達200噸的戰艦,由12年葉片組成的槳輪來驅動。程昌寓製造成100米長的輪船,能載七八百人。公元12世紀我國已造出大輪船可達到長120米、寬1.37米和桅杆高24米多,船上的工作人員可達200人。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國在抗英戰鬥中還使用了這種槳輪船。
英國人認為中國人看到英國海軍的槳輪船而很快仿製出來的,殊不知中國人到那時使用這種船已有1600年了。

  74、“西門子式”煉鋼法:

  大約在公元5世紀,中國人發明了“西門子式”煉鋼法,當時叫“共熔”煉鋼法。這就是1863年馬丁一西門了平爐煉鋼法。中國比西方早一千四百年左右。

  75、油印技術:

  公元500年中國人發明了油印技術,中日兩國已能用此技術印刷書籍。1881年匈牙利人盞斯泰特納發明了鐵筆劑肪紙滾筒油印技術;1888年他又發明了打字機,1899年奧地利人克拉博發明了旋轉複印機,直到1950年才被影印技術代替。

  76、水力磨麵機:

  公元530年,中國人發明並製造出了水力磨麵機,此機的工作原理是靠一個連接於曲柄的傳動杠帶活塞做不停的往複運動,它是靠水滾帶動輪子驅動活塞。這台機器體現了蒸氣機的原理。公元13世紀,歐洲人才使用這項技術,比中國晚了七百年左右。

  77、海灘航行:

  公元500年中國人發明了海灘航行。海灘航行,今天在西方已成為普遍流行的運動。但它起源於6世紀的中國。公元610年宇文愷為隋煬帝製造了輛帆助馬車(半航行車輛)能乘坐數百人。公元16世紀,中國的揚帆馬車曾因運送西方遊客而聞名。荷蘭科學家西常•史蒂文於1600年秋天,製造了一輛中國式的揚帆馬車。他用此車載著一位王子、一位青年學者和許多高級官員沿著海灘快速行駛,平均速度每小時48公裏。這使歐洲人第一次真正領略到中國式海灘航車的高速度。史蒂文當親自乘坐此車被大風刮著飛馳的時候,速度之高令他驚訝。

  78、指針式標度盤裝置:

  中國人趙達於公元570年發明了指針式標度盤裝置。中國的指針式標度盤的裝置結構精細複雜令人驚奇。而其中有些標度盤裝置竟由多達40個同心圓組成。在每個不同的同心圓上都標有一套不同的數字以測量各種情況,並可按要求讀出數字。總之,中國人開創了世界上第一代指針式標度盤裝置,這種裝置對現代科學來說仍是極其重要的。

  79、火柴:

  世界上第一根火柴是由中國人於公元577年發明的。這火柴是由北齊的一群貧苦宮女發明而成。最初的火柴是用硫磺製作而成,公元950年陶穀在《清異錄》一書中有所記載。直到公元1530年,歐洲還沒有火柴。因此中國人使用火柴幾乎比歐洲人早1000年!後來通過中國旅行的歐洲人把火柴傳到了歐洲。1830年法國的索利亞和德國的坎默又有新的突破,用黃磷、硫磺和氯化鉀製成了現代的火柴。

  80、國際象棋:

  中國人於公元6世紀發明了國際象棋。現代的中國象棋是源於中國,在印度改進後,又流入中國。而西方到公元7世紀才下國際象棋,比中國晚了一百年左右。
81、弓形拱橋:

  公元610年,中國建築工程學派奠基人李春,發明並建造了弓形拱橋――通橋,又名趙州橋或大石橋,比西方於1345年建造的維奇奧拱橋,早了七百年。

  82、浮板:

  中國人於公元759年以前發明了浮板。李鑒在他的《太白陰經》中講到,中國的戰船“舷下左右置浮板,形如翅!雖風浪漲大,無有傾倒。”後來馬可•波羅等意大利人,把此技術傳入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地。

  83、熨鬥:

  公元800年代,中國人發明了熨鬥,並開始使用了它。那時中國人用木炭加熱的熨鬥熨絲質衣服,當時的熨鬥像個長柄的小平底鍋。在約公元16世紀荷蘭裁縫開始使用空心盒型鐵製大熨鬥。1738年英國的威爾金森取得了鐵製熨鬥的專利權,這熨鬥是一個可熨亞麻布的鐵鑄盒子。1850年代中斯煤氣加熱熨鬥麵世,到1890年代被電熨鬥所淘汰,美國西利發明了電熨鬥(用的是無罩電弧)。1926年紐約市的埃爾迪克公司製成了家庭蒸汽熨鬥。1938年康乃狄格州製成的熨鬥附有可調溫度的恒溫器,使用十分方便。

  84、紙幣:

  中國人於公元8世紀發明了紙幣,不過發行機構是政府。1661年瑞典斯德哥爾摩銀行首先推出了鈔票,比中國晚了七百多年。

  85、火藥:

  中國人於公元850年發明了火藥。火藥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中國煉丹求法於公元850年在《真元妙道要略》中記述了中國人製造火藥的配方是硝石、堆黃、硫和蜜(含有炭)混合加熱而成。經過長期實踐火藥配製最好是用百分之七十五的硝酸鉀、百分之十的硫磺和百分之十五的木炭粉配製而成。火藥不怕震動。必須點火引爆。火藥是炸藥中最早的一種,十世紀時中國人已用來發信號和製造煙火。西方人到12世紀後期才開始關注火藥,比中國晚了三百多年。

  86、撲克牌:

  公元9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撲克牌,西方到公元1377年,德國和西班牙也出現了撲克牌,比中國晚了五百年左右。中國人於公元969年又發明了紙牌,並用之於遊戲。根據野史記載中國的皇帝和妃嬪由於終日無所事事,便發明了紙牌遊戲,消磨時間。當時較明智的遼穆宗明令指出紙牌會使王侯之家走上末路。1277年意大利佛羅移薩市禁止玩紙牌,1400年,法國、德國和荷蘭等國也相繼禁止玩紙牌。1915年,英王詹姆斯一世征收玩牌稅,直到1960年,才完全取消此項征稅。

  87、火焰噴射器:

  中國人於904年發明了火焰噴射器,並且用之於打仗了,前麵講的準炸彈等各種“炸彈”,其實都不爆炸,因為不含有足夠量的硝石。然而火藥在戰爭中的最早應用就是第一次使用火焰噴射器,時間是904年,所謂人使用了“希臘火”。路根在《九國誌》中描述了在這次交戰中,一放出“飛火機”就燒毀了對方的城門。再者,公元975年,在長江的水上戰鬥中也曾使用了火焰噴射器。《南唐史》還曾有當年在戰船上使用火焰噴射器以抵抗敵方進攻的記載。

  88、槍炮:

  大約公元905年,中國人發明了槍炮。這槍就是火槍(或稱長矛)。歐洲人到1396年才開始用火槍,比中國晚了四百多年。

  89、麥卡托投影:

  公元940年,中國人發明了麥卡托投影;公元1568年英國才有人用麥卡托投影,比中國晚了六百年左右。

  90、鏈式傳動裝置:

  中國人於976年發明了鏈式傳動裝置――鏈式傳動帶;歐洲人到1770年才開始使用鏈式傳動帶,比中國晚了八百年左右。
91、凸輪:

  中國人於公元983年發明凸輪,並應用於借水力提升的重型鏈。同一時間,在西方意大利塔斯坎民的一座漿洗作坊中應用了凸輪。

  92、運河船閘:

  公元984年中國人喬維嶽發明了運河船閘,從而提高了河運能力。到1375年歐洲也建成了第一個船閘,這比中國已晚389年。

  93、種痘免疫法:

  中國人在公元10世紀發明了種痘免疫法。這種方法最早是由四川省峨嵋山隱居在山洞的煉丹家發明的一種天花痘苗接種術。北宋丞相王旦的長子死於天花,為了防止其他人也傳染上這種病,特從全國各地請來了醫生、巫醫和術士,試圖發現某種治療方法。從峨嵋山來了一位道士,帶來了天花痘苗接種術,並在整個京城開封推廣。公元1741年中國人張談在他的《種痘新書》還描述了藏苗法。這種方法免疫效果好。公元17世紀,這種醫療方法傳到了土耳其。1718年駐君士坦丁堡的英國大使馬麗•沃特萊•蒙塔古讓金接受了‘輕型天花的預防接種”。到1700年,作為預防天花的措施,輕型天花接種開始廣泛在歐洲采用,由中國傳去的這種接種方法,後來發展成為接種牛痘的免疫學。

  94、機械鍾:

  公元11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機械鍾。世界第一架機械鍾是由中國唐朝數學家一行發明設計的,它實際上是一架附有報時裝置的天文儀器,而不是一架簡單的鍾表。西方到13世紀才製出機械鍾,比中國晚了二百年左右。

  95、水雷:

  中國人於公元1374年發明了水雷,水雷由熟鐵精巧地製成。這水雷比拉巴德獻伊麗莎白女王的歐洲最早的水雷製作計劃早二個世紀。在1856年,中國人在廣州河上抗擊英軍時也使用了水雷。另外,中國人於公元1103年,中國人發明了煙火,並且最先在慶典和祭祀的儀式上放煙火。公元1187年以前中國人發明了手榴彈(當時多為獵人使用)。中國人於公元1221年以前發明了照明彈。它是軟殼,在空中爆炸,像火一樣產生顏色。1293年中國人又發明了鐵殼炸彈,用鐵殼代替軟殼以後,炸彈的殺傷力更強了。再者,中國人於公元1230年發明了炸藥,在世界上最先利用火藥製成炸彈,用於爆破磚石砌築的防禦工事和城牆。歐洲人則到公元1314年才開始使用炸藥。

  還有,中國人於公元1277年發明了地雷。當時“糞彈”的使用更是地雷而非炸彈。到14世紀中國有了地雷網,即連環雷。中國有一種地雷的觸發裝置似乎燃發槍的前身,這至少可以追溯到1360年。而歐洲第一支燃發槍直到1547年才出現。

  96、大炮:

  中國於1280年發明了在炮。這時中國人製成了首批信而有徵的銅鐵大炮(徵是驗證的意思)。

  97、火箭:

  中國人於公元1150年發明了火箭,並使用了火藥為燃料的火箭打仗。據我國典籍所載1231年北宋都城開封被圍時,曾使用一種叫做“飛火箭”的武器。這些早期的火箭可能用火藥推進,就像現代的煙火。1285年,一本阿拉伯兵書曾提到,中國傳入的火箭,還說它是從炮台上發射的。中國人於公元14世紀初又發明了多級火箭。還能使用以火藥為燃料的火箭打仗。公元18世紀,歐洲人杜裏將火箭原理公式化,這比中國人實際用火箭原理晚了五百多年。到20世紀又出現了液體燃料火箭。總之,火箭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發明之一。

  98、眼鏡:

  中國人於公元1300年發明了眼鏡,這時意大利也開始使用眼鏡了。13世紀末威尼斯人製成了老花鏡(用凸透鏡片)英國科學家培根在13世紀已經敘述過用透鏡矯正視力的方法。15世紀意大利出現了矯正近視的凹透鏡片的眼鏡。1775年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配了第一幅雙光眼鏡,在一副眼鏡上有兩付鏡片。隱形眼鏡是直接放在眼球上的玻璃或塑料小鏡片,1827年首先由英國物理學家想出來,但直到1887年,瑞士蘇黎世的弗裏克醫生研製出精確度較高的鏡片,才得到進一步發展。公元1498年中國人又發明了牙刷。中國一套百科書式的著作首先記述了現代牙刷的模樣:刷手與手柄成直角。

  99、古代直升飛機:

  中國人徐正明於公元17世紀發明了直升飛機。

  公元前500年,中國人製成了會飛的直升竹蜻蜓,這是直升飛機的起源。竹蜻蜓是一種兒童玩具,它以一根小棍作軸,軸頂有螺旋槳翼片(有時羽毛),用手把小棍一搓,就向上飛升,作用像有螺旋。旋轉運動產生氣流,旋轉達的翼片切入氣流,產生升力。這就是直升飛機的原理。

  公元17世紀中國蘇州巧匠徐正明,整天琢磨小孩玩的竹蜻蜓,想製造一個類似蜻蜓的直升飛機,並且想把人也帶上天空。經過十多年的鑽研,他造出了一架直升飛機。它有像竹蜻蜓一樣的螺旋槳,架駛座像一把圈椅,依靠腳踏板通過轉動機構來帶動螺旋槳轉動,試飛時候,它居然飛離地麵一尺多高,還飛過一一條小河溝,然後落下來。

  雖然直升飛機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但外國人也有很大功勞,因為法、英、德、美等國的發明家在完善和發展直升飛機的事上也做出很大的貢獻。

  1784年法國機械師比恩沃尼製成了有兩套旋轉翼的模型直升飛機。1796年英國的克雷設計了四葉式直升飛機。1849年英國的菲利普斯製造了一架模特直飛升機(蒸汽馬力)。1967年法國工程師路易士•佰雷發明了現代化的直升飛機。1932年德國的福克教授設計出了一架直升飛機。並且在柏林博覽會上進行了表演。可垂直起飛,飛到幾米高空停住,再向前或向後飛行,還可向左向右飛行,也可360°轉變飛行,最後垂直落後。1946年作為交通工具直升飛機開始使用。壽命達600小時。速度達每小時200公裏。1960年前蘇聯的米爾研製同用噴射引擎為動力的世界最大的直升飛,可載40噸,1966年世界上有了用玻璃纖做旋翼,壽命達3600小時,速度可達每小時300公裏。直升飛機的用途很廣:它不僅可以用來運人運物;還可用於海空救援,火災屋頂救人,向水災、地震災區運送食物等。

  100、回音壁:

  公元1530年,中國人發明了回音壁;同時,還發明了三音石和圓丘。它們皆建在天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yimei1926 回複 悄悄話
Thanks, that is why we are proud of our ancient Chinese, but not modern ones, why nothing happed in modern one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