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理財 原創文集

富裕自己,造福他人。 讓自己開心,讓身邊的每個人開心。
個人資料
BayFamil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長期看,黃金是否會永遠上漲?

(2025-09-17 23:46:05) 下一個

曆史回看,法幣總是越發越多。100年前,黃金是20美元一盎司。羅斯福收繳了美國老百姓的黃金,然後一下子把金價提升到34美元。雖然漲價70%,市場一片罵聲。今天看來都是很小的絕對數字。

那麽長期看,黃金是否就會永遠漲下去? 黃金的終極風險是什麽?我們是否囤積黃金之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黃金之所以可以保值,主要是因為總量大體恒定,曆史上無數煉金術最終都失敗了。地球上的黃金都來自於超新星爆炸。隻有那樣的高溫高壓環境下,才能產生黃金。雖然我們地球的核心有大量的黃金,但是地表的黃金總量總體問題。

鑽石的價格最近一落千丈,那是因為東大的河南人成功地把人造鑽石的成本壓下來了。同樣,目前也有煉金術的創業者,試圖真的實現點石成金。我看最有潛力的是美國這家叫做,Marathon Fusion的公司。https://www.marathonfusion.com/

他們采用的技術原理是利用核聚變反應堆中高能中子,通過 (n, 2n) 反應 將汞-198(198Hg)轉變為穩定的金-197(197Au),從而實現大規模的“點石成金”(chrysopoeia)。

在人工核聚變反應中,D-T 聚變反應(氘氚聚變)會釋放約 14.1 MeV 的高能中子,這一能量正好超過汞-198發生 (n, 2n) 反應的閾值(約 9 MeV)。在該反應中,198Hg 吸收一個中子並放出兩個中子,形成 197Hg,隨後通過衰變轉變為穩定的 197Au。

圖片

相比之下,傳統通過 (n, γ) 俘獲反應從稀有的 196Hg 製造金的方法,效率極低且成本高昂。而 198Hg 占天然汞的 10%,遠比 196Hg 豐富。因此,(n, 2n) 路徑是更現實的工業化方案。

這個方案要在不影響聚變燃料循環的情況下製造黃金,必須保證三重條件:

  1. 氚增殖比(TBR)>1.1,以維持燃料自給。
  2. 不降低發電效率。
  3. 可實現經濟規模的金產量。

為此這個創業公司提出“雙層包層”設計:

  • 內層包層:富含 198Hg(通常與鋰合金化),利用高能中子驅動 (n, 2n) 反應並生成金,同時貢獻中子倍增。
  • 外層包層:采用常見的 LiPb 或 FLiBe 等材料,主要保證氚的增殖和屏蔽功能。

這種設計可在每 GWth 年產約 2 噸黃金,價值超過 2 億美元,幾乎與電力銷售收入相當。

當然這些目前都是在理論階段,根據模擬的結果,在 1500MWth 的托卡馬克堆中,采用約 210mm 厚、85% 198Hg 含量的內層包層,一年可產近 3 噸黃金。同時保持 TBR=1.19,滿足燃料循環要求。

美國就是這點好,風險再大的事情,也會有資本和瘋子去嚐試。這個公司最終能否成功我們不知道,但是可控核聚變電廠未來早早晚晚會實現。未來30年不行,未來100年,200年總是應該可以。黃金可是幾千年的保值品。加入黃金生產後,聚變電廠的年收入可翻倍。黃金副產品甚至能使本來勉強收支平衡的電廠項目轉為高盈利。

白銀的價格本來也是相對穩定的。但是東大的工程師們,在提煉金、鉛、鋅或銅礦的伴生金屬的時候,發明了一係列的工藝大量生產白銀。隨著這些金屬(尤其是銅、鋅等)礦山產能增加或開采效率提高,其伴生的銀也隨之增加。導致白銀價格一落千丈。

所以有一天可控核聚變誕生的時候,黃金作為核聚變的伴生產品也會被大量生產出來。一旦失去稀缺,金價也會麵臨巨大的挑戰。這可能是黃金的終極風險。

世界上沒有什麽永遠的事情。我們可以做個思維實驗。假設你可以穿越到1000年以後。現在買入,持有什麽資產,可以在1000年後回報最高。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