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理財 原創文集

富裕自己,造福他人。 讓自己開心,讓身邊的每個人開心。
個人資料
BayFamil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關稅不會導致通脹

(2025-03-12 15:42:18) 下一個

關稅不會導致通脹

貝版

 2025年03月13日 06:39

特朗普要加關稅了,所以市場動蕩。人們本能的感覺如果加關稅將會導致物價上升,所以帶來通脹。通脹會導致聯儲局加息,所以股票崩盤。然後真相是這樣的麽?

這個思路和十幾年前在東大盛行的輸入型通脹是同一種說法。2007年,東大M2太高導致通脹。當時主流媒體報道經濟學家一致認為認為東大的通脹是由於外部的進口商品價格提升,特別是油價的上升導致的。經濟學家還發明了一個新詞,叫做“輸入型通脹”。

然而學過宏觀經濟學的人都會知道。是貨幣政策引起的通脹。通脹,尤其是長期持續的通脹跟進口商品價格抬高,和關稅沒有關係。

歐文·費雪(Irving Fisher)關於通脹的經典名言: “Inflation is always and everywhere a monetary phenomenon.”

“通貨膨脹始終且無處不在都是一種貨幣現象。”

這句名言後來被弗裏德曼(Milton Friedman)發展並廣泛引用,強調通脹的根本原因是貨幣供應的增長。

這背後的道理很簡單,如果貨幣的總量是恒定的,貨幣流通速度是不變的,就不會發生通脹。因為社會的總購買力沒有發生變化,當某一類商品(比如進口商品)的價格上升的時候,那麽其他商品(比如本土商品)價格就會下降。

理論化的說法叫做:

“貨幣的購買力由流通中的貨幣數量及其流通速度決定。”

寫成著名的費雪方程:

MV = PQ

其中:

:貨幣供應量(Money Supply)

:貨幣流通速度(Velocity of Money)

:物價水平(Price Level)

:實際產出(Real Output)

這個公式裏壓根沒有關稅。關稅和M V Q三個變量都沒有關係。所以最終也不會導致物價水平變化。

關於通脹的名言可以概括為,“Too much money chasing too few goods.” “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

但是媒體報道裏通篇充斥著特朗普的關稅會導致通脹。可能因為人們主觀上感覺加了關稅,商品的價格會上漲。會導致CPI抬高。那我們看看商品的價格到底會上漲多少?

先按最糟糕的情景來計算。

特朗普計劃對所有進口商品征收10%的普遍關稅,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60%的關稅。根據美國2024年1-8月的進口數據,來自中國的商品占比為13.1%,其他國家占比為86.9%。若不考慮進口結構變化,這些關稅措施可能導致美國進口商品價格平均上漲約11% 。

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會傳導至消費者價格。2023年,進口商品占美國個人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6.7%。因此,若進口商品價格上漲11%,可能導致CPI上漲約1.9個百分點 。

這是假設其他商品不因為購買力下降,特朗普加關稅到了極限最糟糕的情況。CPI也隻會增長這麽多。現實情況會比這個要小。

此外,大家需要知道,關稅是一次性的物價上漲。這些商品因為關稅的價格上升第二年不會持續。所以不會帶來持續的通脹。

長期看,通脹隻和政府財政赤字,逼迫聯儲局亂印錢有關。歸結到其他原因都是摔鍋行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3)
評論
我不再沉默 回複 悄悄話 這是AI的回答:Tariffs, while often presented as a tool to combat inflation, can actually contribute to it by increasing prices for consumers and businesses, particularly when tariffs are broad and sustained.
西泊 回複 悄悄話 那麽,關稅是不是越高越好呢?或乾脆,切斷一切與他國的交易。這樣自力更生,所有的製造也都回來了
jhw20008 回複 悄悄話 我告訴你, 再過來兩個月, 麻煩你到很多賣場轉一圈看看, 一看就是個閉門造車的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你對輸入性通脹的理解是錯誤的。輸入性通脹指的是美國的票子多印了,導致你的美元不值錢,當你用美元進口時導致價格上升。
產生輸入性通脹是美國割世界各國韭菜的最主要的方式。聯儲局降息,美債收益率降低,財政部就可以大量印錢。客觀上稀釋了美元,任何擁有美元的國家承受因此帶來的稀釋美元的損失。
這是美元霸權的意義所在,也隻有在美元霸權下才能實現。
而不是你這裏形容的概念。
當然也不是這種計算。
JDOP23216 回複 悄悄話 那麽增加關稅能使美國強大嗎?
Maroonbow 回複 悄悄話 學習了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進口商品價格上升,其它商品價格一定會下降嗎?首先象食品、能源這類本土產品屬於剛性需求,壓縮餘地有限,且大供應商的市場操控能力強,價格很難下降。第二,進口的機械、工具、原材料、零部件等漲價會導致生產成本上升,從而推升本土產品價格也上升。

至於貨幣早就過量發行了,隻不過冗餘貨幣被股市、債券、房地產等吸納,釋出一點就足以支持消費品的通脹。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學點經濟學,希望有係列續文。
京工人 回複 悄悄話 OKOK,就算關稅不導致漲價吧,可是川總這也忒沒個準頭,一會兒加關稅一會兒又不加了,第三天又要加了,過一天見人翻臉又減了,這是在治國呢,還是玩遊戲呢,沒的叫人惡心
Timberwolf 回複 悄悄話 沒學習教主最新講話吧?
HBW 回複 悄悄話 潛在的危險是經濟衰退 - 誰的經濟衰退?生產國
為了製造業回流 - 低端製造業永遠不會回流,中高端的部分回流
美國出口增加 - 美國不指望出口開源。主要是內部經濟結構調整,節流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社會創造下一代經濟生態,形成不需要外包的經濟體。限製當前的高科技出口。
北京_01link 回複 悄悄話 有道理,進口物價上升,導致消費能力下降,會導致物價上升減緩,通膨壓力減弱。但潛在的危險是經濟衰退。特朗普加稅的目的是為了製造業回流,美國出口增加,但這需要時間。
桃花潭 回複 悄悄話 扯淡,川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