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理財 原創文集

富裕自己,造福他人。 讓自己開心,讓身邊的每個人開心。
個人資料
BayFamil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巴菲特真的是價值投資嗎?

(2025-05-11 00:46:51) 下一個

巴菲特終於退休了。他是投資界的傳奇。從1965年到2023年的平均年回報達到了19.8%. 而同期s&p500的年均回報隻有10.2%

別看超額回報僅為9.6個百分點。長期複利效果驚人。如果你在1965年投資了100美元
放在標普500,到2023年大約變成 29,000美元,
投在伯克希爾,變成了超過 39,000,000美元。兩者相差了1000倍。

問題是為什麽大部分投資人選擇自己投資,或者買個股或者買S&P指數。而不去買伯克希爾呢?今天巴菲特退休了,我們是否還應該持有伯克希爾。伯克希爾未來是否還能重塑過去的輝煌。

我在20年前就寫文章討論這個問題,建議大家直接買伯克希爾的股票,不要自己投資。估計沒什麽人聽了這個建議。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3244/200803/24402.html

巴菲特和芒格兩個人都是實話實說的老實人,在投資界的口碑極佳。不過巴菲特真的是大家以為的價值投資人嗎?他買進賣出股票的策略真的是市場上宣傳的價值投資嗎?

我曾經以為的價值投資,就是按照買一個business一樣買入一個公司。根據現金流計算,當公司的內在價值顯著高於市場價格20-30%的時候買入。一旦買入一個公司之後就長期持有。天長地久永遠相守。

普通散戶投資人會覺得這樣的投資不是很複雜,可以很容易就複製的。於是你打開油管,裏麵充滿了各種價值投資課程,教人如何像巴菲特一樣做投資的視頻。

直到最近我看到這個表格,我被驚呆了。
 


這是一個巴菲特持有買入公司股票的時間長度表。60%的股票,他買入後在一年內被賣出。更有甚者,將近17%的股票在他僅僅持有三個月之後就賣出了。持有10年以上的股票隻有3%。

當然這裏麵沒有顯示股票的倉位比例。隻是人們腦子裏被反複灌輸,好像巴菲特的股票都像買入可口可樂和american express這樣。一持有就是幾十年。其實這樣的持股記錄隻在他股票中的極少的比例。

後續我又讀了一下關於巴菲特的研究報告。巴菲特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夠簡單複製的價值投資。原因如下:

1. 巴菲特 Berkshire’s holdings 從1980 and 2017 持有的股票,65% 是非上市的私人公司,隻有35% 是上市公司。

2.巴菲特能夠獲得更高的回報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用杠杆。對的。你沒看錯。巴菲特不是全額現金買入就完了。曆史平均杠杆水平是1.7 to 1。這也解釋了曆史上Berkshire 股價比整體市場更加動蕩一點。巴菲特利用自己AAA的債券評分,和自己的保險公司。讓自己能夠比市場普通水平拿到遠低於市場的貸款。通過insurance float曾經一度他借到的錢比國債T-BILL還低三個百分點。這樣的融資能力才能保證他從來不至於fire sale自己的股票。

3. 第三個原因才是巴菲特的選股能力。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核心就是尋找,安全,廉價和高質量的股票。

這個是被討論的最多的。也是被大家企圖模仿的最多的。背後道理我就不再贅述。

4. 第四個原因是賣出股票的能力。我們大部分人是有能力買入一個標的,但是沒有能力及時準確賣出一個股票的。

關於賣出的判斷巴菲特被討論的比較少。說得最多的就是永遠不賣出。所有關於賣出的經典的原話我摘錄如下。

 

  “The best thing to do is to hold a great company forever. But if the business changes in a fundamental way, you need to re-examine your investment.”
“持有一家偉大的公司直到永遠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這家公司的基本麵發生了根本變化,你需要重新評估這項投資。”

 

 

“When we own portions of outstanding businesses with outstanding managements, our favorite holding period is forever... unless we made a mistake in the original analysis.”
“當我們擁有一家出色公司的一部分,並且管理層也很優秀時,我們最喜歡的持股期限是永遠……除非我們在最初的分析中犯了錯誤。”

 

 

“We do not sell simply because a stock is overvalued; we sell when we find a significantly better use for the capital.”
“我們不會僅僅因為一隻股票高估而賣出;我們賣出是因為發現了更好的資本使用方式。”

可是現實明明不是這樣的。大量的股票他很快速就賣出了。關於決定何時要賣出的話,隻有這樣一句。比較籠統,不是很有可操作性。

 

“When the facts change, I change my mind. What do you do, sir?”
——這句原話最初來自經濟學家凱恩斯,但巴菲特常引用它來表達:如果事實變了,那就該果斷行動。


比如到今天依舊不明白為何巴菲特在持有不到一年就全倉賣出了台積電的股票。到底決策過程和背後的邏輯是怎樣的?

巴菲特用價值投資選股自然不假。但是不是他成功的全部秘密。普通人可能隻看財務報表是學不來的。比如獲得低息貸款這樣一件事就難倒英雄漢。他卸任CEO之後。上述成功因素的四條裏麵,還有三條半依舊有效。隻是賣出的藝術,繼任人不知道能否掌握。

回到最初的問題,巴菲特卸任了。我們還應該持有伯克希爾的股票嗎?我傾向他們依舊可以比S&P指數做的更好。買他們股票比自己瞎鼓搗更好。

不過在未來幾十年裏,伯克希爾可能無法再現超過s&p500將近1000倍的輝煌。道理很簡單,市場沒有那麽大了。伯克希爾目前市值一萬億美元。美國股市總值是70萬億。未來就是擁有了所有的上市公司,也不能在超過市場平均回報1000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彎刀月 回複 悄悄話 估計如果了解內幕交易,就更吃驚了
HBW 回複 悄悄話 "為何巴菲特在持有不到一年就全倉賣出了台積電的股票"。因為他看見了未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