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華學生怒批楊振寧: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2007-03-27 07:55:48) 下一個
 楊振寧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很幸運地在每一個選擇的關頭作了對自己人生最有利的選擇
。他這樣一語蔽之,掩蓋了其言下之意,沒有像鄧稼先、錢學森等人冒死回國,是自己的
幸運,因為這樣才不會在國內艱苦的環境中早早過世,為祖國付出畢生精力而無法享受國
家的富強所提供的優越條件和上帝最後的禮物。 

  關於楊振寧為什麽不回國,楊先生的回答是:在我之前的中國人赴海外求學,都是學
成即回國。可是當我拿到博士學位之時,韓戰爆發,美國不允許理工科博士回國,因此滯
留在美國。而為什麽加入美國國籍?楊振寧的回答是因為他所持的中華民國護照在出國旅
遊簽證時非常不方便,所以加入美國國籍。

  在這裏,我想說出心裏覺得很不舒服的幾句話:很多當時出國留學的傑出學者,拿的
都是博士學位,他們也知道美國不允許他們回來,可是,國家正遭遇苦難,八年抗戰、三
年內戰之後中國人民並不能完完全全地站立在世界的東方,有一個國家作為世界的唯一霸
主,不肯放棄在亞洲的勢力存在,所以,當擺脫八國聯軍、擺脫日本鐵蹄侵略的中華民族
正有機會一統中華板塊,而日本作為戰敗國在亞洲已奄奄一息無法實現在亞洲的實力製衡
之時,巧妙插手朝鮮戰爭,試圖在與中國東北接壤的地方建立一個傀儡國,同時牽製中國
與日本,也牽製了中國統一台灣的步伐。

  也許此時,作為掌握世界先進物理科學技術的頂尖科學家,留在世界上最強的國家是
一種 “幸運”有一整套科研環境讓其攀登世界科學高峰,也有優越的環境,在楊振寧七八
年後獲得諾貝爾獎即可拿到普林斯頓50萬美元的年薪,可是楊振寧有沒有想到,為什麽美
國在六十年代給他媲美國際巨星的待遇?為什麽有同時赴美留學的錢學森與美國抗爭一年
零六個月,曆經美國的軟禁折磨直到周恩來用朝鮮戰爭的十名美國戰俘把他換回國?為什
麽同樣博士學位的鄧稼先不顧當時禁止理工科博士回國的禁令一定要回國為國家完成原子
彈研究的事業?沒有這些掌握國際先進科研技術的學者回來為國家打下國防科技、核工業
的基礎,中國現在有楊振寧得以享受的環境嗎? 

  楊振寧回避並忽略了之前同一批出國留學人員的貢獻,大大炫耀吹噓自己在美的成就
,並鼓勵下一代科研人員走這種“有利於自己人生的選擇”。對於祖國的認同因為國家的
護照出國旅遊不方便就拋棄了,他還有什麽資格在這裏宣揚自己的成就,更細致入微的比
較和自己合作過的科學家在自己的科研成果中的投入,影射李政道是那種作出30%的貢獻,
一定要說自己有70%功勞的那種人。

  為了抬高自己規範場的地位,把和自己合作的米爾斯教授說成是所在的俄亥俄大學五
十年來所有科學上的論文、無論、生物、數學、化學、還是其它物理學成就,都沒有米爾
斯教授和自己發表的這篇論文重要。

  以此類推,從來沒有培育過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清華大學,這一百多年來所有科研方麵
的成就,恐怕也沒有楊振寧任何一篇小文章的貢獻,所以,他選擇80幾歲後回國養老,讓
科研落後的中國見識一下國際級大師,也就怪不得頂著國人這麽大的質疑,迎娶一位離婚
在職研究生,因為以他所作出的貢獻和人生抉擇的成功判斷,在任何時候都要作出有利於
自己的選擇,老年回國養老的楊振寧,不選擇一位對自己追求不矣的年輕女人,還能作出
什麽體現其人生精明的判斷和價值的呢? 

  楊振寧這種回避重點的說法,在主持人挖掘71年回國聽到鄧稼先說原子彈是完全靠中
國人自己研究做出來的成果時,楊振寧為什麽落淚的原因,是否因為自己的祖國能作出這
樣自豪的成就,而作為搞這一行、物理研究的頂尖科學家,沒有為國家盡一份力的遺憾?
或是這項研究居然由自己的朋友、童年一起成長一起留學的鄧稼先完成,而感到懊悔呢?
楊振寧的回答是很多種感情參雜在一起,不是僅僅因為一種原因才止不住落淚。

  對於楊振寧這種和李政道爭執了半個世紀的頂尖科學家,他怎麽會不在意國家關鍵性
的科研成就有沒有自己的參與呢?可是作為因為旅遊簽證不方便就把自己的國籍放棄的一
位所謂美籍華人,他來講愛國,恐怕台獨分子都要恥笑,試問台灣兩千四百萬同胞有多少
人因為世界上隻有二十個國家承諾中華民國,而與世界上很多國家出現簽證麻煩而放棄自
己的中華民國國籍?楊振寧現在還用這個理由出來講,是不是提醒國外留學人員,當你的
中國護照不好用,趕快換一本美國的吧,管他愛國不愛國“有利於自己”才是優先考量。
 

  清華在中國的曆史上,雖然沒有培養出獲得諾貝獎的國際性科研專家,可是為新中國
的建設,做出了紮實而不受政治風氣影響的奉獻。無論在國家科學、工業、等各方麵建設
領域,都展現著一種勤勤懇懇、實事求是、中流砥柱的作用。也許中國一路走來的國力,
還沒有條件作出世界頂尖水平的科學研究,可是國家各方麵發展特別是工科類的基礎和成
就,清華培養出來的人代表一種風氣、一種作風,這種風氣和作風,是能夠在各種政治風
波和潮流中,依然把握國家建設的實際工作,哪怕在文革的環境中依然沒有讓國家的國防
科研、基礎研究停滯或放棄,為中國社會民生的發展,做出符合事理的種種實幹與基本原
則。

  可是在今天清華園的這次訪問中,我覺得很多東西扭曲了。通過曖昧與一臉微笑的王
誌,他所想講又不敢直接講的那些提問,通過楊振寧得意與自我炫耀的種種做法,通過一
旁滿足與欣喜地參與錄影的翁帆,我隻能說,中國改革開放的社會觀念衝擊真的太大了,
大到半個世紀前不顧一切回國奉獻的老一輩科學家的犧牲都得重新定義與思考了。也許通
過這次的提問,楊振寧會回憶起當年他所做出的選擇,當年聽到老朋友原子彈是中國人自
己研究出來的事實那種震撼。可是今天他的選擇、清華的選擇、翁小姐的選擇、都不是那
麽一回事了。

  更確切的定義是:這是一位80多歲還回國養老享受國家特殊照顧的偉大美籍華人科學
家,他身邊是他晚年上帝所賜與的最後一個禮物,而這個禮物現在也屬於美國,清華所做
出的巨大投入是為這一對美籍華人在中國的價值宣揚作全麵背書。楊振寧對中國最大的價
值體現是其一生在任何時候都做出對的選擇――當然是對他自己。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於
翁帆,一位28歲嫁給82歲美籍華人的年輕女子。這恐怕是中國社會本年度最有社會價值判
斷的選擇了。而今晚,楊振寧為這一價值認定,作最完美的解釋。

楊振寧的人格 

  一個人要想在這樣一個清濁混雜的社會裏幹幹淨淨地走完自己的一生,很不容易,若
還能奉獻全身心於自己的事業,且能取得偉大的成果,則更難。

  中國兩彈元勳鄧稼先就是幹幹淨淨地走完了自己一生的人,他因此受到人們的喜愛;
他又是一個將整個身心奉獻於自己的事業的人,因此贏得人們的崇敬;他更是一個成就豐
功偉績的人,因此使人們由衷地欽佩和敬仰。 
  
  揚振寧和鄧稼先是同鄉,初中同學,西南聯大同學,一起坐船去美國留學。後來兩人
有著完全不通的價值取向,走上了完全不通的道路!揚振寧留在美國繁華世界,靠獲得諾
貝兒獎,出盡風頭,晚年還不甘寂寞!鄧稼先當年毅然回國,為中華民族的兩彈一星做出
了傑出的貢獻!可惜的是由於當年的科研試驗條件有限,人身防護條件簡陋,鄧稼先由於
核輻射過多,身患癌症,英年早逝,實為國家民族之大殤!但曆史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
記,從曆史和國家角度來說,鄧稼先必將千古流芳,永垂不朽!是他,永遠的奠定了整個
中華民族的戰略安全和民族地位!不管過多少年,所有炎黃子孫都將崇敬他! 

  在一次爆炸失敗後,幾個單位在推卸責任。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須有人到那顆原
子彈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鄧稼先說:“誰也別去,我進去吧。你們去
了也找不到,白受汙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個人走進了那片地區,那片意味著死亡
之地。他很快找到了核彈頭,用手捧著,走了出來。最後證明是降落傘的問題。就是這一
次,伏下了他死於射線之下的死因。

  鄧稼先有一次開會在西湖,他拉著同仁在“精忠報國”那四個古意盎然的字前照了一
張相片。許鹿希說,鄧不愛照相,但這張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當初隨鄧稼先一起搞原子
彈的科學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為“沒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團聚,不許親友通信。作
為知識分子和普通人的生活、樂趣、權益,是必須犧牲掉的了。 

楊振寧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不忠:楊振寧先生在祖國最困難的時候毅然加入美國籍,父親勸說也無效,不肯歸國
效力。拿到諾獎的誌得意滿的楊因為買不到長島的房子耿耿於懷(最後還是屈居在教授區買
了房子) 

  不孝:加入美國籍,為此事楊的父親到死也沒有原諒他,是為不孝。

  不仁:在祖國富強時,又在與某名牌大學的互相吹捧炒作中,回國頤養天年,自從回國
以來,東走走、西逛逛,忙著走穴炒作,不願踏踏實實做工作。

  不義:竊李政道的研究成果,得諾貝爾獎,還倚老賣老的將名字寫在李政道的前邊,
並出書醜化李政道;杜夫人剛剛過世,大一的基礎物理剛開課不到半個學期,就一心想著
上帝的最後一個禮物... 

  想想學位畢業7天,不顧美國阻撓毅然回國的鄧稼先,為中國的國防核工業嘔心瀝血,
年僅52雖因放射性影響身患癌症去世。

  想想同道的李政道先生早年毅然回國,從70年代起,李政道教授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和
科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為了在中國發展高能物理和建立高能加速器,後來成為
建立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北京譜儀和進行高能物理實驗的骨幹;1982年當我國高
能物理事業舉棋不定的關鍵時刻,他幫助我國選擇了一個既先進又符合國情的BEPC方案,
並成為當今世界上在c-τ物理研究能區唯一的高亮度電子對撞機,並做出了重要的物理結
果。 

  想想剛剛過世的陳省身先生,生活儉樸、出錢出力、培養弟子、嘔心瀝血,一心祖國
科學事業,真泰山北鬥。身為科學家,應當規範言行,樹學人之楷模;

  從一些以往的傳記回憶中,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楊在人品上不及李正道,也不及
大多數解放初回國的科學家。理由:從年齡上看,李比楊年輕而同時獲獎,可以推知李更
有創造力,而楊此後卻經常糾纏於論文署名的事情,從中國社會傳統可以知道,大概楊年
長處於領導地位,而具體的事情大部分由李來完成(很難想象李不幹什麽事卻去搶年長又
幹許多事的楊的功勞),奧本海默也調和不了。

  楊在得獎後首先訪問了台灣,李同情紅色中國,兩人漸行漸遠。此後中美解凍楊回國
見到老同學鄧稼先竟然鼓動他到美國,稍有頭腦的人都知道那時出去了就由不得自己了(
鄧稼祥說過,我不會在楊麵前透露在幹什麽,因為楊何等聰明,隻要我一說,他就可以推
斷中國原子彈研究進展程度),周總理熱情的請楊回來為祖國效力,竟被他以國內物理水
平太差而一口回絕。而李、丁肇中訪問大陸後積極為國內引進先進設備,親自安排人才培
訓,造出了正負電子對撞機(受到楊的反對好像認為太浪費錢)、加速器、阿爾法磁譜儀
等世界領先科技,李還積極幫助建立兩岸骨髓庫;即使李遠哲這個現在認為是親獨分子,
78年到大陸訪問安排他參觀景點,他卻說時間緊張先看科研單位,80年代不辭辛苦為大連
物理化學所引進了當時國內還沒有的部分先進的分析儀器。

  而楊呢,隻看到他在到處演講,唯恐人們不知道他除了第一個華人諾將外還有一顆赤
子之心,到處與各地官員會麵(好像與現今搞“學術政治”的科學家有某種相似),也沒
聽說捐助什麽項目,不管是物理的還是人道的,倒是很會節約他自己的錢財,80年代經楊
推薦到美國學習的物理苗子,其中有一個居然人格分裂殺了好幾個同學,真是“慧眼識英
才”。50年代沒回來現在回來定居,領取“上帝最後的恩賜”,名利雙收,果然是學到了
中華文化的精髓,佩服佩服。 

  鄧稼先冒著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10年的單身漢生活,15次在現場領導核試
驗,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雖長期擔任核試驗的領導工作,卻本著對工作極端負責
任的精神,在最關鍵、最危險的時候出現在第一線。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鈾球加工等生
死係於一發的險要時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員身邊,既加強了管理,又給作業者以極大的鼓
勵。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
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裏仔細檢驗。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
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
肝髒被損,骨髓裏也侵入了放射物。隨後,鄧稼先仍堅持回……

  1986年,國內公開報道了“兩彈元勳”鄧稼先的名字,當年大漠上騰起蘑菇雲的謎底
終於揭開。當人們以感激的心情來頌揚這位功臣時,他卻平靜地辭世而去。黨和國家授予
他的“五一”勞動獎章和“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卻永遠閃耀著光芒。 

  21歲便在學生運動中擔任北大教職工聯合會主席;26歲在美國成為“娃娃博士”;取
得學位後第九天便毅然回國,進入中國科學院。

  1958年以後神秘地“消失”。在戈壁大漠中,創造出世界上研製氫彈的最快速度。  
  

  臨終前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隻要這世界上還有中國人,就會有人記得嶽飛文天祥,就會有人記得――鄧稼先!!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些輝煌的名字: 

  兩彈一星元勳:空氣動力學家郭永懷院士 
  兩彈一星元勳:中國核物理泰鬥王淦昌院士 
  兩彈一星功勳:核物理學家錢三強院士 
  兩彈一星功勳:物理冶金學家吳自良院士 
  兩彈一星功勳:物理學泰鬥錢學森院士 
  兩彈一星功勳:物理學家彭桓武 

  同時讓我們也記住一個名字,美國人楊振寧,他為自己的國家(美國)又增加了一個
諾貝爾獎

  (以上內容純屬轉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