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陳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和兒子聊“中年危機”

(2025-09-28 10:11:09) 下一個

昨晚兒子打電話過來聊天。竟然聊到中年危機。

我說你這家夥,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家還沒成,一步跨到中年危機了。

他認真地說哎,我得想好了,這樣以後蝸居在雞飛狗跳的奶瓶尿布中才會淡定自如啊。

好吧。我也確實根據自己一路走來的經曆,告誡過他生命裏最難渡過的第一個坎就是輕中年時無法把握激情退潮後的平淡和平凡。他也是看到身邊一些情況,有感而發。

他說你不是說過剛來美國,對大玉米地充滿熱情,覺得怎麽那麽天高地闊鳥語花香,那麽美!然後在紐約工作幾年後再回學校,覺得這80W怎麽一馬平川開不到頭?怎麽這麽枯燥、這麽煩人!?

謝謝他記得我不經意中提及的小故事。我時常發現,我說些什麽他當時不以為然,甚至調侃幾句,事後卻會引用。我甚至在他的朋友聚會上聽到他把我曾經的話用英文說給他的小夥伴們聽,我在邊上心裏暗笑。

扯遠了。

他說生活也是如此:中年危機就是厭倦了那一馬平川的80west高速路,看到邊上亂糟糟的小路就想進去看看風景。不讓我去我偏要去!

他說正麵的方式呢,或者做瘋狂加班的事業強人,或者控糖、健身、跑馬、擼鐵......這些都可以發圈啊:我棒吧?我厲害吧?我正能量吧?

反麵的方式呢,可以曖昧、劈腿、出軌,然後心裏暗爽:你們覺得我是金融精英、IT天才、廣告達人,或者賢妻良母幸福美滿吧?我其實暗黑呢,我壞著呢!就不告訴你們!

我被他逗笑了。我說是啊,折騰了一通,輕則一身泥土掛滿荊棘,重則損兵折將,最後老了累了,還得想法回到一馬平川的大道上。

不過我也勸他說:事先想想也好,算給自己打預防針了。但想多了,會失去那種糊裏糊塗的衝動,也不是好事。

我認為,他還需要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其實是一種糾結,就是沒有準備好;或者說,人為地把這種準備看得太重。但沒有準備,日後會犯錯;或者沒有犯錯的機會而心裏暗自不甘;也不好。

想到那位曾經在兒子22歲生日時送他22件禮物的姑娘。要知道,想辦法集齊他出生那年用的奶嘴、他上小學時的第一個鉛筆盒、他高中的一件球隊連帽衫......得花多少功夫在中美兩地的網站上淘貨,多麽不容易。姑娘是為了營造你的二十二年中其實有我在身旁的甜蜜。這事兒感動了我,至今。

還有牽牽......那些瀟灑自如、兩人走了小半個世界的日子,讓我感歎你們過著我年輕時向往的日子!卻被兒子一句我其實很累道破真相。確實,瀟灑是給人看的,如果自己累,還是在家喝茶做手工吧。

從此我學到了功課:孩子把自己的生活和另一半展示給你帶給你,不代表要讓你親自代入。

所以,我現在可以雲淡風輕地和他聊中年危機。

人生的每一天,睡覺和吃喝拉撒占了一半,剩下的12小時如何填滿,就是生活。就這麽簡單,沒必要貼標簽:我是啥啥,他是啥啥;我有什麽,你有什麽。自己為自己活,自己做自己的填空,把一個個12小時的格子填滿,直到沒有機會填了......

我昨天和他說:各自保重,相互牽掛;誰也別作,共同找樂。 他說:必須的!

好消息是:兒子下月底又要回來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