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陳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三件舊毛衣和背後的故事

(2025-10-23 08:54:49) 下一個

這幾天沒事就在家收拾。換季了,得來個大掃除。再說上次和朋友辦了Yard Sale,約好了明年開春再來一次!這個動力更讓我把家裏翻個底朝天,還特地去買了幾個儲物箱,準備清出一批值得賣的東西來。

翻出出國至今一直帶著的幾件衣服,準備留一輩子,是個念想。秀三件毛衣和背後的故事。

【彩花粗線毛衣】

這粗線毛衣是研一時和室友在人大路口的友誼商店買的,外銷款,價格不菲。在八十年代後期,這可是讓我們眼前一亮的時髦衣服。我倆不約而同一見鍾情,一咬牙,一人來了一件。

當時我們三人同宿舍,一位北京同學周末甚至平時沒課都會回家,所以我和另一位成都美女就成了吃喝玩樂的好搭檔。她長得高挑白淨,一雙大眼睛帶著朦朧的美。後來聽班上男生說她的朦朧美曾是臥談會的熱點之一。其實呢,室友說有點近視,但不想帶眼鏡。歪打正著啊,哈哈。

當時研究生的津貼夠基本生活。我倆的父母都在高校工作,不差錢也寵孩子,會額外給不少零花錢。所以我們逛街吃飯相互不用將就,挺合拍挺爽。

那天她挑了一件抽象圖案的,天藍、鵝黃、淺粉等各種色塊隨意揮灑,襯著她雪白的皮膚,非常好看。我這黑黑黃黃的燒火丫頭,很有自知自明地挑了這黑灰底鄉村大花的,穿上倒也有幾分英氣。

後來在班級的元旦晚會上,她被評為“最會打扮的女生”,她謙虛地說“多虧了這件毛衣”。不能吧?毛衣我也有啊,怎在大家眼裏還是“燒火丫頭”?~~

【學院風色塊開衫】

這件“佐丹奴”的棉毛混紡開衫,在現在看來沒啥稀奇,就是J.Crew或Brooks Brothers的經典基礎款嘛。但九十年代初,這香港牌子的休閑服在內地就是讓人眼睛一亮的名牌產品了。我也是第一次接觸這種學院風的衣服,愛不釋手。

娃爹給買的。職業緣故吧,他的衣品很好,早早就秉持“少而精”的原則。不像我,亂買亂穿,走了好多彎路,至今還會因為“這個就是一頓午餐錢、那個就是一杯咖啡錢”而往家搬促銷品。

這件開衫,和他給我買的紫色風衣、豆蔻色長裙、波浪紋毛線大衣一樣,都符合我的氣質,也讓我至今都記得自己穿上這些衣服時的美麗笑顏。

我在最早期的博文《衣戀,依戀》中寫到過這件毛衣。

2006年10月的文章,整整19年前了。19年,足夠一個奶娃娃長到玉樹臨風,我卻沒有長進,寫得還不如那時有真情。真該把鍵盤砸了~

【媽媽給我買的披風】

剛工作的那個冬天,我借出差回家看望父母。

逛街看到這件披風,記得好像600多,按當時的標準相當貴。如果是個上乘的羽絨服或者呢大衣,也算值得。這批批掛掛的就是個樣子貨。

不過我當時覺得很別致也很颯。回家和媽媽細細描述了一番,就是閑聊,並沒流露出任何想買的念頭。

我媽轉身給我包了個一千塊的紅包,說“你生日時不見得有機會回來,再見就得夏天了。就當媽媽給你的生日禮物,你去把披風買了”。

我是四月底的金牛,早著呢,媽媽就是找個借口而已。媽媽還說:“你一畢業就結婚生孩子了,比別的姑娘們少了不少玩樂。做了媽媽你還是年輕人,好好打扮,別虧待自己”。

我依然記得當時心裏那種暖流湧過的感覺。

這披風是純毛和晴綸混紡的,秋天穿太熱;冬天穿吧,完全擋不住北京的寒風。而且買來覺得顏色也有點老氣,結果穿的次數很少。

不過它貌似看不出年代、也辨不出產地,我剛才套身上,似乎也不違和。

這披風,是媽媽愛的懷抱,我會永遠留著。

謝謝看帖。祝大家都美美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竹野 回複 悄悄話 第二件還可以再穿
墨農 回複 悄悄話 默默是個愛美會穿衣的女孩. 穿著有故事的衣服不僅外表美,心裏也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