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1)
2009 (109)
2010 (67)
2011 (60)
2012 (46)
2014 (49)
2015 (47)
2018 (45)
2020 (30)
2021 (75)
2022 (58)
2023 (54)
健壇有朋友問及國內看病的情況和費用,我就插播一下。
總體來說,我對國內看病和檢查的經曆很正麵。醫院人多,很多事情都得靠家屬,這個是事實。但實行網上掛號、各項服務掃碼之後,不再有人貼人排大隊的情況了。專家號提價了,南京有些醫院的頂級專家號400/500 RMB,價格高了但是透明了,提前在網上完全可以掛上。一般專家號也就是三五十而已。
大家看到我這次看病有找熟人,親友們對我關心啊,總想著給我找到好的資源。但是,也不是說沒有熟人就行不通。三甲醫院都必須收農合保險,外地病人即使是村民也有就醫渠道了(當然隨之而來的是醫療資源的不平衡,大家都往大城市、好醫院湧)。而且,我自己看病的醫生裏,其實我最喜歡、診斷最靠譜的反而是完全陌生的Y醫生。我就隨意掛號去看了他,他的態度好,診療方案準確,為我辦美國請假手續非常耐心。
關於費用,不得不說國內各種檢查太方便太便宜了。醫生開了單子馬上就做。硬件也都是國際接軌的。冠脈CT 1790RBM,心髒彩超和holter都不到300 RMB。我回來問了保險公司(我的計劃是Aetna, PPO),他們說把所有收據寄過來,他們有懂中文的專員翻譯和評估。
我就把所有掛號、檢查、買藥等和看病有關的收據都寄去了。兩周左右就收到支票了,折合$700吧,如數全報銷了。估計對保險公司來說實在太便宜了,完全沒有計較的必要了。
我回來後M讓我做個頸部連帶心髒的B超,就在診所做的。小棒棒劃拉幾下,$1900。
由此看來,回國看個小毛病、做個檢查什麽的完全可行。
+++++++++++++++++++++++++++++++++++++++++++++++++++++++++
2017年的年尾,美東特別冷,加上流感肆虐,幾乎沒法出門。
每年都帶狗狗去一個新的地方跨年,原本想成為一個傳統的家庭節目,那年也取消了。南方的閨蜜多次邀約去避寒,我也擔心身體而未成行。
整個11,12月份在家靜養。不再有頭暈的現象,但時有心悸,還為此跑過一趟急診室。夜裏睡覺有時候會有一種波浪湧上來的感覺,真正的"心潮澎湃"啊。
前所未有地,我開始意識到心髒的存在。總覺得那裏不得勁,想去摸摸揉揉。一件家常穿著的寬鬆毛衣,天長日久,左胸部位居然都起球了:給我托著心口揉出來的。
我不是多疑或怕死(那會兒所有醫生都說了我的問題不致命),我更多地是沮喪。一個原本健康、愛玩愛動的人被迫憋在家裏;而且,很多藍圖也好像要因為"心髒不好"這個顧慮而更改了。
我自詡是想得開的人。兒子小時候曾說:"我媽最大的優點就是特別想得開"。可這會兒,我落到為心髒不舒服而沮喪;然後心髒就更不舒服;從而更沮喪的怪圈裏了。
在南京看病時,遇到一位有心髒官能症的女士。她年輕時得過心肌炎,治愈後偶有早搏和心悸,無大礙,也生了孩子,正常生活很多年。40歲以後,體力精力不及以前,她又覺得心髒壞了,三天兩頭跑醫院。她說"心內科都不理我了,說我是心髒官能症,讓我去精神科。"
我當時覺得很簡單啊,我說:"醫生說你沒事就沒事。放寬心該幹嘛幹嘛!"這女士家境很好,老公做生意,她不工作;看病時老公陪著,拿包遞水、輕言慢語,很嗬護的樣子。我當時覺得她真是想不開。
到自己身上才明白不那麽簡單。當你意識到身體某個部位的時候,其實那裏是不適的。而越加以注意,不適感愈強。我以前曾說看淡金錢和功名,唯一的理想是"身體永遠沒感覺,心裏永遠有感覺",現在看來我這個願望堪比鴻鵠大誌,難得很。
2018新年後開始上班,兩天去公司三天在家工作。年初的某天早上,在食堂買了煎蛋和麵包,端著托盤、迎著落地大窗透過的陽光去找座位,一瞬間覺得心裏"哢嚓"一下,好像重啟了,頓時舒暢了。
可惜,一月底一場感冒又打回原形,心悸又開始冒頭。
整個二月和三月感覺很不好,總覺得心裏不紮實。尤其坐得時間長了,心裏慌慌的,真正的"心亂如麻",非得站起來踱步才行。
我和閨蜜吐槽說好像我這個問題成了慢性病了,絲絲縷縷總在那兒,愁人啊。
煩悶中,在網上看到"心官吧",看到病友們的各種吐槽,越看越覺得自己也走在這條路上了。
我家客廳掛著一幅Fitz Roy冰峰的大照片。於是,我常常托著心口站在下麵,一邊仰臉看著相片上神采飛揚的自己,一邊想到另一個可能的場景:那種電影裏看到過的、有著同樣生理心理問題的人們搬著折疊椅圍坐一圈,相互吐槽......
難道,我得去找個病友團取暖?一個曾經徒步去Fitz Roy的人,淪落到如此境地了?
感謝祝福!
謝謝園姐。是的,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在未來歲月裏就可以更好地關注身體健康。
就是這樣。我17年回國,讓家人跟著操心跟著折騰。
好在我的問題慢慢也基本解決了。如果真拖成慢性病,不僅自己受罪,還拖累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