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陳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那些年,我們讀過的書

(2014-07-12 15:29:18) 下一個

(寫於2014.5.15。那天在中壇大家聊讀過的閑書,梅老師說“回憶起來這些書,也回憶了那時的生活”。我很有同感,就寫了以下小文應和,說說自己印象比較深的閑書,其實也是看看走過的路,挺有意思。)


從小住在大學校園,倒是不缺書看。即使是毒草,好像也可以內部交流供批判用。媽媽和年長我十歲的哥哥都特別愛看書(那時也沒別的消遣),他們讀的都是大部頭的蘇聯作品,像《靜靜的頓河》,《怎麽辦》之類的。我太小,讀不懂,偶爾翻一小段當識字課本。

印象最深的是我媽有一次給我念一段蘇聯小說,一個集體農莊的小姑娘長著雀斑,但大家都認為她特別漂亮。這事對我意義深遠。我從小就長一臉密密的小雀斑,依照國內的審美觀絕對是缺點,來美國後還被人誤認為有愛爾蘭血統(可見中國人沒這樣的,嗬嗬)。那時混沌初開,知道要漂亮了。我媽給我念這段書,消除了我對“芝麻燒餅”的自卑。可見,讀書好處多多,哈哈。

後來有一段時間我哥讀海明威,那時我大一點了,也跟著讀。從此成了老海的粉絲。現在家裏有英文版的全集,有時還會讀一讀。

從來沒有喜歡過瓊瑤阿姨。16歲就戀愛了,也不需要用她的書來編織白馬王子的夢想了。“你怎麽可以怎麽美?”“你怎麽可以對我這麽好?”,太做作,煩死我了。可是別人讀,我也跟著讀了一些,同儕壓力吧。

三毛、金庸、古龍、席慕容都是大學在宿舍傳著看的,每人夾上自己的小紙條。有時幾本同時看,看得昏天黑地全串了。反正就是一會兒期待和帥哥去看沙漠看大海,一會兒恨生不逢時不能懷書仗劍走天涯。後來聽說有孩子看武俠看暈了,從樓上掉下去的,我特別理解。

那會兒假模假式的,喜歡看俗的,但買書卻要買雅的。新思潮啊,文學美學曆史啊,書展轉圈排隊也去湊熱鬧。不過窮學生沒什麽餘錢,也沒有買多少,買了也沒有好好讀。

唐詩宋詞紅樓三國倒是買了也認真讀了,後來還把全套都搬美國來了。《史記》沒讀。古文功底一直薄弱,慚愧。

研一時,教授說《資本論》是好東西,既可打人又可防身。於是使勁啃啊,累得一頭汗。寫文章時斷章取義為我所用,確實很唬人的,所以對恩師至今印象很深。後來華麗轉身投靠西方經濟學了,更八千裏路來到真正的西方了,打人防身的武功也全廢了。

工作後,有次在圖書館借到一本張愛玲的《流言》,豎版小開本,有古書的感覺。冬天,揣羽絨大衣口袋裏,上下班乘地鐵,時不時翻一段。那時我正在奶瓶尿布間忙碌,讀這本小書時又穿越成為文青了,印象很深。

愛不釋手,甚至想要不謊稱丟了,買一本新版的賠上?想來想去不能說謊,還是完璧歸趙。還之前還把磨舊的封麵裏麵襯了一層牛皮紙,細細貼好。

轉身去店裏買來一套全集,可惜新版就沒有那種古意了。動身來美國時,隻帶了兩套書:張的全集,還有一套《世界漫畫精選》。喜歡張的散文多於她的小說。她寫她姑姑的事情,她的印度朋友炎櫻,都栩栩如生,耐人尋味。

出國之初,每次回國探親還搬點書回來,或是現成的,或是新買的。我是波粉,買了王小波的全集帶來。一些書讀了英文版,就把家裏中文版也拿回來做個紀念,比如《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曾買過四大本三聯周刊的短文集,死沉,回來隻拆封一本。也就是那次,突然有了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的感覺,從此不再搬書回來,中文書讀得也少了,至多翻翻現有的。

第一本認真讀的英文小說是《The Rainmaker》。95年,做著一份小工作,中午寧可不吃飯也捧著讀,看到好的用詞還寫下來。通俗小說而已,但當時那個認真學習的我,還蠻懷念的。可惜沒有堅持。John Grisham的作品很容易讀,20多本我基本都讀過,當故事看,也增長一些法律知識。

偶然看到Jack Kerouac的《On the Road》,喜歡。進而讀了他其他的書,並曾去舊金山朝拜了“城市之光”書店。

早在“斷背山”電影名聲大噪之前,我就喜歡並讀過Annie Proulx 的很多作品,比如Shipping News,比如包括”斷背山”在內的短篇集。“斷背山“的結尾讓我感動得淚水漣漣,書上至今留有痕跡。這麽說好像和李大導套近乎顯擺自己的慧眼似的,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近年基本就是讀點短篇和雜文。喜歡糾結掙紮同時又不露聲色的故事,比如卡佛的《大教堂》(謝謝婭米的推薦),也看到有其他喜歡此書的網友,也許可以一起寫個讀後感的作業?

很多好電影和好書也相依漸長,比如《One Day》,女同學應該會喜歡。這樣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舉了。我也常看了電影然後而買書看,互補。

前不久,因為準備去印度,重溫了奈保爾的《India, A Wounded Civilization》。多嘴在兒子麵前提起,他擔心得不行。

得,反正我沒去過的地方多了,屬於攤開地圖、轉一下鋼筆,指到哪裏就可以去哪裏的。於是改看《Journey to Portugal》,作者Jose Saramago曾獲諾貝爾獎。

最近有一搭沒一搭在看《Heart at the New Yorker》,75年的書。類似《編輯部的故事》。當然寫人寫故事,沒有什麽相互關聯或愛恨情愁。

熟悉我的人知道我喜歡淘舊書,但讀的速度卻遠遠趕不上買的速度。讀著讀著就全亂套了,也更寫不出任何感想。現在開始生活給生活做減法,舊書也基本不買了。

大家也分享下讀書體會吧?Happy Reading!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utuwawa' 的評論 :

謝謝妹妹喜歡!握手啊。“陽光版的張愛玲” - 真的很貼切呢。

讓我們多讀書、讀好書、多交流。
hutuwawa 回複 悄悄話 默默姐,愛死你的博客了。我當初也是隻帶了一套張愛玲來美國。並不經常翻起,但是知道最愛的文章都在那裏,很心安。不知道你後來有沒有看過小團圓。讓人心碎。特別是想到她這麽出塵的才女,卻被傷害再傷害。我也很愛jhumpa lahiri.一直覺得她就是陽光版的張愛玲。
pv1630 回複 悄悄話 謝謝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令得清重要' 的評論 :

握手!

可惜我現在浮躁的時候居多,東轉西轉,網上蹓一下,電視掃幾眼,時間就流走了。

還是要努力讓自己靜下心來讀讀書。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一霖' 的評論 :

是啊,文字讓人想像和回味。視覺的東西常常讓人犯懶,看了也不見得記得。

我也沒什麽耐心看小說了,短篇的還行。
陳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金玉木石' 的評論 :

謝謝。過獎了。這個是我的目標。
令得清重要 回複 悄悄話 對我來說, 生活享受最髙境界便是: "一盞燈, 一本好書 和一杯茶或Coffee"------人間天堂。
一霖 回複 悄悄話 文字的東西總是更有魅力。比如是由文學作品而改編的電影,我常常會看了後還意猶未盡地要找原創的文字來讀,才感到過癮。
現在我很少讀小說了,倒是喜歡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你說的“Heart at the New Yorker”,我倒願意找來一讀。:)
謝謝分享。
金玉木石 回複 悄悄話 腹有詩書氣自華。雖然不曾見過你,這句詩當是你的寫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