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81)
2009 (109)
2010 (67)
2011 (60)
2012 (46)
2014 (49)
2015 (47)
2018 (45)
2020 (30)
2021 (75)
2022 (58)
2023 (54)
“I will return. Find you, love you, marry you, and live without shame.”
“Come back to me. Come back to me……”
《 Atonement 》上演已有一陣子了,原來我想按照一貫的做法,先看了書再去看電影,沒曾想訂購的書出了差錯,第二次補訂的還在路上。今天下午正好閑著,就去鎮子裏的影院看了個下午場。
對這部片子的評論好像口徑不一,有人說它雅致,是文藝片的典範;有人說它老少鹹宜,一定會是奧斯卡的大熱門;有人說不如小說有意境;甚至有人說看不懂、太慢 …… 我個人非常喜歡,整體感覺非常清雅、也非常感人,導演Joe Wright用淡淡的手法深深揭示了人性的複雜 和弱點。
故事從 1935 年那個炎熱的夏天開始, 13 歲的少女Briony Tallis和她的家人悠閑地生活在郊外的莊園裏。聰明早慧的她很有寫作天賦 , 創作的劇本讓她的母親大加讚賞,她也天真地指揮她的堂姐弟們排練她的劇本。如果說這樣一個家境優越的女孩還有什麽煩惱的話,就是她情感上的早熟超出了她的駕馭能力。
Robbie是家裏女傭的兒子,出身低微但受過良好教育,英俊有禮,這樣的年輕男孩很自然會是深閨大院裏小姐們青睞的對象。Briony對他曾有crush,但Robbie和Briony的姐姐Cecilia相愛。
Briony曾偷看了Robbie寫給她姐姐有情色字句的信,也不慎撞到兩人激情的一幕。小小的心靈不能承受成人的親密,也敵不過自己心裏無以言表的嫉妒和失落,在迷亂中做了偽證,以致Robbie蒙冤入獄。
四年後,Robbie選擇征戰入伍而得已離開監獄,後來和戰友滯留在Dunkirk 。 影片對二戰史上著名的 ″ Dunkirk evacuation” 描繪得視角獨特,成群的英國士兵高唱軍歌、無奈地眺望海峽對岸,穿插著醉酒士兵目光空洞、跌跌 撞撞的失控舉動,那份悲涼 不禁讓我滄然淚下。
影片的後半部花了大量筆墨描寫了Briony受訓當護士時的生活,她的內心掙紮和自我拷問,她對Robbie 和Cecilia的尋覓。通過一個成長中女孩的眼睛,描繪了戰爭和生命的殘酷,愛恨情愁的無奈,良心救贖的艱澀,看了真讓人心痛。
片子的亮點無疑是時空交錯、戲中戲的手法。這種敘事方式如果用得不好,會給觀眾割裂和破碎的感覺。所幸的是, Joe Wright 很有功力,拍得節奏得宜,虛實相交,很 有味 道。
還有一個慶幸的是我沒有先看書,不然就毫無懸念而言了。其實看到Dunkirk的一段時,我就猜到了結局,但未曾想後麵卻峰回路轉,直到最後才真相大白。我後麵的一位女士失聲叫道:” What !” 我倒是忍不住會心一笑,沾沾自喜自己沒有猜錯。
至於演員,我覺 得 都可 圈 可點,男主角James McAvoy本來就是我喜歡的。第一次看兩位女主角的戲 。 小演員Saoirse Ronan非常符合角色-敏感、早慧、脆弱,Keira Knightley 演的姐姐稍顯單薄,但也瑕不掩玉 。片子的攝影很美,聲效也特別獨特。
對愛情的描寫我個人認為恰到好處。在那個年代,一個富家小姐和女傭兒子的愛戀 ,本來就不應該是大張旗鼓的,而且,姐妹倆的一段對話已經把一切闡述地明明白白了:
Briony : "Why don't you talk to Robbie anymore?"
Cecilia: "I do, we just move in different circles."
也許,我在現實中不喜歡轟轟烈烈、要死要活的 愛情,虛擬中也不喜歡大哭大喊、濃油赤醬的愛情描寫,所以這部影片正合我的胃口。滿懷希望的等待、默默無言的企盼、眼角隱隱的淚痕、心底輕輕地呼喚,不是勝過一切嗎?有時看到電影裏淚流滿麵的哭喊 、跟著車跑掉 鞋的張 揚、抱著愛人不放手的癡纏,反而倒會讓我不厚道地想笑 ……
想到 W. B. Yeats( 葉慈 ) 的詩 –
She bid me take love easy as the leaves grow on the tree
But I was young and foolish and with her did not agree
這樣的愛情,這樣的人生……
(FEB. 10, 2008)
小帥哥好嗎?有新照片嗎?對了,我想你是MM,我家小子可是比你們小帥哥大多了。:)
翎翎:噓,不能告訴大家結局啊。~~~
盈袖:謝謝鼓勵!
這個片子拍得挺藝術,不過好象沒有想MM那麽喜歡它...卻又好象說不上來到底是什麽原因似的..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