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耗資數億的[中華之星]緣何最終夭折?(轉帖,中國就是買辦太多
(2007-02-02 08:22:20)
下一個
內幕:耗資數億的[中華之星]緣何最終夭折?(圖)
由株洲電力機車廠和大同機車廠等聯合製造的“中華之星”按照二動九拖方式設計,也就是兩節動力車,9節拖車,9節拖車包括2節一等座車,6節二等座車和1節酒吧車。該動車組屬於時速270公裏高速列車,但記者在動力車頭上看到,標記的卻是“160km/h動車組”。
“160公裏的最高時速是鐵道部規定的,我當時向鐵道部一而再再而三說,‘中華之星’在正式運營後,應該跑到每小時200公裏。”“中華之星”的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說,“但鐵道部不允許,理由是目前秦沉線的行車條件達不到要求。”
這種說法讓劉友梅感到很奇怪,因為秦沉客運專線最初就是按照時速200公裏設計的高速客運專線。
其實,屬於270km/h動車組的“中華之星”在運行考核期間就被限速,致使考核裏程中的200km/h速度裏程僅占到全部考核裏程的40%,就此事,劉友梅和項目組曾多次向鐵道部要求恢複全線200km/h速度運行考核,但均未被允許。
“中華之星”上線載客運營後,劉友梅也曾多次向鐵道部建議,應該在秦沉客運專線全線實現200km/h載客試運營,作為產業化前的延伸考核,以便繼續提升“中華之星”的攻關工作。但直到今天,鐵道部沒有給劉友梅任何答複。
從2003年1月起,“中華之星”開始在秦沉客運專線上進行線路運行考核。劉友梅告訴記者,截止到2004年12月,“中華之星”在秦沉客運專線累計運行 53.6萬公裏,創造了目前中國鐵路新型機車車輛試驗運行考核裏程最長、運行考核速度最高的紀錄。期間雖然也出現過故障,但最終“經受了新產品最嚴格的試驗和考核”。
2005年初,“中華之星”在經曆了53.6萬公裏的線路運行考核,兩節動力車和9節拖車分別返回四大主機廠進行“解體拆檢”,拆檢後沒有發現任何重大問題,可以確認整車和零部件狀態良好。
“這說明‘中華之星’是可靠的,研製是成功的。” 劉友梅說。
“有什麽辦法呢?‘中華之星’實際上被鐵道部否定了,但我們的工作問心無愧。”劉友梅略微停頓了一下,說,“理由很簡單,鐵道部就是認為‘中華之星’不可靠,雖然試運行五十幾萬公裏,但還遠遠不夠。”
“這一切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劉友梅說。作為技術專家,他深刻感受到了來自人治和行政權威背後的巨大壓力。
這個曾經的國家重大產業化項目,在付出數以億計的資金和集合整個中國鐵路機車研發製造係統眾多科技人員的多年心血後,在產業化道路上已經約等於中途夭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