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出喝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龍門石窟讀書筆記(與麥積山/敦煌之橫向比較)-1

(2015-04-30 09:13:39) 下一個

賓陽洞

賓陽北洞:主要造像為唐雕

賓陽中洞:北魏宣武帝(元恪—元愉之兄)-孝明帝(彩虹女/胡太後)(505-523

賓陽南洞:主要造像為唐雕

 
汴州洞:約北魏晚期



此洞應注意之曆史事件:

元愉:宣武帝之弟,大約11、12歲與楊奧妃(17歲)相戀結婚,子女四,後反,被鎮壓,21歲左右自殺。楊妃出身卑賤,因先改襲李氏(李妃),改襲恒農楊氏。楊氏產下元明月後亦被處死。
 
京兆王愉,字宣德。太和二十一年封。拜都督、徐州刺史,以彭城王中軍府長史盧陽烏兼長史,州事巨細,委之陽烏。世宗初,為護軍將軍。世宗留愛諸弟,愉等常出入宮掖,晨昏寢處,若家人焉。世宗每日華林戲射,衣衫騎從,往來無間。遷中書監。

世宗為納順皇後妹為妃,而不見禮荅。愉在徐州,納妾李氏,本姓楊,東郡人,夜聞其歌,悅之,遂被寵嬖。罷州還京,欲進貴之,托右中郎將趙郡李恃顯為之養父,就之禮逆,產子寶月。順皇後召李入宮,毀擊之,強令為尼於內,以子付妃養之。歲餘,後父於勁,以後久無所誕,乃上表勸廣嬪侍。因令後歸李於愉,舊愛更甚。

愉好文章,頗著詩賦。時引才人宋世景、李神俊、祖瑩、邢晏、王遵業、張始均等共申宴喜,招四方儒學賓客嚴懷真等數十人,館而禮之。所得穀帛,率多散施。又崇信佛道,用度常至不接。與弟廣平王懷頗相誇尚,競慕奢麗,貪縱不法。於是世宗攝愉禁中推案,杖愉五十,出為冀州刺史。
始愉自以職求侍要,既勢劣二弟,潛懷愧恨,頗見言色。又以幸妾屢被頓辱,內外離抑。及在州謀逆,愉遂殺長史羊靈引及司馬李遵,稱得清河王密疏,雲高肇謀殺害主上。於是遂為壇於信都之南,柴燎告天,即皇帝位。赦天下,號建平元年,立李氏為皇後。世宗詔尚書李平討愉。愉出拒王師,頻敗,遂嬰城自守。愉知事窮,攜李及四子數十騎出門,諸軍追之,見執以送。詔徵赴京師,申以家人之訓。愉每止宿亭傳,必攜李手,盡其私情。雖鎖縶之中,飲食自若,略無愧懼之色。至野王,愉語人曰“雖主上慈深,不忍殺我,吾亦何麵目見於至尊”於是歔欷流涕,絕氣而死,年二十一。或雲高肇令人殺之。斂以小棺,瘞之。諸子至洛,皆赦之。後靈太後令愉之四子皆附屬籍,追封愉臨洮王。子寶月襲。乃改葬父母,追服三年。

寶月弟寶炬,輕躁薄行,耽淫酒色。孝莊時,特封南陽王。從出帝沒於關西。宇文黑獺害出帝,寶炬乃僭大號。
 
元愉四子:先被幽禁宗正寺,後釋放。
o   元寶月:早死
o   元寶暉,其子元釗被胡靈太後(親殺其子孝明帝)立為北魏幼主Ü六鎮起義/河陰之變Ü東西魏分裂
o   元寶炬:西魏第一帝,宇文泰傀儡
 
(注意西魏與柔然之關係:蠕蠕公主入京,皇後乙弗氏出家Ü秦州Ü來自京都的供養人使天水麥積山石窟藝術突然燦爛)
o   元明月,元愉遺腹女:與堂弟元修私通,後被處死,宇文泰廢元修立元寶炬。
(亦為一精彩人物!注意元修與多人私通:元明月,元蒺藜等,史書已無考證。)

楊氏墓誌銘近年出土,請參見:《北魏臨洮王妃楊氏墓誌考述/殷憲(見下)

2013年9月,得睹《北魏臨洮王妃楊氏墓誌》墨拓於北朝藝術博物館。此誌為青石質,誌麵高67厘米,長68.5厘米。楷書,27行,足行27字,全誌近七百言,漫漶30餘字。這方墓誌真實地記述了北魏洛陽時期的一些重大曆史事件及重要曆史人物,如誌主楊氏貴為魏孝文帝子媳,其丈夫和子孫中竟有五人或短或長做過北魏後期及東西魏分裂時的皇帝,具有極其珍貴的曆史價值。楊氏誌石雖有一些殘泐,文義仍可讀出,也無害於其書跡的藝術價值。
誌文移錄如下:魏故臨洮王妃楊氏墓誌銘
  妃諱奧妃字婉瀴,恒農華陰人也。漢太尉震之裔,晉太保駿之□世孫。祖伯念,安南秦州安邑子。考柒德,蘭陵太守。家□皆以忠篤知名,清廉推稱。所以長榮守貴,見賞前朝。妃少而機悟,長而溫敏。幽閑表德,寬裕在躬。孝友純深,因情而至。方嚴和謹,克自天然。年十有八,百兩雲歸。整務軒閨,內言不出。奉王以敬,接下以慈。雖小星惠及而不專關睢。進賢以輔佐,以斯為匹,不能尚也。若夫彤管箴戒之篇,母儀婦容之典,顧史問詩之誨,開圖鏡鑒之錄,莫不尋讀玩誦,談說如流。必以身厲下,不以貴惰物。女工之藝,妙絕當時。織紝組紃之業,饎釀醴酏之品,蘋藻薦羞之儀,籩豆折俎之數,皆詳達法製,諳曉無疑。躬自先人,必經乎目。雖王博之妻,老而無廢。叔文之母,相而猶績。度彼儔茲,烏能是過。王既遇禍,幽居別室。四子蒙稚,半離繈緥。一女遺育,甫及將年。情計分擘,□□塗炭。行路為之改容,聞者為之灑泣。妃推亡撫存,哀而有禮。雖敬薑晝哭,杞婦崩隍,假斯而譬,何足雲也。歲序言周,西光複迫。以永平二年十一月十二日薨於第,春秋廿有九。蒼梧不從,蓋祔非古。正光四年歲次癸卯四月丁巳朔廿九日乙酉窀穸於洛陽之西陵東南培塿之陽先王神塋之內,乃作銘曰:
    昌源啟胄,肇自帝辛。桐珪既錫,命氏斯因。灼灼丞相,實為俊民。堂堂兩儀,實邁清塵。於穆不已,誕茲柔惠。表淑來嬪,君王是儷。質優桃李,聲芳□桂。玉式葳蕤,金相琬瘱。有聞六行,無違四德。溫良恭儉,秉心淵塞。望班均操,瞻樊取則。方以母師,永貽邦國。與仁乖信,報道誠欺。鬆凋霰日,蘭滅春時。廻颮□□,倏忽崦嵫。祖庭戒軫,遠卜斯期。惟爾既備,駕言歸止。月照鬆萋,風翻旆起。窮扃一閉,方為萬祀。刊石泉幽,流芬無已。
    息寶月,年廿二,寶輝,年廿一,寶炬,年十七,寶明,年十六。息女明月,年十五。
    月嬪蕭氏,曾祖齊□高皇帝。祖映,齊□□臨川獻王。父子賢,齊太子□□平樂侯。妣□氏,□皇太後再從侄。祖洪儀,馮翊太守。父曰□平□□□。明月適侯民□□□□,皇太後姨弟少□。月息男永沙,年二。
 
一、楊妃的身世
  北魏臨洮王妃楊氏,《魏書》、《北史》在其丈夫傳記中均記其行跡。《魏書·孝文五王傳》之《京兆王愉傳》所記“孝文皇帝七男。林皇後生廢太子恂。文昭皇後生宣武皇帝、廣平文穆王懷。袁貴人生京兆王愉。羅夫人生清河文獻王懌、汝南文宣王悅。鄭充華生皇子恌,未封,早夭。”(《魏書》第587頁,中華書局,1974年。)此中袁貴人所生京兆王元瑜便是楊氏的丈夫元愉,因元瑜罪死數年恢複王爵後改封臨洮王,所以誌文稱其妻為“臨洮王妃楊氏”。
《京兆王愉傳》雲:
 “世宗為納順皇後妹為妃,而不見禮答。愉在徐州,納妾李氏,本姓楊,東郡人,夜聞其歌,悅之,遂被寵嬖。罷州還京,欲進貴之,托右中郎將趙郡李恃顯為之養父,就之禮逆,產子寶月。順皇後召李入宮,毀擊之,強令為尼於內,以子付妃養之。歲餘,後父於勁,以後久無所誕,乃上表勸廣嬪侍。因令後歸李於愉,舊愛更甚。”
又據前傳:“京兆王愉,字宣德。太和二十一年封。拜都督、徐州刺史,以彭城王中軍府長史盧陽烏兼長史,州事巨細,委之陽烏。世宗初,為護軍將軍。”(皆見《魏書·京兆王愉傳》第589~590頁。)
  是知元瑜做徐州刺史是在太和二十一年,即公元497年,罷州還京是在孝文帝卒後元恪繼位的“世宗初”,大概是宣武帝景明元年即499年或稍後。如果按照《魏書》所記永平元年(508年)元愉卒時二十一歲,那麽他的生年是太和十二年(488年),被封王並出任徐州刺史時年方十歲,故而州事巨細委之於長史。元愉私娶楊氏當在497~499三年間,不會大於十二歲。關於楊氏的身世,《魏書》講得清清楚楚。她原是徐州一位歌喉甜美的靚女,本姓楊,東郡(兗州)人,為使這樁親事合法化,元愉托右中郎將趙郡李恃顯做了她的養父,冒姓李氏。誌文的“恒農華陰人也。漢太尉震之裔,晉太保駿之□世孫”,顯然是一種攀附,而指其祖楊伯念官安南秦州(刺史)、安邑子、其父楊柒德(《元寶月墓誌》記為次德)為蘭陵太守,也應是元愉恢複王爵後之贈封。前人在評述其子《元寶月》墓誌時已經發現這個問題。羅振玉《鬆翁未焚稿》雲:“是楊出自寒微,故以李恃顯為養父,且冒姓李氏。其祖、父若曾官太守刺史,何必更以養父增重。”(趙萬裏《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第一卷第38頁。科學出版社,1953年。)
元愉與楊氏的這樁姻緣,頗具傳奇色彩。一次偶然邂逅,使一位十來歲的男童對十六七歲的歌手一見鍾情。元愉竟然私自將楊氏帶回京城,以致在皇帝兄長為其擇娶皇後於氏之妹為妃時仍隱而不報。皇後發現他已變著法兒將這位平民女子娶到家裏並且生下兒子時,大動肝火,不僅將楊氏傳入宮中施以肉體蹂躪,並且強令為尼,幽居別室。兒子寶月則交明媒正娶的於氏養育。一年後,宣武皇帝的嶽父於勁,認為自己的兩個女兒沒有生男育女或與此事有關,請皇上允許楊氏還家為妾。楊氏與元愉共同生活了不到十年就生下四個兒子。《元愉傳》說,元愉覺得自己身為孝文帝的第三個兒子,應當身居要職,但位勢不及兩個弟弟,又以“幸妾屢被頓辱”,便很不理智地於永平元年(508年),以外戚高肇圖謀殺害皇帝作借口,在自己任職的冀州信都(今河北冀縣)之南築壇埒,“柴燎告天,即皇帝位”,號建平元年。這場一時衝動釀成的逆舉很快便被平息,元愉、楊氏及四子被執赴洛陽。途中“每止宿亭傳,必攜李手,盡其私情。雖鎖縶之中,飲食自若,略無愧懼之色。”(《魏書·京兆王愉傳》第590頁。)行至野王(今河南沁陽縣治)元瑜自縊身亡。幼子免死,而麵臨楊氏的卻是慘忍的屠割之刑。
 
《臨洮王楊氏墓誌》為北魏遷洛早期發生在宮庭內的這一重要事件提供了豐富的史料。現就《楊氏墓誌》和《魏書》有關傳紀及早年出土的《元寶月墓誌》,對與元愉、楊氏及其家人有關的幾個時間稍作梳理。
1.元愉與楊氏結合的時間。《楊氏墓誌》提供了楊氏為元瑜“寵嬖”的時間。誌載“年十有八,百兩(輛)雲歸”。以楊氏“永平二年十一月十二日薨於第,春秋廿有九”溯之,楊氏生於太和五年(481年)。她十八歲投入皇子元瑜懷抱,是年為太和二十二年(498年),也就是元瑜以京兆王赴徐州刺史任的第二年,其時元瑜年僅十一歲。宣武帝景明初(500年)元瑜罷州還洛,二人的事實婚姻已經存在兩年。在徐州外任,天高皇帝遠,不容易敗露,回到皇帝鼻子下麵可就不同了。為了使這樁婚事合法化,元瑜讓一位有身份的官員趙郡李恃顯收楊氏為義女,改為李氏。
2.元瑜納於妃的時間。元瑜受命納妃之事,史籍和誌文交代得也很清楚。《魏書》說,“世宗為(元瑜)納順皇後妹為妃”,“而不見(元瑜)禮答”。直到新婦進入京兆王府,於妃才向皇後姐姐報告,這位京兆王早已娶回一位比丈夫年長七歲的女人,而且身邊已有一個名喚寶月的王子。據《元寶月墓誌》,元寶月“以正光五年龍集甲辰五月廿五日遘疾薨於第,春秋廿有三”,說明元寶月生於宣武帝景明三年(502年)。這就是說,宣武帝為元瑜納於勁的次女為京兆王妃是在元寶月出生之後,早不過景明三年(502年),晚不過景明四年(503年)。也正是在此時,楊氏被皇後召入宮中備受淩辱,接著是幽禁於宮中的宗正寺。(《北史·西魏文帝紀》第174頁:“母曰楊氏。帝正始初坐父愉罪,兄弟皆幽宗正寺。及宣武崩,乃得雪。”此記知楊氏為尼而被幽之處是宗正寺。這與《元瑜傳》似有抵牾處。《元瑜傳》記入寺者惟楊氏一人,且年餘後放歸。此處則雲“正始初”“兄弟皆幽宗正寺”。從《楊氏誌》知元寶炬生於正始四年(507年),基本合於“正始初”之謂。可見508~509年楊氏待產之“別室”仍在宗正寺,但這次卻是四個孩子在身邊。)其子元寶月被強行分開,交由新入王府的於妃撫養。
3.楊氏被殺時間。據《魏書·崔光傳》,“永平元年秋,將刑元愉妾李氏,群官無敢言者”,宣武帝命鎮東將軍、中書令崔光草詔行刑,崔光奏曰:“‘伏聞當刑元愉妾李,加之屠割。妖惑扇亂,誠合此罪,但外人竊雲李今懷姙,例待分產。且臣尋諸舊典,兼推近事,戮至刳胎,謂之虐刑。桀紂之主,乃行斯事。君舉必書,義無隱昧,酷而乖法,何以示後?陛下春秋已長,未有儲體,皇子繈褓,至有夭失。臣之愚識,知無不言,乞停李獄,以俟育孕。’世宗納之。”(《魏書·崔光傳》第1490頁。)
元愉之死在永平元年九月,元愉與楊氏的長子元寶月的墓誌說他是“七齡喪考,八歲妣薨”,可見楊氏之誅是在其夫亡後次年。《楊氏墓誌》則提供了準確的時間:“永平二年(509年)十一月十二日薨於第,春秋廿有九。”從頭年九月到次年十一月,楊氏因著“例待分產”以及產後育嬰,又緩刑一年零兩個月。這件事從側麵看出從平城到洛陽鮮卑拓跋氏政權不斷深入的儒化進程。
 
 二、楊氏的子女及相關人物
《魏書》《元瑜傳》和《崔光列傳》記,永平元年(508年)秋,元瑜自絕於野王道中之時,同行的有楊氏及四個幼子。是年楊氏因身懷六甲,得允產後赴死,說明次年楊妃又有一次生育。如果最後一次生育成功,楊氏此時應有五個孩子。但最後所生是子還是女,元瑜與楊氏的子女究竟是五子還是四子一女,史傳語焉不詳,早年麵世的《元寶月墓誌》亦未及此事。因此,前人論及此事雲:“至妃最後所產之子為誰,書闕有間,無可考矣”。(趙萬裏《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第四卷第38頁,科學出版社,1956年。)
對於這樣一個正史和已出土相關墓誌未能解決的問題,《臨洮王楊氏墓誌》作了準確而詳盡的回答。“王既遇禍,幽居別室。四子蒙稚,半離繈褓。一女遺育,甫及將年”。這句話解決了三個問題:第一,於皇後先是令楊氏為尼,母子分離。一年多以後“令後歸李(楊)於愉”,其後楊氏亦隨其夫赴冀州。508年秋,元瑜“遇禍”而亡,楊氏雖暫活待產,但未還居王府,而是“幽居別室”,這處別室在宗正寺內,四個幼子亦隨母而居。第二,元瑜與楊氏為孝文帝生下四個孫男一個孫女。父親“遇禍”時四個兒子“半離繈褓”,尚在幼年。第三,楊氏緩刑期間生產的最後一個孩子是女兒,名叫明月。明月“甫及將年”,即將滿一周歲時,母親被殺。
1.楊氏子女的名諱、年歲。依正光四年(523年)楊氏重葬時誌文所載,元瑜與楊氏所生四男一女是:
  寶月,年廿二。
  寶暉,年廿一。
  寶炬,年十七。
  寶明,年十六。
  息女,
  明月,年十五。
以此逆推,長子元寶月生於景明三年(502年),次子元寶輝生於景明四年(503年),三子元寶炬生於正始四年(507年),四子元寶明生於於正始五年(508年),女元明月生於永平二年(509年)。
 
據上引史傳,“順皇後召李入宮,毀擊之,強令為尼於內,以子付妃養之”。楊氏被幽時隻有寶月一子,而楊氏為尼被幽的時間是“歲餘”,即一年多。從楊氏誌文所記長子寶月與次子寶輝隻差一歲,這就是說,楊氏是懷著次子元寶輝被強行入寺為尼的,元寶輝可能就生在其母被幽禁期間。我們還注意到楊氏的五個子女除了次子寶輝和三子寶炬相差四歲,其餘四人都是相差一歲。這說明楊氏是帶著肚子被強行幽入寺中為尼的,及她在幽禁中生出寶輝複被接回府內著人撫養後,又在寺中待了較長時間,抑或此時元瑜已在冀州刺史任上,楊氏及二子不能輒往,待正始二、三年(535~536年)夫妻方得聚首,恢複了連綿不斷的生育。
 
2.楊氏子孫的情況。元瑜生於帝王之家,一方麵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好文章,頗著詩賦。時引才人……共申宴喜”,“招四方儒學賓客……數十人,館而禮之”。“又崇信佛道,用度常至不接”。另一方麵,又沾染了一些王公子弟的放縱與奢縻。他與兄弟們“頗相誇尚,競慕奢麗”,任性到了“貪縱不法”的程度。(皆見《魏書》、《北史》之《京兆王元瑜傳》。《魏書》第590頁,《北史》第715頁。)他與楊氏的“禮逆”之合,除表現其獨立人格外,也反映其富家紈袴的放蕩不羈。元瑜的不安分導致夫妻身罹殺身之禍,也使他的子女從繈褓中開始就曆經磨難,貴為皇子的特殊身份又使這些孤苦伶仃的孩子們獲得重生的機會。關於元瑜子孫的景況,據《魏書》和《北史》的元瑜傳所記,先是“諸子至洛,皆赦之”。數年後是“後靈太後令愉之四子皆附屬籍”。
  關於元寶月,元瑜“追封愉臨洮王”後,“子寶月襲。乃改葬父母,追服三年”。僅此而已。《元寶月墓誌》記述了他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經曆。他“七齡喪考,八歲妣薨”後,艱難地撫慈幼小的弟妹。及至十四歲,孝明帝繼位,政治氣候稍有寬鬆,叔父清河王元懌收留了以他為首的幾個孩子。胡太後雖然讓他襲其父的王爵,但並無實際官職。墓誌蓋篆額《魏故平公元王墓誌銘》的“平公王”是所襲王爵。《魏書》說他改葬父母,追服三年,但第二年(正光五年,524年)他二十三歲就早逝了,三年的追服隻能靠他弟妹完成了。他死後,孝明帝元詡“有詔贈持節、都督秦州諸軍事、平西將軍、秦州刺史”,這也便是元寶月誌文“魏故持節都督秦州諸軍事平西將軍秦州刺史孝王墓誌並銘”的首行,“孝”是元寶月的諡號。元寶月有子二,元蒨,字長禕;元森,字仲蔚。東魏武定元年,亦即西魏大統九年(543年),東西魏玉壁之戰,高歡於邙山“擒寶炬兄子臨洮王森”。此人即寶月次子元森字仲蔚者。這時元森二十一歲,已襲其父爵位。其兄元蒨或已早亡,或在東魏。(《楊氏墓誌》記“月息永沙”,《元寶月墓誌》則記為“息蒨,長褘,年四。蒨弟森,仲蔚,年二”。未知孰是。)
  關於元寶暉,史無其傳,惟《魏書·肅宗孝明帝紀》有一段有關他的文字:  武泰元年(528年)二月“癸醜,(明帝)帝崩於顯陽殿”,“皇太後詔曰:‘皇曾孫故臨洮王寶暉世子釗,體自高祖,天表卓異。大行平日養愛特深,義齊若子,事符當璧,允膺大寶。即日踐祚。可班宣遠邇,鹹使知之。’乙卯,幼主即位。儀同三司、大都督爾朱榮抗表請入奔赴,勒兵而南。”
  “四月戊戌,爾朱榮濟河。庚子,皇太後、幼主崩。”
  《宣武靈皇後胡氏傳》亦載此事:
  “遂立臨洮王子釗為主,年始三歲,天下愕然。”(《魏書·肅宗孝明帝紀》第248頁,《魏書·宣武靈皇後胡氏傳》第340頁。)
  是知正光五年(524年)元寶月卒後,元寶暉得襲王爵,而且恢複了臨洮王之號,具體官職則無從知曉。武泰元年(528年)二月,尚無子嗣的孝明帝元詡為其母靈太後胡氏所害,元寶暉的長子元釗年方三歲,被靈太後扶上皇帝寶座,史稱幼主。不久,太後和幼主均被從太原南下洛陽的爾朱榮所殺。
  依史籍所記楊氏的這位小孫子元釗正光五年二月乙卯即位,四月戊戌被殺。即位之日二月乙卯,是二月二十七日,公元528年4月2日。被殺之日四月戊戌,是四月十一日,公元528年5月15日。(據陳垣《二十史朔閏表》第74頁。中華書局,1962年。)可憐他尚無自我意識即皇位,隻做了一個半月小皇帝便被慘殺。
  在楊氏的四子一女中,聲名最為顯赫的是三子元寶炬。由於《魏書》編纂者魏收是西魏、北周的對立政權東魏、北齊宮員,所以《魏書》說元寶炬“輕躁薄行,耽淫酒色”,(《魏書·京兆王愉傳附子寶炬傳》第591頁。)但平心而論,他是元瑜諸子中最有作為的一位。
據《魏書》和《北史》所載,從十五六歲起他做了孝明帝朝的直閣將軍。十七八歲時少年氣盛的元寶炬曾與孝明帝密謀除掉胡太後,事泄免官。胡太後死後,在孝莊帝元子攸、長廣王元曄、節閔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修等幾個短命皇帝頻繁轉換的六七年中,元寶炬曆官大鴻臚卿、南陽王,司空、太尉。永熙三年(534年)二十八歲時,與不滿高歡高壓的孝武帝元修西奔長安宇文泰。孝武帝被殺後,他被宇文泰立為皇帝,並且恢複了拓跋氏本姓,史稱西魏文帝。東西魏分裂正是從他開始的。從535年至551年四十五歲去世,元寶炬做了十七年皇帝。不管怎麽說,是他在宇文泰的扶持下富國強兵,從而出現了西強於東之勢,最終由長安的北周兼並了鄴城的北齊。
元寶炬長子拓跋欽552年繼位,在位三年,被宇文泰毒死。史稱西魏廢帝。元寶炬第四子拓跋廓,先封為齊王,554年即位,三年後禪位於周。次年二十一歲,被殺。這是楊妃孫輩中做過小皇帝的又二人。(元寶炬及其二子行跡皆摭自《魏書》之《敬宗孝莊帝紀》、《前廢帝紀》、《出帝紀》有關章節及《北史》之《西魏文帝紀》、《西魏廢帝紀》、《西魏恭帝紀》。)
  元瑜與楊氏的第四子元寶明,迄今尚未發現他留下什麽痕跡,故而無從談起。元瑜的遺腹女元明月,十五歲已有婆家,由於誌文損瀝嚴重,丈夫姓字莫辨,似侯姓而不確。後麵的“皇太後姨弟少”幾字還比較清楚,此人像是胡太後姨弟的少子。據《魏書》《宣武靈皇後胡氏傳》和胡太後之父《胡國珍傳》,胡太後母為皇甫氏,元舅是皇甫集。元明月的丈夫也應是一位皇甫夫人的少子。
3.楊氏誌所及其家人。
  首先是楊氏“恒農華陰人也。漢太尉震之裔,晉太保駿之□世孫。祖伯念,安南秦州安邑子。考柒德,蘭陵太守”。前麵已經述及,毋庸複述。
  其次是蕭氏及其父祖。《楊氏墓誌》於子女之後是一位蕭氏。以文義觀之,蕭氏之上所缺二字應為“月妻”或“月嬪”。誌記蕭氏“曾祖為齊太祖高皇帝蕭道成,祖父蕭映,齊□□臨川獻王,父蕭子賢,齊太子詹事平樂侯”。(《元寶月墓誌》雲:“嬪南蘭陵蕭氏,齊太祖高皇帝曾孫。父子賢,齊太子詹事平樂侯。”《楊氏墓誌》補全“祖父蕭映,齊□□臨川獻王”,《元寶月墓誌》則補“齊太子□□平樂侯”所缺二字為“詹事”。)因此時南齊早亡,子孫星散,蕭道成孫蕭子賢奔魏,其女與元氏聯姻是可能的。據《南齊書·高帝紀》,建元元年(479年)六月蕭齊“立皇子嶷為豫章王,映為臨川王,晃為長沙王……”惟“父蕭子賢,齊太子詹事平樂侯”於史無征。
  再次,誌末之“妣□氏,某□太後再從侄。祖洪儀,馮翊太守。父日□平……”應為楊氏母某氏之家人,惜漫漶不可辨識。

孝明帝:17歲即被其親母胡太後(靈太後)處死。《太平廣記》關於他的故事:

後魏明帝正光二年,夏六月,首陽山中,有晚虹下飲於溪泉。有樵人陽萬,於嶺下見之。良久,化為女子,年如十六七。異之,問不言。乃告蒲津戍將宇文顯,取之以聞。明帝召入宮,見其容貌姝美。問雲:“我天女也,暫降人間。”帝欲逼幸,而色甚難。複令左右擁抱,聲如鍾磬,化為虹而上天。
【按此時孝明帝11歲左右,原以為笑談,後讀魏書見其父傳記,信也!】

胡太後之情人楊華與其寫作之樂府: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零落南家。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秋去春還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裏。——《楊白花》
【由此可知“侍兒扶起嬌無力”是“套得妙”而已。】
 
 
造像藝術

參考資料:有限
龍門石窟:文物出版社 (圖片質量差,資料少,不推薦)
麥積山石窟:文物出版社(不錯)
敦煌石窟(1):文物出版社(不錯)
 
這段時期開鑿的石窟造像:
麥積山與龍門之非處:
麥積山:佛像鼻頭高聳,仍有犍陀羅之風(離印度更近)Ü 龍門:鼻頭扁塌,不鑿出鼻孔,漢化。



 
麥積山與龍門之似處:
   典型的犍陀羅藝術的水波紋肉髻
   佛像衣飾:
o   內:僧祗支:掩腋。此雲覆腋衣。用覆左肩,右開左合,裙帶:作結下垂。
o   外:通肩大衣,衣襟搭在左肘上。
o   衣紋:羊腸線
o   褒衣博帶
o   衣裙前覆佛座:厚,當是氣候影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