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出喝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籠餅

(2011-01-13 12:32:21) 下一個



科技送下鄉,農民喜開懷!在二零一一年元旦,省城裏的科技人員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自願下到各個鄉鎮,為農民朋友們傳授科學技術。技術員明大自告奮勇、豪情萬丈地說:“我是共產黨員,共產黨員要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她於是來到了貧困戶出喝酒的家裏。話說出喝酒同誌的家在鄱陽湖附近,因為長期受到血吸蟲病的困擾,她家沒有壯勞力,做完飯以後,所有的碗筷還要出喝酒同誌自己洗。為了歡迎省城裏的技術員,出喝酒同誌特意從水庫裏摸了螺螄,做了一盤螺螄釀,但是共產黨員明大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害怕,她和農民朋友們吃在一起,混在一起,並表示,隻有在最村的地方,才能嚐到最真的美味。她親切地問出喝酒:“你需要什麽技術嗎?”出喝酒同誌露出大黃牙,憨厚地笑著,說:“俺祖祖輩輩待客最高禮數就是螺螄,俺從沒七過豬拗。去趕圩的時候,俺看到人家蒸的大胖包子,俺饞啊!俺這輩子就想自己也能蒸回包子就好了!”明大笑著點點頭說:“要致富,就養豬!要胸大,吃包子!農民兄弟,你問到點子上了,我這就傳授給你包子絕技,你附耳過來……”這一番話下來,說得出喝酒眉開眼笑,第二天果然蒸出了好七滴拗包子。出喝酒同誌激動滴說:感謝平凡而偉大的共產黨員明大!




啪!列位,這一番加官帽子下來,我就要和你們嘮嘮包子了。包子這樣東西,在古代其實很少被稱作包子——如果你穿越回古代,穿到一半餓了說“二十個包子,再切三五斤牛肉,篩酒給灑家慢慢吃”,估計小二聽得懵懵懂懂。古人對麵食劃分較粗:胡人吃的烤餅叫爐餅或胡餅;麵條湯圓餛飩之類在水裏煮的麵食叫湯餅;包子饅頭一類需要蒸的,很簡單,就被叫做籠餅,或者蒸餅,北宋以後也可稱炊餅(這是為了避宋仁宗趙禎<蒸>的諱),不過其實它們有一個共同的詞匯祖先,就是饅頭(饅首)。所以倘若你要穿越回宋朝,對話應該是醬紫滴:“酒家,你這饅首人肉餡狗肉餡的?”那婆娘笑嘻嘻道:“客官哪裏話來?休要取笑!”你:“我看你這炊餅餡……”(見《水滸》,這一段記憶深刻啊!)



所以,古代的炊餅蒸餅籠餅或者饅首,其實意義是比較含混的:無論有餡沒餡,包子饅頭花卷發糕,都可以以一詞蓋之。這給我們現代人辨別古代食品帶來了難度。當然,語言是不斷變化的,也許過了一千年會有另一個人也寫一篇文章,叫“包子義考辨”。在這篇文章裏,他大概會費盡心思地和那個時代的讀者解釋:南翔小籠和鎮江小籠的區別,饅頭和開花饅頭的不同;如果史料不詳實,那個時代的人可能還會充滿遺憾地發問:“到底什麽是金銀小饅頭呢?”



想到這裏,俺頓覺身上的擔子很重。對!國家興亡,匹女有責!因此俺今天就想亂談談包子,俺愛包子,愛吃包子,我是包子控,而且今天俺成功地做出了包子,所以滿懷著革命勝利的喜悅,俺要和你們好好嘮嘮包子啊包子。







包子這個東西在唐以前大概就有了——唐以前我不多談——唐朝的時候有很多人就寫到“土饅頭”,可見當時起碼有一種饅頭就是現在的包子。唐朝最有趣的關於包子的記載和一個叫侯思正的人有關。侯思正是武則天時代的一個酷吏,他屬於那種不學無術的癟三,靠羅織告發當上了侍書禦史——大概相當於現在的紀檢官員。他大約是一字不識,又或者口音很重,在曆史上是留下笑柄的。關於包子的事情是醬紫滴,他發達以後,估計賞了個四合院,弄了個廚師,有一天他跟大師傅商量:“我告你哈,今兒晚上老子要剋(吃)包子,你給老子少放大蔥多放拗(肉)。Kao!外麵買的包子第一口咬大蔥,第二口咬過了拗,橫豎老子楞沒嚐出拗味來!你做包子給老子‘縮蔥加肉’哈!”


後來,他在曆史上就留下了一個光榮名稱叫“縮蔥侍禦史”……看到這裏,我強烈地希望大家忘了我叫包子控……






說到做包子,就不能不說醒麵。古代有一種很有趣的醒麵方法,做過包子的人可能知道,要讓包子皮暄軟,需要在包好包子以後,把包子放在溫暖的地方再醒發一段時間。古代沒有烤箱,他們用另一種醒發方法:蒸籠裏先放好芭蕉葉或者荷葉,先把這些葉子蒸熟,然後把包子放進蒸籠,用小火蒸一會兒,待微溫後取下,以這種溫度來醒麵。等包子發好後再用“速火一蒸”就可以了——當然了,我一看到這裏腦子裏想的是:俺們這嘎達木有芭蕉葉,也木有荷葉,但是如果用鬆針去蒸包子,味道一定也不壞。



至於餡料方麵,在古代平常的餡料我不多說了,有一種黃雀包子,用黃雀的腦和翅,加蔥,辣椒和鹽做餡,以“發酵麵裹之”,做成長圓形上籠蒸——不曉得黃雀腦到底有多好吃的;還有一種是用熊掌和鹿尾做成“玉麵尖饅頭”。這幾樣東西我都沒吃過(廢話……)。據說鹿尾是“天下至味”,可惜少有人知。唉我要是早知道去黃石的時候我就口裏銜把刀去割鹿尾巴了(熊就算了,打不過)。



讀筆記小說的時候,最好玩的是“猜字”遊戲。大家可以一起來猜猜,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麽(答案附後):
1. 宋《夢梁錄》裏曾經提到過南宋時候的杭州有“灌漿饅頭”(第一題,簡單點)。
2. 《夢梁錄》:薄皮春繭包子。
3. 《夢梁錄》:四色饅頭,生餡饅頭,糖肉饅頭,羊肉饅頭
4. 《武林舊事》:太學饅頭
5. 元《居家必備事類全集》:壽帶龜,龜蓮饅頭,春重饅頭,荷花饅頭,葵花饅頭
6. 唐《盧氏雜說》:(饣追)子(這題比較難)


好,下麵是明亮同學的包子方子:

原料:

1. 中粉(All purpose)2.5cup
2. 1cup 牛奶:微波爐30秒 (或半杯heavy cream,半杯豆奶,半杯水,use what I have...)
3. 3table spoon糖(據說用糖粉能讓麵更白,所以這次我用的是糖粉)
4. ½ teaspoon鹽
5. 1tablespoon油
6. 1teaspoon 酵母粉(yeast)

餡料:肉末,鹽,糖,為了使肉包子好吃,我偷偷往裏麵擱了一勺豬油,加芡粉,黃酒,蔥薑水(蔥和薑在水裏浸泡),攪上勁。諸位,要想包子好吃又有湯汁,別忘擱動物油和蔥薑水。

另:我做的時候用錯了勺子,加的是1/2teaspoon 的yeast,這樣做出的包子蒸好以後褶比較明顯,如果用1teaspoon的yeast,麵醒發後,褶子就不那麽明顯了。但是無論是半勺還是一勺yeast,其實對包子皮的暄軟沒有太大影響。



做法:(12個包子)

1. 把原料放到stand mixer裏麵,2檔,揉麵20分鍾
2. 烤箱預熱到120華氏左右,或打開烤箱燈,第一次醒麵:1.5小時。
3. 等麵發到兩倍大,取出,揉一會兒,放到stand mixer裏,1檔再揉5分鍾。
4. 第二次醒麵:40分鍾
5. 把醒好的麵分成12個小劑子,擀開,中間厚兩邊薄,放肉餡。
6. 包子包好後,醒發半個小時。
7. 大火蒸15分鍾,關火後2分鍾開蓋。






參考答案:
1. 灌湯小籠包子啊,偶的最愛……

2. 我覺得很有可能是大米糯米米粉做的包了餡的東西——以其皮晶瑩剔透;而且我覺得有可能是蒸餃或者蝦餃,以其形似。

3. 四色饅頭我覺得有可能是四方餃, “生餡饅頭”可能就是生煎包;“糖肉饅頭”可以是叉燒包;羊肉饅頭,哈哈,新疆烏魯木齊二道河的烤包子不就是嗎?!大家可能注意到這些食品大部分來自古代的嶺南或西域,大概在比較“偏遠”的地區,一些傳統能保留下來。

4. “壽帶龜”,有可能是“紅龜粿”;龜蓮饅頭是壽筵上用的,大概和現在的蒸壽桃差不多吧。春重饅頭是在春天到來之前上供給春神的,夏日,人們吃荷花饅頭和葵花饅頭。我考證不出來這些饅頭是什麽樣子的,或以荷花葵花蒸,或以荷花葵花為餡,或是做成荷花葵花的樣子。

5. (饣追)子,音垂,是煎麵團。做的時候,把爛麵(就是發好的麵)握在手裏,從指縫裏擠出來,形成一個個小麵團,然後快速用勺子一刮,扔到熱油裏煎一會兒,馬上浸到冷水裏,過一會兒撈出來再放到油鍋裏繼續炸,取出後拋在盤子裏,麵團圓圓的,滴溜溜轉個不停,又酥又脆。這是當時宮廷裏的一道菜。











火腿花卷的做法:(上述原料做12個花卷)火腿切丁

1. 把發好的麵團一切兩半,其中一半擀成薄片。

2. 在上麵抹一層油,撒上火腿丁,蔥花。

3. 把薄麵片切成三份,疊放在一起。

4. 切成細絲。

5. 取適量細絲,卷窩起來。

6. 醒發20分鍾。

7. 大火15分鍾,等兩分鍾開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福壽膏 回複 悄悄話 有好吃又好做的沒?
出喝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r23af的評論:
那個花卷是買的一本食譜裏介紹的,看得很誘人這次就試著做了……
出喝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tiger_mimi的評論:
我一般買的是放在開放式冷藏櫃裏的那種,有肌肉的有豬肉的微波爐裏熱一熱就能吃的。其實放其他東西也可以,我當時是手上沒東西了才放的,嗬嗬
tiger_mimi 回複 悄悄話 哪種Costco的大肉丸子啊?
看你的文章真是長見識,這得讀多少書啊!嘖嘖!
mr23af 回複 悄悄話 文字比包子好看.另一個是自創花卷吧?
吉慶有餘 回複 悄悄話 鹽很關鍵。謝啦。
出喝酒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吉慶有餘的評論:
嗯,這個強烈推薦,不是一般的容易做,而且好吃!對了,別忘了牛油果裏麵加一點點鹽調味
吉慶有餘 回複 悄悄話 明天買牛油果去,我還不信你把我饞死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