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最大債務國揭秘:美國的富裕有多少是"借"來的?

(2008-04-01 11:31:38) 下一個
世界最大債務國揭秘:美國的富裕有多少是借來的?

文章來源: 青年參考 於 2008-04-01 10:09:01


世界最大債務國揭秘:美國的富裕有多少是借來的? 青年參考

從去年8月至今,美國次貸黑洞越來越大,各國央行紛紛抓緊時間減持美元資產,首當其衝遭拋棄的就是美國國債。此次美元資產減持風潮中,還出現了“極端案例”:在美國國債前20個主要海外持有者中,挪威和愛爾蘭進行了“清倉”操作。

 美國人大量印發國債,從外國投資者手中斂財的“借錢消費”模式,在次貸風波的衝擊下越來越沒有市場了。一位法國投資者說:“紐約人能發行美元紙幣,但隻有上帝才能發行石油和黃金。”

  完美的“敗家子計劃”

  美國大量發行外債,“借錢消費”的情況,最早可追溯至二戰時期。美國總統羅斯福為擺脫經濟困境,接受了經濟學家凱恩斯的建議——為了刺激經濟發展,有多少錢花多少錢,能借多少錢就借多少。此辦法後來被一些人戲稱為“敗家子計劃”。但在隨後的幾十年裏,這個計劃運行完美,力挺政府實現了“繁榮盛世”。

  然而到了1985年,美國政府終於花光了積蓄,從二戰後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淪為債務國。1985年底美國淨負債1074億美元。但是“欠債”並沒有影響美國總統的睡眠質量,隨後的美國政府仍然能借則借,理由是:隻要借債後的投資收益大於債務利息,就是好生意。

  在這種“良好的期望”下,美國外債由此年年攀升,債務“雪球”越滾越大。到2006年結束時,美國的外債已經高達14萬億美元,超過了美國當年GDP總量。

  美國並不怕欠債

  “美國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比西半球所有發展中國家的外債總和還大),但是,我們沒有理由惶惶不安。”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這樣認為。原因是美國仍然有能力償還這筆債務,雖然“未來幾代人要麵臨還債負擔”。但克魯格曼沒有說,其實有的債是不需要還的。

  美國政府總有辦法化解麻煩,一邊保持花錢如流水的支出,一邊通過“新債”補“舊債”填平開支虧空,而且還不時使用“殺手鐧”。1985年,美國終於拿債權國開刀,美元兌日元單方麵貶值,而日本所持美國國債的實際價值不斷縮水。如此一來,美國政府的部分開銷便由貨幣升值的日本買了單。

  時至今日,曆史仿佛要重演,隻不過冤大頭不是日本一個國家,而是全世界。次貸危機發生至今,美元大幅貶值,世界大多數國家正在經受“全球物價上漲”折磨,而美國則正在逐步擺脫債務困擾。2001年“9·11”以後,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為挽救股市和債券市場,將美聯儲基準利率從6%迅速降到1%,無能力償還債務的人,也能夠享受低息貸款。這最終造成美元信貸額暴漲,使美元在全球範圍內泛濫成災。直至次貸危機全麵爆發,人們才終於明白,原來美元不過是印著綠色花紋的紙片。全世界的主要美元持有者幾乎同時撲向了房地產、石油、黃金、白銀,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等美聯儲變不出來的東西。一位法國投資者說:“紐約人能發行美元紙幣,但隻有上帝才能發行石油和黃金。”其後果就是,原油價格從22美元一桶上漲到110美元以上,以美元計價的黃金、白銀、白金、大豆、可可等價格也如坐火箭。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說,在零和博弈的國際外匯市場,美元崩潰可能通過資產負債表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推高通貨膨脹,將無辜的世人打入滯脹的痛苦深淵。也就是說,美元貶值了,美國欠下的債,天下人都要承擔一份。

  用借的錢幹“好事”

  巨大的外債讓美國政府花錢如流水,特別是在軍費上出手闊綽。據美國國防部公布的數據,自“9·11”事件到2007年年底,美國反恐花費5270億美元,其中伊戰耗費4060億美元,這是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當初預計的10倍。

  另外,專家指出,雖然戰後複興伊拉克的石油工業需要大量外國資金,不過僅僅憑美國一家似乎“完全可以應付”。作出上述樂觀估計有一個前提,就是外國資本繼續源源不斷地湧入美國(通過外國投資者購買美國債券)。現在,美國不光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更是全球最大的債務國,許多軍事項目都通過“借錢”來完成。這種現象非常奇怪,一些觀察家指出,當年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從沒有發生類似美國的“借錢援助其他國家”的事情,美國雖然在其他政府麵前永遠是個“世界上最大債務國”的形象,但大把花錢投資似乎“從來沒有眨過眼”。

  中國是美國國債的第二大債主

  經曆了次貸風潮,眾多國家突然意識到,為了區區5%的美國國債的回報,冒“美元資產無法挽回劇烈貶值”的風險,無論如何不是一筆合算的投資。隨著次貸黑洞越來越大,各國央行紛紛減持美元資產。美國財政部近日公布報告顯示,一些國家持有美國國債的數量今年年初以來呈逐漸下降趨勢。其中,美國國債第一、第二大戶——日本和中國的持有量從去年7月開始下降。美國財政部統計的27個主要海外經濟體中有15個都在減持美國國債。除日本外,減持力度較大的還有俄羅斯、中國、法國、加勒比海國家,以及台灣和香港地區。雖然英國、巴西等還有所增持,而中國亦在最近買入一些美國國債,但減持似乎已成大勢。

  在美國國債前20個主要海外持有者中,挪威和愛爾蘭則堅決進行了“清倉”操作。

  美元貶值是主因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3月報道分析,在過去一段時間裏,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幅下跌引發了一些人的擔憂。

  據報道,自今年3月以來,美國國債遭受拋售與美元貶值直接相關。分析人士稱,美聯儲年內再降息預期升溫,人們擔心如果美聯儲進一步降息,可能導致美元匯率在未來3到6個月內繼續下跌,美元繼續貶值。

  分析師認為,美元的持續貶值打擊了海外央行持有美債的熱情,這正是一些國家正不動聲色從美國撤出資金,從而令美元更加疲軟的原因。

  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的首席外匯策略師雷尼說,持有美元外匯儲備較多的經濟體對美債投資收益疑心重重,有越來越多的主權財富基金被設立,以便從事多元化投資,比如買入歐元等主流貨幣。他說,當前美元的任何反彈都會成為人們眼中的“賣出機會”。

  匯豐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海外央行減持美債,追逐收益更高的資產,這種趨勢已越來越明顯。近些年來,外匯儲備投資多元化已在世界各地蔚然成風。中國自2006年初就開始倡導外匯儲備多元化改革,而且在這方麵已有很多動作,減持在此背景下發生再正常不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