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股市﹕一月發紅包﹖

(2007-01-08 06:41:48) 下一個
美國股市﹕一月發紅包﹖
2007-01-07 21:10:46


  相信你一定聽過這句話「過新年、穿新衣、領紅包」,但你知道每年一月,股票市場亦有所謂的一月效應(January Effect),也就是一月大漲現象。且根據交易者手冊編輯,同時也是著名市場曆史學家傑夫雷•赫茲的研究結果顯示,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股市1月效應的命中率奇高無比,從1950年開始的52年中僅有4次出錯,準確性高達92.3%。所以也有投資朋友戲稱,一月效應是股市送投資人的紅包。你準備好收紅包了嗎?

  據多維社報道,所謂一月效應,就是每年年初,一月份時,整體股市將會上漲,且小型股票的表現往往好於大型股。有人解釋,雖然每年一月是個天候欠佳的月份,不過投資人拿年終獎金買股票,並且挪出一部分新資金到退休計劃裏等等,導致股市激漲。聖母大學的金融教授提姆(Tim Loughran)表示,一月效應通常來自一些資本非常小的股票,多數都是市場價值在一億以下的公司;所以一月效應並非指股票的大體走勢,實際上是指小型股與整體走勢相比較,會相對強勁;再簡單地說就是小型股票會在一月時大漲。

  那麽,一家公司小到怎樣的規模才符合這個標準?很多投資者都知道小額資本股票,就是市場價值在二十億以下的公司。你可能也聽說過微型資本這個詞,指的是市場價值在五億以下的公司,製造一月效應的股票是這些小股票,而不是多數投資者常買的或者基金中持有的那些大資本股票。還有另一派人士是看DFA U.S. Small Cap Portfolio(DFSTX),該指數基金隻投資美國股票中市值最低的10%的那些股票。

  根據曆史統計,近52年來,其中1月份是跌市的僅有18次,全年確實走低的有11次,五次不升不跌。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1月效應的精確率也高達88.9%。由於人們普遍對股市產生一種長期向好情結,2007年是否也會有一樣好的行情?

  專家對於今年市場對於元月效應,看法並非一致,就如同美股這一波以來,市場也是多空分歧,從市場的曆史經驗來看,隻要市場有一致的聲音出現時,才是泡沫的開始,因此,到目前為止仍沒有這種現象發生。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策略師麥格維(HENRY H. MCVEY)看法則是偏為悲觀,他認為,投資人所習慣的年初行情,可能已經來了又走;市場市場的走勢可能會有些崎嶇,或許會拉回。麥格維強調,市場連續6個月的報酬都為正數,過去12個月來有11個月收紅。況且,觀察近幾年來的走勢,第4季的反彈似乎搶走了一月效應的動能,因此第1季市場果真拉回修正,我們也不會感到意外。

  美林(MERRILL LYNCH)的首席投資策略師伯恩斯坦(RICHARD BERNSTEIN)則說,個股的品質,和報酬存在極大的差異。美股去年十二個月,連漲十一個月,而且出現連續六個月月線收紅,這樣看來,一月份向下修正的機會大於上漲,加上一月第一周隻交易三天,在成交量萎縮的情況下,投資人可能會獲利了結。但未來將有兩大經濟指標出爐,分別是供給管理協會的製造業指數和十二月就業報告,會是未來的看盤重點。

  有了專家看法,一般投資大眾對一月效應有什麽心得?家住法拉盛的黃太太接受多維記者訪問表示,她不太清楚什麽是元月效應,購買股票都是抱著長期投資的心態,所以不會因為有什麽特別的股市現象而改變投資策略。但是黃太太說,現在知道了,2007年開始會留意看看,說不定會做些小額投資。有著十餘年投資經驗的網友UK在網絡留言表示,每年到了12月底,他都會開始留意可以買進的小型股票,一來是元月效應命中率高;二來是小型股票股價偏低,小筆金額就可以投資,覺對值得投資。

  展望2007年,普天壽財經公司(Prudential Financial)指出,隨著美國聯準會可能停止升息、油價持續穩定,以及新興市場國家內需持續蓬勃發展等利多,預計2007年全球景氣呈現溫和上升,元月效應出現的可能性似乎提高,投資人可選擇適當時機布局全球中小型股基金。

  美林証券投資策略師伯恩斯坦補充,雖然1月走勢的差距正在縮小,但是並沒有消失,因此他建議願意承擔一些風險的投資人,可以留意評等較低的個股。美林証券投資策略師伯恩斯坦說,基於曆史的機率,C及D級個股一月份的表現通常強過大盤,再考量其走勢超越大盤的力道,美林証券認為投資人應當在一月份認真考慮加碼低品質的個股,以利用其不同於以往的季節走勢。

  總體而言如果你是長線投資者,或許可不用急著跳入一月行情中,如果有興趣參予,可挑些財務情況與未來展望較佳的各股,長期持有。但是如果你隻是想要加入所謂的一月效應中,美林証券投資策略師伯恩斯坦表示,投資者一定要小心,在現有的投資組合中,要記得隨時汰換走勢較疲弱的個股;也建議投資人在低品質股走高後賣出,再加碼高品質的個股。想趁著新年初始賺個紅包錢的投資朋友,建議開始留意近期陸續公布的成屋銷售量、消費者信心指數等,都是攸關美國房地產市場景氣及消費意願的指標,如此才可做最正確的判度斷。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準備才不怕屆時一月效應會不會失靈?@/P>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