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社評:習近平訪非洲,中非關係穩中求進

(2015-11-30 16:42:35) 下一個


習近平國事訪問津巴布韋及南非後,將赴約翰內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

      中評社北京12月1日電(評論員 彭念)應津巴布韋共和國總統穆加貝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2月1日至2日對津巴布韋進行國事訪問。之後的2日至5日,習近平將對南非進行國事訪問,並赴約翰內斯堡主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在歲末之際,習近平的訪非之行將為中非關係的穩定前行注入新動力。

      事實上,習近平上任之後首訪俄羅斯之後,就接著赴非洲國家坦桑尼亞訪問,並出席在南非德班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首訪俄羅斯不言自明,但緊接著訪問非洲三國則讓外界看到中國新領導層對鞏固中非關係的高度重視。此後,中國領導人數次出訪非洲,不斷推進中非關係穩步發展。

      盡管中非關係取得長足發展,但其麵臨的挑戰不斷增多。首先,繼中國與非洲建立中非合作論壇、中非峰會之後,印度也在2008年舉行了首屆印非峰會,盛情邀請非洲國家奔赴印度商討合作事宜。盡管在首次印非峰會上,並未有太多非洲國家參會。但是經過長期的經營,印度在非洲的影響力已經取得一定進展,尤其是在石油合作領域,印度石油公司與中國石油企業之間的競爭呈現加劇態勢。在貿易方麵,印度與非洲的貿易額也在不斷增加,從2000年的30億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700億美元。在今年10月舉行的印非峰會上,超過40多位非洲國家首腦參會,顯示出印非關係已今非昔比。並且,印度瞄準近年來西方炒作中國在非洲新殖民主義的論調,將發展與非洲關係定義為朋友關係,而不是資源掠奪者與被剝削者的關係,嚐試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彎道超車”。盡管印度目前與非洲的貿易,在非洲的投資與中國相比較還有很大差距,但是這種差距正在逐步縮小,這值得中國重視。

      除了印度之外,近年來日本與非洲的關係也取得長足發展。安倍上台之後,大搞“金元外交”、“價值觀外交”,試圖在全球層麵與中國競爭影響力。盡管安倍目前將注意力重點放到東南亞地區,但是其對非洲的重視程度也不斷提升。無論是從搶占市場,還是搶奪政治資源、助力日本爭常,非洲國家都是日本需要拉攏的。並且,日本也有資金和實力去拉攏非洲國家。日非關係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沒有深厚的曆史根基。與中國與非洲國家共同反抗殖民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的曆史情感,以及中國對非洲的持續援助相比,日本在非洲的基礎極為薄弱。但隨著日本向非洲持續傾斜資源,這種情況將會有所改善。安倍2014年年初訪問非洲時,就宣布對非洲的貸款翻番,並不避諱與中國爭奪在非洲的影響力。日本的這些動向值得中國高度重視,也迫使中國尋找新辦法去不斷推進中非關係。

      隨著中非關係的快速發展,美國對非洲的關注度也在不斷上升。奧巴馬上台之後還專門製定了美國的非洲戰略。隻不過,美國麵臨的內外問題繁多,非洲戰略相對並未受到太多關注,其執行效果也乏善可陳。但是,美國在非洲國家的軍事存在不可小覷。早在2007年,美國就成立非洲司令部。此後,美國與非洲國家進行一係列的軍事演習、軍事合作。美國更在烏幹達、吉布提、剛果與南蘇丹等地,建立了弧形的戰略部署。目前,美國已經在非洲超過35個國家派駐有軍隊。美國的這些軍事部署在非戰狀態下可以維護其在非洲石油線路安全以及保護美國僑民,但是在戰時情況下將成為一支強大的軍事打擊力量。綜上所述,中非關係目前麵臨來自美日印的經濟、政治以及軍事競爭,這些挑戰的存在迫使中國尋找新方式推動中非關係穩中求進。而習近平的此次非洲之行必將為此做出重要貢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