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另類招安與大師泛濫

(2009-03-15 05:41:41) 下一個


中國是世界上最提倡科學的國家,沒有旁的國家肯給科學家官做的,外國科學進步,中
國科學家進爵.錢先生這句話實在是精辟,自古至今,學而優則仕似乎成了太平盛世
的最體麵也最具有共識性的招賢途徑.過去的朝廷專設學部,連太子太傅都是堂堂的
一品大員相當於時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民國時代又設立了考試院,要說中國統治階
級不重視教育不尊重知識分子,絕對是冤枉.雖說毛太祖的文革一度使得工農兵上了
大學山西老農也做了副丞相,不過畢竟是曇花一現,77年恢複高考的消息一傳出,無數
愁白了頭的秀才們終於迸發了出自內心的歡呼:共產黨萬歲!

科舉也好,高考也罷,即使包括目前的發改委,國外的智囊團,智庫,說穿了就是對於知
識分子的招安.知識分子不論在野還是從政,派別再多見解再有分歧,隻要政府願意聽
取,這個社會團體就會穩定了,整個社會輿論工具就會趨向和諧,整個社會也就會大大
穩定,同時也喪失了一部分銳氣.君不見,曆來挑頭造反最後成功的多不是莽漢,而恰
恰是那些不被政府所容納的小知識分子,水滸中的宋江是(當然宋朝政府也講究和諧
國策,把他招安了),清末的洪秀全是,孫中山是,民國的毛澤東也是,連法國的羅伯斯
皮爾,蘇聯的列寧都是.

中國什麽都缺,就是不缺人,自然也就不缺知識分子.文化人一代代一批批呈幾何增長
,而朝廷裏的頂戴花翎卻無法同步增長.即使除了院士,國務院專家等等享受高幹待遇
的帽子都用光了,還有大批大批的精英學者們翹首以待期望得到諸如候補侍郎之類的
頭銜.其中那些年青點的尚可以辦公司搞實體名利雙收,年齡大點就顯得心有餘兒力
不足矣,畢竟錢先生還有一句名言:科學跟科學家大不相同,科學家像酒,越老越可貴
,科學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錢.這句話如今又被奉為經典,國內各個領域又興起了大師
熱.

這一熱不要緊,似乎一夜之間,說不定什麽時候身邊就會出現一位大師.上海某高校的
一位大師,倚仗自己是名將之後,撈個政協委員頭銜還不夠,總想奔院士使勁,學生,助
教的作品都是自己牽頭才行,連著3年在申院士的表格上填寫67周歲,總算如願以償.我
回國就職,一不小心就在大師手下打雜,人前人後公司裏的馬屁精總是把大師的帽子
給他戴上,他也是心安理得.回家探親,一不小心,又和某大師成了老鄰居.

有了大師的頭銜,也就重新以大師身份定位大師的商業價值,請大師主持一個項目,請
大師主持一次講座,都是價格不菲.不知什麽時候,國內又興起國學熱,於是一批國學
大師,儒學大師又出現了,連我的手機都收到了近期由清華大學XX大師主講的國學課
程,授課一周,學費XXXX之類的簡訊.國內力捧的季某人,以其畢生研究已經消亡了的
吐火羅文和在前人基礎上翻譯完成的《羅摩衍那》,至多算是個研究印度文化的學者
或者說闡釋者更貼切,現在也是高規格地冠以國學大師\'的稱號,也不知他研究的是
哪門子的國學.

現在大師這一稱呼的泛濫造成的後果也是立竿見影的,.同濟大學的一位教授近期講
了則趣聞:他的一位朋友對此稱呼很敏感,人家戲稱他是大師,他當場回敬說:“你
才是大師!你媽是大師!你們全家都是大師!”看看大師這一頭銜也將正步教授,博
士,精英,文化人之流的稱謂的後塵走向負麵,逐漸墮落成王朔口中的失足青年之流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