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朝鮮戰爭ZT

(2006-12-17 00:51:09) 下一個
朝鮮戰爭
送交者: 尾火

Korean War或War of Chosun,韓國:한국전쟁 ,韓國戰爭或육이오 사변,六二五 事變;朝鮮:조국해방전쟁,祖國解放戰爭,中國大陸:抗美援朝,港台:韓戰),是一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之間的意識形態之戰、國家統一之戰,而分別支持南北雙方的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卷入這場戰爭。戰爭於1950年6月25日朝鮮軍隊突襲韓國開始,1953年7月27日簽署《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由於沒有簽訂和平協議,“技術上講”這場戰爭仍然沒有結束,朝鮮和聯合國軍依然處於戰爭狀態。主要的參戰者除了南北朝鮮外,還包括了中國和美國,以及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法國、土耳其、泰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南非、盧森堡共15個國家根據聯合國的決議派小規模部隊參戰;蘇聯空軍的航空兵部隊與高炮部隊參加了朝鮮戰爭防空作戰。
目錄
[隱藏]

* 1 背景
* 2 戰前南北雙方軍事力量的組建
* 3 戰爭爆發
* 4 仁川登陸
* 5 美軍越過三八線
* 6 中國的參戰
o 6.1 第一次戰役
o 6.2 第二次戰役
o 6.3 第三次戰役
o 6.4 第四次戰役
o 6.5 第五次戰役
* 7 上甘嶺戰役
* 8 停戰
* 9 米格走廊
* 10 戰爭傷亡統計
o 10.1 對平民的屠殺
* 11 戰俘
o 11.1 中國
o 11.2 朝鮮
o 11.3 美國
o 11.4 韓國和其他國家
* 12 影響
o 12.1 大韓民國
o 12.2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o 12.3 美國
o 12.4 中國大陸
o 12.5 蘇聯
o 12.6 日本
o 12.7 台灣
* 13 影視作品
o 13.1 中國
o 13.2 韓國
o 13.3 朝鮮
o 13.4 美國
* 14 注釋
* 15 參考文獻
* 16 參看條目
* 17 外部鏈接

[編輯] 背景
李承晩(左)
放大
李承晩(左)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原本是日本殖民地的朝鮮被以北緯38度線為界劃分為兩個部分,由蘇聯、美國分別駐軍,以解除朝鮮半島上的日本軍隊武裝與日本的政治經濟殖民統治。美蘇雙方首先是將朝鮮問題提交聯合國,聯合國決定在美蘇管轄區同時舉行選舉,然後美蘇軍隊撤出朝鮮半島,由朝鮮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國家。1947年10月,美國在聯合國提出預案,建議於次年3月31日以前,在朝鮮南北同時進行選舉,由聯合國監督,進行民主的選舉,這個議案被通過。

1948年5月,美軍以聯合國的名義坐鎮朝鮮南部,開始進行選舉,而南方的左翼組織抵製這次選舉。8月15日,親西方的李承晚(이승만)當選總統,接替了自1945年以來在朝鮮南部執政的左派政府。1948年8月大韓民國宣布建國。聯合國隨即接納他為聯合國成員國。

9月9日,北方選舉了金日成為國家主席,成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蘇聯及東歐各社會主義國際立即予以承認。

朝鮮半島形成了兩個意識形態上敵對的政權。但根據曆次大韓民國憲法以及曆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憲法,南北朝鮮雙方都認為朝鮮半島上隻存在一個國家,國家處於分裂狀態之中,國家統一是雙方努力追求的目標。

[編輯] 戰前南北雙方軍事力量的組建

當時的大韓民國軍隊武器匱乏,沒有重炮、坦克以及空軍,軍官多為二戰時期日本或滿洲國軍事學校出身,如後任總統的樸正熙,曆任師長、軍長、參謀總長的白善樺等。美國國務卿艾奇遜(Dean Gooderham Acheson)在1950年1月所發表的講話中,將朝鮮排除在美國的防禦範圍之外。美國遠東軍隊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將軍在接受訪問時,也將朝鮮和台灣劃在美國在東亞的防禦範圍之外。而副國務卿迪安·魯斯克(Dean Rusk)在6月20日接受國會質詢時也表示戰爭不太可能爆發。

朝鮮人民軍1948年2月精心準備建立起了一個規模龐大的軍隊。在蘇聯的幫助下,北朝鮮很快就建立起了有效的步兵、摩托化旅和邊防警察,而蘇聯還向朝鮮人民軍提供了大量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從1946年起蘇聯就培訓了幾千名朝鮮軍官,每個師還配約有十五名蘇軍顧問,再加上大批曾在中國東北與中國關內參加過中國抗日戰爭與內戰、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官兵,朝鮮軍隊的實力確實是南朝鮮所無法匹敵的。為保證軍隊的政治向心力,朝鮮人民軍軍官均由抗日老兵或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未與日本合作的人擔任。

[編輯] 戰爭爆發
韓戰初期南北韓的版圖變化
放大
韓戰初期南北朝鮮的版圖變化

1950年5月,大韓民國進行了新的一輪大選。李承晚總統的政黨隻保住了210個席位中的 22席。

1950年6月7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領導人向南北朝鮮人民發出呼籲,要求在8月5日至8日在全朝鮮舉行大選的基礎上實現國家的和平統一,並且號召為此目的於6月15日至17日在海州召開協商會議。6月11日朝鮮三名代表越過三八線,打算向大韓民國各政黨領導人遞交和平統一國家的呼籲書,被大韓民國政府逮捕。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聲稱,李承晚在美國操縱下突然向三八線以北地區進行了全麵的武裝侵犯[1]。蘇聯解體後,隨著前蘇聯檔案的公開,目前廣泛流行的觀點認為1950年6月25日淩晨,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之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相兼朝鮮人民軍司令官金日成下令軍隊越過三八線,發動了對大韓民國的突然進攻。當時大韓民國國防軍三分之二的軍隊尚未進入戰備狀態,根本沒有招架之力,三天之後漢城(首爾)就失守了。

6月26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駐日本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南朝鮮作戰,27日再度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基隆、高雄兩個港口,在台灣海峽巡邏,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攻占台灣。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還向安理會提交了動議案,在蘇聯代表因自1950年1月起抗議中國代表席位被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繼續占有而缺席的情況下,以13對1(南斯拉夫投了反對票)的情況下動議得到通過,聯合國軍隊組成。聯合國軍以美軍為主導,其他15個國家也派小部分軍隊參戰。英國、土耳其、加拿大、泰國、新西蘭、澳大利亞、荷蘭、法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盧森堡、南非與大韓民國國防軍均歸駐日的美軍遠東軍指揮,麥克阿瑟上將為美軍遠東軍司令。7月5日美軍參加了第一場對北朝鮮的戰役。

[編輯] 仁川登陸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陸成功
放大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陸成功

在戰爭初期,朝鮮人民軍節節勝利,6月28日奪取漢城,7月20日占領大田,7月24日占領木浦,7月31日則占領了晉州,韓國國防軍被一直逼退到釜山遠接近地的洛東江一帶。此時美軍第25師收到死守南方防線的命令,不得再後退。8月6日麥克阿瑟將軍在東京與其他高級軍官會麵,並說服他人實施風險很大的仁川登陸計劃。

9月15日,麥克阿瑟登上旗艦“麥金利山”號親自督戰,在美英兩國三百多艘軍艦和五百多架飛機掩護下,美軍第十軍團成功登陸仁川,從北朝鮮軍隊後方突襲,切斷朝鮮半島的蜂腰部一線,迅速奪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島嶼。9月22日,撤退到釜山環形防禦圈的聯合國軍乘勢反擊,9月27日仁川登陸部隊與釜山部隊水原附近會合,一日之後重奪漢城。

[編輯] 美軍越過三八線
北緯三八線,這是一條政治上的劃線,而非地理劃線
放大
北緯三八線,這是一條政治上的劃線,而非地理劃線
美國陸軍上將惠特尼(Courtney Whitney)、麥克阿瑟、阿莫德(Edward Almond)在朝鮮
放大
美國陸軍上將惠特尼(Courtney Whitney)、麥克阿瑟、阿莫德(Edward Almond)在朝鮮

因戰事進展極其順利,將北朝鮮軍隊趕回三八線以北的計劃產生大幅改變。麥克阿瑟將軍要求乘勝追擊,將共產主義勢力逐出整個朝鮮半島。9月27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與總統杜魯門都同意了麥克阿瑟的建議,但是總統要求麥克阿瑟:隻有在中國和蘇聯都不會參戰的情況下才可攻擊朝鮮,這僅是一場“有限度的戰爭”,美國單方絕不願再掀起世界大戰。麥克阿瑟信誓旦旦的表示,中國在百業待舉之際,絕不可能介入朝鮮戰事。次日美軍部隊進逼三八線,10月1日南朝鮮第一批部隊終於進入北朝鮮作戰。

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前,中國將第四野戰軍和第一野戰軍中的朝鮮族部隊以師為單位按金日成的要求轉交給北朝鮮,構成朝鮮人民軍步兵主力。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親自到北京見毛澤東,取得毛澤東的讚同發動統一戰爭,唯確切日期可能沒有告知。戰爭爆發後,中國在7月13日即成立東北邊防軍,抽調4個軍及炮兵部隊,積極備戰。8月5日,毛澤東電告東北邊防軍領導,要求在8月底完成作戰準備,在9月上旬能夠出動至朝鮮參戰。此時北朝鮮人民軍還在朝鮮南部洛東江一帶作戰,聯軍僅守住釜山防衛圈一小塊地區。 仁川登陸後,朝鮮局勢逆轉,中國政府幾乎每天都通過廣播警告美國,如果跨過三八線,中國就會出兵。9月30日,總理周恩來在政協國慶大會上發表措辭強硬講話,10月3日淩晨美國部隊大規模進入北朝鮮前,周恩來召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要他轉告美國政府:“我們不會坐視不顧,我們要管。”

中國雖然做出強硬聲明,中共高層領導人內部意見卻不一致,大部分傾向於不參戰,因為中國曆經多年戰亂,百廢待興,卷入這場戰爭對國家發展不利。前蘇聯解密檔案表明,斯大林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首腦指示中共派兵介入,但是直到10月初,中國政府仍未對參戰與否做出最後決定。周恩來赴莫斯科跟蘇方討論參戰問題。10月4日,中國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彭德懷奉命抵北京商討朝鮮問題,10月8日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最終決定介入朝鮮戰爭。中國政府作出這個決定直接原因是美國飛機轟炸中國丹東的文物市場,中國領土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北朝鮮如被占領,將會更直接威脅到中國的國家利益。中國政府十分顧慮麥克阿瑟是否有可能在取得朝鮮後繼續向北進軍,威脅到共產黨在中國大陸的政權。即使美軍不襲擊中國,一個與中國有長達1000多公裏邊界線的國家落入資本主義陣營,對中共也是很大的威脅。而如果北朝鮮亡國,中國勢必要讓金日成在中國的東北設立流亡政府,但這對中共十分不利,因為將為美軍進軍中國東北提供強有力的借口。同時,由於美軍進入台灣海峽,迫使中華人民共和國中止了“解放台灣”的渡海戰役,讓中國直接感受到美國的威脅 。基於這些理由,中國政府最終決定出兵朝鮮,抗擊美國。

10月7日,美軍大舉越過三八線,向平壤推進。與此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所部東北邊防軍改編為中國人民誌願軍,為進入朝鮮境內作戰積極準備,彭德懷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兼政委。10月19日中國人民誌願軍第42軍率先從輯安(今集安縣)渡鴨綠江入朝作戰。

美國總統杜魯門在美軍大舉進攻前,與麥克阿瑟在威克島會麵。麥克阿瑟保證不會侵略中國,並且自信地表示中國“無意參加這場戰爭。當今是我們強大而中國軟弱的時代。”同時還認為戰事將在感恩節前結束,稱要讓美國士兵回家過這個傳統節日。

10月11日大韓民國國防軍占領元山,10月19日(同一天中國人民誌願軍秘密跨過鴨綠江,不過當時美軍還不知道具體情況)美軍就占領了平壤,北朝鮮政府遷往江界市。大韓民國國防軍陸軍第六師的部隊已進抵鴨綠江畔楚山郡,美國空軍飛機多次進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市附近的機場與交通線,勝利似乎就在眼前。

但是,中國人民軍誌願軍入朝後的第一次戰役在1950年10月25日打響。當天中國人民誌願軍第40軍第118師在北鎮突然對聯合國軍發起攻擊,用了一個多小時便占領了溫井,殲滅所有敵軍。此次戰役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抗美援朝戰爭”正式開始。中國政府將這場戰爭定義為“為援助危難的友好鄰邦和保家衛國而戰”。

[編輯] 中國的參戰
1950年第一批誌願軍趁冰封時刻渡過鴨綠江
放大
1950年第一批誌願軍趁冰封時刻渡過鴨綠江

中國高層在10月初對是否要派兵入朝參戰長久不能決定,派兵計劃一直沒有執行。10月8日周恩來和俄語翻譯師哲自北京前往莫斯科,11日在黑海的阿布哈茲區的阿德列爾休養所同林彪與斯大林討論朝鮮問題。雙方就該問題達成協議,兩國同意不出兵,準備讓金日成到東北組建流亡政府。不過經毛澤東與其他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高層討論決定最終還是出兵參戰,但要求蘇聯方麵最遲在兩個半月內提供空軍掩護,還要負責中國各主要城市的領空安全。斯大林最後也在17日同意了請求。

誌願軍名稱的由來

決策形成後,毛澤東和周恩來曾研究過以什麽名義出兵的問題,並初步擬定了“支援軍”的名義,同時征求一部分民主人士的意見。黃炎培認為支援軍,就是派出去的,容易讓國際認為中國對美國宣戰。因此改為誌願軍,並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號。表示中國不是跟美國宣戰,是人民誌願支援朝鮮。雖然名稱為誌願軍,但實際是現役部隊整建製地參戰。總司令彭德懷更打趣說:“什麽誌願軍,我就不是誌願的!”

[編輯] 第一次戰役

1950年10月19日晚,以彭德懷為司令,中國人民誌願軍從安東(今稱丹東)、河口(即寬甸縣長甸鎮河口)、輯安(今稱集安)等多處地點秘密渡過中朝邊界鴨綠江,10月25日發動突襲。

聯軍並未料到中國會在未對聯合國宣戰的情況下出兵,而且此前前方的聯軍也沒有收到任何中國軍隊已經跨過鴨綠江的情報。聯軍被打得措手不及,全麵撤退至清川江以南。第一次戰役以中國軍隊的全麵告捷結束,中方宣稱殲滅了3萬5千名聯合國軍士兵。

[編輯] 第二次戰役

雖然第一次戰役慘敗,麥克阿瑟依然堅持中國出兵隻是象征性的,但同時他也承認“聯合國軍全部被殲的危險”,因此建議應該大規模轟炸中國東北地區,但是美國杜魯門政府顯然意識到在二戰剛剛結束後就立即與中國作戰將有可能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因此認為應該將戰爭限製在朝鮮半島。而中國的參戰,令杜魯門政府再度改變政策,稱朝鮮半島的統一可以 “日後再談判”,顯然拋棄了之前要一鼓作氣統一朝鮮的策略。

11月24日,麥克阿瑟發動了對清川江以北中朝軍隊的進攻,並宣稱要讓美軍士兵“回家過聖誕節”。中國人民誌願軍先示形於敵,誘敵軍進入戰役發起線後於11月25日發動第二次戰役,在西線戰場使用誌願軍第38軍、42軍從左翼突擊美軍第8集團軍縱深。美韓軍被迫全線突圍南撤至三八線,12月5日棄守平壤。

[編輯] 第三次戰役

1950年12月31日中朝軍隊發起第三次戰役,推進至三八線以南50英裏處,漢城被中國人民誌願軍第50軍與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占領。

杜魯門政府的另一個心患竟是自己的前方指揮官。麥克阿瑟將軍在朝鮮的行動很多都未得到華府的首肯,有些甚至違背了華盛頓的決策。麥克阿瑟不顧政治目標,而僅僅追求軍事上的利益,這種行為其實會使任何一場衝突升級為世界大戰,而這在核武時代是非常危險的行為。麥克阿瑟提出過多次針對中國的攻擊,如大規模轟炸中國東北、動用原子彈轟炸中國東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請蔣介石軍隊參戰等,都一一被杜魯門駁回。4月11日,杜魯門最終決定免除麥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職務,由李奇微將軍接任。這項命令是麥克阿瑟在無線電廣播中與全世界民眾一起知悉的,麥克阿瑟認為這是杜魯門對他的羞辱。

此時的美國已經發現自己陷入朝鮮的泥潭而無法自拔,自己被迫在一個陌生的戰場打一場前途未卜的戰爭。因此美國在1951年1月13日提出停戰建議,但在順利的戰爭形勢麵前毛澤東認為中國有能力將美國軍隊逐出朝鮮半島,他在給彭德懷的指示中稱現在停火“將給政治麵上以很大的不利”,要求趁熱打鐵,統一朝鮮。事實上,誌願軍在第三次戰役結束時,由於缺乏軍需用品,已經形成強弩之末。

[編輯] 第四次戰役

很快地,毛澤東就不得不對其決定付出代價。1月的第四次戰役中國人民誌願軍開始敗退,第四次戰役的發動過於倉促,使誌願軍遭到入朝作戰以來的第一次挫折。誌願軍不得不放棄仁川和漢城,全線被迫後退了100多公裏,撤回到了三八線以北。第四次戰役以失敗告終。此時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隊已掌握誌願軍的“禮拜攻勢”與“月光攻勢”,由於中國陸軍後勤的落後,誌願軍的士兵隻能背負五天的糧食,到了第七天糧盡彈絕,不退都不行,聯軍則趁這時發動“屠夫作戰”與“撕裂作戰”,誌願軍在聯合國軍的立體作戰的炮火下挨打,損失異常慘重,士兵經常是整營的死亡。

更由於缺空現代化空軍編製,使得中國軍隊在朝鮮戰場上沒有所謂前線與後勤的區別,整個戰線幾乎曝露於美軍的狂轟濫炸,空襲猛烈之下,連最基本的炒麵都吃不到,隻能利用夜戰突擊、並利用夜間以大量民工搶修道路與橋梁,隨炸隨修,隨修又隨炸。戰場上缺乏新鮮果物,誌願軍普遍患有夜盲症,更不利於作戰。嚴苛的環境逼得誌願軍總司令彭德懷搭機返北京,排闥直入,掀毛澤東的被褥,直言前線之困難。毛澤東思考後向彭德懷提出:“朝鮮戰爭能速勝則速勝,不能速勝則緩勝,不要急於求成。”1951年3月14日,中國軍隊放棄漢城(今首爾)。

[編輯] 第五次戰役

參見鐵原阻擊戰
4月,朝鮮戰場優勢倒向聯合國軍,1951年4 月22日誌願軍發動第五次戰役,至29日“禮拜攻勢”結束,聯合國軍開始發動“第二次春季攻勢”,逼進鐵原、漣川,誌願軍63軍開始逐山逐水的死守,聯合國軍第二次跨進三八線,誌願軍全線被迫後撤退約40公裏勉強阻止住聯軍的進攻,美軍的彈藥量是平常五倍,被稱為“範弗裏特的彈藥量”,中國軍隊損失慘重,其中第三兵團六十軍一八零師全軍覆沒,一萬七千人被俘。7月10日雙方終於同意停火,坐到了談判桌前。

由於雙方的條件過於懸殊,停戰談判整整進行了兩年。王樹增提到:“在這兩年中,在雙方的防禦線上,密集地部署著200多萬人的大軍,構築了世界戰爭史上最漫長的、最複雜的、最堅固的防禦工事。聯合國軍的防線由部署嚴密的火炮陣地、坦克群以及步兵組成,數層陣地使其縱深達300公裏,每一層防線都構築了永久性的工事和塹壕,每一層防線都製定了周密的空軍支援預案,形成了一個火力強大的立體防禦網絡,這條防線被稱做‘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深淵’。中國軍隊的防線上,數十萬官兵開始建設世界上最浩大的地下防禦工程,其土石方總量能開鑿數條蘇伊士運河、沿著對峙線自西向東,數百公裏的防線上,深理在地下的永久式坑道和交通壕蛛網般四通八達,前沿的數十萬中國官兵設施齊全地生活在地下,他們所布置的火力陷阱能令任何進攻的敵人立即遭到毀滅性打擊,這些在地下枕戈待旦的中國官兵被稱之為‘閉居洞中的龍’。”(《遠東朝鮮戰爭·後記彩蝶紛飛的幻覺》)

[編輯] 上甘嶺戰役

參見上甘嶺戰役
1952年10月14日淩晨,聯合國軍第8集團軍司令範弗裏特發動金化以北的上甘嶺之戰,雙方在表麵陣地上失而複得、得而複失。多次反複爭奪的結果,兩方麵皆死傷慘重。前後曆時43天,在3.7平方公裏的地區,共發射炮彈超過230萬發(八二三炮戰的四倍)。上甘嶺之役結束後,雙方意識到最後仍要靠談判才能結束戰爭。

[編輯] 停戰
聯合國由克拉克代表停戰協定的簽署
放大
聯合國由克拉克代表停戰協定的簽署
板門店
放大
板門店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雙方簽署停火協議,簽署的檔是《朝鮮停戰協定》和《關於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談判的最終結果是在三八線附近以1953年7月27日22點整雙方實際控製線南北各2公裏寬設立非軍事區。1954年,蘇聯官員和在朝鮮參戰的各國代表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談。但談判未達成一個永久和平計劃,未能解決朝鮮統一問題,直到五十多年後的今天,朝鮮半島依然是分裂的兩個國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1991年朝鮮和韓國簽署了一項進行永久和平條約談判的協議,1992年得到批準。但1991年朝鮮方麵開始抵製軍事停火委員會,中國於1994年退出該委員會。

[編輯] 米格走廊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不久中國誌願軍介入朝鮮戰場,1951年中期以後,中國與蘇聯空軍MiG-15多次與聯軍戰機交戰,在鴨綠江南岸平原一帶上空形成了著名的“米格走廊”,是整個韓戰期間絕大多數空戰的區域。最初以為“米格走廊”上的架駛員是中國人民誌願軍空軍,尤其當時美國國防部長範登堡驚呼:“中國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空軍強國。”

事實上擔任主力的是秘密參戰的蘇聯與來自東歐地區的飛行員,斯大林命令國防部長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負責向中國派遣航空兵師,蘇軍參戰人員一律身著中國人民誌願軍軍服,並嚴格限製其飛行員作戰區域,南不超過平壤至元山一線,西不越過海岸線。許多飛行員經曆過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作戰經驗豐富,他們主要使用位於安東與附近的機場,距離鴨綠江很近,在航程上比起前其要從日本起飛的美軍戰機占上許多便宜。此外,美軍明文禁止空軍單位進入中國境內轟炸或者是掃蕩,雖然追擊,在機場上挑戰或者是小規模轟炸的事件經常發生,甚至有聯軍飛行員(包括其他國家與美國之間的交換飛行員)專門越界到機場上空叫陣,然而絕大多數的時間這些機場的飛機可以自由起降與集結。美軍飛行員曾經在訪談中提到他們在鴨綠江附近空域巡邏時能夠遠遠看到機場的飛機循序起飛,集節編隊完畢之後以高度優勢進行空戰。

盡管斯大林要求嚴格保密,蘇聯飛行員也接獲萬一有被俘虜的可能必須要自殺的命令,聯軍其實自蘇聯加入空戰的行列之後,很快自監聽無線電通訊當中知道蘇聯的介入,不過整個韓戰期間聯軍方麵也選擇緘默的態度。大部分擊落美軍的紀錄是由蘇聯與東歐國家的飛行員所取得,冷戰時期由於蘇聯方麵對於這個期間的作戰資料高度保密,因此外界多認為是中國誌願軍創下這些擊落的戰果。

米格走廊的有限區域以及大多數空戰都集中在這個範圍之內,顯示以美軍為首的聯軍並沒有失去對製空權的掌握,蘇聯與中國對於南下建立前進機場的意願也不高,也造成雙方都會到這個區域進行空戰。以雙方需要飛行的距離來看,美軍的F-86平均停留時間在20分鍾左右,從戰果上來看,美軍的確壓製住誌願軍在朝鮮半島使用空權的能力。

韓戰期間蘇聯予以中國大量軍事援助,但是並非免費,中國共欠蘇聯債務數十億美金。戰後蘇聯不斷追討,中共以物資和金錢分批償還,一直到1965年才還清債務。

[編輯] 戰爭傷亡統計
朝鮮人民軍撤離韓國大田時殺害的韓國平民
放大
朝鮮人民軍撤離韓國大田時殺害的韓國平民
1953年3月23日第一批遣返美國的陣亡軍人
放大
1953年3月23日第一批遣返美國的陣亡軍人

據中國方麵的統計,朝鮮戰爭期間中國誌願軍傷亡50萬餘人次,陣亡、病故約17萬人,負傷22萬人(扣除多次負傷人次),合計傷亡39萬人,但有其它方麵的消息稱中國誌願軍陣亡人數遠遠超過17萬,甚至可能達到數十萬,乃至於百萬。中朝軍隊傷亡總人數約63萬人。 [2]

聯合國軍方麵,美軍傷亡約14萬人次。其中陣亡美軍36529人,負傷10萬餘人次,扣除多次負傷後的負傷人數不詳。韓國方麵數字並未有結論,許多早前公開數字包括平民傷亡,但無論如何,以韓國人力,不可能有多達百萬軍隊傷亡。近年根據當年人口普查資料推斷,所謂傷亡失蹤百萬應該是軍民合計數字。韓軍的傷亡約在30萬-40萬之間。 [3] [4] [5]

[編輯] 對平民的屠殺

朝鮮戰爭中,交戰雙方都有屠殺平民的行為。

美軍方麵,由於坦心朝鮮情報人員及破壞分子混入南逃難民,因此在混亂狀態下對成群的難民進行掃射。目前已經公開的美軍屠殺平民行為有老根裏事件,以及朝鮮宣稱的信川郡大屠殺。此外美國飛機還對城市及平民目標進行了轟炸。韓國軍隊方麵,在韓國軍隊收複的本國領土以及隨後占領的朝鮮城市及鄉村中組織“治安隊”、“滅共團”等組織,對朝鮮勞動黨黨員和被懷疑為親共人士的平民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查和處決。

朝鮮人民軍方麵,在戰爭初期占領韓國大部分領土後、以及美軍仁川登陸後被迫撤離韓國時,在韓國各地區進行甄別,對韓國政府官員、軍官、警察、憲兵、資本家、商人、知識分子、教師、記者、地主、宗教人士,以及上述人員的家屬進行了大規模逮捕和處決。 [6]

參見朝鮮人民軍撤離大田時對平民的屠殺

[編輯] 戰俘

[編輯] 中國

中國人民誌願軍有兩萬兩千多人被俘,被俘人員中連排級軍官有600人左右、營級30餘人、團級5人、師級1人,主要被關押在巨濟島等地。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國共內戰中被俘加入共軍的前國軍人員。誌願軍戰俘中的一部分戰俘不願意在停戰後回中國大陸,而選擇去台灣。依照停戰協定,由中立國印度主持對戰俘進行了甄別,以確定其本人的意願。

事後有兩種大相逕庭的說法:根據戰俘張澤石著《戰俘手記》,美國慫恿反共戰俘和台灣特務毆打不願去台灣的戰俘,強行在其身體上刺“殺豬拔毛”(朱德、毛澤東為中共領袖)等反共口號,甚至打死戰俘;據後來選擇前往台灣生活的戰俘的說法和中華民國駐韓國大使王東原著《爭取反共義士歸國記》,則是美國默許曾為國民黨軍隊後被共產黨俘虜旋即送往朝鮮作戰的反共戰俘與堅信共黨領導的戰俘進行對抗,在爭奪領導權的對抗中,中共幹部威脅毒打甚至殺害要去台灣的戰俘,那些戰俘自發或被迫在身體上刺“殺豬拔毛”、“反共抗俄”等口號或紋上象征中華民國國民黨政權青天白日旗的圖騰,以示絕對不返鐵幕之決心,對抗中甚至有戰俘死亡。至於生擒美軍杜德準將、震驚世界的巨濟島事件,王東原以此來證明中共幹部在戰俘營內無法無天,張澤石的說法則是由於誌願軍戰俘受到迫害忍無可忍之舉,以表示回國的渴望。

戰後有14,715位戰俘去台灣。他們於1954年1月23日到達台灣,受到中華民國政府盛大歡迎,稱其為反共義士,並定1月23日為一二三自由日。之後不少被編入國軍,有的還參加八二三戰役。現在大多是年邁的榮民或已作古。

回到中國大陸的七千多名戰俘中的大部分受到審查。張澤石本人被開除軍籍和黨籍,以後在“反右運動”和“文革”中被打成右派和叛徒,1981年被平反。至於遭受這種遭遇的戰俘的比例則不得而知,但普遍相信這不是個別現象。

[編輯] 朝鮮

同去台灣的誌願軍戰俘相似,有七千六百五十多名的北朝鮮戰俘最終選擇留在南韓。

[編輯] 美國

戰俘交換後有23名決定到中國生活。其中兩人,埃德華·狄更遜(Edward S. Dickenson)下士和 克勞德·巴徹勒(Claude Batchelor)下士(此人在此之前表現非常親共,被中方任命為這21人的組長)臨行前改變主意回到美國,被美國軍方以“通敵”罪名起訴分別判刑10年和終身監禁,但均在1959年被釋放。到中國的21個人後來從1955年7月開始陸續返回美國,到文革開始前,隻有個別人留下,其餘都選擇回國。最先回國的一批戰俘也被軍方逮捕,但隨後由於最高法院裁定美國軍方對前軍人在服役期間所犯罪行沒有司法管轄權,於是在11月被釋放。後來這些人也沒有被普通法院再次起訴並且拿回了被俘後直到去中國之前這段時間的薪水。對此,一些美國軍官對前國防部長查爾斯·威爾遜當初將這21人開除軍籍的決定感到惋惜。

[編輯] 韓國和其他國家

在不願直接遣返的335名韓國戰俘中,有325名韓國戰俘選擇到北朝鮮,2名隨印度看守部隊到印度,8名選擇回到韓國。還有1名英國戰俘選擇到共產主義國家去。

[編輯] 影響

朝鮮戰爭對交戰各國都有深遠的影響。

[編輯] 大韓民國

韓國經濟在戰後遭到嚴重破壞,李承晚在戰後仍然以統一為目標,不重視經濟發展,不斷計劃隨時再和北朝鮮方麵開戰。4.16運動後,李承晚下台,局勢依然並沒有緩和。此後樸正熙執政期間更出現“實尾島事件”,雙方敵對的氣氛並沒有因領導人轉換而改變。朝鮮和韓國的領導人進行過幾次會麵談話,但是沒有什麽實際的進展。

[編輯]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為了紀念這場戰爭,於1959年10月25日誌願軍赴朝參戰9周年紀念日建成了朝中友誼塔。坐落在平壤市區牡丹峰西北側的山崗上。1984年10月25日進行了擴建。塔高30米,占地麵積12萬平方米。塔身由1025塊花崗岩和大理石砌成,象征著10月25 日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參戰紀念日。塔身正麵嵌有“友誼塔”三個朝文鎦金大字,每字重40公斤。塔頂有一銅坯鍍金五角星,重500公斤。塔正麵鐫刻著紀念碑文,兩側繪有中朝兩國軍民並肩戰鬥的石雕。但是碑上沒有中文。

由於這場戰爭,金日成得以繼續統治朝鮮。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朝鮮政治穩定,外交上和蘇聯、中國結盟,經濟發展創造了所謂“千裏馬速度”,人民生活普遍優於韓國。但由於朝鮮的經濟是以蘇聯為中心的社會主義陣營的一環,結構單一,在1980年代社會主義陣營在冷戰失利之後日益艱難,人民生活質量不升反降。1990年代朝鮮經濟崩潰。在金日成死後,他的兒子金正日權力鞏固。朝鮮人民的生活條件依然十分艱苦。中國政府和國際社會不斷對朝鮮繼續經濟援助。

自從五十年代初朝鮮戰爭結束以來,超過九千名朝鮮民眾叛逃到韓國,2007年初,這個數字會突破一萬。韓國統一部的發言人表示,從1990年代以來,逃亡難民大批增加。僅2002年到2006年,就有七千名朝鮮民眾逃到韓國。很多朝鮮人先是偷渡到中國,然後轉道韓國。

有人認為,如果沒有美國、中國等國家的介入,朝鮮半島可能已經統一。

[編輯] 美國

美國在朝鮮有數萬人陣亡,而且幾乎與中國和蘇聯兩個社會主義大國爆發全麵戰爭。中國的宣傳中經常強調韓戰期間擔任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的五星上將布萊德雷說的一句話:韓戰是“在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而其實其原話是說:如果美國向被解職的麥克·阿瑟建議的那樣,把戰火延伸到中國,那將是在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那杜魯門政府的政策將朝鮮戰爭的規模限製為局部戰爭,無疑是正確的。但是經曆了越南戰爭洗禮之後的美國人,幾乎已將這場戰爭遺忘。故此朝鮮戰爭又被稱為“被遺忘的戰爭”(The Forgotten War)。朝鮮戰爭也令美國人首次意識到,戰爭的威脅隨時存在。戰爭結束後,美國軍隊人員數量增加了兩倍,軍費開支大幅度上升。特別是在一場常規的運動戰與陣地戰爭而非遊擊戰中,美軍地麵部隊不能擊敗積弱百餘年的中國與朝鮮的工人農民組成的軍隊,這一事實被參議院麥卡錫為首的勢力歸咎為美國國內共產黨的出賣,麥卡錫主義一段時間內獲得了美國政治的主流話語權,美國國會參議院成立非美委員會徹底調查與中國革命有關的人士的忠誠問題。

[編輯] 中國大陸

中國在朝鮮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在內的十幾萬中國人民誌願軍軍人陣亡於朝鮮半島。由於朝鮮戰爭,台灣問題成為懸而未決的“曆史遺留問題”,至今未獲解決。但是,中蘇關係因朝鮮戰爭中中國堅定地反對“帝國主義陣營的侵略”而密切起來。蘇聯打消了中國會變成第二個南斯拉夫的顧慮,從1952年起開始大規模援助中國建設全麵的工業基礎,這些援建項目以及1954年定下的幾十個工業項目被合稱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援助中國的156個重點項目,為中國打下了冶金、石油、礦山采掘、煤炭、發電、電力裝備、機械製造、紡織、造紙、製糖、航空、航天、交通鐵路、國防兵器製造等全麵的科研生產基礎,中國從此開始了獨立自主門類齊全的工業化建設道路。中國吸取了朝鮮戰爭幹預過晚、過慢、手段單一且直接的教訓。隨後的20餘年間,隨著中國國力的提高,通過一係列代理人鬥爭(戰爭),在東南亞、非洲、美洲、中東等地區牽製、削弱了美國、英國、法國的力量,在第三世界建立了廣泛的承認與影響,以70年代初恢複聯合國地位、與西方國家普遍建交、美國總統訪華為標誌,走出了建國之初被聯合國與世界多數國家孤立、封鎖的境地。

在80年代,隨著蘇聯的倒台,蘇聯對朝鮮的經濟援助也因此終止。然而,中國大陸政府對於朝鮮的經濟援助仍然不斷。朝鮮之所以能夠存在,和中共支援朝鮮是有密切關係的。

[編輯] 蘇聯

戰爭對蘇聯的影響就十分複雜。一方麵來看蘇聯是最大的贏家,戰爭令中美爆發直接衝突,而自己則從未正麵介入。戰爭削弱了美國的實力,把美國超強的國力軍力從歐洲鐵幕一線的爭奪轉移到朝鮮戰爭的泥潭。為蘇聯爭取了時間在二戰後的廢墟上治療戰爭創傷,發展國防尖端技術,縮小了與美國的差距。而美國人則始終相信蘇聯是真正的幕後指示者。美國的國防軍費開支在戰後增加三倍,主要就是針對蘇聯。西方陣營以1949年北約的成立為標誌,也開始團結對抗蘇聯。

[編輯] 日本

日本雖然沒有參戰,但是,戰爭期間美軍在日本大量的物資采購,對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經濟複蘇,起了決定性的促進作用。同時,由於美國對日本戰爭期間的物資供應的依賴,不得不重新啟用戰前日本國內各行業的領導者。很多二戰戰犯都相繼複出,重新扮演日本政商各界的重要角色。使得日本在戰後走上了與同樣是戰敗國的德國不盡相同的道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造成了現今日本國內右翼勢力的盛行。

[編輯] 台灣

對當時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而言,韓戰的爆發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參戰使得美國認識到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將台灣重新納入防禦體係,杜魯門總統派遣第七艦隊巡邏台灣海峽,宣布台海中立化,阻止了中國共產黨渡海攻台及蔣介石反攻大陸的企圖。有史家稱韓戰為“國民黨的西安事變”,挽救了國民黨的危局。

注釋

1.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壤外國文出版社1958年
2. ↑ 根據中國官方的《解放軍報》2000年10月16日第11 版文章所提供的數據,據不完全統計,朝鮮戰爭期間誌願軍共傷亡36萬餘人,陣亡171,687人。但是美國方麵的估計在100萬人左右。另據《中國人民誌願軍戰史》,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朝鮮戰爭中人員損失為:陣亡和事故死亡11.14萬人、傷重不治2.16萬人、負傷23.00萬人、病亡1.30萬人、生病 43.70萬人、被俘2.17萬人、失蹤0.40萬人,傷亡總計38.2萬人。
3. ↑ 美國國防部從1954年到1960年代的統計數字是陣亡33,629人。在1970年代初期,曆年各官兵詳細個人檔案儲存處所失火,許多資料焚毀損失。後來重新根據不同資料庫統計時,誤把從1950年至1954年的全球美軍其他原因死亡人數也計入,得到總死亡54,260人的數字。由於早先數字僅為陣亡數字,這個新數字是“總死亡數”,所以沒有引起懷疑,也被刻在美國朝鮮戰爭紀念碑上。但是後來發現錯誤重新修訂。根據2000年修正後的最新統計數字,美軍實際陣亡人數為36,570人。[1]
4. ↑ 據韓國統計,南朝鮮軍民死亡415 004人,負傷425 868人,失蹤459 428人,被俘12 536人,合計1 312 836人。
5. ↑ 1953年10月25日美聯社發布的“聯合國軍”傷亡總數為147萬餘人;韓國國防部編寫的《韓國戰爭史》和日本《軍事史雜誌》公布的傷亡總數為116萬餘人;1988年出版的《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戰史》統計數字為,中朝軍隊共殲敵109萬餘人(含朝鮮人民軍獨立作戰殲敵13.6萬餘人),其中美軍 39萬餘人,韓軍66萬餘人,“其他仆從軍”(聯合國軍)2萬餘人。
6. ↑ 曾任韓國總統的金大中在木浦被朝鮮人民軍攻占時是《木浦日報》的記者,也被逮捕並關押於木浦中學操場,等待處決。美軍仁川登陸後,駐木浦的朝鮮人民軍奉命匆忙北撤,金大中方得以幸免(《從死囚到總統:金大中的傳奇故事》,現代出版社,ISBN 780127888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