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詩歌: 作為: 沉默(隨筆)

(2007-11-02 12:27:49) 下一個
詩歌─作為─沉默(隨筆/Excerpts)

G. Aygi /宋琳譯



1

在話語所在的地方傾聽。甚至比幻覺之作為幻覺(譬如──在想象中)更為重要。
然而:蕭瑟地-並且-戰栗地。戰栗──如此遠離──已經──開始。“我的”,“我自己”。
那兒“萬物”皆沉默。萬物──很久以來──已然告別。空虛是建築物。寒冷。往昔的風,它死了。閣樓空虛。風是死亡粉末的死亡播撒。
別放棄鄉愁。因我也是非…噢!多少。太多廢棄的空間,太多長久廢棄的“力量”。
萬物皆──通過沉默以完成。但是──那兒。以一切所是之物的名義──那兒。
沒有“靈魂”的呼吸。沒有相遇。
睡眠-回歸。但是已經──在無人處。在寒冷。在無名。在缺席中。

2

停頓是歉疚所在的地方:麵對──歌唱。

3

詩歌的孤獨之頁,人們確實是向著風說的。
詩歌的真實是燃燒,──一首孤懸於虛空之詩。

4

作為“上帝之地”的沉默(最高原創之地)。
“上帝?”──是一種引文:“從上帝”(這是我的未發表詩作之一的摘要)。
即是說,當它作為──燃燒。

5

在潮濕中──在薄暮之路的左側,有如是之時刻:圓形之死。仿佛某物無聲地腐蝕著:森林之寂靜。誘人的。溶解。

6

當前的冗長。使事物繁複。放大了它們的編目。“當代史詩”。然而:倘若沒有與(“在人民中”)的“情感表白”相對應的“微弱聲音”。

7

在俄語詩歌中,關於沉默之下的通道,除了在普希金生命的最後兩三年,任何人的詩都不再觸及,它的出現同樣令人驚訝。句號、帶省略號的強烈問句越來越常見。似乎在說:“有何必要繼續”,“這毫無用處”。

8

是的,不應該放棄鄉愁。而我們必須為已故者哭泣。

9

唉,所有那些依然很少觸及──某種“崇高”事物的。我們還是不能說“這將被詛咒”。(那麽,造成眾多詞語死亡的又是什麽?特別是“最高能指”)。
而此即“這一秩序”的某物。

10

樸素超越威權:此柔弱比威權強大:這就是奇跡。

11

我個人的詩隻製作標點。並非“虛空”,亦非“無物”:這些標點瑟瑟作響(是“世界之自足”)。

12

在拳頭與劍的時代,莎士比亞主義者悲劇的不朽性。
拳頭與劍,通過它們的實踐是具表現力的,同樣是不朽的。
現時戰鬥機的野蠻……不過是細枝末節,它們,恰如蝗蟲的群落。(我以見識過的方式說,它們那精密細節化的構成僅僅對智力而言是有效的。

13

在我的詩中,有的隻由冒號構成。
一種“非-我的”沉默。
“世界自身的沉默”(在可能之“絕對”的意義上)。

14

一間茅屋,一個破敗的蔽護所比摩天大樓更加雄偉。
這裏我聽到一種責備:“文明對文化的反對。”
我隻觀察。
(畢竟……還有這“回答之回答”:諸文明,是的,“自創世紀以來”……不過是元文化所給予的一些階段而已)。

15

繼續奈瓦爾的步伐。在旋風中,談談腳步,輪廓的幽暗通道,談談篳路藍縷。
“自己”完成的最後“詩篇”。

16

越來越多小主題。越來越多小詞。
事物的贅疣。詩的廢話。

17

死路一條。

18

一個隱居的智者隆重接待另一個陌生之名的尋訪。
他第一次觀看。突然公雞在院中高歌。
──那麽,父親,您知道公雞嗎?訪客好奇地問。
──是的。然而這對你又有什麽好處呢?主人回答,隨即停止了對話。

19

對誰而言言說是困難的?對不為我們所期待者(讀者與詩人)。

20

失敗之僧侶。所有(在進入沉默之前不能平息的)“前激情”,“當眾”幾乎已經是“作品”了。未達到欲望的“淨化”,皆無意識所為。

21

運動之鏡。詩體的旅行指南Baedecker。

22

此即瓦格納:“確實,詩人的偉大恰體現於他沉默之處,以便無言在沉默中為其自身所陳述”。

23

村莊的左側,起初村道稍有坡度,兩俄裏之後即“無村人”的田野,“不為誰”:它是“它所是”。車轍,小土崗,枯萎的草。……──我不可能──在此──觸碰它(以“散文化的不精確”我隻會因我自己而“弄髒”這一地區,且難以在一首“詩”中捉住它),我放棄…………(它的瑟瑟的在場)。

24

貝多芬強有力地沉寂下來。

25

讓我們做此保留:此處所說不涉及豐富之美(因存在著一種……── 似乎偉大作品也難免的“空泛魔力”)。一種(與修辭術不同,且尚未接受專門訓練的)另類藝術。

26

臉龐-田野與田野-臉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z.f. 回複 悄悄話 beautiful...thanks for sharing...
~&~ 回複 悄悄話 i think so too :)

thanks
影雲 回複 悄悄話 beautifully written!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