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車上的男孩》
他看上去和我侄兒年紀相仿。或許,七歲。大大的眼睛,無所畏懼,目光裏射出的
是一個精力過剩的幼獸的無羈。窗外的世界,如磁鐵一樣吸引著他。
他的祖父母,裹在厚厚的夾克裏,說著他們的母語,叫小男孩別吱聲,如同安撫一
隻羽翼未滿卻要高飛的小鳥。男孩則偏偏坐到了車廂的另一邊。
小男孩拒絕著祖父母的召喚。小嘴裏飄出我聽不懂的語言,那麽美妙的喉音與流暢的
平滑音。他的小手放在隔音的玻璃上,外麵的世界如同一個巨大的生日蛋糕。
那年夏天,我差不多也是七歲,叔叔開車把我從天津送回塘沽的家。
柴油機卡車裏炎熱無比,我的另一個叔叔在我們行駛到鄉村的路上前,已昏昏睡去了。
但,那熱浪好像絲毫也不影響我。如同此時這街車裏的小男孩,我用七歲的眼睛呼吸
著所有飛逝而過的景物。
我們看望了臥病的姨奶奶。我在她的家住了一個禮拜後,我的口音幾乎變了!
我不知道當幹燥的夏季風從搖下的車窗裏撲麵而來時我在想些什麽,但在那些從未坐
過大卡車穿行城市的玩伴兒麵前,我確實有種說不出的,類似自豪的感覺。
那年,發生了很多事情。我開始上小學;而後唐山大地震,幾乎整座城市被夷為平地。
毛主席也在那年去世了。那是我第一次參加公共追悼會。學校裏所有的女孩如同死了親
祖父一樣嚎啕大哭。有個女孩哭的那樣假,讓我忍不住笑出聲,埋頭笑個不停。
我說不清街車上的小男孩究竟讓我想起了什麽。可能是他那黑炯炯的,充滿了好奇的
雙眼,一種天生的無畏。
在那雙幼小而豪無遮攔的眼裏,我還看到了茫然與脆弱。
街車上沒人聽得懂他的語言。
但這個小男孩無所顧忌。當馬達加速時,微笑掠過他的臉。
[謝謝影雲的初稿!]
寫作,也猶如畫畫,每一個文字,就是一個STROKE,畫的好不好,得看功夫嘍,或
者說,藝術間都有著通性。。。
隨心很重要,但感覺要看這心對語言的敏感程度,要不,容易成為流水線的議員:
)
周末快樂!:)
images are montages
perceptions change
like our mind
changing
but
the changing images
are not "poetry"
bad movies are
movies too
right?
:))
hard to define
give it up
let it flow
let ideas
flow, i
mean...
可以感覺到視覺的轉換,很象電影的場景在無縫的變換!通過眼睛打開,又在眼睛
裏結尾。非常連貫!
謝謝了,越來越覺得語言有意思:)
if it came to me in chinese, i would have written it in chinese...
your chinese is very good...keep it up!!
我翻譯的時候比較按照自己的語言習慣來翻的:)
in translations, there is always possibilities . . .
cheers!!
我又偷回去了:)
這張圖也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