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LTG,采薇和Q枕等。(僅供討論)。
(2005-04-25 22:39:07)
下一個
回 LTG,采薇和Qi枕等。(僅供討論)。
文章來源: 紅色的衣衫 於 2004-05-09 18:02:23
1。“在西方的社科研究領域,學者們似乎跟不上社會新奇現象產生的速度” 完全
同意。自然科學注重於發現和創造, 而社會科學注重於對發生過或正在發生的現象
的分析和概括。 社科理論的確立也需要以Research以依據,我對社科領域不熟,不知一個課
題平均的Research要花幾年?
2。 “Identity”和“Individualism”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Henry Thoreau在二十世紀被譽為美國individualist的
典範。索羅的individualism體現的是一種獨立於權威,獨立於社會主流意識,獨立
於有組織的宗教,特別獨立於資本主義貪婪物質占有與物質享受的誘惑,真正人的
理性的思考與追求。Individualism 翻譯為中文是個人主義。有很大的誤導性。
3。Identity在一個Dynamic的文化環境中,也是Dynamic的。很難清晰地分類歸檔。西人思維習慣於
分類歸檔,但他們也發現將自然科學的那套研究方法用到社會科學上不夠用。 有人
試圖用Fuzzy Logic的方法解決不能分類歸檔的問題(具體的數學模式我也不清楚)。是否用到了社科領域,我不清楚。。
4。一旦一個人將自己掛上一個標記,例如“美籍華人”,別人很容易按“美籍華人”
的“Sterotype”將您歸檔。在歸檔過程中特性/個性被同時抹殺。。
5。Personal Identity有外在的定位, 如某人對資源的占有。但是外在的定位是不可靠的,是隨時
都可能失去的。 譬如說老婆有腳,可以跟別人跑了。健康出了問題,錢財被騙,子
孫造孽,自然災害,戰爭等等。心理學上認為PersonalIdentity最重要的是對自己內心世界的定位。
6。內心世界的定位便是采薇說的 我是誰”這個定位。 別人對你的定位多“停留在
表象上,是絕不會分出心理思想心靈動態或氣質精神上的等級層次來的”因為很多
“ 跟心有關的東西,都無法言喻”。很同意采薇的說法,“知音和感動也是因為那
個“我”觸到了和自己心底這個“我”的相同而產生的吧。”
7。語言是有局限的。 很同意Qizhen說的“any language and format both have their
own preference and limitation, you actually have finished a screening and
sorting before transform your thoughts into a spontaneously written work”。
看翻譯的文章往往感到隔了一層膜,這種隔閡感在看文學作品時比看科學論文的時
候明顯的多, 詩歌更甚。可能越是抽象的作品,讀者還原成作者的思維越難吧。
8。同意“人”是複雜的。但不太同意“詩人”更複雜一說。 詩人更敏感。 但敏感
的人是否就是一個複雜的人?我一下子也說不清,直覺是不一定。。
最後借用一下采薇的話: 我也是“隨口說的,仿佛跑題了。。。”:)))))
我開始這一話題的初衷不是要涉及太多的理論,因為我不是專業的Researcher。而且,“理論”是僅僅為一小部分人服務的。
在多元文化裏,“個人定位”就可以理解為“標誌”,但它不是我們自己給自己掛上的。我們在國外都填寫過各種各樣的表格,裏麵會有涉及你的身分,族群等項,但審查調查的人並不認識你啊,他們就自然而然地按category將你劃分了。
我用“詩人”的複雜做比喻,是因為詩人是要在“聲音”上做文章的。不用文字創作的人,隻是關心嗓音罷了。
由Identity引伸到“我是誰”,這各似乎接近我的題目。聯係我們已經想到的東西,如內心世界,語言的跨越,文化的融合,等等。這些對我所提的“個人的聲音”很有幫助!十分感謝!
我的意思是想聽聽大家在使用某種外語時,在保持或重新尋找個人的“聲音”的體會。這可以是文學創作上的,也可以是日常的交流。
比如,文字並不等於思想。但,當我們用文字來表達思想的時候,我們就是在與周圍的世界溝通。使用外語時,我們的溝通是從初級到高級的轉變。但,這種轉變也不是人人有的。在國外的人,使用外語就如同工具,武器,是決定“勝敗”的關鍵。大家無論與外界的所謂主流文化接觸的多與少,都不能不使用語言文字。
欹枕已經談到詩的創作,中英文明顯地感覺不同。我的觀察是,雙語創作中,時間長了,兩種語言[包括文化等因素]會互相影響,會逐漸是一個人發現一個新的“聲音”,如果這個“聲音”是積極的話,它代表了一個人在追求一個新的Identity。
但願沒跑題:)
文章來源: LTG 於 2004-05-09 2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