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與詩歌》
(2004-12-31 23:04:02)
下一個
小平的評論並非“另類”,其實已經很專業了,所解讀的深度也超出了
一般的帖子,給我的啟發很大。謝謝小平幫助其他朋友解析我這首“不
合理”的詩:),幾位翻譯高手將之介紹給不讀英文的朋友們,在下感激
萬分,同時虛心向你們學習漢語。
看來數學和詩歌還真有關係!小平的例子說明了學數學的也要有豐富的
想象力,如詩人。數學裏有“歌德巴赫猜想”,許多人為之奮鬥終生!
其實,學什麽也離不開大腦的想像!
猜者,想象力也!
但,數學等理科中的“猜”是建立在許多公式方程,公理定理定律之上
的。這種猜,需要一步一步地推,一層一層地算,一道一道地解。
詩歌裏的“無窮盡”比較神秘,甚至,如小平所說,是不合邏輯的。因
為詩人愛偷懶。詩人不會寫長篇,給你一個大團圓的結局。詩人投機取
巧,用不多的文字去挑戰邏輯的,傳統的思維。
詩人與商人相反,發現“現實”並不可靠。因為現實裏,行屍走肉,爾
虞我詐,弱肉強食等等太多,令人失望。所以,文學藝術上有了現實主
義(Realism)與浪漫主義(Romanticism)。浪漫主義可不是西方人的
專利,李白李賀的浪漫與超現實足夠我們學習一輩子了!小平的詩裏,
我個人認為,就有許多古典浪漫主義的影響。
沒有想象力的藝術作品是沒有美感的。新詩與古詩詞一樣,要力求美感。
像什麽意境啊,樂感啊等等。“美”本身就是極抽象的概念,不同族群
部落有不同的審美標準。所以,審美和想像力都是後天打造的。你拿出
二十年前的舊照片,可能看上去很“土”,可能也很“可愛”,“時髦”
。為什麽?因為我們的審美和想象力來回變換,神經病似的。
人類的想象力與生命力一樣頑強,隻要活著,人就不會停止想像。可以
說,藝術是給人類提供新鮮的,健康的想像空間的媒介。一首小詩,一
幅未幹的油畫,不是藝術家最終的目的,它們不過是幫我們“過河”的
一粒粒小石子罷了。
好的詩歌不僅是花前月下的情歌小調,更應是我們麵對現實的動力。藝
術的功用不正是為緩解人類庸庸碌碌機械生活的“窘境”嗎?畏懼生活
的人,是不敢想像太多的,他/她隻要完成當天的“任務”就滿足了;
要不就把生活當成是一件能用簡單世俗的“成”與“敗”來衡量的事情。
話說回來,一首詩與一聲鳥鳴雁叫的區別不大。識者知音,“心”遠了,
“地”自偏。
---LTG, 7/26 on the way to a comfortable pillow :) Nap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