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津塘俚語]

(2004-12-31 20:32:54) 下一個
白眼兒狼: [名]外孫子,喻沒良心;但屬中性詞. 如“介(這)不是大白眼兒嗎!給姥姥買嘛好吃的了?” 電把兒: [名]手電筒 疙頭: [名]讀ga(一聲)頭; 一種鹹菜. 麵湯: [名]湯麵 拉架: [動]勸架 刀把兒: [名]把四聲; 一間半單元房之半間, 由其L形而得名. 水管子: [名]尤指公共水龍頭. 燎荒: [動,名]燎三聲; 燒野外的荒草. 火燒火燎: [形]指身體某部位發熱,發燙的感覺, 也指臉紅; 如“在小組會上當眾被頭兒點名, 弄得臉上火燒火燎的!” 掛不住: [動] 指臉上掛不住, 丟麵子, 難為情的意思. 拍腔兒: [動]裝腔作勢,充長輩. 如“少他媽的跟我拍腔兒! 有話直說!” 裝蒜: [動]裝傻 大梨: [名]吹牛皮之人;可能來自過去賣大梨膏或大力丸的吆喝之誇張,幽默. 服軟兒: [動]認輸,下台階兒. 如“你哪是他的對手啊!先服個軟兒,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嗎?” 嚇嚇幾幾的: [形]膽小的樣子. 啠哩: [動]讀者力; 挑釁, 煩人之舉動. 如“你瞎啠哩嘛,找挨搋是嗎?” 搓: [動]大吃,或白吃. 如“今晚下班兒別走,跟我們一塊兒去搓一頓!” 拾毛蘭: [動]撿垃圾. 派所兒的: [名]指派出所的民警,片兒警,戶籍警; 如“老五昨天晚上讓派所兒的給提走了!” 吊臉子: [動]生氣,使臉色. 如“她就愛吊臉子, 好麽, 夠十五個人看半個月的!” 長臉: [動]讀漲臉; 指得寸進尺, 跐鼻子上臉. 牙磣: [形]讀牙涔; 形容話難聽; 原指飯裏有沙子. 不著調: [形]著二聲; 不聽話, 不合作的意思. 如“你這孩子真不著調, 一點兒正事不幹!” 俊: [形]讀zun四聲; 漂亮. 鬊: [形]讀shun二聲; 醜. 嚼卿: [動]吵嘴, 強詞奪理. 如“因為丁點兒小事犯嚼卿, 值當的麽?” (值當, 即值得). 無肌六瘦的: [形]指人渾身不自在, 不舒服; 或指小孩兒多動症. 刺兒頭: [名]愛挑刺兒的人. 老奟: [形]讀老嘣; 指結實, 或成熟的樣子. 如“您別看他年紀小, 可辦起事來卻很老奟!” 滿: [形]指心事重重. 如“少磨人! 我心理正滿得慌呢!” 鍋腔子: [名]七十年代一種在室外使用的爐灶; 以磚,泥砌成, 燒劈柴為主. 操作簡單, 省煤, 但煙大嗆人. 撞拐: [名]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初男孩子間的一種“角鬥”遊戲, 不受地點, 季節的限製. 一手抱起一支腳, 以膝蓋為武器, 一邊蹦跳一邊撞擊. 由於是金雞獨立, 身體很難保持平衡, 個子矮的往往吃虧. 誰雙腳先落地便輸. 騎山羊: [名]和撞拐流行與同一時代. 這是一種由體育項目‘跳馬’演變而來的遊戲. 一般是三人以上, 人越多越有意思. 個子最高者當‘樁,’ 即靠牆站死; ‘笨敲裹’後決出順序, 那就是說, 誰輸了誰就得當‘頭羊’---把頭插到 ‘樁’的雙胯間, 撅起屁乎當山羊. 其他人便從十幾米開外急跑過來, 躥到山羊的背上, 後來者‘聚’上, 有時一隻山羊背上能騎四,五個人. 發壞者則故意跳得老高, 狠狠地砸下來…冬天較盛行, 由於棉衣厚,碰碰撞撞不會受傷. 六月十七日 離 群 之 雞 離雞: [動,形]找茬兒, 心神不安如離群之雞, 故有 “你離離雞雞的好賽魂兒丟了似的!” 倒咕: [動]倒二聲,指自言自語,或沒完沒了地嘟囔.如“行了,別瞎倒咕了! 輸了就輸了 唄!” 參夥:[動]讀參嗬; 自行介入,參加的意思.如“你懂嘛?少跟著參嗬!” 狗刨兒:[名]一種初學遊泳者的姿勢, 其動作似狗鳧水. 言語:[動]讀年迂; 打招呼, 支聲, 給信兒的意思.如“新搬來的是吧? 有事您年語.” 搗撇子:[動]矛盾,想不開;如“有事商量,你自己跟自己搗撇子管用嗎?” 呲噔:[動]批評,數落; 又“挨呲兒,” 如“不好好寫作業,你就等著老師呲噔你吧!” 這份的:[形,手]讀賊(四聲)奮的; 通常在伸出大/小拇指的同時說,大拇指表示誇獎,小拇指則為貶低. 臥雞子兒:[動]把雞蛋下入湯裏;荷包蛋. 後座兒:[名]通常指豬後腿或臀部的肉.如“我不要裏肌, 麻煩您給幺十斤後座兒.” 無花三層兒:[形]指豬肉的質量,有肉有皮,肥瘦適當. 如“嗬,今天的肉好,五花三層兒! 掌櫃的, 多錢一斤?” 臭狗屎:[名]讀臭狗十;下三爛也. 進且了:[形]即“進去了,” 指被抓入獄. 如“王局長因為官倒兒, 一家三口兒全進且了!” 支嘴兒:[動]指下棋時旁觀者忍不住給一方出主意.如“看就看!別亂支嘴兒!” 藏摸摸兒:[名]捉迷藏, 又指躲避等; 如“找你好幾天了, 別跟我藏摸摸兒! 答應我的事辦了嗎?” 逗悶子:[動]鬥嘴,抬扛,沒事找事.如“我沒時間跟你這窮逗悶子,有屁快放!” 炕單子:[名]床單 枕頭籠布:[名]又叫“枕席兒,”即枕巾. 胰子:[名]肥皂或香皂; 如“洗手別忘打胰子, 小心非典!” 青醬:[名]醬油,老抽; 如“這肝尖兒炒得不錯, 就是色有點兒深. 你青醬放多了!” 鞋趿拉:[名]拖鞋; 如“我唆(說), 池子裏老幾位, 誰拿我鞋趿拉啦?” 小菜兒一碟:[形]容易,好辦.如“這不小菜兒一碟嗎,你聽我信兒就得了!” 屁乎:[名]屁股; 如“下次你再編瞎話, 留神我打屁乎!” 倒嗤: [動]讀倒(二聲)吃, 指愛打扮. 光肌娘:[副]娘一聲, 即“光脊梁,”光膀子.如“外邊兒下雨了,你怎麽光著肌娘就出去了?” 子蓋子:[名]即指/趾甲; 如“看那閨女倒嗤的, 連子蓋子都是血紅的!” 有頭是道:[形]慌話等說得有邏輯;如“你小子瞎話編得有頭是道兒的,你拿老娘當孫子?” 翻秋:[動]秋短聲; 指抱怨,翻老帳.如“她沒事兒就愛翻秋,好像誰都欠她似的!” 急皮怪臉:[形]因著急臉色難看,嚇人的樣子; 如“有話好說, 別那麽急皮怪臉的!” 鍋圈兒:[名]一種發型,像是用碗扣在頭上剃的,上半喇沒動,隻剃一圈兒. 走道兒:[動,形]走路,又指寡婦改嫁. 醃浸:[形,動]讀淹今,原指東西給水泡了,延伸為搭配不適. 如“她怎麽嫁給老癟啦? 真是醃浸了!” 生瓜蛋子: [名] 原指西瓜不熟, 引伸指人不成熟; 不孕的女子. 玩兒鬧: [名] 原指七十年代的“小流氓,” 也指玩兒票兒. 玩兒鬧鞋: [名] 一種塑底布鞋; 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初流行過一陣; 顧名思義. 沒正形: [形] 或“沒正文兒,” 指人不嚴肅; 調侃, 調情不分時候. 張精: [動,形]臭美. 如 “你不就中了個二等獎嗎, 張精嘛!” (嘛, 在津塘地區永遠讀四 聲). 洋灰: [名] 水泥; 另如, 洋火—火柴, 洋蠟—蠟燭. 酒地: [名]地板, 尤指過去室內的洋灰地, 磚地. 夜個兒: [名]昨天 夜後晌兒: [名]昨晚 趕明兒: [名]明天 轉天: [名] 第二天 晌後: [名]下午 大晌頭兒: [名]正午,尤指夏季. 撓夜: [動]即熬夜. 破鞋: [名, 貶] 尤指女人(寡婦)搞婚外戀. 養漢: [動] 女人偷養情夫. 包圓兒: [動] 一點兒不剩地(吃掉, 幹掉等). 又 “包了兒”(了讀liao三聲), 如 “這小子 真能吃, 兩碟子餃子都讓你給包圓兒了!” 蹭: [動]占便宜, 白吃白喝, 如 “蹭飯.” 找樂兒: [動] 拿別人取笑. 如 “你嘛意思?拿我找樂兒是嗎?” 蹲票: [動] 在劇院外等後, 買二手票. 二雷子: [名] 鞭炮的一種, 又叫 “二提角.” 大鋼鞭: [名] 一種民間自製的炮竹, 個兒大, 用報紙卷的; 有的裏麵擀炸藥, 極響. 小臥車兒: [名]小轎車. 電驢子: [名]輕騎. 鐵驢: [名]一種農民自製的自行車,車架由自來水管子連接或焊接而成; 車體較普通自行車長, 車輪往往也比普通車輪大出一號---又稱“大鐵驢;” 輪盤較小, 蹬起來省力, 多用於載重物; 鐵驢沒鈴沒閘, 看上去光禿禿的, 構造十分簡單; 遇到緊急情況,一般是以腳代閘, 以喉當鈴. 七, 八十年代常見, 尤其是近郊做買賣的, 民工等. 九十年代還時常看到收購舊家具的在大街小巷施展高超的車技, 左邊兩扇門板, 右邊一個衣櫃, 不比舞台上練雜技的遜色. 掉鏈子: [形]原指自行車鏈條脫落, 後延伸為辦事不守信用, 不徹底等. 如“你介(這)人怎麽介樣兒呢? 不說好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嗎? 又跟我掉鏈子, 操!” 不挨著: [形]挨讀乃(一聲); 指辦事不合世理, 不圓滿或不規矩. 如“猴拉稀(外號)辦事一點兒也不挨著, 用人朝前, 不用人朝後!” 沒跟: [形]沒把握. 火柿子: [名] 西紅柿 蒸幹飯: [名,動]蒸米飯, 或燜飯. 鋼蹦兒: [名]硬幣, 零錢. 錢串子: [名]蜈蚣 掉錢眼子裏啦: [形]指人貪財. 腥活兒: [名] 魚市裏的海產品. 孬魚: [動, 名]即熬魚, 熬好的魚; 做魚吃等. 蝦錢兒: [名] 大蝦, 或去皮的對蝦. 如 “大哥, 有嘛菜?” “有! 蝦錢兒炒辣子.” 螃剋: [名]即螃蟹. 黃螃剋: [名] 一種帶子(卵)的海蟹, 因子的顏色而得名. 皮皮蝦: [名]勃海灣特產. 一種介於蝦與蟹之間的軟殼海鮮, 肉美如蟹. 學名不祥.[大連人叫它 “爬爬蝦,” “蝦爬子.”] 蚶子: [名]蚶讀憨; 一種牡蠣. 大蛤: [名] 蛤讀葛; 海螺,或海螺肉. 蒜毫兒: [名] 蒜苔, 蒜苗. 雞子兒: [名]雞蛋. 棒麵兒: [名]又叫棒子麵兒, 玉米麵也. 哈喇子: [名] 口水 鼻澄: [名]澄讀等, 鼻涕也. 幺: [動] 稱重量; 如 "這雞子兒數不對, 你再好好幺幺!" 破稀飯: [動]白水泡飯, 尤指隔夜米飯, 轉天用開水泡開當稀飯. 麵肥: [名]用於發酵的麵團. 如 “大舅姆, 您夜個兒發麵剩的麵肥還有嗎? 我想蒸鍋饅 頭.” 點爐子: [動] 生火做飯, 指燒煤, 柴的爐子. 壓爐子: [動] 又叫“壓火,” 將濕煤或新煤續在舊火上, 然後在上麵紮眼兒, 加蓋兒, 控 製通風. 這樣, 火既不會滅, 也不會過分燃燒. 緩爐子: [動] 又叫“緩火,” 移去蓋子, 再紮眼兒, 使壓好的爐子重新燃燒. 火勾子: [名] (用於燒煤球兒的爐子)勾煤灰的工具, 因其形狀而得名. 火勾子, 火筷子, 煤鏟兒, 土簸檱皆為必備工具. 下巴磕子: [名]下巴 搋: [動]音揣, 歐打. 開: [動] 用磚頭兒砸頭部. 如 "小五讓六中的疤痢眼給開了!" 撥兒: [名] 人的分組, 一夥兒. 帶玩兒: [動]使…參與; 如 “我們不帶你玩兒!” 個癭: [動, 形] 讓人惡心(的東西). 如 “你敢吃炸螞蚱?那東西多個癭人呢!” 孬心: [動, 形]即惡心. 如 “你覺著孬心嗎? 是不是非典呢?” 鐵鍁: [名]鐵鍬 不得勁兒: [形] 不舒服. 狗氣: [形] 沒人樣兒. 如 "你這麽大人了, 怎麽說話狗狗氣氣的?" 燒包兒: [名] 沉不住氣, 如 “你錢多燒包兒, 竟買些沒用的東西!” 也指人多管閑事等. 顯倍: [動] 顯示, 羨耀. 如 “一輛破夏麗, 臭顯倍嘛!” 賤磕: [形] 低三下四地樣子. 如 “你就是賤磕! 要擱我, 還給他做飯!” 過且了: [形]即 “過去了,” 指逝世. 如 “小三兒他二大爺夜後晌兒過且了!” 慣的: [動,形]指小孩兒被嬌生慣養. 如 “這孩子都是你慣的, 現在他誰的話也不聽!” 損: [動,形] 挖苦,譏諷; 指人惡毒, 等. 如 “您這話嘛意思? 是誇我還是損我?” 業障: [形,名]沒父母的孩子; 罵人時指沒人管的孩子. 如 “你盼著我死啊! 我死了, 你 就業障啦!” 嗔著: [動]嗔讀岑; 批評, 嗔怪. 如 “別哭了, 寶貝兒! 誰嗔著拉?” 艮: [形]指人的性格或說話狠. 如 “他真艮, 事後一滴眼淚沒掉!” 哏兒屁朝涼: [形] 死了. 笨敲裹: [名]即石頭,剪子,布. 老拍(三聲): [名] 六,七十年代青少年玩兒的一種遊戲; 老拍是用紙疊的(報紙不帶玩 兒), 方形, 大小不一. 一般是兩個人玩兒. 誰把對方的老拍從地上掀翻身 便贏. 由於拍時用力, 有的孩子甩得一支胳膊長, 一支胳膊短. 因其聲而 得名. 拍(四聲)兒: [名]或 “呸兒,” 用煙盒疊的梯形, 一種七十年代青少年玩兒的遊戲; 以煙 的牌子論大小, 進口的比國產的大. 可兩人或多人玩. 玩法是先將“呸兒” 平穩理好,置於掌心, 然後快速翻轉, 要使之整齊地落於手背, 不能掉落多 於規定的數目. 接著是抓, 抓之前, 對方說出一個數字, 如一,三,五等, 抓的 時候如漏出對方要求的數目便贏. 女孩子也有玩兒的. 丟柴: [名]讀哋(dei)采; 六,七十年代的遊戲, 兩人或兩人以上. 玩法是先在地上劃線, 然後就“笨敲裹”決出誰先丟, 其餘的則把自己的柴(大小不一的木頭)置於一安 全的地方, 有的在地上踢出個坑兒, 把木頭壓在後麵. 誰先把對方的木頭擊過線 便贏. 技術高的有自己的 “手木,” 就是隻用來擊打的木頭, 其形狀,木質倍受主 人喜愛; 如輸了, 則從自己的一堆裏揀一塊不怎麽樣的木頭扔給贏家. 玩兒的 好的, 家裏不用買柴燒. 這種遊戲通常在春秋季盛行. 猴皮筋兒: [名] 橡皮筋兒. 跳皮筋兒: [名] 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初女孩子們在房前屋後跳的一種健身遊戲. 以皮 筋兒當繩, 兩個人用腿架住, 另一個邊唱邊跳. 一邊唱一邊數, 難度也越跳 越高, 皮筋兒由膝部會慢慢升至腰部. 是一種很好看的“芭蕾.” 難度最高的 是當皮筋兒漲到與頭齊高時, 有的女孩子能以"蘇秦背劍"之式從腦後用腳 尖兒夠上皮筋兒. 6-26-03 米蠅: [名]螞蟻, 或糧食裏生的蟲子. 如“別坐酒地, 地上有米蠅!” 造性: [名]讀揍星; 罵人時指德行. 之所以為 ‘造’ 是因為罵街的人也說 “你是怎麽造(揍)出來的!” 慫: [形]讀慫(三聲); 原字應為“上屍下從,” 精液; 現指人無能, 光說不練. 如 “酒壯慫人膽, 一喝酒他就來勁兒!” 嘴罷兒: [名]眼睛以下, 腮邦子以上. 如“嘿, 一見麵兒就擁抱親嘴罷兒, 跟老外學!” 管兒燈: [名]日光燈 铖子: [名]烙餅用的淺平底, 生鐵器皿. 雞頭兒:[名]即魢魚,個兒小, 頭大, 肉細; 渤海灣特產. 如“今兒吃嘛?” “稻米幹飯孬(熬)雞頭兒!” 合子: [名] 一種帶餡兒的烙餅, 半圓形, 一般以韮菜做餡兒, 加豬肉, 蝦米; 或素餡兒的,雞蛋粉絲醬豆付等. 做法也簡單, 在燒好的铖子上翻幾個個兒, 待兩麵兒金黃, 聞到香味兒, 糊而不焦既可. 夏天韮菜便宜時, 烙合子的就多, 又比包餃子省時. 一個人吃兩個,多者三個合子就飽了. 多數人家要熬鍋稀飯, 切盤兒五香疙頭,版頭條算是合子的正宗吃法, 樸實而味美. 竄蹬: [動]蹬,輕聲; 指跑上跑下, 引伸為挑撥離間, 遊說他人. 如“她可真能竄蹬的呀, 連“稅務”那邦人都知道了!” 缺心眼兒: [形]指人少世故,總吃虧. 如“你缺心眼兒啊, 挺好的寫字台, 十塊錢就賣 啦?” 十點半: [名]撲克牌戲的一種;一人做莊, 負責發牌洗牌. 按數目字(JQK為半點鍾)比點兒, 誰要了十點半或離十點半最近便贏; 平牌則莊家贏. 大躍進: [名] 另一種牌戲, 一般四人玩兒, 兩人一撥兒; 規則最簡單, 包括對兒, 串兒, 地雷(三張一樣的), 炸彈(四張一樣的), 聯三對兒. 雙錘兒(大小王)最大. 天津路兒: [名] 一種六人玩的牌戲, 八十年代盛行, 一直延續到九十年代下半葉. 仨人一撥兒, 每人九張牌, 隻能用單兒和對兒; 大小錘兒, 3, 2和A能配對兒, 4最小; 2不叫2, 叫 “蛤蟆兒!” 打天津路兒講究配合, 技巧多, 有時會玩的很神秘. 尤其是玩兒錢,玩煙(用香煙做賭注)的時候, 仨人甚至要靠眼色出牌. 高手抓完牌, 一眼便記下所有九張, 隨即將牌合上, “藏”於袖間腋下, 來迷惑對方, 連觀眾也記不清誰的手裏有嘛牌. 先出幹淨牌的叫“大貢,”是一方取勝之先決條件. 憋對方一人, 便贏. 憋仨人叫“禿兒”---比 “全軍覆滅”要形象得多! 打禿兒一般要加倍贏錢. 夏天晚上在路燈下玩天津路兒最熱鬧, 總有一圈兒人圍觀. 夏季蚊蜢多, 打牌的就一根兒接一根兒地抽煙, 也有的在幾米遠的地方燒堆濕草薰蚊子. 那時最便宜的煙是 “戰鬥,” “大港,” “墨菊”等. 有時, 一把牌就能贏幾盒煙. 三伏天兒, 又氌又熱, 夜裏睡不著, 有時六個人能從吃完晚飯 “戰鬥” 到淩晨一, 兩點. 鏈子槍: [名]文革後青少年自製的一種玩具, 又逐漸演進成凶器. 由自行車的鏈條及鐵絲製成: 先將鏈條分解, 然後將幾個,甚至十幾個鏈子,孔對孔用皮筋兒牢固; 槍身用鐵絲彎好, 穿過鏈子的一個孔, 固定; 上方的孔做槍堂. 最前麵的兩個鏈子由車條上的銅冒兒連接,固定, 做上藥的地方; “彈藥”是從火柴頭兒上刮下的; 槍栓也用皮筋兒連接, 鬆緊可調. 槍聲似鞭炮, 會發出一股火藥味. 它是“砸炮兒槍”及“火槍”的前身. 火槍的槍堂是無縫鋼管兒做的, 可打滾珠, 釘子, 或廢子彈頭兒, 極其危險. 是七十年代末打群架時常用的凶器. 軸乘車: [名] 七十年代青少年自製的一種 “賽車.” 由一個半平米的木排子和四個軸乘(兩大兩小)組成. 小軸乘與車前方一個“工”形 “方向盤”連接, 大軸乘做車輪. 一人坐上當駕駛員, 雙手緊握方向盤, 還需一人從後麵用力推; 先急跑一陣, 再突然鬆手, 軸乘車便在駕駛員的操縱下滑行. 遇到有下坡路時,更是刺激, 但需要有經驗的車手來駕馭. 大我三歲的表哥愛鼓倒,帶領我一起做過不止一輛軸乘車; 新車一出世, 表哥總特激動. 當然, 表哥要先試車, 我總是那個在後麵推的. 彈玻璃球兒/殼子: [名] 殼子即子彈殼子; 七十年代, 也就是冷戰時期, 由於地方民兵經常打靶, 所以在城市邊緣的靶場 ---大開窪, 常常能拾到廢子彈殼兒, 有紅銅與黃銅的兩種; 黃銅的較大, 據說是機關槍用的, 當廢鐵賣還挺值錢. 所以, 殼子便成為彈玻璃球兒時的酬碼. 玩法是, 先找塊平地, 然後劃 “郭兒,” 即一個平行四邊形; 在各交點上立一個殼子, 再從十幾米外劃一 “杠,” 也就是一條線. 在 “杠”上開球兒, 誰的球兒彈得離“郭兒”最近, 誰就先彈. 目的是將殼子擊出郭外, 也就歸自己所又了. 有如打台球. 那時, 男孩子手上都有繭; 不是彈球彈的, 就是哋柴磨的. 7-01-03 板生:[形]讀板僧; 指人的外表修飾整潔,或指人辦事滴水不漏. 拉胯: [動]指累得動不了了.如“從一樓搬到六樓,電梯偏趕上今天停電,累得我們爺倆兒都拉胯了!” 搔摸兒: [動]搔讀二聲;指趁他人不注意時,用眼或手尋找或順手牽羊偷東西. 如“打一進門兒你就開始搔摸兒,你家裏還缺嘛?” 撂旱地兒上了: [動]指過河拆橋,不顧他人. 如“你混過去了,我呢?你界不給我撂旱地兒上了嗎?” 嘬牙花子:[動指無奈.如“光嘬牙花子有嘛用,快報警吧!” 酸: [形]指人的性格;臉皮兒薄,愛翻臉,禁不住玩笑. 如“新來那書記夠酸的,總繃著個臉!以後再打私人電話留點兒神!” 不實逗: [形]臉皮兒薄, 酸. 卡(掐)表: [動]計時, 尤指用秒表. 如“給我掐著點兒,看我一口氣能憋多長!” 犒兒: [名]讀靠兒, 指顏色(紫羅蘭?) 藕荷兒: [名] 淺粉色. 炸窩: [形]由於吃驚而慌亂,氣憤等; 如“新規定剛一貼出來, 後勤那幫可就炸了窩了!” 過話: [動]打招呼, 說話; 如“自從分家以後, 兩個妯娌就沒過過話!” 方人種: [名]因語言或存在給他人帶來壞運氣的人, 念喪音的人. 苗子: [名]指火苗子,喻事態發展的程度等; 如“一看就沒苗子,光罵街不動手!” 落俖: [形]讀澇呸(三聲), 指靠邊兒站了;不受待餞了,不被上級器重了; 台麵兒: [名] (當眾給某人的)麵子, 讓人下得來台; 如“還他媽的一塊兒下過鄉, 怎麽一點兒台麵兒沒有?” 小菜兒一碟: [形]辦事輕而易舉. 沒戲: [形]沒希望. 沒情況: [形]沒問題. 如“二哥,我介全弄齊了, 沒情況!完事我摳[CALL]你!” 鉚: [動]用力踢, 踹; 如“‘小湖北’夠狠的,一腳就把‘三禿子’給鉚那了!” 量(二聲): [動]踢球時指長傳,遠射,開出禁區等. 嘬死: [動]找死, 不自量力的意思. 如“又是你闖紅燈, 嘬死啊你!” 撮(兒): [名]靠山. 如“聽說他後麵有撮兒, 公安局局長是他小姨子的公公, 要不他早進且了!” 攥(人): [動]騙(人)也. 如 “廣告上寫的竟是攥人的玩玩兒, 買了就上當!” 隨份子: [動]指紅白喜事隨禮,以家為單位,一戶一份. 大鏈盒兒: [名]指二十八吋帶鏈盒兒的自行車. 眼熱兒: [動] 羨慕, 或嫉妒; 如 “別老看人掙錢眼熱兒, 有本事你也倒(買空賣空)啊!” 神叨兒: [動]說話不著邊際, 自作神秘等. 如“火車上碰見一老鄉, 神神叨叨的, 見誰管誰叫大哥!” 叫呲: [動]打賭, 叫真兒. 如“賣肉的有刀, 幾句話就把賣魚的給叫呲了!” 有亮兒: [形]商量之餘地; 如“有亮兒沒亮兒? 哥兒幾個都不是外人, 我看就私了了吧!” 桶: [動]暗地或私下賄賂. 如“得虧我捅了條兒‘三五,’ 要不說嘛也拿不回本子(駕照)!” 戽: [動]讀乎, 摑也. 崴: [形]讀歪(三聲), 壞了,砸了的意思; 如“這下可崴了, 護照也讓人偷了!” 折(水): [動]倒水. 邪性: [形]邪門兒, 出乎意料等. 如“真是邪性了, 那算命的瞎子怎麽知道你情場失意呢?” 嘣米花: [名]即爆米花; 八十年代常見, 崩米花的(常常是滿臉煤灰的外地老鄉)走街串巷, 通常用平板車拉著形似加儂炮的爆米花機, 包括醺得屈黑的“鍋子”---葫蘆形的鑄鐵容器,外加一手拉風箱和一大袋子煤塊兒. “鍋子”上連著一支溫度表, “鍋子”架在小火爐上,可搖動---老鄉一手拉風箱,一手搖鍋子,幾分鍾後溫度就達到了極限,也就是圍觀的孩子們所期待的時刻了: 老鄉不慌不忙地站起,將一縫著膠皮的大口袋拉到腳下,順手把搖把兒輕輕一翹, 鍋子的另一頭兒就伸進了口袋;與此同時,老鄉不知起哪兒拎出一棵二尺來長的撬棍, 鍋子前端正好有個“耳朵”從口袋邊上的一個個眼兒裏姿出來, 隻見老鄉右腳踩住口袋邊,右手用力一撬, “嘣”的一聲悶響如打炮,女孩子們會佯裝害怕,男孩子們則吱哇亂叫幾聲,老鄉就咧嘴一笑,看著人們捧著白花花新出爐的米話用舌頭舔著吃, 頗有氣氛, 是當時流行的零嘴兒之一, 又便宜有健康, 比現在電影院裏賣的popcorn 好吃.記得那時崩一碗玉米也就一,兩毛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