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笑比哭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頓好蟹便足了一生

(2007-10-03 10:39:20) 下一個
一頓好蟹便足了一生
(轉+編)



蟹的別號特別多,宋人傅肱著有《蟹譜》,說「蟹足水蟲,故字從蟲」,然後一口氣舉列四個蟹的別號:

「以其橫行,則曰螃蟹,

以其行聲,則曰郭索;

以其外骨,則曰介士;

以其內空,則曰無腸。」

蟹橫行而硬骨頭(硬殼),故唐人皮日休詩說:「未遊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這詩所寫的,正是行聲郭索的無腸公子那股桀驁不馴、我行我素的峭峻風骨。橫行介士頭角崢嶸,不怒而威,難怪魯迅有此說法:「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原來先秦時期,在中原生活的先民不敢吃蟹,且曾釀蟹災,此事見諸《國語.越語下》:「又一年,王召範蠡而問焉,曰:『吾與子謀吳,子曰未可也,今其稻蟹不遺種,其可乎?』對曰:『天應至用處,人事未盡也,王姑待之┅┅』」越王勾踐欲乘吳國「稻蟹不遺種」(蟹將稻吃光了)之災,舉兵攻伐,範蠡說吳國人事未盡,叫越王耐心等待時機。

範蠡是水產專家,著有《養魚經》,可在他看來,蟹災就是天災,可見其時尚無吃蟹風氣。先民不敢吃蟹,卻懂得製作「蟹胥」,即搗蟹製醬,《周禮.天官.庖人》記載:「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凡其死生鮮薨之物以共王之膳,與其薦羞之物及後、世子之膳羞。」鄭玄注曰:「薦羞之物謂四時所膳食,若荊州之魚,青州之蟹胥。」晉人呂忱《字林》:「胥,蟹醬也┅┅集以粱及鹽,漬以美酒,塗置瓶中,百日即成。」這蟹醬極鮮腴,如今仍在華東、華南沿海地區流傳,寧波人、潮州人就精於此道。



烹蟹解蟹災

相傳第一個吃蟹的勇士名叫巴解,他是漢朝的吳中縣令,在治蟹災時,心生一念,殺蟹不如吃蟹,於是召集鄉人捉蟹烹煮,並帶頭剝殼而食。此一壯舉輾轉相傳,百姓仿效,以蟹代糧,蟹災由是平息了。如何煮法不得而知,大概是用熱水白煮才省事吧。可是蟹之成災,曆代皆有,元代高德基《平江記事》說:「大德丁未,吳中蟹卮如蝗,平田皆滿,稻穀蕩盡,吳諺有蟹荒蟹亂之說,正謂此也。」也有民間傳說,明代海瑞出任浙江淳安縣知縣,亦適逢螃蟹「披堅執銳」橫行田中,將稻穀糟蹋殆盡,百姓稱螃蟹為「夾人蟲」,焚香祈求老天憐憫,或對螃蟹哭拜。海瑞仿效古法,率領民眾煮蟹,「民亦競相捕食」。

明人霍韜《書蓄鴨事》載有廣東蟛蜞之災:「香山、順德、番禺、南海、新會、東莞之境,皆產一蟲,曰蟛蜞。能食穀之牙,大為農害。惟鴨能啖食焉。故天下之鴨,惟廣南為盛,以有蟛蜞能食鴨也,亦以有鴨能啖蟛蜞,不能為農稻害也。洪武、永樂、宣德年間,養鴨有埠,管埠有主,體統畫一,民蒙鴨利,無蟛蜞害焉。」蟛蜞是一種紅殼小蟹,每逢雨後如春筍湧現。



茄蟹解了咒

少年時常到鯉魚門捉蟛蜞,雨後的淺灘水窪,小紅蟹聯群而出,用一根鹹水草便可釣滿一簍,回家浸加鹽清水半天,便可用薑 爆炒,肉不多而味鮮美,至今不忘。吃不了那麽多,便用粗鹽和雙蒸醃於甕中,一個星期後,用來煮茄子或大白菜,也吃得齒頰留香。今天如製此醃蟹,大概要用來蒸茄子嫩芯,一鮮一嫩,幾年前在寧波吃過,吃的時候隻覺那手指尾般的嫩芯真是金風玉露一相逢,直把口腔也吃得嫩滑起來,肯定是此生最美味的茄子──相傳蟹不宜與茄子共吃之說,彷佛在那一刻解了咒。

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說西一帶「無螃蟹」,「怖其惡,以為怪物。人家每有病瘧者,則借去懸門戶」,「不但人不識,鬼也不識也」。沒吃過螃蟹的陝西人當然不知蟹有多好吃,《世說新語》記載了一個嗜酒亦嗜蟹的人:「畢茂世雲,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李笠翁在《閑情偶寄》說:「予於飲食之美,無一物不能言之,且無一物不窮其想像,竭其幽眇而言之。獨於蟹螯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無論終身,一日皆不能忘之。」嗜蟹若此,可謂深情。




台灣作家焦桐也愛吃蟹,他在〈親愛的螃蟹〉一文說到「蟹釀橙」這種古食製:「蟹與橙產季相當,自古即是絕配。林洪《山家清供》對於『蟹釀橙』作法有較詳細的記載:『橙用黃熟大者截頂,剜去穰,留少液,以蟹膏肉實其內,仍以帶枝頂覆之,入小甑,用酒醋水蒸熟,用醋鹽供食,香而鮮,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興。』這道宋代名菜很有意思,還上過禦筵,張俊進獻給高宗禦筵的『螃蟹釀棖』,那『棖』就是橙。開發這道菜的人深具創作的想像力和結構力,蟹的膏肉遇到橙汁乃彰顯異香,充滿驚喜。」

「蟹釀橙」製作簡單,宜用柳橙、白酒,曾試加一湯匙些利酒醋和少許迷迭香末(必須新鮮生切,用瓶裝乾末效果則大打折扣),拆花蟹肉來蒸七八分鍾,香氣盈室,鮮美得直教舌頭迷醉了大半天。



古方好蟹饌

內地學者朱偉著有《考吃》,那是一部「流淌在飲食中的文明史」,當中也提及《山家清供》所記「蟹釀橙」,另有幾則相當精彩的古方蟹饌:

《雲林堂飲食製度集》記「蟹鱉」方:「以熟蟹剔肉,用花椒少許拌勻,先以粉皮鋪籠底乾荷葉上,卻鋪蟹肉粉皮上。次以雞子或鳧彈(鴨蛋)入鹽少許攪勻澆之,以蟹膏鋪上。蒸雞子乾為度,取起,待冷,去粉皮,切象眼塊。以蟹殼熬汁,用薑濃搗,入花椒末,微著真粉牽和,入前汁或菠菜鋪底,供之。」

《易牙遺意》記「蟹生方」:「用生蟹剁碎,以麻油並草果、茴香、砂仁、花椒、水薑、胡椒俱為末,再加 、鹽、醋共十味,入蟹內拌勻,即時可食。」

《居家必用事類全集》記「蟹黃兜子」方:「熟蟹大者三十蘋,斫開,取淨肉。生豬肉斤半,細切。香油炒碎鴨卵五個。用細料末一 ,川椒、胡椒共半 ,薑、橘絲少許,香油炒碎 十五睫,麵醬二 ,鹽一 。麵同打拌勻,嚐味鹹淡,再添鹽。每粉皮一個,切作四片,每盞先鋪一片,放餡,折掩蓋定,籠內蒸熟供。」

《隨園食單》記有「剝殼蒸蟹」方,即今之「雪花蟹鬥」:「將蟹剝殼,取肉取黃,仍置殼中,放五六蘋在生雞蛋上蒸之。上桌時完然一蟹,惟去爪腳,比炒蟹粉覺有新式。」

這些古方蟹饌光看製法已教人垂涎欲滴,巴不得逐一試製以解饞。大約十年前,常到九龍城厚福館吃牛肉刺身和雞油花雕蒸蟹(烏冬底),一冷一熱,都是人間極品,可惜主理人一刀不知哪裏去了,要吃好蟹,恐怕還是自煮為妙。

蟹酒是絕配

蟹與酒是絕配,不然也枉費了畢茂世「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這番深情話語,就弄一頓椰青啤酒蒸肉蟹吧,先把肉蟹件、青椰子汁、冰凍啤酒(若能欣賞那苦裏餘甘的滋味,也可改用黑啤)、魚露、陳皮兩片、青檸檬葉絲、迷迭香末,用海鹽調好味,一起浸泡約一個小時入味,時間短則無味,長則奪蟹味,然後撈起瀝乾蒸十五分鍾即可,要是撒幾粒用溫水泡軟的杞子,尤覺色味清新,教人心曠神怡。

花雕蒸花蟹的製法也類似,將花雕酒(分量以剛浸過花蟹為宜)、花蟹原蘋、杞子、迷迭香末、薑片、陳皮兩片、浸泡一至兩小時(視乎口味而定,時間愈長味愈濃),然後撈起瀝乾,以熱水略泡烏冬墊底,不怕高膽固醇可放兩大塊雞油,健康些可用橄欖油,猛火蒸十五分鍾,即聞陣陣酒香撲鼻,花蟹味美不在話下,烏冬盡收香料、酒香與蟹汁,說真的,那滋味,「便足了一生」。

文:葉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麻將的出局 回複 悄悄話 好吃的確,但手段太繁。恨不能一拳打碎雲。
勃事後 回複 悄悄話 水汪汪的(watery)了。
吃個螃蟹也能吃出這麽大的學問哪。長見識了。
俺們這裏吃的話就吃腿和連腿幫子上的那兩塊肉。母的不讓抓,吃不出蟹黃什麽的。。。
金色的麥田 回複 悄悄話 啊喲,讒死人了!我進來的時候嘴角還是幹的,現在已經口水流成河了。

我很喜歡你的那個:))),好像笑得下巴都笑掉了一樣。
jerryus 回複 悄悄話 挖塞,笑笑,你這不是讒死人不要命嘛,俺流著口水來,流著口水走,隻能看不能吃,鬱悶,鬱悶,鬱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