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笑比哭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清明時節話清明

(2007-04-05 12:16:21) 下一個







清明謠


清明節的由來

掃墓祭祖

中國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雲∶"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塚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淫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




一般清明掃墓可以分成兩種儀式∶

(一)培墓
修飾祖墳,並向祖先祭拜的活動。每年一度將祖先墳上的雜草清除,並加以修整,然後在後土前和墓前供奉牲禮(三牲或五牲)、酒、菜(如韭菜、魷魚、春幹、甜菜、甜芋、肉脯、蒿菜,蓮子、棗子、竹筍、豬腸、苜頭)、水果和?類(紅龜?、鼠麴?或草仔?)及刈金、壽金、銀紙、往生錢、燭等祭品。祭拜後,先燒刈金、壽金給後土,再燒銀紙等給祖靈,紙錢燒完後,在紙灰上灑酒(稱為奠酒),完成禮儀。

(二)掛紙
又稱「壓紙」,一般用石頭或磚塊將長方形的的黃白紙,或紅黃藍白黑的五色紙壓在墳上,以示子孫已祭拜祖墳。




踏青插柳
清明之時,正值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趁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折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清明節還有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嚐百草"的神農氏;另一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複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雖然有著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清明遊樂
清明節除了上述掃墓祭祖、踏青插柳的習俗之外,還有大量純屬遊樂的風習,千百年來,倍受人們的喜愛,如延續至今的牽鉤、放風箏和蕩秋千等,也還有曾盛行一時,惟今已不複見的射柳和蹴鞠(音∶促穀)。


古代的蹴鞠就像現代的足球運動。圖中描繪了宋太祖趙匡胤與大臣一起玩蹴鞠的情景。



牽鉤
"牽鉤"是古稱,其實就是現代的拔河運動。據說春秋時,楚國為了進攻吳國,以牽鉤這種運動來增強人民的體質。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繩,兩頭分為許多小繩,比賽時,以一麵大旗為界,一聲令下,雙方各自用力拉繩,鼓樂齊鳴,雙方助威呐喊,熱鬧非常。



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紮製的風箏上,用線係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蕩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傳秋千為春秋時齊桓公從北方民族山戎所傳入,漢以後成為清明及其他如端午節、寒食節等節日的民間遊戲。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後發展成於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而成。今日的公園和遊樂場仍然有秋千,供兒童玩耍。




射柳和蹴鞠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至於蹴鞠,就是現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相傳蹴鞠早於商代已有,戰國時期流入民間,至漢代更成了軍中用以練身習武,並列於兵書。




寒食
清明節一說是由古代的寒食節演變而來。寒食節的日期在冬至後的105天或106天,在南北朝以前曾是隆重的節日。寒食節的來由,據說一是承繼了上古時代周代仲春之末,由警告人民小心火燭,演變成禁火的習俗;二是說祭奠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重臣介子推,因他遭火焚而死,晉文公乃下令老百姓禁止生火舉炊,並得事先準備好食物,在禁火期間吃這種冷食物,即所謂"寒食",此後習俗相沿便發展成為寒食節了。

因北方地區初春之時仍相當寒冷,曆史上寒食禁火的時間有的更長達一個月之久,古時老小病弱者多不堪寒食,影響民眾的身體健康,故曆史上提倡禁絕寒食的也不乏其人,如三國時代的曹操和北魏孝文帝等,寒食節亦於唐以後逐漸式微。




糖稀、麥粥和糯米酪等傳統食品
古代清明節的傳統食品大致有這樣幾種,如糖稀(古名"餳",即以麥芽或穀芽熬煎為液的糖漿)、麥粥、糯米酪、麥酪、杏仁酪、雞蛋以及攪拌了鹽醋的生菜。




吃青團
青團是一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其做法是先將嫩艾、小棘姆草等放入大鍋,加入石灰蒸爛,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綠色的團子。吃青團主要是流行於江浙一帶的清明節節日食品。







介子推與寒食節

介子推,重耳(獻公子)微臣。周晉(今山西介休)人。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稱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說。生年不詳,卒於晉文公元年(前636年)。縣誌雲,文公返國,介子推“不言祿”,隱於綿山。晉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樹而死。又據通誌,介子推隱“後三十年,見東海邊賣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晉成公年間(前607年~前600年)。

介子推的出身事跡見諸文獻的極少,僅有奉公子重耳出亡一事。“驪姬之亂”後,晉公子重耳避難奔狄,隨行賢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準此,則介子推早年也曾隨重耳在外逃亡19年。風餐露宿,饑寒交迫,備嚐“險阻艱難”。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立為晉君,介子推也盡了犬馬之勞。據《韓詩外傳》,謂重耳亡時,頭須(一作裏鳧須)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重耳無糧,被圍,介於推割下自己臀部的肉供養重耳。在重耳落難之時,介子推能如此肝腦塗地,忠心耿耿,實屬難能可貴。

重耳返國,時值周室內亂,“未盡行賞”,便出兵勤王,“是以賞從亡者未至隱者介分推”。對此,介子推沒有象壺叔(一名陶叔狐)那樣,主動請賞。他說,晉文公返國,實為天意,狐偃等“以為己力”,無異於“竊人之財”的盜賊,故“難於處矣”。介子推無視狐偃等人的夾輔之力是錯誤的,但其中絲毫沒有對晉文公的怨恨;沒有對功名利祿的豔羨。有的卻是對狐偃,壺叔等追逐榮華富貴的鄙夷。

《呂氏春秋》雲,介子推不肯受賞,曾賦詩一首,“有龍於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橋死於中野。”此說顯然不足信。介子推曾對其母說:“身欲隱,焉用文之,文之,是求顯也。”如是,豈有自作詩而懸書宮門之事,當是介子推從者所為。介子推隱居綿山後,文公曾派人多方尋找,並以綿上之田封給介子推,故綿山亦稱介山。

介子推是否被晉文公燒死,尚待進一步考證。但千百年來,勞動人民以各種形式紀念這位忠義之士;多少文人墨客、達官顯宦,登臨題詠,寓興抒懷,抒發對介子的懷戀思慕之情。清傅山有詩雲:“青鬆白梧十裏迥,狴(木字旁)青抵白詞堂幽。晉國園陵迷草木,綿田香火動春秋。名更賣扇傳東海,身隱承顏肖故邱。還慮寒山太枯寂,婉客分到牡丹頭。”對介子的憐惜敬仰,對君主的怨懟忿詈,具蘊之於胸次,發之於筆墨。在介山,有“思煙台”遺址。傳說文公焚林,有百鴉繞煙而噪,或圍在介子推周圍,用軀體遮擋烈焰。晉人感其功德,在此築起一高台,紀念這些義禽。據縣誌引《山堂肆考》,文公為哀悼介子推,曾下令全國,三月五日為火禁日。相傳火禁不嚴,就會有風電之變,這便是我國數千年來寒食節的由來。



農曆三月初是中國傳統的清明節。「清明」最初指的是節氣。在中國傳統的曆法中,把一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用來反映氣候變化和指導農業生產,而「清明」就是其中之一,時間大約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換算成新曆,約在四月四日或五日。

在《淮南子》一書中記載∶「清明」是在冬至過後的一百零六日,也是「春分」後的第十五日,這時候萬物潔淨,空氣清新,風景明麗,花卉草木皆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叫做「清明」,也因為如此,而深受人們喜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500miles 回複 悄悄話 笑笑的文化味道越來越濃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