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觀察感悟

飽經戰患動亂,提筆寫下生活感受。。。UH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麵湯裏的味精

(2021-02-17 11:00:13) 下一個

                麵u湯裏的味精  劉振墉

      民國初年,姑蘇城裏的林家麵店,顧客盈門,生意特別興旺。很多市民認定,這家的麵,無論是肉絲麵、菜麵,陽春麵,都是最鮮最好吃,別家麵館趕不上它。

      其實,並沒有什麽秘密,隻不過是林老板舍得放足量的味精。味精最早是日本人於1907年從海帶裏提煉出來的,它獨占了中國市場,所以價格昂貴,直到30年代初,吳蘊初在上海推出天櫥味精,價格才降下來。開始時許多人不知道味精,或者價格貴舍不得買,林老板卻獨具慧眼,不但買來,而且一開始就放了足夠的量,所以鮮美無比,引來四方食客,許多人成了常年的主顧。

       後來,別家麵店也有樣學樣,麵湯裏也放入足量的味精,可是食客們還是往林家麵店跑,這是由於大家習慣了,信任了。用現在的說法,林家已經擁有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培養了一批“粉絲”。

       林家麵店就這樣紅紅火火的一年又一年,憨厚老實的林老板也逐年衰老,終於臥病不起,他的兒子接了班。兒子是個善於精打細算的年輕人,經營幾年後,他發現在成本構成中,味精占了相當的比例,麵粉、食油,是剛性的物料,而味精卻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全憑人們感覺,要想節省成本增加利潤,隻有在味精上可以動腦筋。

       l小林老板開始做試驗。本來一鍋麵湯放十匙味精的,改成九匙,自已嚐嚐,鮮味依舊,食客們照樣的人來人往。幾個月以後,小林老板又將味精再減少一匙,每月的營業額還是跟過去差不多。就這樣減下去,到第二年的時候,味精用量已經減半。小老板和自家人嚐嚐都覺得還是很鮮,可是老食客中已有人感覺到異樣,沒有從前鮮美可口了,猜想是小老板克扣了味精。食客間在小聲地交換印象,更有人跑到別家麵店去品嚐,一比較就發現,原來別家的麵比林家還鮮美可口,就再不回來了。人們逐漸明白,林家的招牌依舊,但當家的老板再不是原來那個憨厚老實人了。

      幾年後的某天,小林老板在核算過收支帳後發現,減少味精節省的成本,還抵不上由於營業額下降所造成的損失。他猛然醒悟,已經犯下一個重大錯誤,第二天立即將味精恢複原來的量。可是,小林老板的“小氣”、“偷工減料”的名聲已經傳播出去,離開的老客回不來了。

      從此以後,林家成了以招待往來散客為主,勉強維持著門麵的普通麵店。                                                                 (我的同事淩老師是蘇州人,這是他講的故事,我覺得頗有教益,所以寫成文字。淩老師己於去年過世,以此表達我的哀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