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4)
2025 (2)
匹茲堡大學的教室陳列館 劉振墉
美國的匹茲堡大學有一座大樓,始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共四十二層,高達一百六十三公尺。據說是全球大學建築物的第二高度。厚實的牆體與廊柱,全是用花崗岩建造。配上室內和室外的大理石雕塑,還有中央大廳一、二十米高的穹頂,看上去就像是大教堂。
最具創意的要算世界各國教室陳列館。
每個教室按該國的樣式布置,有的桌椅、櫥櫃、窗欞及裝飾品,還是從相關國家運來。我們看到印度的教室裏有貝葉經;日本的教室裏放著舊版的《源氏物語》;非洲的教室上麵嵌著草簾,下麵是凹凸不平的矮長凳;另外還看到芬蘭、塞爾維亞、印尼等國的教室。據說,學生在學習某國的曆史與文化時,便在相關的教室上課。這樣的教室從三十年代起已陸續裝修了五十多個,分布在大樓的一層和三層,開放供遊人參觀。
中國教室的麵積較小,約三十平方米,內部布置似是昔日的私塾。正對著黑板的一麵,是一尊孔夫子的平麵浮雕大理石像,一米多高,為當年的旅美僑社捐贈。教室中間是一張特大的圓桌,圍著十幾張靠背椅,其中有一張略寬些且帶有扶手,大概這就是塾師的座椅。筆者幼年時曾向塾師磕過頭,也嚐過戒尺的滋味,但看這裏的布局,卻不像我所熟悉的蒙學,也許是某個書院的格式吧!最意外的是,教室裏竟然沒有放一本中文書,更不用說一套木刻線裝的四書五經了。
在中國教室四壁的上方,各有一塊寬七八寸,長約二三米的木板橫幅,上麵用漢字楷書,寫著二三十位中國曆代名人的名字,從周公、蘇軾、文天祥,以至近代的孫文、秋瑾,都是大政治家大學問家,唯一的例外,就是那位替父從軍的花木蘭。讓文學中的巾幗英雄與朱熹、歐陽修等老夫子排排坐,實在令人困惑。
日期:2008-07-19 作者:劉振墉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