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4)
1945年底,我正在讀小學五年級。那天我走過教師辦公室近旁,聽到環一鳴老師正在朗讀,顯然是在讀給別的老師聽。我很意外,這不是昨天我剛寫的作文“慶祝新港大捷”上的句子幺!於是就駐足傾聽。環老師在讀完一段後,加上了一句評語:“象一篇通訊報導”。我聽了心裏美滋滋的,作文本發下來批了個大大的“優”字。
日寇投降以後,過了一段難得的太平日子。記得國共重慶談判成功時,老師領我們遊行,舉著小彩旗高喊,“熱烈慶祝雙十協定簽字”,等口號,在小街上從北到南,再從南到北走了幾趟,吸引了滿街的人。人們盼望太平,但是太平的日子過得並不長。
新港是長江北岸的一個小港口,距離我家十幾華裏,位於靖江東南角,是農產品輸出,工業品輸入的重要通道,財稅收入很大。偽軍投降後,新四軍就在此地開辦了貿易公司、稅務所等。國民黨軍到達蘇南後,由流亡分子建立的地方武裝和縣、區、鄉政權,寄居在江陰等地,急於打回家鄉,奪回被沒收了的土地財產。
有一天夜裏,江南的武裝人員偷襲新港,很可能是地方武裝(俗稱還鄉團),鎮上所有公務人員都被抓過江去,其實隻是些糧站、稅所、文教、商貿等文職人員。據說有些人是花了重金才贖回來的,也有幾人被下了餃子(用麻袋裝了沉入江中),其中就有這個鎮的鎮長。
不久以後,國民黨軍隊過江正式進駐新港,占據了這條商貿要道,他們以為新四軍已向北遠去,所以感覺很安全。有一天夜裏,新四軍長途奔襲,很快擊潰入侵駐軍,終於報了一箭之仇。部隊結束戰鬥立即後撤,在我們鎮上休整了一天。將戰利品拿出來展覽,除了鋼盔、彈藥外,我記得主要有火箭筒和卡賓槍。因為這些美式武器都很新奇,所以吸引了許多人來開眼界,於是才有了我的這篇作文。
網上的信息浩如煙海,我上網搜索與新港戰鬥有關的資料,卻一無所獲。這也難怪,它隻是內戰正式開打前小小的磨擦火花。昔日的新港早已失去水運功能,衰落為一個農業村落,所謂大捷,或許不過是連、營一級的戰鬥。遇難者又隻是幾個鄉村幹部,也沒有留下什麽英雄故事,早已漸漸地為人們所忘卻。我不過是由於一篇作文獲得老師的讚揚而沾沾自喜,才記住這一事件。
事有湊巧。有一年嶽母從靖江鄉下來我處小住,閑聊中才得知,四十多年前被拋入江中的鎮長,正是她的大哥葉誠,也就是我已故“太座”的大舅舅。現在我的嶽母也去世十幾年了,全麵內戰之前在新港這地方曾經發生過的殺戮和戰鬥,知道的人大概已很少了。
(寫於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