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4)
湯恩伯的水泥碉堡 《劉振墉》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September 09, 2013 06:00 AM
近日閱讀雜誌,見到有學者在文中提到湯恩伯將軍在上海修碉堡事:「在一九四九年保衛大上海時,湯恩伯下令在上海周邊各市鎮修築了鋼筋水泥碉堡三千八百多座,還有以泥土樹木構築的堡壘一萬八千多座。」由此引起我的記憶。
上世紀五○年代到六○年代初,筆者在上海的江灣五角場地區居住過多年。五角場位於上海的東北郊,現在不但已與市區相聯結,商廈林立,成了有三層立交的交通樞紐。然而在我居住時,整個五角場還很荒涼,隻有一家供銷社,開在兩間平房裏,邯鄲路以北幾乎全是農田、河溝、蘆塘;雖與虹口間通有軌電車,但沿途也多是農田和農舍。
東北麵的吳淞是上海與海外保持水路聯係的唯一港口,淞滬鐵路也經過江灣,因此江灣五角場一帶成了防守或攻取大上海的關鍵地段,碉堡密布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五○、六○年代,此地建築工程很少,隻有複旦大學的校本部和學生宿舍(第十宿舍)之間,大約有幾十畝空地,建造了圖書館、教學樓、學生宿舍等,在這個範圍內,總有十幾個碉堡被拆除。
這些碉堡像瓜皮帽,直徑約三米,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地上部分約一米許高,壁厚約三十厘米,水泥澆注,裏麵有沒有鋼筋就記不清了。四周的射擊孔距離地麵很近。
當時沒有任何現代工具,我看到工人在拆毀時,先在裏麵架木柴燒烤幾小時,再潑水使水泥爆裂,然後用大鐵鎯頭夯,相對於這種原始的手工作業,碉堡的確顯得堅硬無比。
這些碉堡應屬於地堡或暗堡,它不同於日、汪時期所建塔樓式的炮樓,更不同於歐洲早期的城堡。據說因為這些水泥地堡堅固,屬於永久性工事,列入國防資產,為民防部門一一登記在冊。在城市建設需要拆除時,必須逐一申請批準,所以至今保留下來的還很多,有心考察的人,是不難找到的。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信息 - 湯恩伯的水泥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