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觀察感悟

飽經戰患動亂,提筆寫下生活感受。。。UH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代 金 券

(2012-11-18 07:03:09) 下一個

               劉振墉

       日本侵略軍攻入上海南京後,迅速占領了江蘇的大小城市和交通要道,各地與外界的物資交流基本上陷於斷絕。當然也有極少數跑單幫的小販,“且將性命賭明天”,他們闖關卡,穿越封鎖線,那是提著腦袋幹的事,我們小鎮上就死了好幾個,家裏人說是出去以後就不知下落了。

       但是,老百姓的日子還得過下去,要過日子就少不了物資交換。此時,中、中、交、農四大行發行的鈔票已沒有人使用,原始的物物交換盛行,同時,銀元,銀、鎳分幣,銅板最受歡迎。

普通百姓買東西,動用到銀元的機會甚少,多數是買個油鹽醬醋,針頭線腦,隻是些幾角或幾分,甚至幾個銅板的買賣,然而,市麵上的硬分幣卻奇缺,交易找零時常常發生困難。

開始時大概是寫欠條,比如寫一張“欠銅板二十枚”的條子作為憑證,以做成這筆生意。這樣一次次的寫,不但麻煩,而且每次金額也各不相同,容易出錯,於是就有最機靈的生意人,想到發行定額的代金券。一家跟一家學樣,最多時,小鎮上有一、二十家商鋪這樣做了。

我看到的這些“代金券”,大小不一,通常有美鈔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大,紙張也是五花八門,但多數用牛皮紙。上麵用毛筆寫上“代銀毫一角”或“代銅板五枚”等等,落款寫有店號,老板的簽名和蓋章,角落上還有編號,金額大到一兩角銀幣,小到三五個銅板。

我家近鄰有一家燒餅店和一家醬園。當時燒餅是三個銅板一隻(一塊銀元可兌換三百個銅板),所以燒餅店發行了很多麵值是三個銅板的代金券。有幾個沿街叫賣的小販(多是大男孩),腋下挾著竹匾,裏麵放著熱燒餅,上麵蓋有保溫的棉絮,在街麵上來來回回,還大聲喊:“賣燒餅,滾熱的燒餅!”小販回到店裏,我還見到他數出八張代金券,向老板換回十個燒餅,再到街上叫賣去,多出的兩個就是他得到的批零差值。

各店家發的券也可以相互通用。比如你拿買燒餅找回來的券到醬園去,醬園老板會拿在手上審核一番,然後打三個銅板的醬油給你。同樣,用醬園發行的券也可以買燒餅。他們也可以不接受,無須解釋,這完全是出於彼此的信任和友誼。

現在的人會奇怪,代金券製作得如此簡單,壞人要仿製不是很容易嗎?但當時好象沒有成為問題。會刻圖章的隻有一兩人,鎮上的人又相互熟識,附近村莊來光顧的人也多是老顧客。

後來汪偽成立了“中央儲備銀行”,發行的紙幣人們稱之為“儲備票”,新四軍東進到蘇北地區後,發行了“江淮銀行”及其後的“江海銀行”的紙幣,人們稱呼為“抗幣”,此後,各家店鋪發行代金券的現象也就進入了曆史。

 

(世界日報上下古今2012-11-18

 

http://www.worldjournal.com/view/full_lit/20868218/article-%E4%BB%A3%E9%87%91%E5%88%B8?instance=wjbk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