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4)
30個銀元的不同命運 《劉振墉》
September 22, 2012
上世紀的六○年代初,有一次母親從鄉下到城裏來,帶來了一個沉甸甸的小包裹,裏麵是三十個銀元。我們兄妹三人,正好每人分得十個。
她鄭重地交給我們,倒沒有遺產的意思,而是出於憂患意識。在她的潛意識裏,紙幣終究是紙,而閃亮的金銀,任憑兵荒馬亂、改朝換代都有用,收藏了金銀,就相當於買了保險。金器太貴買不起,所以看上了銀元,一個一個地買,最後湊到三十個,完成了她的心願。
我們家原本是極貧戶,常常忍饑挨餓,稍稍值錢的東西早就賣光當光。直到五○年代,大哥和我先後有了工資收入,才能不時地寄點錢給住在鄉下的母親。其實錢數甚少,母親硬是節衣縮食,聚集下這一筆財產。
可是她老人家怎麽也想不到,中國會出現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當「破四舊」才剛剛興起時,在政府機關工作的大哥,比較敏感地意識到這場風暴的臨近,好在銀行還在收購銀元,於是當機立斷,將家中的十個銀元拿到銀行去換成人民幣。
當時兌換比價是一塊銀元折合人民幣兩元左右。換得幾十塊錢事小,去掉了這「四舊」,等於及時卸去了一件政治包袱。
我妹妹當時在江西「小三線」上管基建。這是家製造高炮的小兵工廠,藏在深山老林裏,文革的風暴不僅照樣刮進來,而且比城裏還要激烈,破四舊時到處抄家。
收藏的銀元怎麽處理好呢?附近又沒有收購銀元的銀行,無奈之下,我妹夫爬到更深的山上,四顧無人,將銀元扔向大山溝,連一點響聲都沒能聽到。
我當時在學校工作,既不是造反派,也不是保皇派,不為人注意。我沉住氣一天天地看政治風向,待破四舊的風暴漸漸地平息,我的十個銀元才得以保存下來。
事隔三、四十年,我過七十歲生日時,要給孫輩們發紅包,想起老母親留下的銀元,才從箱底取出來,將它們分裝在紅包裏,好在小輩們又分不清什麽大頭、小頭、鷹洋,隨便拿到一個,都覺得很新奇,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opyright 2012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