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4)
朝鮮戰爭感言
(
半個多世紀前的抗美援朝戰爭,參與的人不是幾千、幾萬,而是幾百萬人。當他們壯懷激烈地跨過鴨綠江時,是絕對的純潔、忠誠與無私。其中幾十萬人獻出了生命,更多的人貢獻了青春。普通的人們,對戰爭的記憶會漸漸地淡出,而幸存者和犧牲者的親屬們內心的傷痛,卻要長久而沉重得多。 現代戰爭要比普通人想象的更加殘酷、更加慘烈,處於劣勢一方尤甚。朝鮮停戰以後,我到過江原道的洗浦郡,城市早已被徹底地摧毀,隻留下大片瓦礫場和一個個的炸彈坑,十幾戶回遷的居民住在臨時搭建的窩棚裏。已經是停戰後的第二個月,我曾站在元山火車站的台階上向四周眺望,周圍看不到民房,也很難見到居民,這座著名的海港城市那裏去了?隻有火車站的鋼筋混凝土框架還孤零零地豎立在那裏,它殘存的肢體上,累累的彈痕成千上萬。在朝鮮的大地上,最容易見到的是在路旁和山坡上,散布著一個個的、一簇簇的土墩,下麵躺著的是一些年輕的軀體,這些記憶將終生難忘。我到現在還活著,還能將老母接到城裏來養老送終,覺得很幸運,但想到那些先烈和他們父母的命運時,心裏卻感到愧疚和酸楚。 不同於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也不同於五七幹校學員,誌願軍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整體文化水平較低,很多人是文盲。幸存者中也沒有能成長出有名的作家、學者或大政治家,所以,很難聽到他們的傾訴、回憶與感受。好比挽犁拉磨的牛,人們能聽到的,隻是它們負重後的一聲聲喘息。 一百多年來,無數仁人誌士的前仆後繼,才保存下這一片殘山剩水,因此,所有為國捐軀者都應該受到後人的敬重和紀念。不論他們是將軍還是士兵,是名門後裔還是草根小民,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也不管他們屬於什麽民族、宗教、政黨和團體,都應該一視同仁地尊為我們的民族之魂。 朝鮮半島是我國的芳鄰,與我們山水相聯,唇齒相依。在十九和二十世紀的某些年頭,中國人不得不先後兩次來到鴨綠江畔拚命,這是中華民族的宿命。進入二十一世紀,希望戰爭的災難不會在這裏第三次降臨到中國人的頭上! 緬懷先烈與善待幸存者,也就是在激勵後人。這個世界既不公平,也不太平! 《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