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觀察感悟

飽經戰患動亂,提筆寫下生活感受。。。UH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品嚐楓糖漿

(2007-04-08 01:54:49) 下一個


     品嚐楓糖漿
    劉振墉

          雖然現在還是春寒料峭的三月,楓樹此時含糖分卻最高,正是農人們采集的季節,所以周末我們隨女兒去農場參觀“楓樹節”並品嚐新鮮的楓糖漿。

         在鄉村小道上左轉右轉,上坡下坡,車子開了一個多小時,才到達這家農場。見不到任何莊稼地,隻有七八幢建築物,圍著一大片場院,占地約有五六畝,後麵是綿延起伏的山丘和森林,左右鄰居都在半裏路以外。看來位於美國東北部的緬因州,到現在還是這樣的地廣人稀。

         我們跟隨導遊和遊客們參觀了飼養場。奶牛場裏有四五十頭奶牛,雖然擠奶、給水,給料、以及排糞都已機械化,但牛舍設施還是很簡陋。這裏有二三十頭牛犢在專門的牛棚裏飼養,養到十幾個月大就要賣出去宰殺。雞棚高大得像庫房,裏麵散養著幾百隻雞。像這樣的農場我已經見過好幾家,看來在美國的第一產業中,傳統的家庭小農場還占著相當大的比重。

         在楓樹林裏,我們看到楓樹主幹約七八十厘米高處,鑽有筷子樣粗的洞,深入到木質部四五厘米,一根塑料管插在裏麵,分泌出的樹汁就從慢慢地從塑料管末端往下滴。一滴一滴的楓樹汁看上去透明清澈,匯聚到下麵的塑料桶裏,就成了淺褐色。當我細心地用舌尖舔嚐原液時,卻覺得它隻有淡淡的甜味,還不及童年時在鄉下嚼甜高粱杆和甜蘆粟杆時感受到的甜度。當年印第安人能夠提煉出楓糖漿,真是一件了不起的發現。據說約四十公升的原液才能提煉出一公斤的糖漿,一棵樹一晝夜可滲出三四公升樹汁,每年的采集期不過四十天左右,一棵樹一年也隻能生產出約四公斤的糖漿,難怪價格要比較貴。打洞采漿的楓樹直徑都在二十厘米以上,樹齡已有二三十年。也有少數樹上打有兩個洞,那是直徑達三四十厘米以上的大樹了。聽說北美的楓樹有十多個品種,能夠采集糖漿的隻有兩三種。此地的楓樹都特別高大挺拔,而在我住的公寓附近,有很多另一類楓樹,樹幹比這裏的矮得多,樹冠卻特別的大而茂密,晚秋時像撐著一把大紅傘。我從未看到有人來打洞采液,大概那是屬於觀賞的品種吧。

        廣場上的一個工棚裏正在熬糖漿。棚頂的正中吊著一個大漏鬥,楓樹汁就倒在裏麵,從中間的細漏嘴流向下麵的鍋裏,鍋底下燒著柴火。有趣的是不鏽鋼大鍋。它有一個多平方米大,既不是常見的凹陷形,也不是平底鍋,而是中間微微凸起,裏麵用展開成螺旋形的鋼板隔開。冷的楓樹汁從正中間注入,一麵受熱一麵沿著螺旋線緩慢地往外淌,粘性越來越大,顏色也越來越深,幾圈轉下來到了邊緣。這時糖漿的溫度升到了約104℃,外觀很像蜂蜜,從缺口處流出來,就是成品楓糖漿了。

        最後才是本次活動的焦點:品嚐小園餅(pancake)沾楓糖漿。在餐廳裏,一張張餐桌上放著盛有楓糖漿的玻璃瓶,任人自倒,發麵製的軟軟的小園餅現烤現賣,有十幾個人在排隊等候。當二美元一個的園麵餅放到盤子裏時,竟然不及家鄉一塊錢一個的黃橋燒餅大。但畢竟這是唯一的收費項目,一天裏農場主全家總動員,也未必能賺到多少錢,這樣一想也就心甘情願了。有人寫文章說楓糖漿如何“清香”,有“特殊風味”等等,當我用麵餅粘著楓糖漿細細品味時,除了甜外,卻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吃魚沒有釣魚樂”真的是經典語言。

        早春裏在新英格蘭農家欣賞楓糖漿製作,的確別有一番情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