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年的觀察感悟

飽經戰患動亂,提筆寫下生活感受。。。UH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炕山芋

(2007-01-26 07:22:21) 下一個

                 炕山芋

                ·劉振墉·

  逛食品超市,看見山芋一陣驚喜,立即叫女兒買。“美國的山芋可不好吃嗬!”盡管女兒提出忠告,但我想,既然是山芋,總可以解解饞吧!

  回家洗了兩個放在蒸籠裏蒸,待熟透時揭開鍋蓋一看,山芋已癱在蒸格上,皮開肉綻,裏麵像是一攤稀稀的黃爛泥。用湯匙舀了嚐嚐,既不甜又不香,清淡得吃不出甚麽滋味來。第二次改進加工方法,將山芋放在烤箱裏烤。一個多小時後似已熟透,表皮微黃,用手捏捏,好像乾硬了些。滿懷希望地掰開來一看,內瓤還是爛糊糊的,直往下掉,仍然得靠湯匙舀著吃。雖微有甜味,但口感既不糯,也聞不到一點清香,還是沒有山芋味的山芋。唉!美國的科技實在先進,各樣農作物品種都得到改良,個頭變大了,產量成倍翻了,然而原有的口味和質感也所剩無幾了。

  我的家園在長江北岸的一個小城,每年從晚秋到第二年初夏,城裏到處飄散著陣陣炕山芋的香味。特別是大街小巷的轉彎口,中小學和電影院劇場近旁,常有一個個炕山芋的爐子。沒有招牌,不用吆喝,那爐口逸出的甜滋滋的山芋香味,自然會引誘著路人駐足,招來了主顧。

  炕山芋的爐子,是用半人多高的廢鐵筒,內壁搪以黃泥製成,下部留有鐵柵條和進風口。木炭在爐底慢慢地燃著,爐膛四壁堆滿山芋。業者常常臉向爐口,手拿長鐵鉗在裏麵搗弄著。有時是在控製火候,更多是給山芋掉換位置,務必使其四麵受熱均勻。買炕山芋時,要一看、二捏、三聞。先看外表,要表皮皺縮,呈金黃色,不能有大塊焦黑斑。再用手上下左右捏一捏,如柔軟有彈性而感覺不到硬塊才是熟透。最後聞一聞香味濃鬱否?若山芋上烤出有小裂縫,溢出少量粘稠的蜜樣液體,則必香甜異常,山芋中之佳品也!

  記得我的小女兒讀小學和中學時,放晚學回來,常常沒進門就大聲地喊:“奶奶,吃山芋!”這時坐在房裏的老祖母欣喜地兩手從椅子扶手上慢慢撐起,然後輕輕地移動她那三寸金蓮,向外麵走。小孫女則一臉笑嘻嘻地進來,手還在書包裏麵掏炕山芋’然後倆人共同品嚐這又香又甜的美味。可惜當時我沒有相機,未能留下這一幅幅的“祖孫同樂圖”。

  寒來暑往。當年稚氣的小孫女兒,在地球的對麵,已做了媽媽;而步履蹣跚的老祖母,早就長眠於地下。但是那一幅幅伴有炕山芋香甜味的“祖孫同樂圖”,卻仍深深地映在我的腦海中,如同昨天一樣。

         ∞ ∞ ∞ ∞ ∞ ∞ ∞ ∞ ∞ ∞

刊登在 1996 華夏文摘 cm9604a.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