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分秒必爭!專家促讓外國救援隊加入 (zt)

(2008-05-15 07:14:37) 下一個
蘋果日報/救人救災的解放軍,第一批軍員14日終於進入震央汶川縣災區。這批救災先鋒,當中一名會說廣東話的軍人說,他們徒步走了一天多而來,問他辛苦不辛苦?他大聲說:“唔辛苦。”為甚麽不辛苦?他答道:“我係軍人嘛。”

  徒步入災區,然後行囊、救災飲用水攀山,在高科技的世代,解放軍的救災方法來得很原始,但汶川縣四周是懸崖峭壁,原始法救災緩慢,在穀底的災民,在救災黃金72小時過去後,專家說,他們會開始陸續死去,最多隻能活八天。

  翻看汶川地形圖,地勢之險惡,內地網民無不留言:“情況可能非常不好。”“如此險惡環境如何拯救???”“就是呀,進去了就出不來了。”




  震央及國道、河流。(資料圖片)

  解放軍終徒步進入汶川

  地勢險,加上三條陸路完全堵塞,短時間難以恢複,成都軍區救災部隊更指,汶川災後地形更發生巨變,所以救災解放軍隻能爭分奪秒徒步前往。

  200名解放軍14日早上乘坐衝鋒舟,由都江堰紫坪鋪水庫出發,沿岷江逆流而上,沿途危險重重,江麵除了有大量樹枝,其間更發生多次餘震,旁邊高山發生山泥傾瀉,有巨石掉入江中,濺起巨大水花。解放軍最後在阿壩鋁廠外登陸,再徒步走了一個多小時,才進入汶川重災區映秀鎮。



  解放軍三路搶救汶川。(資料圖片)  

  救人如救火,在這種情勢下,地震頻頻、對救災經驗十足的日本會怎麽辦?

  日本國際緊急援助隊事務局副局長關徹男向本報表示:“如果災難發生在日本,我們會用直升機進入災區,第一時間救人。可惜解放軍要徒步進入,還要爭分奪秒走不停。”他認為,中國應馬上允許外國增援,“如果中國不夠直升機,我們可以提供”。

  英國國際緊急拯救隊(RapidUK)的專家霍蘭(JohnHolland),有23年拯救經驗。他也向本報表示,四川地震災情嚴重,汶川地勢險要、公路受阻、交通中斷,現時唯有倚靠直升機救人和分發物資。

  霍蘭說,他和RapidUK專家都有精密的儀器,能夠探測到地底極處是否仍有人生還,他希望盡快到中國協助救災,可惜至今未有外地拯救隊獲準進入,他覺得“十分可惜。

  直升機弊在效率非常低

  但即使出動直升機,樂施會(Oxfam)發言人布雷(IanBray)指也會出現問題。

  早於1980年代在非洲莫桑比克(Mozambique)從事救援工作的他認為,直升機無疑更快捷,但弊端在“效率非常低、運費非常高”,隻能運載少量物資,空投物資供災民自救,這可會引起你爭我奪,令更多人流血,結果隻有孔武有力的災民獨肥。

  救災難,大家都心急如焚,因為救災黃金72小時隨分秒流逝走。

  霍蘭說,黃金救災時間過去後,災區被困的傷者,現在會陸續死去,沒有受傷、身體狀況良好的災民,最長隻能活八天。身心受創的汶川災民,在緩慢艱難救災中,是生是死,隻剩八天決定。

  大地震發生後的次日,震央所在地汶川因交通通訊中斷,情況不明,總理溫家寶下令要“不惜一切代價,務必在當晚午夜12點前,打通前往汶川的通道!”從當日開始,解放軍及武警立即分別從汶川南部的都江堰、北部的茂縣及西邊的理縣,以及用軍用衝鋒舟沿岷江向汶川進發,終於在14日上午,先遣隊進入汶川縣城,軍方直升機也於14日成功降落汶川城外的山坡,令這個震央所在的縣城,在地震發生30多個小時後,終獲救援。



  到14日為止,人員傷亡狀況。(資料圖片)

  

  14日中午,3架軍方直升機成功降落汶川縣外一個山坡。

  《北路》

  一支由700軍人組成的隊伍從茂縣出發向汶川挺進,路上餘震頻仍,七成路麵損壞,每小時隻能行進6公裏,於昨日抵達汶川縣。

  《西路》

  由200名武警組成的突擊隊,從理縣強行軍90公裏,於13日晚上11時15分到達汶川縣城,是第一支抵達縣城的救援隊

  《南路》

  成都軍區某集團軍長許勇率30人先遣隊,攀山涉水,於前日上午進入汶川縣映秀鎮。同日,武警曾使用衝鋒舟從都江堰市與汶川交界處的紫坪鋪水庫向汶川進發,但未遂,至昨日始成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