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思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回憶上海市第一少年體校

(2016-08-16 17:13:08) 下一個

小時候我喜歡跑跑跳跳。弄堂裏與別的小夥伴比賽跑,多半是我贏。小學裏的體育老師送我去報考上海市第一少年業餘體育學校(簡稱“一少體”)。經過測驗短跑、彈跳、立定跳遠等項目,我被錄取了。我父親替我把錄取通知保存好了,使我今天可以重溫那一段曆史:“你校某某同學參加我校入學考試,經審查合格,錄取入預備組學習,因此請通知該生於七月廿一日(星期一)晚上七時到本校(南昌路57號)報到注冊。報到時,交照片兩張,入學誌願書一份,並參加入學會議。此致襄陽南路第三小學校。”查了萬年曆,那年是1958年,我剛滿十一歲,正是愛跑愛跳的時候。能被一少體錄取,真是開心。

第一少體校的入學通知書

關於一少體的曆史,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的出版物裏有一些介紹:“1955年9月,上海市第一少年業餘體育學校創立,設田徑、體操班,招收中小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進行體育訓練。一年後,在全國第一屆少年運動會上,以該校學生為主力的上海體操隊獲得亞軍。1956年的全國訓練工作會議肯定了上海第一業餘少體校的辦校經驗,並決定在全國推廣。同年,國家體委下發《青年業餘體育學校章程(草案)》和《少年業餘體育學校章程(草案)》。1957年,全市有10所場館建立了業餘體校,學生1361人,開展10多個項目的訓練。”

一少體的校址是上海南昌路57號,與南昌路47號的上海科學會堂比鄰,是一幢漂亮的法式洋房,原來是法國總會俱樂部。屋前是個花園,有沙坑和一條煤屑跑道,應該有一百米長,但是沒有彎道。這就是我們田徑隊主要的活動場所。屋子裏有一間鋪著柚木地板的大廳,牆上鑲著大鏡子,安裝著單杠、雙杠、吊環等體操器械,下麵有很厚的墊子。還有練自由體操的毯子。這是體操隊訓練時用的,可是我們田徑隊的小家夥們也喜歡在這兒玩,或是攀爬體操器械,或是在墊子上打滾。屋子臨馬路的一條長長的走廊裏裝了一條滾球道,但是我從來沒有看見過有人玩過。靠屋子西端還有個淋浴間,裝了十幾個蓮蓬頭,訓練後可以洗澡。我們最愛玩的遊戲就是俯臥在積了薄薄一層水的瓷磚地上從浴室一端大叫著滑到另一端。我們這個班有好多個少先隊的幹部,在學校裏肯定都是好學生,少年老成的樣子;但到了少體校裏,一樣頑皮。

南昌路57號的正門。我在那兒訓練的時候是從這扇門進出的。

南昌路57號是上海市的優秀曆史建築

南昌路57號的正麵。照片引自上海市盧灣區少年體校出版的《拚搏》一書

主樓和後來加建的部分

南昌路57號大廳,2009年拍攝時已是上海科學會堂在使用,正在布置展覽

我入學後被編在“田預男三”,即男子田徑預備三隊,每星期去訓練兩次。我們的教練是個高大英挺的年輕人。見麵第一天他自我介紹說,“我叫徐鶴鬆,雙人徐,天上飛的仙鶴的鶴,一棵鬆樹的鬆。”我就此記住了他的名字。他是我們的教練,又象是個好脾氣的大哥哥。在我的記憶中他一直是笑嘻嘻的。我們二、三十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個個都活潑好動,一下子集中在一起,還真不容易管。但徐老師很有耐心,訓練的時候把整個班管得井井有條,領著我們做準備運動,學習田徑基本動作,有時還通過做遊戲進行體力、耐力和反應訓練。從他那兒我學會了田徑訓練中的三個基本動作:小步跑,後蹬跑和高抬腿。我也學會了跳遠和俯臥式跳高的正確姿勢,知道了在跳高時哪個叫起跳腿,哪個叫擺動腿。訓練中徐老師對我們的要求是嚴格的:高抬腿的腿要抬得高,手臂要自然擺動;後蹬跑時後腿一定要蹬直,前腿自然下垂,等等。這些我都記住了。徐老師自己是跳遠運動員,跳遠就教得比較多,我從他那兒學會了正規的立定跳遠,沒事就自己跳著玩。這一年裏我真的學會了很多,更培養了我對田徑運動的興趣。

在南昌路的一少體校址辦田徑班的條件比較差,主要是場地太小,連一條四百米的跑道也沒有,要借用風雨操場和淮海運動場的場地。

淮海運動場位於淮海中路與茂名路口的西北角,又叫淮海廣場,是一個標準的田徑場。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介紹說:“淮海運動場:淮海中路、茂名南路西北,初為德國人創辦鄉村俱樂部。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10月建造,占地12畝,場內有350米跑道田徑場1片,燈光籃球場4片,草地網球場、槌球場和草地滾球場,並設有上海第一個露天溜冰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法租界公董局占有,後名凡爾登花園。民國12年 (1923年),法商球場總會遷此,陸續建造主樓,興建室內遊泳池,池長54.864米、寬10.66米、深1.2~2.2米;田徑場跑道內圈供打網球和踢足球使用,解放後由市政府接管,改稱上海市立體育館的外場,1957年7月交盧灣區體委管轄,1960年7月劃歸錦江飯店,改稱文化俱樂部,體育設施停止開放。”

現在那一片地方叫淮茂綠地。

淮海中路茂名南路口的西北角,左手邊再往裏就應該是原來的淮海運動場了

這裏所說的“上海市立體育館”,原坐落在陝西南路上,淮海中路以南,坐東朝西,大約在現在的巴黎春天百貨公司那個位置上。是一個很正規的籃球場,也可以舉行體操等其他比賽。我就在那兒看過籃球比賽。再早前叫回力球館。體育館對麵有東方體育用品商店、美心酒家、祥生汽車公司等,現在是環貿商場。

我到一少體後大約一年後,田徑隊從南昌路遷到淮海廣場訓練,南昌路的一少體校址集中發展體操。過了一段時間淮海廣場的那個班也沒辦下去。以後跟徐老師和班裏其他小夥伴就沒有聯係了。

記得徐老師曾對我們這群小家夥說,“說不定將來你們中間就會出運動健將和一級運動員呢!”不知道當年的那些小夥伴裏有誰在田徑運動方麵有了大出息。我在這條路上沒有走多遠。最好的就是進中學後在一次訓練時一百米達到過二級運動員的成績。不過在離開一少體以後,我仍能經常堅持參加體育鍛煉,幾十年來幾乎沒有中斷過。中學裏參加過田徑隊,當過田徑隊長,校運動會上得過二百米短跑第一名。在工廠當工人時參加過廠排球隊,參加過公司的排球聯賽。還代表工廠參加公司運動會的4x100米接力賽。現在我也經常走路、遊泳。常年參加體育運動,我的體質變好了。小時候常常生病,成年以後倒反而極少生病。更重要的是從小參加比較係統、正規的田徑訓練,培養了我不怕吃苦、做事能堅持下去的性格。而這都是從五十多年前徐老師教我做一些最基本的田徑動作開始的。

那時我家住在襄陽南路永嘉路,距離南昌路57號(近思南路)有2公裏多,步行要花半個多小時。每次我都是自己步行到一少體去的,從來不要家長陪同、接送。一路過來,多是比較安靜的小馬路:思南路,複興中路,茂名南路,香山路,皋蘭路,永嘉路,等等。常常是邊走邊看街景,倒從來不覺得累。還常常換著走不同的路線。印象最深的是皋蘭路上的一個小巧的東正教堂。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子,自由自在,一定也度過了很多開心的時光。那時也沒有多少零花錢,但到了家裏,媽媽已經準備好了晚飯等著我,有時還會有點小點心。那真是快樂的童年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思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oach1960' 的評論 : 謝謝。
七色花瓣 回複 悄悄話 好雅致的建築
coach1960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珍貴的少年時光,文中提到的兒時體育訓練對性格意誌的形成成長,感同身受,我也寫過相似的文章。
登錄後才可評論.